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49 大婚

蚁贼 49 大婚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小明王龙凤七年,蒙元至正二十一年,春二月,二十三日。也即辛丑年,辛卯月,乙巳日,以星象推算,正是该到吉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是为“黄道吉日”。宜:嫁娶,订盟,纳采,动土,徙迁。

邓舍的大婚之日,便定在了此日。

依照礼节,诸般该提前走到的程序,早在此日之前便都已经走过了。这礼节,是蒙元根据朱熹《家礼》中有关婚礼的内容而制定的。再往远说,这朱熹的《家礼》,其实所依照的还是自周朝以来便就形成的《士昏礼》。只不过《士昏礼》是有六礼,而经过变动之后,现在的婚礼则是有七条。

头一条,议婚。必先使媒氏往来通言,俟女氏许之,然后“纳采”。

次一条,纳采(即下定)。主人具书,夙兴,奉以告于祠堂。告庙而后行,示不忘祖。乃使子弟为使者如女氏,女氏主人出见使者,遂奉书亦告于祠堂。出以复书授使者,遂礼之。使者复命,婿氏主人复以告于祠堂。或婚主人亲往纳采者听,婚家之主也可以亲自去纳采。

次次一条,纳币(即下财)。以男家为主,办酒筵,请女氏诸亲为客,女氏诸亲先入座。男家至门外,陈列币物等。令媒氏通报。女氏主人出门迎接。相揖。女氏主人先入,男家以次随币而入。举酒,请纳币;饮酒,纳币讫。女氏主人回礼,婿家饮酒毕。主人待宾如常礼,许婿氏女子各各出见。两边的亲家,包括女方的婆婆和男方的丈人,互相见个面。

此三礼行过,接下来就是亲迎。新郎官和新娘子该要出场。

亲迎的前一日,大都等地有风俗,盛行在出嫁前为姑娘沐浴。家人把女儿送入堂中澡浴,男家一应都散汤钱,凡应役者赏有差。男家复把避风盏之类,比及出门,轻者十封,及有剃面钱之类。迟明则出嫁。由男方出钱,在迎娶的前一天,请将要嫁入门的新媳妇洗澡。

益都距离大都不是很远,此风也是颇为盛行。只不过,邓舍身份不同,罗官奴也有身孕,这一条就免了。但是另外一条却是免不了的。临出门前一夜,罗李郎需要先使人张陈“其婿之室”。也就是说,先要派人去把新婚的房子给整顿一下,不外乎送些家具、办些器具之类。

男方置办房子,女方置办家私,这也是早有传统。但是,邓舍身为燕王,什么东西没有?实际上却也不需要罗李郎来“张陈”,只是恪于规矩,任由罗李郎准备了物事,略略地稍微送来了一些。

便在这日夜晚,宾客云集。

有洪继勋、赵过等海东大臣,也有刘十九等安丰贵客,更有从浙西等地将将赶至的贺喜使臣,满室衣冠,尽皆朱紫。动辄见人,便是名士。邓舍置酒办茶,穿梭其中,他本来就心中有事,当此之时,却又不得不打起精神,迎对诸人的恭贺,笑语殷勤,累得实在不轻。

好在诸人也都知道,他明日还得早起,并没有闹得太久。二更前后,即便各自散去。

刘十九现今本就还是在燕王府住,不用着急,他是最后一个走的,临走,意味深长地冲邓舍笑了笑,说道:“殿下名满中原,那浙西士诚、江都友谅,乃至远到台州,宾客云集。这样的盛况,即便是俺当年在汴梁的时候,却也是不曾见过的。真是叫俺大开眼界。”

邓舍故作不解他的意思,连连谦逊。刘十九点到即止,也不再多说,长长一揖,哈哈大笑,说道:“恭贺殿下明日新婚大喜。”看宾客皆已走了,凑近两步,低声问道,“南下之事?敢问殿下,各部都已经准备好了么?”

“皆已准备妥当。按照预定的时间,便在明日下午即可全军出,同时南下。若是顺利的话,一天之内便可穿过察罕所辖之诸城。待到三日后,就能抵达徐州城下。五日之内,必能够动得起第一波的攻势。只是,却不知大人留在徐州一带的那五千军马,有没有也已经准备妥当?”

“殿下放心。俺十日前就给他们送去了密信。估算时日,密信早就应该送到。料来,他们也定然已经准备妥当了。”

“甚好!有我益都两万人,棣州五千人,合计两万五千人担任主攻、并及负责牵制察罕部,又再有安丰五千人担任掩护、并及负责牵制士诚部。三万人,攻打一个徐州城,十拿九稳!大人,你就等着听候捷报吧。”

“只是那浙西士诚的使者,昨日却也来了。战事若一打响,不知殿下打算如何向他解释?”

“他来的是我益都。即便战事打响,他有所听闻,难道却还需要我向他解释么?”如果战事打响,张士诚的使者来入益都,就是羊入虎口。胆小的,怕会担忧性命;即使胆大的,难不成还敢硬闯燕王府,痛斥大骂?

刘十九一跳大拇指,笑道:“殿下能有此决心,自然是再好不过。”行了一礼,告辞出门。

邓舍亲自送他离开,看他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低声吩咐了侍卫两句,不多时,洪继勋、吴鹤年、李生等文臣,并及赵过、李和尚、毕千牛、傅友德、郭从龙、胡忠、王国毅等诸将,悉数再次出现。

邓舍令侍卫:“戒严室外,百步之内,不许有人。”掩上门窗,高烧红烛。与诸臣、诸将密议。有关此战,种种的细节,所来的诸人早已知晓。不需再来多讲。邓舍话语简洁,只是把分别交给诸人的任务又重复了一遍,先看李生,沉声问道:“济南鞑子出没之情形,近期可有变化?”

“回主公,并无变化。”

“如此,一切诸事,皆依旧按原计划行事。此事能成与否,全看你通政司的情报到底是否准确。从今夜起,你就不用回家了。吃住衙门之内。要时刻与分枢密院保持紧密的联系。……,从济南送来的情报,还是一日三次么?”

“自昨日起,臣已将之改为了半个时辰一次。”半个时辰一次,一天就是二十四次。为了此事,李生几乎把通政司的人手全都派遣了出去。邓舍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甚好。还有,你要记住,在保密方面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在我军动之前,绝对不能走漏半点的风声!”

李生凛然接令,说道:“是!”

邓舍再看吴鹤年,问道:“军粮诸物,现在情况怎样?”

“臣奉主公之命,从分枢密院借来了五百精卒,现今专责看管粮仓。并也已经将运粮所需的民夫名册定好了。只待开战,如果前线陷入僵持,又或者察罕反扑,臣可保证,至多三五日内,粮饷诸物便可送到济南。”

兵马未行,粮草先动。只要粮饷备好,没有问题,邓舍就宽心许多。

他点了点头,又问洪继勋,说道:“明日上午我大婚,明日下午战斗就要打响。战斗一旦打响,刘十九等人的动向必须注意。还有徐州一带的五千安丰朝廷军,也一样需要谨慎防备。此两事,先生可准备好了么?”

“已然准备妥当。刘十九等人处、以及五千安丰朝廷军处,通政司都早已派去了有人,远远监视。这两拨人马,现今皆归臣管。不管是哪一处,只要有丁点、任何的异动,臣即会按照先前定好的方案,给以应对。”

所谓“任何的异动”。

那五千的安丰朝廷军,不必多讲。它若异动,只有两个可能,或者回去安丰,或者闯入益都。若其回去安丰,则不需理会;若其果然有胆子闯入益都,则邓舍早备下的有预备队,泰安一带的军马都不会参与此次的战事,当会给安丰朝廷军以迎头截击。其实,话说回来,这后一种的可能性并不会有太大。但是防患于未然,做些准备总还是没有错的。

而至于刘十九,他若有异动,最大的可能不外乎四处散播谣言,动摇益都士气、民心,又或者联络士诚旧将,图谋趁机作乱。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刘十九等单人匹马,人数极少,都好是对付。

同时,也有会出现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刘十九也受到了蒙骗,以为济南之战确实是突事件。若是他果真如此认为,则自然便是另一种应对,遣能说会道人,给其安抚就是。

究此几种可能,依洪继勋推测,还是最后一种的可能性最大。至多,在战事快要结束、又抑或已经结束之后,刘十九可能才会反应过来,晓得这是益都在“瞒天过海”。可到那时,尘埃已经落定,即便他反应过来,也于事无补了。邓舍颔,问过情报、粮饷、后方安稳,然后才问前线准备,问赵过,头一个问题却也还不是本部己军,而是问的棣州田丰。

他问道:“棣州田丰处,可有异样?”

“据我军派去的将校回报,并无异样。头批借给他的粮食,十数日前已经送到。田丰得到粮食后,即开始厉兵秣马,并点派了数员骁悍之将,做为准备带军出征的统率,以及其所选出的五千精卒也亦然早几日便开始枕戈待旦。看其动作,观其行为,应该是肯定会出军不错的。”

“他肯定会出军不重要,最要紧一条,浏览器上输入看最新内容-”要防备他知道我军打算先取济南后,忽然改变主意、按兵不动。为预防此变出现而准备的后手如何了?”

“南部沿海一带,我军已经集中了数千精卒。只要田丰果有异变,真的不肯随我军攻击济南,那么,我军的这数千精卒就会造出声势,往棣州周边开动。遵照主公之令,绝对会给田丰造成一种他若不肯随我出军,则我军在取济南之后,便会立即以此为借口,转头再来取棣州的假象。”

上次察罕来犯,数万大军围困益都,田丰就坐视不救。这次,邓舍已经借给他粮食了,而且又是“对敌”察罕,并还有小明王令邓舍节制海东、益都两地的圣旨,如他还是不肯出军。那就说明,他是完全没有一丝半点的同僚之谊,更远远谈不上忠心宋室。如此,邓舍即便以讨伐“不忠”的名义,主动出军前去攻打与他,也是没人可以对此说出一个“不”字。

一边用粮食做诱饵,一边用大军压境做威胁。总而言之,务要迫使田丰老实听话。所以想让他老实听话,看重的并非是安丰所给邓舍之节制两地的权力,而主要是想要用他的五千精卒,从而来减轻海东军队的伤亡。

“对棣州田丰,既有把握便好。”直到此时,邓舍才开始转问前线的布置,问道,“前线各部,准备怎样?”

赵过答道:“两万主力,多从诸衙之中调出。谨遵主公令旨,截止目前,各军皆已准备妥当。给将士们的宣传,说的还是南下打徐州。只有军中副万户以上者,才知道我军欲取之目标实为济南。待到明日,战斗打响,按照预定方略,可保证在三个时辰内,便能将新的作战命令传下去。”

毕千牛、李和尚、胡忠、郭从龙等,皆迈步向前,一一奏道:“末将本部若干营,目前已经运动至某地,现在某城驻扎。实有人数多少,配备军械怎样,作战任务为何,主将者分别为某某人。皆已备好,只等战起。”

“战事将起,军中不可没有重将。诸位,今夜,你们便启程出城去吧。明日午时前,务必要求各归其位。按通政司的情报,至迟到明日酉时,我军布置在函山一带的营头,就会‘遭遇’鞑子出城哨粮的军队。

“戌时左右,函山的战事会结束。军报送至益都,按八百里加急的度,大约会在夜半子时。我接到军报,即会立刻去寻刘十九,通知他我军将要改变计划。然后,我便会遣派快马,分头给你们送去攻击济南的命令。

“也就是说,后日寅时前后,你们就能接到正式的开战命令。你们一定要在三个时辰内,把命令转各军。后日巳时三刻,我要听到你们打响攻取济南的炮声!……,赵左丞,还有棣州田丰之军,我也希望能够在后日巳时三刻,听到他们已经出城的消息!……,诸位,还有何疑问?”

赵过问道:“早先,主公送去给棣州的密信?”

邓舍一笑,答道:“其中一封,已被‘盗贼’抢去。只是为保密起见,还没公布。大约明后两天,也就会公布于众了。”这密信,如若是公布得太早,未免打草惊蛇。不到开战,绝对是不会公布的。

赵过又问道:“莱州方面?”

莱州翼元帅陈猱头。邓舍想也没想,直接答道:“此战,不需陈将军上阵。待战事打响,再告诉他就是。他的任务,只要看好莱州,战事若陷入僵持,保证作为我益都与海东中转港口的莱州能顺利畅通便可以了。”

“是。”

“城中高延世等益都诸将?”

“也不必告诉他们。一样待战斗打响,再教他们知晓。”

赵过接令。

“又有水师刘杨部。刘杨路远,他已然赶去了船上。赵左丞,和水师的联系也要时刻保持。诸位,事能成否,便在明日!我也不和你们多说甚么了。都打起精神,振作起来斗志!天色不早,你们出城去吧。”

诸将慨然应道:“誓死不辱君命!”齐刷刷,行个军礼,转身而出。

说是军中不可无重将,益都却也需有重将坐镇。赵过、毕千牛两人的职责,就是负责益都的安稳。他两人不用去前线。李和尚、傅友德等出了燕王府,先回本家,取了披挂,各带或多或少的亲兵卫士,即卷驰出城。

马蹄奔驰的声响,在寂静深沉的夜中,传出甚远。

燕王府内,刘十九夜深未眠,他也听到了。他住的房舍是个独立的楼阁,登上高处,推窗远望,只见夜色苍茫,笼罩城池。远远近近,偶有灯光。间或风声萧萧,卷动道路林木。除此之外,寂然无声。

早已就悄然无人的街道上,此时却忽然出现了一队又一队的骑士,从不同的方向出来,打着火把,便如一条又一条的火蛇,驰骋其上,飞驰远去。观其方向,多汇集到了西边城门。惊动了许多人家的狗,犬吠一片。

他知道,这必是城中诸将奉旨出城,要往前线去了。他仰望夜色,天空阴云密布,喃喃说道:“臣来益都,呕心沥血,终说动燕王出军南下。皇上、太保,如今燕王一动,我安丰暂时来讲,便可算安然无恙了!”

人各为其主。他殚精竭虑,为了安丰的安危,而或明说、或暗劝,手段迭出,计谋接连,一心想要说动邓舍南下。如今见木已成舟,海东南下似乎已成定局,他自然如释重负,自认为不愧小明王、刘福通的重托。

而同一时间,邓舍在室内展开了地图,铺展地上。

他倒提短剑,行走图上。近至济南前边,一手按腰,一手用短剑指点。此处济南、此处函山、此处泰安、此处莱芜、此处棣州,……。满腹心思,全是围绕战事。至若明日之大婚,他却好似早就忘到了九霄云外。

这将要攻取济南之战,似乎一切的计划都已经稳当。

只是奈何,作战从来都不是一方一厢情愿。其中一方的计划,做为敌人的另一方并不见得就能遵从。计划赶不上变化。便在邓舍直到夜深、方才安寝之时,一场小小的变故生在了数百里外的济南城外。

——

1,辛丑年,辛卯月,乙巳日。

有元一代,“举行婚礼的日期,要选所谓‘十全吉日’,即壬子、丙子、乙丑、丁丑、癸丑、丁卯、癸卯、己卯、乙卯、乙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