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万界武侠扮演者 > 第327章 北方踞天门(5000)

万界武侠扮演者 第327章 北方踞天门(5000)

作者:温茶米酒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10-12 15:05:13 来源:笔趣阁

光线幽静的中军大帐里面,方云汉晃了晃酒杯。

杯子里面的那一汪浅白色真气,如光如雾,是被他隔空震迫出来的无相真气,最后一点残余。

练虚之后的方云汉,确实可以随意的控制自己传功的多寡,轻易的将一部分功力根基传给别人。

但这种内力根基,只是存在于别人体内,本质上仍是属于方云汉的东西,只要他有想法,就算是相隔二十里,也随时可以调动。

练虚之道,是练神境界的上位,心神之中蕴含的灵性,运转之间,可以呼应天地大自然的规律,而存在于体内的力量,更是彻彻底底的被自身的灵性浸润。

到了这一步,方云汉的功力,如果传入别人体内,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异种。

就像黄石公和东皇太一的两道真气,把楚南公这样一个大高手,折腾成了几乎不能跟人动手的悲惨状态。

而且,方云汉是“灵质双全”的晋升练虚,在心神灵性方面,要比东皇太一他们两个更强硬。

像李嫣然这样,本身武功根基弱的人,得了他的内力,如果再能学到他这里对应的功法,日夜消磨,点点滴滴,就会把自己对功法的领悟,与这些真气之中的灵性形成映照,逐步的分化、驳斥、化解。

最后这部分外来真气,肯定还是没办法被直接利用,一定要被排斥掉。

但却可以起到促进功法领悟的效果。

虽然不像某些可以直接把前辈功力拿来用的故事主角那么幸运,但这种方式,也有前者所不能及的好处,会更容易塑造出属于后辈自身的风格,前途更加广阔。

然而,若是本身根基强的人,得了方云汉的内力,却反而就不存在这种好处了。

因为功力高深者,对外来真气中所蕴藏灵性形成的刺激也就更大,根本没有什么慢慢分解、映证的余地,就会引发极其暴烈的反冲。

细细揣摩片刻之后,方云汉把杯中真气一饮而尽。

“北冥神功练得越深,越隐约有些虚浮感受,是因为这种内力营造出来的生机,与气血生机之间有一种隔阂。”

“看来无相神功并不能弥补这层隔阂,果然还是要着落在巫行云的武功上。”

此时,这片军营之中的马蹄声已远去。

种师道不愧为一方名将,心里有了判断之后,把握时机,所下的各方面命令,都异常果决。

这没烟峡的战场之所以会陷入僵局,虽然,都有双方关于宋辽战场状况的考虑。

但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是大宋和西夏两边,布置在这里的兵力,属于均势。

任何一方想要求取胜利,都可能要付出无法重来一次的代价。

可是今天这个情况,却是大有不同了。

西夏军的将领,都知道他们的皇帝去了那巨响传来的地方,少有能静下心来指挥的。

西夏所有的士兵,也全都看到了,那一道长虹从他们头顶掠过,落在大宋军营之中,随即大宋万马奔腾,千军齐出,很难不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全军上下人心惶惶,士气不振,几乎是还没有能够整理防线,宋军的箭羽就已在眼前。

西夏营寨之外的部分驻军最先崩溃,依托营寨进行的防御,也立刻陷入苦战之中。

双方军中的高手短兵相接之后,西夏军这边的人也往往因为心神不宁,十几个回合就受创。

而在此时,那个曾发出巨响,引起所有人关注的地方,倒是已经尘埃落定。

烟尘渐息,满地狼藉。

分崩离析的建筑物碎片,与原本位于这个营寨之中的西夏士卒尸体混杂在一起,在大地上平铺开来,形成一圈一圈向外扩散的遗迹。

在这整个遗迹的中心处,也是之前窜起那一道长虹的位置。

李秋水无力的四肢着地,头颅低垂,长发也垂向地面,发尾扫在尘土之间。

有血迹从她身上蜿蜒而下,流淌,浸润到泥土中。

她的内力,已经全被刚才在体内发作的那股灼热真力拉扯出去,形成了那一道赤白虹光,在长空之中消磨殆尽,不复存在。

少女轻盈的脚步声,一分分的靠近。

李嫣然来到近前,解下自己的外袍,盖在李秋水身上,然后跪坐下来,给李秋水换了一个姿势,揽在自己怀中。

根基尽废的李秋水,连一点反抗的动作都难以作出,也只能虚弱、怨恨的出声:“为什么?”

李嫣然帮她整理被鲜血粘在脸上的发丝,抹掉几处血污,目光里只有轻松的意味,根本不觉得这个问题,有什么回答的价值。

李秋水气的两排牙齿发颤,又道:“为什么要背叛我?你怎么敢?!”

“你害了我,就是害了整个西夏,没有了我,等待整个西夏的,只会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直到彻底无法翻身。”

李嫣然平静中带着释然的神色,终于稍有变化,目光不再投注于那些血污,而是与李秋水对视。

“我本来也有些迟疑,但跟你聊过之后,我就想通了,无论我有没有回来这一趟,等待你的,都只会是失败呀。”

只穿了一件白色里衣的少女,喉咙里喑哑的笑了一声,怀中的李秋水能感受到她胸腔的低微震动,“你一定在想,我跟人勾结,算计好了一切吧,其实没有这样的事情。”

“从我回来与你相见,每一次对话,都是临时涌现出来的念头,也许你的一次回答不同,就会引向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不过,你相信吗?这其实是最好的一个结果。”

李嫣然忽而紧紧的抱住李秋水,一手按着她的后脑,压在自己肩上,对着她的耳朵低语。

“这是为你好啊,奶奶。你不跟他相见就败了、废了,才有活下来的机会。我甚至还让你在失败之前体会到了多年夙愿,一朝实现的无上喜悦。”

她的话语声,一句比一句温柔,如果不是贴在耳边说的话,最后这几句,甚至可能会低柔到根本无法听清,“这么多年以来,从你来到西夏之后,在那个格格不入的皇宫里面,在这片沙场上,也只有我会这样为你着想吧。”

“奶奶,我真的已经为你着想,做到最好了,你还不满足吗?”

她感受到李秋水的身子剧烈的颤抖了一下,一股温热潮湿的感觉,在自己右边肩膀上蔓延开来。

李嫣然松开双手,把气怒到昏死过去的李秋水平放在地上,为她整理好前襟,系好了腰带。

“不过,如果你还要误解我,怨恨我的话,我也不会为此伤心了。”

她转头看向一处尸堆,“父皇,你也不会太伤心吧。”

众多侍卫的尸体间,站起一个满身血污的身影。

李庆罗也曾经勤修武艺,虽然没有太多动手的经验,但学的是无相神功,宫中各类补药也管够,内力不低。

又有赖于这些侍卫的拼死保护,总算活了下来。

“你这逆女!!”

李庆罗抽出腰刀,怒发冲冠,快步逼近过去,便要挥斩。

嗤!

他这一刀硬生生的停在了触及李嫣然脖颈的那一刻,刀气将她耳畔垂下的一缕发丝截断,吹散飘落。

李嫣然分毫不曾避让。

李庆罗却只觉得手上的刀无比僵硬,不敢再近半分。

刚才那场变故,他没能看完整个过程,但这时候见到浑身上下完好无损的李嫣然,也能激起一些片段的场景。

这个逆女身上一根红弦,就在那场毁掉整个营地的爆鸣之中,护住了她的周全。

他这一刀要是砍下去了,谁又知道会引出什么样的变化?

李嫣然有些惋惜地垂眸,看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这把刀。

“我生长在西夏一隅之地,认识的人只有那么多,知道的事也就只有那么些。看着前十八年生命中牵扯最深的人被毁掉,好像从前一生的事,都因之变得遥远了。”

“如果刚才就死,我大约是无憾的。”

她伸手推开刀刃,用的力气很小,但李庆罗完全顺着她的力气撤刀,长刀一甩,垂落向地。

“可惜你不敢杀我,过了那一刀的那一刻,我又想要去过新的生活了。”

李庆罗架势不倒:“你以为你能就这样离开。”

李嫣然看着没烟峡的方向:“是你该送我离开,按我说的做,你失去没烟峡,却还能让西夏延续……”

李庆罗听着,沾着血污的脸上,阴晴不定。

其实失去没烟峡,西夏也远远谈不上会到了灭国的边缘。

至少最近十年里,宋国根本没有余力占取西夏,最多就是牢牢把守这座峡谷,打压西夏的发展。

就算宋辽战场那边,他们能获得胜利再继续修养,有了这样的底蕴,第一个复仇的目标也该是辽国。

但最大的问题是,李庆罗现在已听见背后没烟峡之中激战的声音,也能听出,那声音越来越近,分明是西夏兵马逐渐溃败的趋势。

西夏不会亡,却可以换皇帝,他要怎么才能在这场溃败中保住自己。

似乎也只有依这个逆女所说的去试一试。

李庆罗转身离开。

李嫣然环顾四周,清了清有些干渴的嗓子,在李秋水身边坐了下来。

刚才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根本没有一点父女的感觉,因为一个没把自己当父亲,一个也没把自己当女儿。

对李嫣然来说,他虽然生长在西夏皇宫里,但是十四岁之后认识的所有人印象加起来,都还比不上跟她一同被追杀了一个多月的穆桂英三人。

但是穆桂英他们的印象再深百倍,也比不上一个李秋水在她心中的意义。

她的故乡不是西夏,而是李秋水。

现在,她意料之中的看着这个“故乡”低颓了、衰败了。

那故乡的尸体就在她背后萎缩,形成的阴影比往日弱小了千万倍。

李嫣然嗅了嗅鼻子,只嗅到一股烟尘血腥味,却头一次觉得,天地竟是如此广阔。

“缘这个字,原是这样的感觉。”

天大地大,没了归宿,渺渺人身,再去找一条路。

“原来,这就叫做了断了旧缘。”

没烟峡中,西夏大军虽现颓势,尚有余力之际,全军后撤,各路将领似又有了主心骨一般,指挥若定,退而不乱,终于保住六成兵力,撤到峡谷之外。

当日,西夏皇帝李庆罗,亲书一封,向大宋求和。

两国之间其他条件还未谈妥,却有一项早早定下。

西夏公主李嫣然,将携西夏皇宫所藏武学典籍,并黄金万两,丝绸千匹,百炼宝剑三千柄,拜入宋室终南山全真教,归入宋国治下。

以示西夏求好诚意。

捷报传回,东京汴梁,满朝欣喜。

皇帝得知部分事件始末,又与朝臣商议,要给全真教封赏,当然当务之急,还是重新调整兵力,给北方边境增援。

方云汉的一切动作都太快。

他带着李嫣然又回到终南山的时候,穆桂英等一行人,才刚刚来到宋辽战场。

宋军此处战场的元帅杨六郎,听说降龙木到了,亲自出迎,一同到城头上观望敌阵。

“那就是天门阵了。”

杨六郎遥指北面,穆桂英放眼望去,只见出了此城墙外五六里,就只剩一片茫茫迷雾。

那一片白茫接天连地,分明该是日上三竿的时候,却无法从那雾气之中分辨半点景物端倪。

穆桂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问道:“这阵法到底有何玄妙之处?”

说着,她将背后包裹展开,一节树桩似的木头,捧在手中,又道,“降龙木到了这里,也没有什么反应,要怎么用才能寻得破阵之法?”

穆桂英直入主题,很切合战场上该有的做事风格,不过她这个问题却把杨六郎也难住了。

杨六郎沉吟半晌,说道:“这天门阵外表看去是一片迷雾,一旦陷入其中,便是一片修罗战场,在那里面,辽**兵都化作怪物一般,使我军将士难以抗衡。”

“而且这阵法还会推移,之前,辽国那方,每下一城,不过半日的光景,迷雾就会推过已经被攻陷的城池,追上我们。”

穆桂英听着,皱起眉来:“会推移的阵法,就是说那座大阵现在到底有多广阔,根本难以测度?”

她看着自己手中降龙木,沉默下去。

降龙木虽然是一种珍贵的木料,但其实在黄河以北的区域,也不乏有些大富之家藏有此类木材。

唯独穆柯寨的这一根降龙木,据说曾是万年树芯,受天雷地火熬炼逾千次,每逢月圆之夜,木纹之中,就隐有龙吟,极为殊异。

但再怎么殊异,也就是一块大小跟寻常水桶差不多的木头。

比起横推六城,能容纳十几万大军厮杀的阵法,这块木头,便如沧海一粟,九牛一毛,仿佛一颗红豆,比之荒莽间的巨象,实在让人想不出,它能起到怎样关键的作用。

“站在城头上看风景,当然是看不出阵法中的虚实,更瞧不出自己手里的东西要怎么用。”

一个爽朗大气的声音传来,穆桂英听在耳中,第一反应,是以为来了一个只比她大几岁的年轻妇人。

因为下一瞬间,站在她身边的杨六郎,杨宗保等人,都已经向那人弯腰行礼。

杨六郎称母亲,杨宗保称祖母,其余诸将,则尊称为老太君。

一身杏黄长袍,发如鹤羽,貌若盛年的妇人,提着一根跟她外表不太相称的华贵拐杖,走上城墙。

看起来一点也不老的佘老太君,走到穆桂英面前,笑着把这个姑娘上上下下打量一遍,说道:“你想知道这木头要怎么用?”

穆桂英点头,也略微躬身,道:“请前辈赐教。”

“赐教什么?我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要怎么用。”

佘赛花哈了一声,一把抓住穆桂英肩头,“所以我们到那阵中去试一试吧。”

话音未落,她就带着穆桂英从城头上一跃而下,几个起落,冲入五六里之外的迷雾中,消失在众人视野。

墙头上众人反应过来,一片哗然,诸将脸上皆现惊容,有人连忙发声呼喊。

佘老太君可以说是如今大宋军中的第一高手,也是这座城池里的定海神针。

虽然杨六郎才是元帅,但是自从老太君赶到前线之后,见识过她出手的众多将士,都隐隐将她视为最高指挥者。

然后,他们这一位“真正的主帅”,孤身一人从城头上跳下去了。

跳下去了!

跳下去了!!

哦不对,她身边还带了个人。

杨六郎咔啾一下,揪掉了自己十几根胡子,强自镇定,怒喝道:“慌什么?!”

有人被他一下震慑,冷静下来,只见杨元帅一手按在城墙箭垛之上,泰然自若,雄信万分,气度令人心折。

“老太君不过是去敌阵之中,探探敌情,去去便回,大呼小叫,成何体统。各去调集兵马,准备接应吧。”

他这一番话说的不急不缓,从容自持,好像佘赛花这一跳是跟他事先商量过的一样。

众多将领各自稍感安心,部分将领下去准备。

杨宗保眼尖,瞥见他老父亲按在箭垛上的那只手掌,微微颤抖,周边的砖石已经沿着杨六郎的掌沿,现出一圈粉末。

大元帅心中:“我的娘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