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墓之禁地迷城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古碑鬼影

天墓之禁地迷城 第一百九十三章 古碑鬼影

作者:吴半仙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41 来源:笔趣阁

天色越来越黑了,为了不被人怀疑,我们在玉皇顶的一座亭子里坐下,假装一边看日落,一边聊天。

趁着这个时间,老潘对我讲了关于袁天罡和李淳风墓的故事。

这两个人的墓很有意思,老潘说,他曾经去过西安的少陵原,那里有座杜公祠,是纪念诗人杜甫的祠堂,而这少陵原其实就是一片黄土坡,在黄土坡的上面就有两座相距不远的唐代名人之墓,一位是唐朝太史令李淳风,另一位便是唐朝风水国师袁天罡。

说到少陵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哪里,但要提起白鹿原,听说过的人一定很多,这少陵原和白鹿原,还有神禾原,乐游原,古时并列为长安四大名原,至于少陵原一词的来历,乃是因为汉宣帝的皇后葬在此地,因其比汉宣帝的陵墓略小,又叫小陵,古代“少”和“小”通用,故而得名“少陵”。

这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袁天罡和李淳风,都葬在这里,两座墓相距有三里多,中间是一个大湾,建有一座寺庙,叫做牛头寺。这两座墓的形状也很相似,都像两个凸起的大馒头一般,但李淳风的墓在南,早已被盗掘,而袁天罡的墓在北,至今依然完好无损。

这两人既是师徒,又是好友,都是了不起的一代风水大师,通晓堪舆神术,所以同时选择在一个风水宝地下葬,也是可以理解,但既然同在一个地方安葬,墓之境遇却为何大相径庭,一人被盗掘毁坏,一人却安然无恙呢?

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而且先得从他们两人为自己选墓说起。

传说武则天当政之时,丞相李淳风与国师袁天罡各自要为自己选择一块墓地,却碰巧选中了同一个地方,于是先来到这里的袁天罡,便在地下埋了一枚铜钱做记号。

不久之后,李淳风也来到了这里,相中了这里的风水,于是在地上插了一枚金针做记号。

后来两人遇在一起,提起此事,挖出记号一看,李淳风的金针竟刚好插在袁天罡的铜钱孔之中。

这两人都是当代大师,见此情况哈哈一笑,并没有争执,而是各自后退三里,分别修建了自己的墓地。

这就是两人陵墓的典故,当然也有民间传说,这故事是两人一起为武则天选择皇陵的时候发生的,但不管怎样,这故事都反映出了两人的本事不相上下。

但后来李淳风临终之际,袁天罡前往探视,李淳风预言说:我死后数百年,墓将被盗,而你之墓,则可久保无患矣。

袁天罡问其原因,李淳风说:我当丞相,积怨甚重,必累及身后。而你为国师,一向消灾解难,积功累德,故可保无患矣!

后来果然如李淳风所言,如今李淳风的墓门户洞开,游人也可下墓“参观”,墓穴中更是空空如也,所有遗物早已荡然无存。而不远处的袁天罡墓则一冢黄土,青草萋萋,完好无损。

究其原因,有守墓者曾说,袁天罡墓所在之地,历代都是兵营,所以无人敢盗掘,后来解放以后,也是军事重地,闲人免进,甚至坟头还安装过一个雷达。

后来军队撤走,地方政府又在袁天罡墓安了一个报警器,属于国家保护设施,因此至今无人敢动,于是这袁天罡的墓就这么幸存了下来。

这两位一代大师,同时选中一块墓地,安葬于此,身后命运却截然相反,我听了老潘这故事之后,不由感慨,许多人都迷信风水一说,认为只要阴宅风水好,就能享受福荫,可这两个人葬在一处,为何命运不同?

一人被盗,一人完好,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古人常说“一坟二房三八字”,把选墓排在第一位置,却不知墓址再好,不修功德,不积善行,早晚也是报应临头,否则那些大奸大恶之人,如果只是墓选的好,那就后代万事都好,天理何存,天道何公?

正如李淳风所言,他为丞相,必然要做一些积怨之事,这是有损阴德的,而袁天罡身为国师,一向为人消灾解难,积功累德,自然有天道护佑,甚至千年后,都有人保护他的陵墓。

故事讲到这里,何小晨也来了兴致,她说前几年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气功组织,不知怎么测出了袁天罡墓一带,有一股很强的特殊气场,就在那附近建了两座房子,一群人在那里采气练功,结果后来被查封,房子拆掉,人也抓起来了。

我们听的一阵无语,纷纷摇头吐舌,正好这时候天也完全黑了下来,起身看看周围,游人都已经散了,连半个鬼影子都看不见了。

于是我们当即开始准备行动,挖掘登封台!

按照先前的计划,我们要在这登封台采用无声爆破,先是用工具把地上的石板和台子上的石头间缝隙扩大,然后何小晨把生石灰撒在里面,再往里倒水,眼看着那生石灰就开始冒泡,体积开始膨胀,但过了一会就停住了,再看那石板,并没多大反应。

老潘说,这缝隙扩大的太小,不足以涨开地上的石板,于是又重新返工,几个人叮叮当当的折腾了半天,才总算起了作用,眼看着那石板渐渐的松动,大奎拿过一个撬杠,用力一扳,那石板便被撬了起来。

我们不由精神一振,这法子果然管用,虽然慢了点,但在天亮前,肯定能把这登封台翻个底朝天,如果真的有什么地官金简,一定跑不了。

于是我们便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又过了一会,这登封台就被我们拆下了一片石板,但是再往下进行,却遇到了难题。

因为我们刚才拆的,都是现代铺设的石板,经过修复后的登封台,可再往下,到了原始的石基处,这办法就无效了,无论我们往下面灌多少生石灰和水,那石头就是纹丝不动。

这回我们有点傻眼了,看来这现代的东西,还没有古时的结实,不过我们这些人里面,除了我之外都是专业挖土刨石头的,老潘便说,这石头竖着打不动,就横着来,先拆登封台。

大奎当即跳上登封台,就准备继续用这无声爆破法,把登封台掘开,但大奎刚跳上去,正要动手,就见他浑身一抖,站在那里就不动了。

张野低声喊了句:“快点动手,你他娘的发什么呆,喂,你听见没有......”

大奎却是不应声,也不动,张野急了,跳上去拉了他一把,就见大奎缓缓转过头来,却是圆瞪着双眼,神情怪异,忽然咧嘴发出一声怪笑,竟随即扑通一声躺倒在登封台上。

我们都吃了一惊,忙上去一看,就见大奎双眼紧闭,口吐白沫,脸色乌青,浑身都开始抽搐了起来。

我暗道不好,他这样子一看就是中邪了,但这登封台是古代帝王封禅的圣地,在这里难道还能有什么怨灵作祟?

这几个人赶忙扶起大奎,我二话没说,顺手抓出古玉,上前对着大奎脑门就是一下子。

这招我曾经在黑水妖窟用过,灵验得很,这次也不例外,就见我这古玉砸在大奎头上,一道青气顿时就从他的顶门冲出,只一闪就不见。

几个人忙把大奎抬下石台,又是掐人中又是按前胸。我握着古玉抬头看去,那青气却是已经没了踪影,我往那青气消失的方向追了几步,四处凝神查看,心想这青气必然是鬼魅作祟,而且目的是为了阻止我们掘开登封台,今天要想成功,恐怕必须要收服这个鬼魅,否则待会它还会来捣乱的。

我手中有古玉,寻常鬼魅我现在也不怕,何小晨也跑了过来,紧贴在我旁边,一边四处打量,一边低声对我说道:“小心点,那家伙看起来不一般。”

“你怎么它不一般?”我问道,何小晨没说话,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瓶子,从中倒出一种液体,滴了两滴在我眼睛里,然后说:“待会看到什么别害怕,这家伙恐怕是守护这登封台的......”

我再次睁开眼睛,就觉得周围似乎跟刚才不一样了,有一股若有若无的雾气飘荡在登封台附近,何小晨瞪大眼睛往周围打量着,忽然伸手一指旁边,低呼道:“它在那里!”

我忙转身看去,就见在那“古登封台”的石碑上,隐约正趴着一个青色的影子,似乎在偷偷的窥探我们,见我们发现了它,瞬间就缩了回去。

不过在这一瞬,我已经看到了,趴在那石碑上面的,是一张青幽幽的人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