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7 定州 Ⅰ

蚁贼 7 定州 Ⅰ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百户军官,大多是邓舍在守营之战后亲自提拔的。他们服从邓舍的命令,而且地位较高,对未来的发展,比士卒们上心。谁也不想吃败仗,立不住脚,丢掉辛辛苦苦拿命搏来的官职。轻重厉害讲到,应该不会有人反对。最多,一人赐一个高丽女子,允许他们享受三天就是。

士卒们想的,几乎都是过一天算一天,快活一天总好过苦一天。忽然剥夺掉他们的享受,又收缴战利品,可想而知,必然激起不满。

邓舍考虑到了这一点。和文、陈等人筹商出两个办法。

先,推迟筑营,以百人为单位,分队集合开忆苦大会;通过忆苦,适当夸大当前的发展形势,唤起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同时,略微讲一下目前遇到的困难,给其一定压力。

其次,在物质上许愿。攻城一战,功劳簿他才批准,还没赏。厚加赏赐,再挑选几个斩级多的,仿百户规格,赐高丽女子,任其享用一天。承诺,凡是以后战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享受同等待遇。其他的高丽女子,一概交由总管府,遣散回家。

做完了这两个步骤之后,再推行收缴令。

众人讨论半晌,没补充的了。邓舍下令,按这个章程,给一天的时间,各千户负责,自去办理。他很想留下来亲自监督,脖颈上的伤得换药,再三交代,留了队亲兵督办,打马回府。

他住的地方,本为李成桂祖宅。数代经营,十分豪侈。他现在记起来李成桂是谁了,停马府前,仰脸瞧了会儿门上的横匾。感触万千。

他曾开创了一个王朝,连绵数百年。在朝鲜的史书上,他是个盖世英雄,而现在知道他英雄事迹的,只有自己。邓舍摸了摸伤处,暗叹一声造化弄人。

吴鹤年也陪着抬头,瞧见横匾上两个大字:李府。懊恼不已,连连自责:“小人考虑不周,考虑不周。将军勿怪,小人就去找人摘下它,换一块万户府的匾挂上。”

邓舍摇了摇头:“挂着吧。”

他要用这块匾提醒自己,默默无闻的不一定不是英雄;显赫一时的,很可能不过过眼云烟。

进了门,他问:“李成桂的家眷在哪里?”

“男丁全砍了头;女的,王夫人说,留下给将军过目。大约见将军忙碌,故此一直不曾对将军提起。”

过目的意思,无外乎中意的纳入帐幕。灭人城,夺人妻,红巾中不少将军喜好这调调儿,王士诚便是其中之一。究其根本,这心态又可分为因征服、或因仇恨两种类型。

王士诚属于前一种;文华国属于后一种。他痴迷官家元配,像永平达鲁花赤、刘总管老婆那种,鹤发鸡皮,征服感再强怕也下不了手。他乐此不疲,无非潜意识中,仇鞑、仇官心理作怪罢了。

邓舍理解,不代表他有兴致,他有更重要的事去做。再仰头瞧了眼横匾,道:“过目不必了。养在后院,不许亏欠侮辱。”吴鹤年应命去了。

转入楼阁,换过伤药,铺开洪继勋献上的地图。他看了不下十遍,上边每一处山峰、每一条河流、每一个岛屿、城镇,早就深深印在了他的脑中。

手指顺着地图上标记的道路,他细细观看。远处营中,集合开会的糟乱,随风传入室内,被城里各种人籁一冲,变得很淡。房间里挺静,手指摩擦纸张,发出微微的声响。

占双城已经四五天了,但是对下一步的攻略方向,他却一直拿不准主意。

东、北边,无须考虑,没高丽人的势力,皆为女真之地。人口少、土地贫瘠、地势险峻、天气严寒,完全没占取的价值;南边,十几里外便是海;需要考虑的,只有西边。

究竟是西北方,还是西南方?他沉吟不能决定。

西北方的好处在,城池多为高丽这几年才占据的,控制力不强,且夺取了,给高丽造成的压力、影响不大;西南方的好处在,土地肥沃,战略位置重要,但会给高丽造成重大压力,可同时也有利下一步的发展。

风吹动窗户,吱吱呀呀。邓舍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弹动,权衡利弊,一再斟酌。个人前途、上万人的命压在他的肩膀上,无法不慎重。又拿出笔记,翻看以往记录,希望可以得到一点启发。

他没想过找文、陈诸人一起商议。并非独断专行。他是主将,得有自己的见解,否则军议一开,全听别人说,成什么样子?当然,真要是军议上,有人提出更好的建议,他也会欣然从之。

看得眼都累了,仍然无法定夺。索性推开地图,来到窗前,负手远望。

吴鹤年组织了人,将火烧过的地方,一一掩盖。城中看起来顺眼许多。街道上,千余老弱,头顶水盆,手挽饭筐,正在往城门去,给修缮城墙的壮丁们,送水送饭。沿路有轮岗士卒维持队列秩序。

远远望去,城门、城墙上下,人群如蚁,一个热火朝天的场景。

城门口的人头京观才收。黑色的血渍,深透地中,引来大批的蝇虫,嗡嗡不绝。壕沟、鹿脚之类,才修葺完毕。城门铁皮包木,新做了一个。火炮、火铳攻击过的西城墙处,聚集了不少的民工,在士卒的监督下修复城墙。烟土飞尘。

天气不热,活儿太重。民工光着膀子,汗流浃背,大多穿着只到膝盖的灯笼裤。士卒们语言不通,看到不满意的地方,也不言语,舞动枪杆刀柄,没头没脑地砸下。时不时有被打得头破血流,跌倒在地,弄一身泥土,不敢言声,默默地爬起来,继续干活。

三天的屠城,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才收起的京观,更是叫他们不敢起一点反抗之心。

这就是乱世,这就是乱世。

邓舍注目良久,他想了很多,转过身,手指重重按在了图上一点,下了决定。

方针定下,细节决定成败。趁文、陈等人没到,邓舍再次扒拉着地图,仔细研究道路、山川,推算西北、西南各城可能的动向。如果有城池出兵相助,该怎么办?如果真的才一出兵,高丽人的大军就来了,怎么办?如果定州防守顽强,攻之不破又怎么办?

一条条,都得列出对应方案。他全神贯注,沉浸其中。连侍女们给他端来了午饭都不知道。直到文、陈等人赶来,被他们的脚步声惊动,才把目光从地图上收回。

伏得久了,脖子酸疼。又不敢扭动,他别扭地把手伸到脑后,揉了两下。侍女乖巧地来帮忙,他挥挥手,命令她们把饭端下去,不听召唤不得进来。问诸将:“忆苦大会开得怎么样?”

“气氛热烈,开的不错。”陈虎回答道,有过一次经验,举办起来,得心应手。

邓舍点了点头,把地图向前一推,道:“诸位来看。”

桌案太小,众人站不下,围了两圈。陈虎领会了邓舍的意思,问道:“将军是想商议下步行止?”

“不错。”邓舍在双城以南海域上划了一圈,讨论战略大计之前,先办点简单的,他道,“沿边海岛,多有盐场、牧场,是时候攻占了。”

双城周遭的县乡,陈虎在他昏迷时,就调兵占据了。只是沿海岛屿不曾攻占。他本想等营地筑成,再做打算,既然下步攻势已经决定,干脆一并占领。

众人没意见。士卒的军饷中,盐也是一个组成部分,得一个盐池,当然很好。更别说还有牧场了。

“小人愿为先锋。”李和尚昂首,主动请缨。

邓舍夸赞两句,不过夺海岛,他不打算使用汉军。人缝里瞧见挤在后边的河光秀,叫他到得近前,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河将军,这一仗,交给你吧。”

河光秀挺起胸膛,慷慨激昂:“将军放心,小人亲自上阵,一定不给将军丢脸!不瞒将军说,小人军中,士卒们早急得嗷嗷叫了。”他不知从哪里抢来一部胡须,黏在嘴上,沾得不牢,一说话,满嘴乱颤。

邓舍瞧着好笑,怕他尴尬,转开视线,道:“情报得知岛上高丽驻军不多。你部没经过血战磨砺,为了减少伤亡,我会拨调几个有经验的军官,暂时协助你指挥。至于渡海所用船只,不用现造,可以征调沿海渔村里的。”

高丽军没老卒做骨干,战斗力的确不怎么样。加上又是从没接触过的抢滩作战,伤亡肯定会不小。

邓舍考虑得很周到,一股暖流在河光秀的心中升起,他眼圈一红,哽咽着道:“将军比小人的爹娘待小人还亲,小人,小人……”像是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他激动得嘴唇颤抖,说不下话。

他卑贱之极的出身,没受过别人好眼色看待。投降之后,邓舍却丝毫没有歧视,对他向来温言温语,不曾侮辱打骂,官职还给他一个劲儿地往上升。对比以前,不啻天堂。他这几句话,确是真情显露。

文华国受不了他的肉麻马屁、哭哭啼啼,瞪了眼就要发火,邓舍用眼神制止住,抚慰河光秀两句,道:“你先下去准备,收缴令一毕,就立即出发。”河光秀跪下来,重重磕了几个响头,揉着眼出去了。

“对这等棒子阉人,将军也客气。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没得在俺们面前肉麻恶心。”文华国很不理解,牢骚道。

邓舍一笑,不多解释,站起身,把地图挂在墙上,好叫众人都看的清楚。

“上午我从营中归来,想了想。士卒们军纪差,固然一方面是大胜之后的骄纵,但是也不排除有闲下来没事儿干的因素在内。本该趁此练军,但是局势未稳。当今之计,我以为,唯有一鼓作气再占几座城池,一来给士卒们些事做;二则根基稳定了,才有资本去谈其他。”

诸将点头称是。

邓舍环视一周,见众人都同意,道:“都有什么看法?畅所欲言。”

言顺序按地位高低来排,李和尚、罗国器等人,纷纷把视线投往文、陈。文华国凑到近处,在地图上扫了两眼,一拍西南角,道:“这里就很好。”

“好在哪里?”

“离双城近,挨着海,富庶,好招兵。”

陈虎皱着眉头,不同意文华国的意见,对这个问题,他考虑过很多次,道:“西南方虽然富庶,距高丽西京等地却太近,敌人很容易调集兵马,压力太大。”他顿了顿,“小人看,不如西北,毗邻鸭绿江,和辽东前后呼应,进可攻,退可守,而且地势险峻,能安身。”

邓舍不置可否,转看李和尚等,问:“你们的意见呢?”

李和尚莽撞,没考虑过,见邓舍问,又不愿放弃露脸的机会,抢着道:“小人赞同文将军所说。有钱,有粮,才能兵强马壮。”

“就不怕高丽人大军来围?”

李和尚不屑一顾:“高丽人的战力,太差。三四千人,粮草充足,连个双城都守不住。他要来围城,咱们一万人,至少顶他们十万人。小人看,高丽全国也没这十万人。”

“我军一万人,可没法全驻城里。高丽人只围不攻的话,最多几个月,城里就得断粮。”陈虎反驳道,“一断粮,城破不城破,有什么区别?”

罗国器插口道:“陈将军所言甚是。西南地势,不及西北。只要能得西北一城,经营蚕食,连接辽东。如此,后有所援,稳当许多。攻略高丽,大可以缓而图之。”

“西北贫瘠,经营又有何用?”张歹儿头回参加军议,耐心等文、陈几人表述过主张,才道。

“粮饷不足,可练精兵。兵马再多,乌合之众,又有何用?”

张歹儿冲锋陷阵,勇猛剽悍,为人处事,稳重内敛,邓舍想看看他的眼光,问道:“张将军有何想法?尽管说。”

张歹儿道:“小人以为,西北不如西南。”

“此话何意?”

“西北安稳,却贫穷。即使高丽放弃,也发展不起来。练精兵,当然是正理。可精兵练成,需要多久?难道高丽就傻等着什么也不做,等着我把精兵练成?比较而言,不如趁我士气高涨,高丽措手不及,一鼓作气,进军西南。西南危险,但富庶,粮饷、兵源不用愁。

“得西南之后,同双城连成一线,稳据可守。西进南下,尽由我意。”

文华国、李和尚连声道对,陈虎也沉思不语。

换了文、陈,罗国器也就罢了,对张歹儿,他没甚么顾忌,坚持自己的意见,道:“将军,进军西南,必然使得我军成为深入之孤军。就如无根之木,稍有不慎,便是全盘覆灭。

“而请将军观西北之地,山川纵横,形胜西南,易守难攻。倘若有急,辽阳刘平章大军数日可到。连横辽东,背有所托;俯瞰海东,精兵一成,沿山顺河而下,高丽之地,席卷如反掌。”

“连横辽东?”张歹儿接口道,他摇了摇头,“正是因连横辽东,才更去不得。”

众人闻言,愕然回头,随即醒悟。山高皇帝远,天下脚下一日三遍打。诸将无不旁系出身,吃够了苦头,谁也不想再去尝。文华国一拍手,陈虎道:“此言甚是。”

邓舍转过身,一点地图西南角:“收缴令一毕,便攻取此城。”

诸将张眼观看,罗国器喃喃道:“定州。”

定州离双城不远,三四十里,女真故地,原属双城总管府。三年前,被高丽王一并抢回,置都护府。其地东环沧海,西连叠嶂,南边濒临唐朝时渤海国和新罗的国界线泥河,水势险峻。

“河光秀遣派部属,到定州打探过。兵马不多,千来人。以双城高丽军队的战斗力推断,三千人足够破城。”邓舍双目炯炯有神,到此时,才将自己的决策讲了出来,“只要能顺利夺下,凭泥河之险,本将相信,纵使高丽大军即日而至,也有一搏之力。”

他的视线自众人脸上一一扫过,问道:“诸将以为呢?”

“唯将军之命是从!”文华国跨前一步,躬身高声道。陈虎等人,随之从命。

“好!我等众人一心,何愁在高丽站不稳脚?”邓舍叫众人起身,道,“决议既定,要做,得尽快。免得军队才出城,高丽大军就来,反落了下策。时间紧促,需用精兵,速战速决。”

邓舍吩咐亲兵,取来令符,拿在手中,调兵遣将。两次大战,诸军的战斗力,他清清楚楚。要说最精锐的,他手指一点张歹儿,道:“本次攻城,先锋张歹儿。

“陈虎、关世容、陆千五,以你三部为攻城主力。陆千十二,调你部一队,来往巡弋双城、定州一线。确保道路不失。罗国器,调你部一队,严守西边山口。”

他叫到的将领,一个接一个地出列,鱼贯接令。他又看了看没叫到的几人,都是跃跃欲试。一笑:“高丽人不过千许,有此四千余精兵,足够破城。”

他伤势在身,无法亲自引军,神色一整,最后道:“着陈虎统军。众将齐心协力,明日一早,出城。”

——

军饷。

元制:蒙古、探马赤、汉军军士,因不纳科差,不能享受俸钱,只是每人每月配给五斗米、一斤盐。

2,泥河。

今朝鲜龙兴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