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35 变局 Ⅱ

蚁贼 35 变局 Ⅱ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邓舍的提议,毫无意外地得到了通过。没有实力做为后盾,郑三宝再张牙舞爪也只是虚张声势,起不到半点实质的作用。

接下来的日子漫长而短暂。

平壤来的粮草和辎重一**地入城;放出去往盖州、辽阳方向的哨探一**地出城。婆娑巡检司完全变成了一座军事城市,邓舍下达严命,对城中的居民同时进行军事管制,没有军令、禁止出入,以防止消息的外泄。

盖州的局势没有大的变化,依然小规模的交锋不断,大规模的战事没有。……帅府堂上,邓舍凝目地图:“看来,毛居敬还没有下定决心。”他转目辽、沈方向,纳哈出倾城而出,号称百万,旌旗遍野,连营百里。

“百万大军,中间虚头多少?”

“沈阳鞑子官军除掉守城,可用者不足十万;加上周边蒙古诸部的部民,能有二十万人,已经是顶天了。”

辽阳城中人马不足三万,二十万元军,已如泰山压顶。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关铎从开始的懵然中回过神来,尽显枭雄本色,临危不乱,一方面信使迭出,强硬地命令各地救援;一方面任先达的元军先锋恣意挑衅,只是闭门不战。

一时辽东大地上,风云再起。

十天后,赵过赶到了婆娑巡检司。紧急的军议过后,邓舍决定,立刻展开攻打金、复州的行动。观虎斗固然重要,但观虎斗的前提,得先坐上一座山。

身为领军主帅,邓舍并不打算亲自带队,他将这个重任交给了陈虎。金、复州的内情早已探知明白,倭人倾巢而出,城中防守寥寥数千人而已。邓舍分给陈虎了一万人,凭借陈哲的向导、加上集合全军的火器,足够使用。

在期间,发生了一个情况,不得不提:就在赵过军队到达之前,盖州方面大约知道了婆娑巡检司的异动,先是有毛居敬的信使杀出重围、紧急求援,邓舍压下不管;后有城外倭人移军后撤,似有撤回金、复州的意向,邓舍随即遣派出了一支军队,做出中路拦截的架势,逼迫其又龟缩了回去。

“倭人敢撤,咱就半道伏击,打他狗日的一个落花流水;他不撤,咱就大摇大摆,叫他眼睁睁看着,咱怎么去取金、复二州。”

谋划已定,次日一早,陈虎卷军出城。邓舍送出城外,执手殷勤:“本将,静待将军捷报。”

陈虎言简意赅:“请将军回城。”

倭人海盗乌合之众,这边兵强马壮、有备而去,邓舍并不担心。送走了陈虎,注意力继续集中辽、沈、盖州。

辽西、广宁隔得远,中间又有连天的战火阻拦,具体情形如何,不好探知。但从关铎、毛居敬一日三催的军报上,可以略微猜知:沙刘二、潘诚二人必然自顾不暇,对辽阳有心无力。

“报,辽阳又有军报。”

备战来,邓舍就一直盔甲不离身,一抬手,胳臂上的铁叶子呼啦啦作响:“拿来。”

展开观读,认得是关铎亲笔,上边写道:“念及当初,将军闻变,立即调集平壤军马,此诚当机立断之举措,非有远见之人不可为,甚好,可赞可誉。而今鞑子三军具备,列阵城下,日夜攻城不息。昨日凡午时至夜,大小攻城十余次。辽阳虽坚,奈何敌锐。问将军,何时可到?”

这已是第三封辽阳军报,也是第一封由关铎亲笔。品味军报中的言词,邓舍早先的投石问路得到了答案,很显然,关铎被逼无奈、认可了邓舍擅自撤离太子河并调军进驻婆娑巡检司的举动,给以了正式的、官方的承认。

形势比人强。邓舍微微一笑,翻动案几,找出昨日盖州毛居敬送来的求援信,意思与关铎相仿,只是最后的要求不同。

毛居敬不求邓舍真的参与攻势,只希望邓舍可以迅速出军,若能击溃倭人一部的侧翼,那是最好,从而给盖州高家奴造成压力,保证他突围时可以后顾无忧。他保证:“本将若突围成功,必报平章大人,首功在君,决不食言。”

邓舍出神地看了会儿这两封军报,毕千牛问道:“怎么办?”

“纳哈出有何动向?”

“鞑子只管全力攻打辽阳城,没有分军来我婆娑巡检司的意思,判断其目的,应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先迅速击破辽阳,然后再打我婆娑巡检司。”

堂外的阳光刺眼,邓舍微微闭了闭眼:“按军不动。”

“纳哈出攻城数日,辽阳依然屹立不动,听闻说,关平章还小胜了一仗。将军,红巾战力不低,如今双方陷入僵持,一旦毛居敬破釜沉舟,决议突围,很有成功的可能。到那时候,纳哈出面临内外夹击、两线作战,……”

毕千牛的意思,邓舍十分清楚。真要如此,辽阳极有可能自救,他笑了笑:“你是怕咱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关平章秋后算账?”

毕千牛满面忧色,点头称是。

邓舍哈哈一笑,抉择关头,谁沉得住气,谁就是胜利者。当然了,事情都有两面性,一味的沉住气,也不好,那就成偏执、倔强、不懂机变;为什么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真正的智者,便如水,遇高则高,遇低则低,逢林过渊,随势而行,虽然柔顺,却无坚不摧。

经历过一次次的挫折,有失败、有成功,无数次面临生死的关头,由一个小小的百夫长,如今掌十万雄兵、据数百里之地,邓舍的成长在不经意间。提十万众、当纵横天下。他虽然此时尚且没有争雄逐鹿的雄心壮志,但也绝非往日甘于雌伏顺从的小卒。

回想前尘后世,他意味悠长地道:“人生,就是这样。”

“什么样?”

“你想要的,它总不给你。”

毕千牛若有所思。邓舍按刀远望,灿烂的阳光下、如茵的绿树影,远山如黛、似可听见数十里外鸭绿江江水滔滔,他道:“山河如此,纵人生阴差阳错,不去争取,又怎知,它想给你的是甚么?”

堂上多人,杨万虎没听的明白,河光秀满脸崇拜,两撇小胡子一挑一挑的:“太有文化了,太有文化了。”

四天后,陈虎传来捷报,金、复州的倭人不堪一击,一战而下;盖州以南,尽入我手。盖州方面的倭人又有两次动静,皆被严阵以待的赵过吓走。

这日一早,方补真、郑三宝联袂而来。

关铎、毛居敬的来信,邓舍都扣下,没给他们看,故此他们不知。方补真道:“魏已围;请问将军,赵,何时救?”

“总得等陈将军大军回来,三日内,必出军盖州。”

方补真很满意邓舍的明确回答:“将军准备怎么救?”

邓舍按照毛居敬的提议,道:“金、复州一下,盖州倭人如无根之萍,不足为惧。我之建议,先打侧翼倭人,逼近盖州一侧,牵制高家奴,给毛帅腾出动手的空间。换而言之,我军负责盖州;毛帅专心对付叛军。”

“击溃叛军之后呢?”方补真问道。“我军负责盖州”?怎么听,怎么像邓舍要借机摘桃子。

邓舍大义凛然:“待毛帅击溃叛军,我军当以一部继续牵制高家奴,余部并与毛帅,麾军援救辽阳。”

郑三宝与方补真对视一眼,面皆狐疑:怪了,邓舍怎的忽然如此配合?

邓舍配合的原因有二,第一,山已经坐上,往私里说,第一步的目标达到;往公里说,再不出军,没借口。第二,开战近十天,辽沈的局势越来越严重,辽阳已快到达极限;关铎的严令催逼下,毛居敬早晚按捺不住,可以推断,他孤注一掷的日子,就在不远的将来。

总不能叫毕千牛的担忧,真的变成现实;水,该动一动了。

但话说回来,水该怎么动,值得商榷。他瞄了方补真、郑三宝一眼,底下的话没说出来。先稳住他们二人,免得生变;击溃倭人、逼近盖州后,找个机会,打发了他们引许人、李靖部,去支援毛居敬就是。

只要拿下盖州,有辽左在手;关铎、纳哈出就不再是强敌,而是对手了。

然而,正如邓舍所说:人生总是这样,想要的,总不给你。前脚送走了方补真、郑三宝,后脚来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军报。来自德川,由张歹儿发出。

邓舍观完军报,神情剧变,险些站立不稳,勉强克制住,扶着坐塌坐下。犹如分开八面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他手脚冰凉,带军至今,从未遇到过这等凶险之事。

“怎么了?将军。”

阳光、绿荫,堂上、冰冷,邓舍挥手急令:“传赵过、杨万虎、河光秀来。”毕千牛不敢怠慢,拔脚就走,未到门口,邓舍又改变了主意,拽他回来,“且慢,且慢,……容我再想想。”

翻开军报,一目十行,再看一遍。张歹儿写道:“女真叛乱,风言佟豆兰为其首领;洪先生传令我军,即刻回师双城。……双城,将军之心血,我军之根本,末将不能不去;末将,将军之部属,非洪先生之下僚,末将不敢不报。……将军结信之日,料末将已到双城,有我精卒悍将,洪先生居中指挥,女真跳梁小丑耳,难成大患,请将军勿忧。”

邓舍蓦然想起一事,问道:“有无洪先生信?”

“没有,双城已有多日未曾通信了。”

邓舍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双城剧变,而洪继勋居然胆敢不报?擅自调军,胆子何其大也!就待发怒,他随即醒悟。洪继勋不报,必是怕影响了盖州前线,浮动军心;而张歹儿来报,则是行事稳重、怕邓舍事后得知,怀疑他的忠诚。

想到此处,邓舍又敏锐的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其余诸城,有无军报?”

张歹儿在德川的军队,人马不过数千,还要留下守城的,不足以应付叛乱;洪继勋必然还会调动有其他各城的人马。毕千牛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不敢乱说,亲自前去扒了扒文档,回答:“没有。”

不用说,各城守将,知洪继勋为邓舍心腹,邓舍素来对其极其尊重礼遇;而邓舍不在双城的日子里,特别交代了军政诸事一概听洪继勋决断,所以闻命之下,都服从了洪继勋的调动,没有给邓舍来信。

邓舍下了堂上,来回疾走。

初时的震惊过去,细细寻思,张歹儿说的不错,双城女真人数目不多,有可能占一时的上风,但只要调度得当,不叫他们与海阳等地的女真故地连成一片,加上有各地久战悍卒的支援,平定的把握,至少六成。

邓舍微微放了点心,却道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他给了洪继勋决断军政诸事的权力不假,然调军何等大事,其诸城将军,竟除了张歹儿之外,没一个人来向他报告?

“一群莽夫!”

话音未落,帅府外马蹄疾奔,又送来两封军报。一来自平壤文华国,一来自罗国器。这稍微安稳了点邓舍的焦虑,翻开一看,果不其然,讲的都是女真叛乱之事。

只不过两封军报的语气不同,文华国粗枝大叶,简单地提了一句洪继勋调他出城向南,呼应定州,以此防备高丽人趁虚而入;通篇的主要意思,在宽慰邓舍之心。

罗国器的军报就不同了,非常符合格式,纯粹下属的恭敬口气。不但讲了女真叛乱的起因,据说挑事者一个叫赵小生、一个叫卓都卿,俱为早先蒙元任命的双城长官;不知怎的,与佟豆兰家族扯上了线,说动了他,策反了双城附近的万余女真人。

跟着详细讲了一遍洪继勋的应对措施。女真人并没有全部叛乱,有几个甲山迁移来的小部落,当时曾受过赵过的恩德,假装同意了叛乱,暗地里报知了洪继勋。

这就给了洪继勋提前准备的机会,他本待诱骗诸部落族长入城,一网打尽,城中却走漏了风声,叫佟豆兰得知。叛乱提前发动,好在城中军马不少,又有姚好古、钱士德的数百铁骑助阵,勉强挡住了女真人的第一波攻势。

城池至今未丢,算不错的了。

随后,洪继勋传檄各城,他的判断与邓舍相似,认为平定女真叛乱不难,难在如何防备高丽人突袭。所以,调动的军马,主要向南部集中,只有张歹儿、李和尚等几人的部下,被他调去双城,救援平乱。

正是一波三折,邓舍才放下的心,又被提起。他敏感的抓住了信中最关键的部分,喃喃道:“城中走漏风声?”洪继勋并非马虎大意的人,他定下的计策,必然十分精细,怎的会走漏风声?

他细细看了几遍,没见罗国器提及有没有抓住那走漏风声之人,原地转了几个圈儿,听见毕千牛一边问道:“将军,还要请赵过等来么?”

邓舍犹豫不决。

实话,遭遇大变,他很想有个人帮他梳理一下思路,宣解一下压力。但,万一事与愿违,反而引起了军心浮动呢?他摇了摇手,道:“不,……容我再想想,再想想。”

当务之急,摆在他面前两个选择。要么即刻回师;要么置之不理,发军盖州。何去何从?一道两难的抉择。

当主观上委决不下的时候,不妨跳出自我,由客观来决定。邓舍转回案前,坐下来:“纸、笔。”

毕千牛铺纸、磨墨,邓舍执笔沉思。

回师双城,跋山涉水,需要十天到半个月,路途太远,回去怕也晚了。——他提笔在纸的左侧画了个叉。

盖州造势至今,一旦仓促撤军,良机难再不说,才入手的金、复州,怕也不得不白白再度让出。——他提笔又在左侧画了个叉。

双城无事则罢,若是不保。会出现什么后果?无非放弃关北,退入德川以西。拿关北与辽左相比,两者不啻天渊之别。关北贫瘠、辽左富庶;战略上来讲,关北自保之地,辽左却可攻守兼备。——他又在左侧画了个叉。

放弃关北,倘若高丽人趁机来犯,文华国、定州一线备战已久,短日内高丽人绝难奏效,又有平壤重镇。我军大可一鼓作气,先下盖州,随后回军,有足够的时间,击退来犯之敌。——他又在左侧画了个叉。

退军救城,胜利,保双城而已;不退军,打盖州,胜利,插手辽东。

邓舍猛然起身,他做出了决定:“毕千牛。”

“小人在。”

“今日军报,不得向诸军讲出;传令三军,加紧准备,陈将军大军回日,便是我出师盖州之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