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45 求援

蚁贼 45 求援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怀柔胡骑的攻势一直持续到将近傍晚。

南营潘美部以伤亡近百的代价,不管怎么说,总算是顶住了元军的第一波进攻。但是,这个消息并没有能使罗国器高兴起来,因为就在当天的夜晚,探马送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情报。元军的后续部队已经出现在了离城六十里的地方,总共人数约在两万两三千上下。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鞑子?据通政司的线报,河间府可供调遣的敌军明明只有不到万人!多出来的一万多人是从哪儿来的?”

“确实古怪!莫不是元军虚张声势?其实没有这么多的部队,只是装出有如此多之军卒?”

“天黑有雨,有利隐蔽。探马的情报来源是他们的亲自观察,而且他们亲自观察的地点距离鞑子行军的大队也并不太远。如果鞑子真的只是虚张声势,定然骗不过他们。两万三千人上下,……,难道说是?”

“是什么?”

“两种可能。或者是察罕得到了大都的支持,有驻守在大都的鞑子军也参与其中。或者是,……,或者是大同的战事已然结束?因此察罕得以腾出手来,将晋冀的精锐派遣了来?”

“大同的战事结束?”姬宗周倒抽一口凉气。

若是前者,如罗国器的头一个猜测,元军的后续部队之所以能有两万多人,是因有大都的驻军参与此次战事,倒也罢了。而若是后者,如罗国器的次一个猜测,竟是察罕帖木儿已取得了大同之战的胜利?其影响可就不是只对棣州,乃至整个的战局、济宁、巨野也都必然会陷入被动。

罗国器负手蹙眉,踱步堂上,军靴踩在出“橐橐”的声响。堂内诸人皆鸦雀无声。

“不行!此事关系重大。两万多的鞑子后续,大大出乎了我军之前的预计,不仅仅是会对我棣州城造成巨大的压力,更有可能会牵涉到巨野战场。必须立刻八百里加急送去益都,报给主公知晓!一方面,请益都改变原先‘先用坚城疲敌、后精锐歼灭’的计划,派援军;另一方面,若果是察罕战胜了孛罗,也好请益都及时地做出相应的作战部署调整。”

姬宗周神情一动,抿了下嘴唇,似是想要说些甚么,但最终咽了回去,转过头,朝堂下看了一眼。

罗国器注意到了他的小动作,猜出了他的心事,随即想起邓舍前一封军文里的交代,略一思量,计议已定,环顾诸将,说道:“此去益都送信,非常重要,不可掉以轻心,需得派遣重将亲往。……,姬冲何在?”

姬冲是副千户,有资格参与军议,此时也正在堂下,应声出列,说道:“末将在!”

“拨与你十骑,趁鞑子的主力还没有抵达,未能合围,夤夜出城,即去益都!给你一天的时间,至迟到明日入夜,必须要把此事奏与主公!”

“大人!”

罗国器面色一沉,说道:“军令如山。你还有什么要说?”

什么是“军令”?就是上官下的命令。并且不管这命令是对是错,属下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哪怕是上官要属下去送死,属下也必须不打折扣地将之完成。军营不比别处,绝不允许讨价还价乃至抗命的现象出现。

因此,姬冲纵然是满心的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没一点办法,侧头看了眼姬宗周,又把视线转回到罗国器身上,半跪挺胸,大声地说道:“大人军令已下,末将没有什么可说的!保证完成任务。”

“你且上前,接下军文,便就去吧。”

姬冲起身,立等罗国器将军报书写毕,盖上大印,细细封好,接过来,收在怀里,并领下调兵和出城的令牌,行个军礼,大步出了堂外。

堂内的罗国器、姬宗周等人继续进行军议,商量办法以紧急应变暂且按下不提,只说姬冲。他点足了十骑,冒雨夤夜出城,换马不换人,连行数百里,次日将将快到入夜的时分,总算及时按命令赶回了益都。

一封军文九重天。

送入燕王府内,不到两刻钟,就响起了沉闷的鼓声,乃是邓舍升堂。有人领了候在侧室内的姬冲,穿庭过院,脚踏鼓点,来入堂上。

姬冲来到堂上,抬头观看,见堂中已有十数人在。坐在主位的一个,虽然未及弱冠,却气度沉稳;尽管雅青素服,却英气逼人。非是别人,正是邓舍。在他的身后以及台阶下,分别站了有**个侍卫、力士,皆戴交角幞头,穿紫梅花罗窄袖衫,系涂金束带,白锦汗胯,负骨朵在肩,配环刀在腰。所谓“骨朵”,即大头杖,“朱漆棒,贯以金涂铜槌”。

因已入夜,堂上点起了许多的蜡烛,有些放在两边的烛台上,有些放在案几上,映照地堂内十分通亮。

主位下边有三十来把交椅分列两侧,大部分都

空着,只有的两个现在坐的有人。姬冲看时,却也认得,一个是洪继勋,一个是罗李郎。却原是他两人本就正在与邓舍议事,听到了棣州的急报,故此一并来了。

姬冲不敢多看,跪拜行礼。

邓舍开门见山,直接问道:“罗国器军报上讲,此次攻打棣州的鞑子前后总计不下两万五千人,并且他猜测,很有可能察罕帖木儿已经取得了大同战事的胜利。姬冲,你才从棣州来,我且问你,城中情形现下如何?”

“末将出棣州时,鞑子的先锋怀柔胡骑约有三千人上下,刚对城外的我军南营展开过一次攻势。南营守将潘美虽然将鞑子打退了,但是其部五百人的伤亡却是颇重。”

“北营如何?”

棣州的整体布防体系,罗国器是早有报给邓舍的,所以邓舍也是很了然。

姬冲答道:“北营倒是无碍。”

“城里呢?”

“城里有罗大人和姬大人坐镇,每日巡防不懈,并采用了多种的手段提升军中士气,弟兄们的斗志都很高昂。”

“你出城时,鞑子的后续部队已至城外六十里处?”

“是的。料来当下,也许鞑子已经开始了围城。”

……

夜色朦胧棣州城,连绵多日的雨水渐渐变小。夜空依然阴霾,云层仍旧厚积。昨天在云间闪烁的那几颗星辰,在今夜却踪迹不见。方圆十数里的城墙上火光冲天,火光的映衬下,前后数里都亮如白昼。

罗国器与姬宗周一在北城头、一在西城头,皆顶盔贯甲,后系披风,正紧张地催促士卒连夜加强防御。城下十里外,元军已到。

若把城墙的火光比作一条长方形的火蛇,那么城外十里处,元军的篝火连接夜幕和雨幕,几欲把阴云冲散,便就仿佛一条蜿蜒不绝的火龙。这会儿,可以分明看得清楚,这一条火龙正在四处分散,有往城南去的,有往城西去的;有朝南、北二营去的,也有稳处中央不动的,是为中军。

伴随火龙的分散,还有一阵阵的鼓声、号角,透过雨幕,遥遥传入城上。

罗国器凝目远望,喃喃自语地说道:“鞑子已经开始了围城。”

……

燕王府。

邓舍接着询问姬冲,说话间,门口的侍卫来报,说是堂外有人来到。邓舍停下话头,命将宣入,来人是李生。

“你通政司布在大同、晋冀等地的密探近日来可有情报送至?”

“回主公,并无情报送来。”

“大都方面呢?”

“大都方面倒是有。”

“怎么说?大都的鞑子驻军可有异动?”

“并无异动。”

“现今棣州城外,有两万余鞑子来袭,罗国器判断,或者是其中夹杂有大都的鞑子,抑或者李察罕已将孛罗击败。若叫你分析,你觉得哪种可能性会更加的大一点?”

李生心中“咯噔”一跳,面上神色不变,稍微低头沉思了片刻,即回答说道:“大都的鞑子肯定是没有动。若叫臣从二中选一,当是李察罕已胜孛罗。”

“若是如此,通政司为何毫无消息?”

“两个可能。一,察罕才胜,情报还没有能送到;二,察罕封锁了边界交通,情报无法送出。”

“给你两天时间,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将此事探查清楚!”

“喏!”

李生双手抱拳,低着头,退出堂外,转身自去。

“洪先生,咱们本来预计奔袭我棣州城的鞑子至多会有万人,而现如今至有两万余人。罗国器总共守卒四千出头,兵力已然处在了绝对的劣势。如果鞑子不顾伤亡,豁出去猛攻猛打,你以为我守军可支持几日?”

洪继勋说道:“罗大人在城外布有南、北二营,与城中成掎角之势。若元军在万人以下,足可应付;可若元军在万人以上,定难遮拦。以臣料来,既然元军的先锋怀柔胡骑已猛攻了南营半日,在接下来的正式攻守战斗中,元军肯定会继续先取南营与北营,以断我城中两臂。……。”

……

元军安营扎寨、部署合围完毕,果然如洪继勋所料,用中军监视城内,使精锐再取城外两营。

……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敌我兵力太过悬殊,两营孤悬在外,已然失去了牵制敌人的作用,并且断难守住营寨。如果臣是罗国器,会及时地将营垒放弃,召两营之守卒突围入城,以此来加强城中的防御力量。”

……

罗国器传令召唤两营入城的时候,为时已晚。

当天晚上,南营先陷;次日黎明,北营继而丢失。

南北两营的主将潘美等人拼死搏杀,一千人到最终仅有两百多人成功突围,回入城内。且这两百多人几乎人人带伤,半数左右都失去了战斗力。

……

“两营已失,我可用来阻挡敌人的便只有棣州城池。棣州城不算大,也不算太坚。当此之时,若想坚持到益都援军的到来,最上策唯有一条。”

“是为何策?”

“不怕牺牲,连续不断地遣派死士主动出城扰敌。”

“为什么?”

“因为元军人马太众,所以不能任之逼到城下。而若不想他们离城太近,就只有主动出击、扰乱他们部署这一个办法。”

元军有两万五千人,若任其逼至城下,那么,他们只需要用五千人便可以把其它三处城墙的棣州守卒悉数看住,用两万人猛攻一处。罗国器就算三头六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绝对是难以抵挡得住。

……

南、北两营丢失之后的当日下午,元军起了总攻。正好像洪继勋分析的一样,他们是千方百计想攻入护城河内。

“罗大人,鞑子攻势甚烈。我军如何应对?”

罗国器这一次与洪继勋不谋而合,大声地说道:“鞑子人多,若任之来到城下,城池必丢。方今之计,唯有一策!即遣将率勇士出城,必须将之牢牢地拒在护城河外!”

军旗连动。

一队队的敢死之士由勇猛之将率领,相继出城,前赴后继,血战在护城河上。雨水、河水、血水,流在一处,更加泥泞了地面。断戈、残刀、折箭,散落战场,越加剧了惨烈。穿着不同军服的敌我士卒混战不休,放眼尽残肢断臂,尸体渐积渐高,掉入水中,差不多要把护城河填满。

……

“但就算如此,毕竟鞑子军马太多,棣州城也很难守住太久。如果罗大人能把军心、民心稳住,也许还可以多守个一两天。不然,最多三天。”

……

元军夜以继日,把部队分成了几个部分,连着两天一夜,攻势不曾有半刻钟的停歇。

尽管棣州军仍把他们堵在了护城河外,但这都是用人命填出来的。而且,便就在连攻的次夜,元军抓来了很多的城外百姓,驱使着都赶入了河中,活生生淹死,试图用尸体来真正填满护城河。惨叫和哀号声整日不息。

棣州城内的守军是海东五衙精锐,勉强可把同袍的伤亡置之脑后,也勉强可把城外百姓的哀号置若罔闻,然而城内的百姓却不比士卒,虽然说也都是身处在乱世,到底眼见的惨景少,耳听的惨景多,真的置身其间时候,看着好似森罗地狱,谁也受不了。渐有谣言欲起,民心仿佛浮动。

罗国器寻个借口,把城中的巨室、豪强全都拿下,也不杀,只软禁。又挑了些个地痞、无赖之流,干脆连借口也不找了,只简单地贴个告示:“谣言惑众,论军法处斩。”就在菜市场上砍了头,血淋淋地挂了满墙。

用军法威慑城内,使百姓不敢异动。

同时,他日夜不离城楼。元军有强弩,射程较远,又在护城河外搭建了几处高台,居高临下,能射到城内。守城的次日,罗国器在城楼上,正端坐胡床中遥相指挥前线作战,恰有一支弩矢激射到来,中了床底。

弩矢与箭矢不同。尤其是大型弓弩射出来的弩矢,又长又粗,可连穿透几层重铠。顿时吓坏了围在罗国器周边的诸将、亲兵。

罗国器徐徐俯身,把弩矢抽出,笑了一笑,说道:“险些射中我的脚趾!”和上次与方从哲出使金陵一样,罗国器如今已是大器将成。在平常时候,或者看不出他的出奇之处,但每逢临有大事,却偏能静气持重。

……

“罗国器有国器才,军心、民心他肯定是能稳住的。”邓舍说道。

洪继勋道:“即便如此,我益都的援军还是要派为上。要等到棣州陷落,可就危险了!”

……

回到姬冲赶到益都的当晚,两个时辰后,头一批援军急行出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