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40 决战

蚁贼 40 决战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依然两更,差不多一万字。

老赵,你真棒!

——

北边的船队行到近处,却是虚惊一场,原来是平壤来的海东水师。

倭人海战拿手,陆战不行。高丽的水师可以交给他们对付,攻占江华岛,非得海东军队亲自出手不行。其实,就算倭人陆战也在行,邓舍也绝不会让他们登上江华岛半步的,要让他们占据了此岛,做为据点,以后就麻烦了。

海东来船有三十余艘,皆为一两千石的大海船,总共装载了士卒一千多人。

带队的将领与刘杨见了一面,两人虽非一个系统,但彼此相识,只是正在战时,没空叙旧多说话,简单地交流了一下情况,一个自带队去攻打江华岛,一个率倭人水师继续与丽军交战,并巡弋沿海,负责海域安全。

在随后的几天中。

海东步卒顺利攻占了江华岛,倭人水军寻找到了高丽水师的另外两处驻扎地,又进行了两场激烈的海战。果如长野四郎所言,高丽水师毫无斗志,沉船不足二成,余部皆降。高丽王京沿岸,落入了海东的控制。

倭人杀到兴头上,到底难改倭寇的本性,长野四郎的一部甚至登上了陆地,攻占了两个沿海的县城,好生劫掠了一把。

这是后话,不需多提。

水军的捷报一片片传往平壤,步卒的捷报,也紧随而至。

南高丽王京,本高句丽的两座郡县,一个开城,一个松岳郡。高丽太祖的故乡在松岳,他在立国的次年,迁都至此,地跨两郡,改为开州。光宗十一年,改称皇都。成宗十四年,改称开城府。

显宗元年,契丹来侵,开城府遭了兵火,宫阙、民居被尽数毁坏殆尽。随后,历经高丽数朝,现有的宫殿、建筑,大多为重建的。蒙元之后,高丽的国君不再称帝,统统改为王,这皇都自然也就跟着变成了王京。

王京所辖县城甚多,先后周边十数个州县拨给直辖,号为“京畿”。所谓“畿”,指的是邻近国都的地方,“方千里为王畿”。王京的属县范围,没千里那么大,一二百里还是有的,地方不小。

赵过部给平壤发去的几封捷报,内容就是报告的他们在与京畿地区作战过程中的几次胜利。

王京依山而建,前后有凤鸣山、天磨山、蜈蚣山等等许多山峦,环绕周侧,西临礼成江,地势险峻、山川合拢,易守难攻。赵过部尽管出现的宛如天降神兵,毕竟不是真的天兵天将,短日内难以破城。

因此,早在他们出发前的军议上,邓舍就已经集思广益,定下了“先去其羽翼,断其外援,孤立其城,然后三军发动,并力齐攻”的作战方案。

就目前来看,这个方案施行的很顺利。

王京向西,直到大海的沿边州县,已经悉数落入海东军队的手中。王京东边,海东军队也拿下了两三个县城,借助山势、河水,构建了一道防线,以之来断绝东部丽军可能会出现的援助。海东军队的主力在王京北侧。兵法云:围三阙一,王京的四面,只空出了南边。

赵过也没完全地将城南置之不理,派去了几队骑兵,权做监视。

海东军队水陆并进,同时发起了猛攻,高丽王京内部乱成一团。王祺几次接到探马的加急报讯,犹自不敢置信,几疑梦中。堂堂一国,边境的防线竟然如此松懈,叫敌人摸到了鼻子底下,居然还没发现!

高丽王宫。

王祺气得险些晕倒,他面色苍白,又惊又骇,提着宝剑,绕室疾走。每走到一个大臣的旁边,他便会停下脚步,问一句:“敌已在前,卿有何良策?”没一个大臣回答他,事到如今,能有何良策?

他挥舞着宝剑,高声叫道:“城外州县,半数失陷。红贼铁骑,转眼便至,眼见王京危险,我朝养士数百年,至此关头,你们,你们,……”激动的连连咳嗽,急火上升,一口痰卡在了喉咙,他苍白的面色转眼憋的通红。两个随侍小太监,慌忙上前,帮他捶背顺气。

好容易呼吸顺畅,他伸手把小太监推开。

殿上跪着的群臣一个个面如土色、讷讷无言,胆小的至汗流浃背,两股颤栗。王祺连着追问了几遍,得不到半句的回应。惊骇到了极点,人就会歇斯底里。他的惊骇,瞬间转为怒火,握了握手中的宝剑,有一种想要抽出来,拔剑砍人的冲动。

不是没人回答,高丽有才干的文武,不少没在王京,有的正处在东线,与李和尚对峙;有的正率领水军,与南海岸的倭寇鏖战。如张德裕之流,或者出使未回,或者才出京城,巡视各地,防止地方生乱。

不止精干的官员多不在城中,王京的镇戍军队,也都已经有至少半数调了出去。既无勇将,又缺精卒。而敌人骤然来袭,如之奈何?

金镛、李子春的官衔较低,这会儿见排在前边的大官儿们没有人回答王祺的问话,往前两步,高声奏道:“请我王息怒。请我王毋忧。以臣等之见,来袭的红贼人马不过万人,我城中诸军,虽然调往东线了一部分,尚有诸卫、各班,人马数万,数目远过红贼。

“且我有坚城,彼为客军。王京城中的百姓,也都可以助战。我有此三条优势,谅彼红贼何足虑哉?它虽然来的气势汹汹,并不可怕。只要我王给臣等五千人马,趁其立足未稳,即刻出城,奔袭攻之,定能叫它有来无去!”

王祺问策的时候,没人回答。金镛、李子春主战,立刻有人出来反对。

“万万不可!我城中人马虽尚有数万,多半为才招募的新卒,论起战力,委实不堪一击,绝非红贼百战悍卒的对手。不出城还好,勉强够用来防御。一旦出城,与贼野战。那便是以我之短,迎敌之长,这与自蹈死路有何区别?”

“那依卿之见,该当如何?”手机轻松阅读:wà⑹κ.cn 文字版首发

“金大人、李大人所说的我之三条优势,倒是不错。我军之长,在有坚城。红贼之短,在为客军。我城中粮储丰盈。眼下之策,唯以坚守为上,切切不可贸然出击,自损实力。臣以为,只要我王京能坚守个旬日一月,红贼定然不战自退。”

“为何?”

“红贼远来,粮草补给困难,此其一。王京受困,四方勤王之师,旬月内必至,此其二。”

又一个大臣出列奏道:“全大人之言,臣不敢苟同。”

王祺问道:“怎么?”

“昨天沿海传来军报。海东与倭人联手,数日前,江华岛已经被红贼攻占。我军水师大败。现在,西边海域,举目尽为海东与倭人的水师,沿海一线州县,也已经悉数落入贼手。平壤的补给船队源源不断,通过西海岸,随时可以补充我面前之敌。

“这些情况,我王又不是不知道。请问我王,如此形势,王京该如何坚守?”

“战,战不的。守,守不成。”

王祺终于难耐怒气,拔剑出鞘,狠狠砍斫在大殿上的柱子上。他养尊处优惯了的,没多少力气,接连砍了几剑,就已经气喘吁吁,出了满头的大汗,也不知道是累的,抑或气的,又或者惊吓出来的。

他提着宝剑,逼视诸臣,质问道:“又不让战,又不能守。该怎样?该怎么样?”

大臣们彼此视线交流,刚才回答的他那人鼓起勇气,说道:“臣以为,上策,当走。”

往年因倭寇来袭,逼近京畿,王京曾有几度戒严,危急的时候,王祺也不是没有过逃入江华岛的打算。可就这么走了?未免不甘。何况,如今江华岛已然落入了海东的手中,走,又能走到哪里去了?

“可去汉阳府。”

汉阳,即汉城。在王京的南边。高丽显宗时,契丹人来袭,显宗就曾经难逃汉阳,升为南京,作为临时的都城与陪都,与西京平壤、东京庆州,并称为“小三京”。后来,庆州取消了京号,但汉阳一直作为陪都没有改变。

王祺良久无言。

诸臣大气不敢出,一片死一样的寂静。殿外微雨渺渺,春风吹动林木,树叶沙沙。透过树叶,可以隐约看到,远远的竹林里,一只豢养的仙鹤,漫步池塘岸边,悠闲自若的啄了啄洁白的羽毛,曲项鸣叫。

王祺蓦然感到了一股伤感,他的怒火、他的无奈、他曾经的雄心壮志,就这么的,一下子全部消失了,消失的无影无踪。

斜风细雨,春意渐浓。

他四顾茫然,手中的宝剑“嘡啷”坠地。他听见仙鹤了鸣叫,他闭上眼,嗅到满苑的花香。他好名花,分的出来,这是金达莱的香味,那是茶花。随风飘落的是杏花,清淡若有若无的,则为水中的君子兰。

他努力地仰起头,不想让臣子们看到,有两滴泪水,顺着他的面孔淌下。这是他登上王位的第九个年头了,不到一年,他丢了半壁江山,而如今,连王京也难以保住了。照这个势头下去,或许,他已经不会再有下一个明年。

他喃喃自语,他忽然想到了一句唐诗,他轻声地吟诵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殿上群臣,无不面现羞惭。金镛、李子春等人的眼中,泪水夺眶而出,不分文官武将,咚咚咚的叩头不已。金镛昂首慨然,说道:“臣不才,得我王恩泽优渥,过蒙拔擢。今当红贼,竟无一策,实在愧对我王。请三尺剑,引五千卒,即出城为我王先锋,与贼决战,护我王出城。”

城头炮响,如雷滚滚。

一个太监连滚带爬,蹭了满身的泥水,浑然不顾,闯入殿中:“大王!大事不好了,北城门,北城门,北城门红贼攻势骤剧,险险欲破!”

金镛挺身而起:“我王,请速做准备,臣这就送你出城。

仓皇之下,“你”字都说出来了。诸臣,包括王祺在内,却都没有注意到。李子春随着跃起,抢为先锋。

在这城破的前夕,王祺反而镇定下来,他不慌不忙地拾起来掉在地上宝剑,交给金镛:“带孤此剑,城中戍军,统交你指挥。……李卿,你不必去,即刻点齐内巡检并及扈卫诸军,随时准备随孤出城。”

金镛接剑,转身待去,迎面与又一个来报信的太监撞在一处。

他闪开两步,站的稳当。那太监跌倒地上,来不及爬起来,颤声叫道:“大王,大事不好了!……,南城门,南城门。”

“南城门怎样?”

“西边海上来了一彪红贼,不知何时,围住了南城门!”

四面城门被围,插翅难飞。众人心中明白,这是海东将要发起总攻的先兆。金镛、李子春临危不惧,向王祺一行礼,分别大踏步地出殿而去。城门既然被围,便杀出一条血路。两个人的心中,都暗下决心:报王恩的时候到了。

“尔等诸卿,也退下去吧。各回本府,做好与孤一起出城的预备。”

王祺平静地看着臣子们跪拜退去,他偷偷擦干了泪水,和颜悦色,对随侍的小太监说道:“去后边宫里,通知王后,就说,孤要去汉阳看看,请她快做准备。……,你们,你们要想跟孤一起去的,也尽早去准备收拾吧。”

“大王,……”小太监哽咽不止。

“哭甚么?汉阳好地方,山清水秀,你们肯定没去过。此间乐,何思蜀?哈哈。”

王祺撩起衣襟,回身坐入王座。几个太监分别出去给王后、妃子们报信,宽广、幽暗的大殿上,除了他,再无旁人。

他呆呆地坐了会儿,遥望竹林、仙鹤,静听雨声。习习的凉风,一阵阵的吹入殿内,带入花香缭绕。他开始不由自主地回忆往昔,过往的岁月从各个久已积满灰尘的角落里,翻腾出来。他突然发现,他似乎从没有过这样悠然的时候。

少年时,宿卫元宫;二十岁,登上王位。每日奔波操劳,夜夜连睡觉都不得安宁。到头来,换到了什么?高丽佛法甚盛,他登基之初,就仿蒙元的国师制度,封了一位和尚做王师,颇受佛法的影响。

他没有焦点的眼神,穿透了雨幕,飘游苍穹之下,大地之上。他追忆往昔,他不觉惘然。他所争取的,他所拼搏的,他所拥有的,以及他想要拥有的一切,在这一刻看来,尽然虚无缥缈,“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恍然间,他自失一笑,似乎在笑他自己,俨然如得道的高僧,竟似看透了这三千的红尘。他随手操起王座边儿的胡琴,放在翘起的腿上,拉响了琴弦。胡琴的声音,幽怨而哀伤,悠悠传出殿外,混入雨中。

万籁俱寂,琴声凄凉。

他这胡琴,一拉就是一整天,从早到晚。其间,接到了三次宫外的军报,第一次,金镛阵亡。第二次,李子春接替金镛的指挥不久,亦然阵亡。第三次,守军哗变,有人打开了北城门,放入了海东的军队。

千军万马入城,乘夜而来,无边无际的火把,涌入王宫。

宫中的侍卫、太监、宫女,逃了个一干二净。很快,一支数百人的先锋,冲入了大殿之中。火把、盔甲,血污、兴奋,与雨声花香,交融一起。成百上千的刀枪,闪烁冰冷的光芒,围了他在中央。

他身着王袍,高座王座,他害怕么?他不知道。他的手在颤抖,胡琴的乐声,却倔强的依然在响着。或许,这是他仅剩下来的,王者的自尊了吧?

海东军中,一条汉子跃出,穿着小卒的服色,好几个百户官,对他都恭敬有加。他挺着长戈,迎着高丽王挺身直立,喝道:“呔!兀那贼王,叫你听的清楚,今日擒你者,海东大将军麾下,走卒郭从龙是也。”

是役,郭从龙横戈跳荡,第一个冲上王京城头。战罢取出身上所中之箭矢,箭簇重达数斤。

——

胡琴。

即二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