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家娘子萌萌哒 > 第四百二十八章 你们能放心吗?

夏源并不是临时改口,自始自终,他都没想过借此就能吞并了朝鲜,或许想过,但又转道放弃。

因为不现实,这片土地在曾经确实属于过华夏,或者说,被华夏统治过,属于华夏的政权管辖范围。

譬如汉朝的汉武帝时曾灭了卫满朝鲜,将其划分为四郡之地,譬如唐时高宗李治时期灭了高句丽,在此设立熊津都督府,安东都护府。

甚至追根溯源,早在商周交接之际,商人后裔便在这座朝鲜半岛建立了政权。

凡此种种,完全可以说,朝鲜自古以来就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华夏不能失去朝鲜半岛,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可说的再好听,也不能去罔顾现实。

以上的所有都是曾经,隔了很久远的曾经,最近的一次也要追溯到近千年前,这座半岛独立的时间太久了。

哪怕因地缘关系,这座土地和华夏一直联系的很紧密,一直属于汉文化直接辐射范围,但独立就是独立,哪怕大明现今与朝鲜的关系,说是父子,爷孙都不为过,但依然不能否认这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拥有着独立的主权,这片土地上的人早已习惯了这种独立。

所以夏源没想吞并这片土地,就算要去做,也不能通过这种会留下后遗症的方法,他只是想在朝鲜开一扇窗,让其丧失掉独立性而已。

众所周知,想开窗,必须得先讨论怎么拆房子,所以这是他为什么提出废了朝鲜君位,吞并朝鲜领土的原因。

主打的就是一个心理落差。

迎着一双双带着情绪各异的眼神,夏源在心里打着腹稿,末了才慢慢的说道:

“都这么看着我作甚?难道你等觉得我说的是托词,虚词?朝鲜与我大明虽是下赐而治,但你朝鲜如今遭逢无道之君,正值动乱,我大明乃上邦之国,此来是为拨乱反正,而不是趁人之危,如何能做这等事?”

此言出口,场上的人神色缓和了不少,但仍是看着他,前一句不妥当,后一句不能趁人之危,话说的挺好,但却无法彻底打消这些人的顾虑。

“而你朝鲜和我大明一体相同,我大明尊崇圣人,修习儒家经典,你朝鲜亦是尊崇圣人,修习儒家经典,尤其是你等.”

夏源的目光在一个又一个朝鲜官员的身上望过去,“你等更是饱读诗书之人,凭借腹内才学,参加层层科举,最终考上进士,方才得以做官。”

“你们凭借的才学是什么才学?是不是儒家的经典?是不是圣人的四书五经?”

“你们是,我也是,我也是凭着圣人的四书五经才考上的进士,才得以成为大明朝的官员。”

夏源知道朝鲜也是科举取仕,同样是照搬的大明科举,考的是儒家的四书五经,甚至流程都一样,乡试,汉城试,殿试,考中者就是举人,贡生,进士。

朝鲜有着类似世家门阀的势力,比如开京姚氏,被称为海东第一高门。

但这样的世家终究只是少数,在场的绝大多数朝鲜官员,都是科举出身,都是凭借着儒家的四书五经,才得以穿上这身官袍。

夏源现在就是让他们知道,咱们都一样,是一路人,都是凭借着科举做得官。

而伴随着这番话出口,在场的朝鲜官员神情彻底缓和下来,一开始,他们以为这个年轻的大明上官是武人,但没想到是和他们一样的读书人。

既是儒门子弟,恐怕也是太过气愤,所以才一时恼恨说出要废除朝鲜君位的话来

“可如今你朝鲜却出了李隆这等妄图灭儒之君,此等狂悖之人,亘古未见。”

“来,你等往那看。”夏源转身指向远处夹杂在硝光中的建筑群,“那里是你朝鲜的成均馆,是你朝鲜第一的圣人学府,却被你们的国君给改成了妓院,这是公然欺辱圣门,灭儒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了。”

“此事给天下人都敲响了警钟,也不免引人深醒,你等有没有想过,今日他李儒既然敢将成均馆改成妓院,明日会不会废了科举,废了圣人之学,阻断了朝鲜儒生的进身之阶!”

此事这些朝鲜官员自是想过的,不然又怎会在得知大明军队要讨伐李隆,拨乱反正之后,纷纷压下了对李隆的恐惧,踊跃当起了朝奸,帮着一道推翻了李隆。

夏源此时又将目光看向了朴元宗,“你现在明白我方才问你的贤与不贤是何意了?”

朴元宗躬身道:“小臣明白了。”

夏源也不知道他是真明白还是装明白,只是接着道:“无道之君不可避免,贤与不贤更是难以预测。

宋朝的徽钦二帝,隋炀帝杨广,汉时的桓帝灵帝,这些哪一个不是昏聩之君?可这些昏聩之君,却无一人做出灭儒之事,但唯独你朝鲜,出了李隆这等妄图灭儒之人。”

“如今我大明虽是帮着你朝鲜讨伐了这等残虐之君,但也是因要讨伐倭国,我大明刚好停师于此,方才知晓此事。

若非是这般,山海所阻,路途遥远,你等连消息都送不出去,我大明必将会对此事一无所知,届时你等又当如何?”

历史上,李隆在位期间,拢共发起过两次针对儒家的大清洗活动,一次是戊午士祸,另一次才是甲子士祸。

后者比前者的规模更大,也成了朝鲜大臣和士族推翻李隆的原因。

这场事件之后,朝鲜大臣终于再也无法忍受李隆的残暴统治。

在此事爆发的数月之后,以朴元宗,成希颜为首的朝鲜大臣铤而走险,借着王太后,也即是慈顺大妃的名义,带兵冲击昌德宫,一阵厮杀之后,终于击败了昌德宫的守军,冲进了昌德宫,勒令李隆交出了王印,从而废黜了他的王位。

但此事发生在近一年之后,而此时,朝鲜的大臣虽然想推翻李隆,但对李隆这位国主,却是恐惧远远大于愤怒。

如若不然,早在几年前的戊午士祸之时,就给李隆推翻了,何必要等到甲子士祸。

他们无法预测发生在一年之后的事情,想象不到自己竟然能推翻国君,所以面对夏源的提问,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而见这些人迟迟不言,夏源又再问:“若有朝一日,你朝鲜又一次出了这等妄图灭儒的君王,我大明同样对此一无所知,你等又要如何?”

朴元宗躬身道:“大人,小臣以为”

“想说不会再出这等君王吗?”

“是。”

“万一呢?有句话叫做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俗话也说有一就有二,你们已经出了一次,难保不会出第二次。对此,我万难放心,因为我是儒家子弟,而你们也是儒家子弟,你们呢,你们能放心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