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61 濠州

蚁贼 61 濠州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濠州西连汝宁府(即今之河南的信阳、驻马店等地)东接淮安路(即今之泗州等地)为金陵之肩背堪称中原的腰膂战略地位确实非常重要。而且形势便利现如今城中又有悍将守御欲想攻之的确不易。

听得缪大亨此问朱英不慌不乱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指点地图侃侃而谈说道:“濠州阻山带水北有淮水东有濠水城池正处在此两水之间。另外又有李家湾、明月湖等分别处在城之北、西。可谓‘河流密布湖泊星罗’。这种地形是有利于守方而不利于攻方的。”

缪大亨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也不插话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又兼且濠州城外不止有河水、湖泊还有群山。城南万岁山东西两峰对峙;山之东又有盛家山西则有马鞍山皆相连接;又有镆铘山濠水的西边源头便是源于此。城东南乌云山山多蒙雾与定远交界;又有濠塘山濠水的东边源头即源于此。城西独山又有栏杆山相接如栏杆。城西南yun母山又有石膏山。城西北曹山相传曹操曾屯兵在此。这些山峦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把濠州城池拥在了其间。”

朱英顿了一顿接着说道:“这种地形更是对守方有利对攻方不利的。”

河流多、湖水多不利行军、不利扎营。大部队的行军与扎营必须要有广阔的平地才行如果地形太过窄狭难免就会腾挪不开。这倒也罢了想些办法还可以克服。但若是山峦太多“重峦叠嶂”便完全不一样了。

为什么?

山峦一多山头就多。

而山头一多可供隐蔽的地方就多随便任何一座山头上都可能会藏有伏兵。这前边正在全力以赴地攻城忽然两侧或后边的山上三声炮响杀出一彪军马。当其时也前有坚城未克、后有劲敌来袭该怎么办?

不愧是朱元璋亲手调教出来的假子三言两语间朱英就已把攻打濠州的两大困难分析了出来。

一个幕僚接口说道:“小将军所言甚是。这两个麻烦卑职们也早已就想到了只是苦无良策。不知小将军有何妙计可以化解?”

这个幕僚说的话一半真、一半假。

这两大困难他们早已看出不假而至若“苦无良策”云云却就是纯属假话了。这“阻山带水”的地形说起来有点棘手不好应对;但其实并不算少见特别是在淮泗、江南有许多的城池都是这样的。他们既身为“幕僚”攻坚克城已为常事随军南征北战无不见多识广若是连这点麻烦都解决不了那也不用留在军中、吃这一份俸禄了。

那么既然如此这个幕僚为何还这样说呢?说白了一点儿不稀罕无非是在迂回地拍马屁罢了。朱英即便再“聪敏”到底年纪小光看其“胸有成竹”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已经有了破解此两大困难的办法。

朱元璋的正室马氏很喜欢朱英常常在朱元璋的面前称赞他这在吴军中几乎已经是人尽皆知。因此说朱英虽然只是一个假子但在金陵的地位却是很高。这幕僚抓住机会拐着弯儿地来溜须拍马丝毫不足为奇。

朱英谦虚地说道:“‘妙计’二字不敢当……。”对缪大亨说道“末将有一愚策请献将军。不过究竟妥当不妥当还是得请将军裁夺。”

“舍哥儿请说。”

“连山带水这是濠州的地形。如果时间充足咱们兵马又多的话自然大可强攻。又或者也不需强攻分出足够的营头将之团团围住便是。只是眼下我部一来主公给咱们限定的有日期必须三日内取下濠州时间紧急;二来军马也不太多只有三千人。所以俺上边所说的那两个办法很显然便是不能用的了。方今之计以末将看来似乎只有一策。”

“是何计策?”

“濠州城西数里有一个钟离县城过了濠水走不多远便到。此两处城池隔河相望成掎角之势。相比濠州钟离城小、墙低、驻军也少防御能力较为薄弱要好攻打得多。末将以为我军不如倾尽全力先取钟离。”

“先取钟离?如你所言钟离与濠州成掎角之势正可谓‘唇亡齿寒’。若是我军先取此城那么驻军在濠州城内的孙德崖等人会不会出城相救呢?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这个问题不知你有没有想过?”

“孙德崖肯定会出城相救的!他绝对不会坐视不顾。”

“我军只有三千人取钟离已是勉强。如若孙德崖再一出军该如何应对?”

朱英微微一笑把视线重又投放在地图上轻轻在“定远”的位置上点了一点回答说道:“不错我部先锋的确是只有三千人可在定远城中却还有我驻军数千。濠州城外多山这山头上、山谷里不止可以埋伏敌人同样也可以埋伏我军。在我部攻击钟离城之前可先调动定远驻军一部也不需多两三千人足矣提前埋伏在山中。等孙德崖一出城便就趁虚夺取濠州!……此计却是叫做‘调虎离山’、‘趁虚而入’。”

缪大亨与诸幕僚互相对视都是笑容满面。他哈哈一笑说道:“虎父无犬子!周舍你真不愧与主公是为父子果然心有灵犀。”从袖中取出一纸军文递给朱英观看。

朱英打开见军文上寥寥数行字。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因为字体很大所以把整页纸都占得满满堂堂认得清楚分明是朱元璋的笔迹。

大略言道:“濠州城坚孙德崖有人和、地利取之不易。若欲胜唯有一策即先下钟离。老孙目不识丁、从没读过书粗鄙无文虽有些肚肠只能称是小聪明见钟离告急他必定坐不住会出军来援。待其出城便可用定远军马趁虚而入借机夺下濠州。为不引起老孙的怀疑我已给定远守军下了令旨诈令其守将即刻赶来金陵名义上是与你换防。尔只管按计行事此战必能告捷。”

“诈令其守将即刻赶来金陵名义上是与你换防”这一句话是有来历的。

“兵者诡道也”。朱元璋虽然已经决定出军()

河南、参与和察罕的决战但是在动手之前肯定不会主动宣扬地四方皆知。所以缪大亨、朱英这一支军马在名义上并不是去攻打濠州而是去定远换防的。而且打出的旗号也不是缪、朱两人而是另外两个在吴军中并不太出名的普通将校。

至此朱元璋打濠州的全盘计划已经是昭然若揭、呼之欲出了。

先用换防的名义把缪大亨、朱英遣派出去;同时做出种种的假象让孙德崖以为定远的驻军已经被调出城、调回金陵了。然后趁其不备先下钟离。孙德崖不及防备之下定然惊惶失措眼看钟离危急没有功夫细想必定会出城援救。等其出城定远伏兵便起再借机夺城。

这个计策是在缪大亨出城前朱元璋私下交代给他的。为保密起见连朱英都不知道。这是快到定远城了缪大亨才取出来先告之了诸位幕僚又告诉了刚忙过回来的朱英。

与朱英适才的提议相比这两个计策看似是一样其实根本上很有不同。

为什么呢?因为朱英想到的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不够细腻有些粗糙。而朱元璋却考虑到了方方面面。须知在很多时候决定成败的往往不是其它、正是细节。这其实也是他父子二人经验、阅历不同的一个表现。

战场之上总不是任何时候都有利己方的。

何为一流的军事家?能变被动为主动能化敌人的优势为己方的优势这就是一流的军事家。朱元璋此计完全便是如此。濠州城外有山可藏敌人却也可以隐藏本部的伏兵。濠州城外有水与钟离县城隔濠水而相望是天然的屏障就先打钟离调动濠州军渡河来战或可待其半渡而击;或可等之过河后再抄其后路给定远军取濠州争取时间。

如此一来山水虽然还是敌人的山水但却就完全为我所用了。

山多、水多又怎么样?无法力取挡不住智谋。

诸人计议已定便按照朱元璋的谋划趁夜色遣信使悄悄出营带着调兵的军令、虎符去了定远。

约定:无论孙德崖出城与否最迟两天后动总攻。定远守将接了军令自便安排部队伪装出城前去濠州城外山中埋伏不提。

却说缪、朱两将。

安营扎寨、埋锅做饭休整到次日四更悄无声息地便全军开拔。能不带的辎重全部都留下轻装奔袭。到次日午时已经出现在了钟离城下。

要说这孙德崖也是个异数。当年濠州起事为者总共五人除了他与郭子兴外还有俞某、鲁某、潘某三人。自起事后先后经元军数次的攻打还曾受到过脱脱攻打高邮的余波然而都有惊无险始终没有把濠州丢掉。其间又经历了与郭子兴的反目与火拼曾经生擒过郭子兴也曾经险些被郭子兴所杀并且朱元璋也在其中的一次火拼中险些被他的弟弟杀掉。更还经历过赵君用等的徐州红巾残部就食濠州差点就此反主为客就此被其所制。经历不可谓不丰富至极。

到现如今郭子兴、俞某、鲁某、潘某四人先后都或病卒、或战死、或泯然无名惟独他一如从前却还好端端地驻军濠州。

但话又说回来他尽管经历多了许多的事并且濠州起事时的名位尚且排在郭子兴之上但却因为是农家出身不识字“性粗直”治军的才能实际远远不足。故此直到缪大亨、朱英兵临城下了他才接到军报。

朱元璋的部队有个特点。

因其认为“以火德王色尚赤”故此吴军“将士战袄、战裙、壮帽、旗帜皆用红色”而“头目马用大黑颔答罕、大黑纛头以壮军容”。

这就与邓舍的海东军有不同之处了。虽然邓舍也是红巾一样“尚赤”但他的部队并没有因此就“将士皆红”虽然说大部分的营头也还是红色偏多但一些精锐的营头却似乎更偏好黑色特别是那些汉人精卒组成的部队。而像佟生养、庆千兴等的女真军、高丽军则是以白色居多。

此时从城头上放眼望下去只见远近数里到处都是一片鲜艳的红色铺天盖地如潮如海就像是腾腾燃烧的火焰起伏波动其中更又在各个营头分别竖立了许多的旗帜又皆为黑色。红与黑对比极其鲜明。

令人一看之下就不觉为之气夺。

这三千人既为取河南的前锋当然是吴军中的精锐能造成这样的声势不足为奇。但实际上在朱元璋最初起事的时候军容远不如此。

当时因为资源不足缺铁他甚至曾经用铜做过箭翎;且在部队作战时将士们也很少有穿着铁甲的绝大多数都是“系拖地绵裙或红或青绿以其虚胖箭不能入”;至若头盔则仅仅是“头戴阔檐红皮壮帽”而已为壮声势最多也只是在帽子上“插‘猛烈’二字小旗”。

后来攻城略地所占的地盘日渐增广了才始“易用铁甲等器”。火铳、火炮等物也逐渐普及。

缪大亨驱马临阵远观敌城。

朱英诸将紧随其后。

见钟离县城占地甚小城门也不多只有前后两处。县城外没有护城河城墙不是很高就目测来判断大约至多一丈多点。折合成米也就是四米多最多五米这样子。看起来好像是挺高的了但相比那些大城简直小巫见大巫。就拿金陵来说在经过朱元璋的重新修建后到后来高度竟能有十二米以上最高处乃至十四米四丈还多。

既然县城占地也小城墙也低城墙上边的顶宽也较为狭窄守方用来布置守卫的士卒显然也就不多。

朱英观察良久说道:“四面城墙相加垛口不足千个。垛口下的枪眼、炮眼更是寥寥。只就咱们对面的这段城墙来说突出在外的马面更只有一个而且面积很小。又无护城河。……将军虽说经孙德崖的重建此县城的城墙已有所增高但依旧不是我军对手。末将请命愿为攻。”

“垛口不足千个垛口下的枪眼、炮眼更是寥寥”。

朱英毕竟随军征战已久一眼就看出了钟离县城的弱点。垛口少、炮眼少、马面又少城池的守御能力肯定就低。

比如大都城垛口足有一二十万个只炮眼便就数千、上万。尽管说大都城之所以垛口多、炮眼多是因为它占地广、城墙长“方圆百二十里”但不论怎么说垛口与炮眼一多能上到第一线的士卒也就多;士卒一多兵力就能得到充分的挥火力也就凶猛给敌人的杀伤就会多。

缪大亨点头称是又看了会儿心中已然有数不再多看转马回入军中便就传下军令先遣出了一支偏师戒备在濠水内侧、阵地的外围以防备孙德崖来袭;然后命令主力准备计划两个时辰后便开始攻城。

就在此时数骑从远方奔来。

“来者谁人?”

“从集庆而来乃是主公信使。有紧急军令一道传给将军。”

“拿来我看。”

信使把军文递上缪大亨展开细看看过后沉吟不语。

朱英问道:“请问将军军文中是何指令?”

“却也怪哉!主公下令教我部自管取城。”

“这又何奇怪?”

“取下濠州后却令我部暂且按军不动以待后续军令。”

朱英与诸将、幕僚们面面相觑。

本来的方略是取下濠州后便就长驱直入河南。如今攻城在即箭已在弦却忽然又传下这道军令令克城后按军不动。难怪缪大亨以为奇怪他们诸人也都是百思不得其解有人喃喃说道:“却是为何?”

也有聪明的不觉转头望向金陵的方向心头浮起惊疑想道:“莫不是集庆出现了变故?是陈友谅来犯抑或是张士诚来袭?”

——

1孙德崖的生卒。

出生不详卒年大概是在至正二十六年前。

至正二十六年四月“濠州李济以城降于吴。”

“先是韩政兵至濠攻其水帘洞月城又攻其西门杀伤相当。城中拒守甚坚政乃督顾时等以云梯、砲石四面攻城。时孙德崖已死城中度不能支济及知州马麟乃出降。”

——韩政尝为“青军”元帅后归朱元璋。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六公、二十八侯他排在第三十位是为东平侯。

——顾时即传说中的“二十四星宿”之一是朱元璋回乡募兵时得到的英才之一但其实他是昆山人。在洪武三年的大封功臣中他被排在第十二位是为济宁侯位次尚且傅友德之前。傅友德当时只被封了颍川侯位次第二十八位。

2孙德崖与郭子兴的不和以及历次火拼。

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有隙”彼此“防疑”。

——“王(郭子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追封他为滁阳王)为人志气雄暴勇悍善战时军帅四人名位皆在王上。王素刚直不屈人下每遇事四人瞋目语难而王剖决通敏数以非语侵之众故含忿。

——“其雄有四:俞、鲁、孙、潘出于农其性粗直谋智和同独与王异。王少出外而多居内每视事四雄者每待王久不至则四人专主之。三五日乃一会会则四雄瞠目视王四雄言有不当王出言相侵四雄亦姑忍之。王久乃觉谓上曰:‘诸人若是奈何?’上曰:‘不过会简而至是耳。’王曰:‘然。’明日出与会三日后复如初。彼此防疑不相安矣。”

在赵君用来到濠州后孙德崖等人借助赵君用的势力与郭子兴的不和便就越闹越僵了生了第一次的火拼在市衢上擒拿了郭子兴。在此次火拼中朱元璋救出了郭子兴并且杀掉了孙德崖的祖父母。

——“滁阳王奉鲁淮(即彭大也是徐州红巾当年和芝麻李、赵君用同时起事徐州的徐州失陷乃和赵君用一同去了濠州;赵君用自号永义王彭大自号鲁淮王)而轻赵俞、鲁、孙、潘恃赵威于市衢擒王。上出淮北闻王被擒急自军驰归。友人止之曰:‘尔主被擒亦欲擒尔且勿归。’上曰:‘再生之恩有难不入何丈夫之为也!’

——“即入见其家止存妇女诸子弟皆匿。上曰:‘舍人安在?’诸妇人佯言不知。上曰:‘我家人也释疑从我谋。’询知舍人所在乃以实告。上曰:‘主君厚彭薄赵祸必自赵欲脱此难非彭不可。’

——“明旦以次夫人携二子往告彭。彭怒曰:‘孰敢如是?’乃呼左右点兵搜强。上亦返舍去长服被坚执锐与诸人同围孙氏宅缘舍上掀椽揭瓦诸军杀其祖父、母于晦窟中得见滁阳王钳足系颈肌肉浮伤令人负归。”

其后朱元璋渐有势力因见濠州内乱不止所以率部外出打下了和阳别立局面。当时濠州军乏粮亦皆就食和阳孙德崖遂也来入城中又和郭子兴生了第二次火拼。在这次火拼中郭子兴擒拿了孙德崖;孙德崖的弟弟擒拿了朱元璋朱元璋被“羁晦窟中”有两日之久。

——“元兵十万攻和阳上以万人守连兵三月元兵数败解去。未几彼众皆走渡江。时濠梁旧雄俞、鲁、孙、潘亦乏粮其部下皆就食和阳孙德崖军遂入城假居焉。

——“滁阳王信谗闻军中多取妇女、财物意欲归罪于上左右谗者欲因而致上于死地。不旬日王果至。上往视之王怒久而不言。久而谓上曰:‘谁?’上答曰:‘某。’王曰:‘其罪何逃!’上曰:‘儿女之罪又何逃耶?家中事缓急皆可理外事当谋。’王问:‘何事?’曰:‘曩与俞、鲁、孙、潘有隙长者受制某等围舍逾墙杀彼祖父母脱长者之患。今仇人在斯彼众我寡甚为虑之。’

——“明日五鼓德崖遣人谓上曰:‘彼翁至矣我将他往。’上大惊急报王以备之。上复谓德崖曰:‘两军合城今一军尽起公当留后令军先行。’德崖许诺。上出城送友人去城十五里闻城内两军相斗上策骑急归彼军大呼追逐抽刃以隘道。上单骑入彼军中德崖之弟系上颈欲加害友人张姓者力止之往入城见滁阳王系孙之颈共案而饮。归谓诸人曰:‘如众所为几伤两命今各生存事不难矣。’诸人怒犹未解。张留上同寝抱上达旦。明日复羁晦窟中。又明日乃行。徐达等奉王命以数人至于是得归。王亦释孙。王闻上被擒惊忧成疾后终不复起卒于和阳。”

从这几个事例中似乎也可以分析出一些别的东西。

先郭子兴为人睚眦必报且与孙德崖互相有仇又且当时对朱元璋已经不很信任了但是在擒拿住孙德崖后却还是肯放他走以换回朱元璋。从中大约可以推出:朱元璋此时羽翼已渐丰满郭子兴是迫于压力不得不如此为之。

其次和阳是朱元璋打下来的但是濠州军却能来就食并且孙德崖敢在朱元璋的地盘上与郭子兴再度生火拼;又且朱元璋也对郭子兴说:“今仇人在斯彼众我寡甚为虑之。”由此好像也可以推出:当时的朱元璋虽然已有了些势力但还是比不上孙德崖等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