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89 围城

蚁贼 89 围城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大约因为上过一次当的缘故,元军非常谨慎,派出城的军马并不多,只有一千骑,依旧由李老保为主将,趁夜出城,先遣哨探至燕军大营外打探,确定无误后,方才渡河,至五更时分,将至燕军设伏地,——粮仓。

此时,赵过虽放慢了度,也已经过了粮仓,快到潭口站。眼看元军就快要中伏,佟生养手里快捏出了一把汗,李老保却忽然下令停军。

夜色沉沉,远望被烧毁的粮仓地,残壁断垣,遍地狼藉。黑漆漆、静悄悄,半点声息也无。李老保沉吟不决。有部将问道:“燕贼宵遁,仓急无备,正我追杀之时,将军却为何下令停驻?若不急追,悔之晚矣!”

“赵过良将,岂有撤军无备者?沿途行来,可供埋伏处只在前头燕贼旧粮仓。我千骑远来,趁夜前行,马蹄到处,群鸟惊飞。诸君请看,唯独前边却悄然无声。事非寻常必有妖!若俺所料不差,其间定有贼军偃伏。”

“只是将军臆断。若无贼伏,如何回去与大帅、少将军复命?”

“历观济宁诸战,我多有中贼计者。闻贼军中有潘贤二,好出奇险计,不可不防。而且,贼军主力虽撤,金乡却纹丝不动,如今想来,其中定是有诈!咱们只有千骑,纵然追上贼军,也杀伤不多。宁可任之放走,也不可大意中伏!”李老保做出了决定,“撤军,回城!”

金乡杨万虎、傅友德没有随军撤退,一来,是他们不能撤;二来,也是潘贤二想要“虚虚实实”,更进一步的“故布疑阵”,让元军坚信燕军的主力撤退是真。就因为是真的,所以留下了金乡先不撤,以掩护主力。

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些时候,想的太多反而不一定就是好的。这时便被李老保看破。

实际上,李老保的这个“看破”,也不是真的就看破了,他只是起了疑心,种种情况结合,越生疑,因此不肯再往前行。不顾诸将反对,当机立断,在离粮仓处不到两三里的地方,拨马回程,按原路返回了单州。

潘贤二此计,功亏一篑。

佟生养追之不及,只好气恼万分的去寻赵过回报。赵过接到消息后,也是哭笑不得,兴师动众了一天两夜,到头来,得了个无用功,连连说道:“虏、虏军中有智将,有、有智谋之士,不可以愚弄之!”

当下放弃了诱歼敌人一部的念头,因见天色将亮,诸军一夜没有休息,便即在潭口站外休整了半日。次日下午,再度拔营,建大将旗鼓,会合了佟生养部,以及看守粮仓的边安烈、柳三部,还有庆千兴部,近两万人,三军皆,声势震天,浩浩荡荡地重又过河,径直开往单州城下。

此是为:一击不成二计生,诱敌不了便围城。

……

到单州城外,燕军扎营。吴军接报亦至。

两军扎营处皆相距城池十里。燕军在北,吴军在南,围城三面,空出了通往成武的道路,互相成掎角之势。两军相距又约五里,燕军生火,吴军可见;吴军操练,燕军可闻。

赵过派人去吴营问候,常遇春也又遣常荣来做沟通。

一日间,立营已定。

距粮秣被焚已经过了四天。泰安、益都的军粮络绎运至。

赵过放出口风,说:“新得朝鲜、南韩供给,益都粮足。头批补充三十日粮,日内便能全部运来。此批过后,还有二批、三批。单州虽坚,虏军虽众,试比看谁家粮多!且围城十日,然后总攻。”

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命步卒完善工事,建造望楼、挖掘壕沟,又向前推移,在离城池较近的地方堆积土山。完全一副想要打持久仗的样子。

围城次日,吴军粮乏,常遇春遣人过来借粮。

这时,燕军营中,才刚刚接到了可供五日用的粮食,后续的还在路上。赵过大笔一挥,拨给吴军了一半。吴军只有五千人,供燕军近两万人两天半用的粮食,便等同可供其十日用。两军皆在城外扎营,相距五里,运粮车络绎不绝地从燕营运去吴营,一切都被城中看在了眼里。

……

“大帅,燕军刚刚给吴军送去了十日粮!”

“什么?”

“据谍报,说是益都得了朝鲜、南韩的供给。”

“朝鲜?南韩?年前,主公征伐益都,南韩、朝鲜的存储已被耗费得差不多了。哪里还有这么多的粮食供应?”

“南韩、朝鲜皆丽人居地,如果红贼不惜代价、刮地三尺?怕还是能搜罗来些的。”

“不对。燕贼若是粮食充裕,定然早便大肆宣扬了,何必等到现在?这里边肯定有问题!”

“大帅,吴贼是客军,是来为燕贼助战的。如果没有粮,如果燕贼给他们的粮是假的,他们还会肯助战么?既然燕贼给吴贼的粮食是真,又反过来说,若是燕贼的储粮不足,他又怎么会一次就给吴贼十日粮呢?”

又有一将说道:“燕贼现来围城,可见他之前的撤退是假,分明是因粮秣被烧毁而借题作,以指望诱我军中伏。他既然撤退是假,那么缺粮会不会也是假的呢?若果真缺粮,他岂会在全军撤退后,复又来战?”

听了部下们的众说纷纭,赛因赤答忽有点吃不准了。

他狐疑难定,喃喃自语地说道:“燕贼狡猾,自接战来,多出诡计。他这个围城到底是何意思?缺粮到底是真是假?若不缺粮,为何到现在才来围城;若真缺粮,又为何撤而复回?”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虎林赤为将功赎罪,主动请战,说道:“末将愿引百骑,杀去燕贼营,探听虚实!”

“前番燕贼被咱劫了粮,目下定戒备森严。当他初至城下时,俺还不肯遣你出城,何况现在?”赛因赤答忽想之再三,不能决策,问王保保,说道:“保保,以你之见,燕贼这是在打的什么盘算?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王保保说道:“年前,孩儿参与了攻伐益都之战。如父帅所言,邓贼用兵,好以险计,诡诈甚多。‘诈退复回’,或许就是他又想用什么诡计。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以孩儿看来,管他诡计也罢,阴谋也好,我军只要守好城池,便没有什么可畏惧的。赵贼扬言围城十日,却不知咱城中粮足支半月用度!不如先守上七八日,待明了了贼军虚实,再做攻防打算。”

只派李老保带千骑出城正是王保保的意见,如今看来,他是对的。

“罢了,就依保保所言!且先守上几日,看看情形再说。”

……

燕军大营,中军帐内。

“城、城中的鞑子有无动静?”

“只见王保保、赵恒、蔡子英、李老保、虎林赤等人,分别登上城头观望,看我军给吴军送粮,却是半点动静也无,并没有杀出来的意思。”

“咱、咱们的粮食不多,十日内,必、必须要促鞑子决战。城外的土山堆建如何了?”

“已堆起大半,快与城平。”

“加、加快点度,最迟到明天,一、一定要把山建成。……,另外,守、守城必守野,这个道理鞑子不会不知,需、需要防备他们在咱山快堆成时出来偷袭!”

“是。奉大人军令,高延世高将军部现便屯驻在山侧,时刻备防。”

赵过点了点头,又问道:“山、山前的壕沟挖了有多深了?”

“将近五尺深。”

“不、不行!要再挖得深一点。”

“喏!”

在山前挖壕沟,有两个目的,不但是为了防备元军出城偷袭,更是为了防备元军在城内挖地道。有过这样的战例,围城的一方在城外堆山,守城的一方便从城中挖掘地道,直通到山下,挖空地基,造成土山倾倒。邓舍就曾经这样干过,由此扭转了战局。赵过对此当然是十分警惕。

暂时能想到的就这几条,吩咐毕了,赵过道:“请潘先生来。”

不多时,潘贤二来到。

帐内本来还有两三个偏裨,候在边儿上等待吩咐,赵过将之打出去,又命令守在帐外的侍卫们退后十步站岗,不许任何人接近,随后掀起帘幕,任凉风吹拂,一边看着连绵起伏的营地,一边请潘贤二落座。

两人密谈。

“主、主公说的那物事,上午运来了,总共有十架,随、随同送来的还有一份军文。文中说,这、这些东西都是由洪先生亲自督造,并且试验过了的。临、临高而放,最远的能够飞出数里之远。计、计算距离,从土山处施放,刚、刚好可到城中。只是负重不能太大,一个人、三四十斤火药而已,再、再多,就飞不起来了。”

“噢?已经送来了?大人可看过了么?”

“还、还没有。俺叫佟生养在营中开辟出了一块地带,四、四面戒严,不许人靠近,物事便放在了其中。有、有俺的亲兵在看守。”

潘贤二扭头往帐外看了一眼,一杆大旗立在帐前,旗帜随风招展。他蹙眉说道:“只是,大人您请看,这几天的风都不大啊!效果会不会不太好?可千万别还没放起,就坠落在地呀!”

赵过一笑,说道:“主、主公对此也有交代,在军文中明确道出,此、此物却不是靠风力飞行的。”

“不用风力?”

“正、正是。主公说,叫、叫滑翔。”

“不是风筝么?”

“与、与风筝颇有不像之处。……,这样吧,先、先生,你且随俺前去亲自看看,自然便就知晓。”

“好,好。”

潘贤二好奇心起来,跟着赵过,两人出帐,也没带随从,顺着营内的主干道,走了没多远,拐个弯儿,面前出现一片空地,外边用栅栏围住,里边是个极大的帐篷。十几个披甲带刀的军士正守在栅栏的外边。

这些人便是赵过的亲兵,见赵过来到,纷纷行礼。

“你、你们留在外边,俺带潘先生进去看看。”

入了栅栏,进得帐篷,潘贤二拿眼去看,见地上摆放了十架奇怪的东西。说是风筝,却要远比普通的风筝大上许多;上边是个三角形,大约是用牛皮之类的东西制成,下边是个架子。两者间,又用木、铁连在一起。

这是个什么东西?在邓舍的前世,有个名称,唤作滑翔伞。

一架合格的滑翔伞,制造起来,工序很多,而且非常精密。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制作出来。不过,邓舍的要求不高,能“滑翔”一段距离就行,所以在经过了几次失败后,很顺利地就制造出来了。

当然了,虽然制作出来,就滑翔的距离而言,与合格的滑翔伞还是远远不能相比的,只能飞出几里远,滞空停留的时间也不长。然而就眼下的任务而言,几里远,也就够用了。飞到城上,找着粮仓,泼下“猛火油”,然后点燃火药,将之引燃,只要时间足够完成这几样程序便也就可以了。

“猛火油”,即为石油。有样军器唤作“猛火油柜”,便是以“猛火油”为燃料,用火药为引火,从而喷火焰的。在以往的战事中,这种军器邓舍也曾多次使用。而且这一次,泰安也给赵过运来的有。

“这东西能在空中飞行?”

“主、主公都试验过的,应该没有问题。”

“驾驭此物需要的军士?”

“没、没有经验是驾驭不成的,主公精选了十名死士,在益都操演熟练,也、也与此物一块儿送来了。”

潘贤二半信半疑,绕着滑翔伞转了几圈,伸手摸摸,凑过去闻闻,还捋起袖子抓住支架往上抬了抬,连连摇头,说道:“见所未见。‘墨子制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说的难道就是这种东西么?看起来还真得挺像是雄鹰。”

“放、放它有个条件,土山要高,至、至少要比城墙高一半才行。——这也是主公在军文中交代的。”说实话,赵过也有疑心,但是他身为主将,总不能在部下面前表示对邓舍的怀疑,所以表面上看信心很足。

“可惜,可惜。”

“可、可惜什么?”

“可惜不能先放起来试试。”

如果现在放起来,难免会被城中现,就失去了隐秘之利。

“待、待山堆成,施放之时,先、先生就能亲眼目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