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家娘子萌萌哒 > 第四百一十四章 逆子

我家娘子萌萌哒 第四百一十四章 逆子

作者:土豆地瓜派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7:06 来源:笔趣阁

威海卫的出海港口一片繁忙,在各级将领们的指挥下,数万名将士有条不紊的登上舰船,扬帆离港。

夏源被安排在最后登船,他站在港口,看着一艘又一艘的舰船离开,每一艘在他看来都是庞然大物。

大明朝的造船业已经相当发达,水师也同样规模庞大。归根溯源,还要归结于当初的鄱阳湖一战。

那一战,乃是决定天下归属的一战,此一战,也是最让朱元璋感到艰难的一战。

当年陈友谅的水师规模,让朱元璋甚至都看不到赢的希望,光是舰船规模乃至兵力,就胜过他十倍百倍。

后来虽是打胜了,却也给老朱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等坐拥天下后,老朱就跟魔怔了似的,玩了命的发展水师。

这一点从威海卫的军容规模便能看得出来。

别的卫所多了不过五千人的规模,少则一千出头,可威海卫,天津卫,金山卫,镇海卫,这四大临海的卫所,所拥有的兵力两万起步。

临海的卫所,那自然都是水军。

夏源的目光看着那一艘艘的大船,都是几层楼那么高,边沿插满旌旗,船舷两侧设有架设火炮的垛口,主桅杆便有二三十米之高,每一艘大约能装载数千人。

当然,这次是出征,是打仗,不可能每一艘装载这么多人,一艘船不过千余人左右。

让他感到惊叹的是,这是大明如今能造出来的海船,已是这般的庞然巨舶,那当初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又是何等的规模。

一艘艘舰船在战鼓的轰隆声中扬帆离港,港口还剩下大约十几二十艘的舰船。

这些将是他要乘坐的,和威海卫的近万名士卒一并乘坐。

威海卫本地的水军也被留在了最后,两万多军户,从中征调了七八千人左右,由登州卫的指挥佥事统领。

“不知哪位是夏大人?”

夏源和王守仁转过身,来者是一个青年将军,身上披着战甲,腰间悬着佩剑,看岁数二十七八岁左右。

夏源拱拱手,“未曾请教?”

那将领也赶忙拱手回礼,“不敢,末将乃是登州卫指挥佥事,戚景通。”

夏源悚然一惊。

姓戚的可不多,登州姓戚的就更少了,戚继光也是登州的籍贯。

而且没记错的话,戚继光他爹似乎就是威海卫的什么指挥使,还是佥事,反正是个官职挺大的世袭军官,名字就叫戚什么通。

年龄也对上了,夏源记得戚继光是他爹老来得子,这个叫戚景通的看着怎么着也快三十了。

而戚继光是嘉靖初年才降生的,嘉靖初年,哪怕是嘉靖元年,那也距今有个二十年左右。

五十岁生孩子,完全算得上老来得子。

一切条件都对上了,这明显就是戚继光他爹。

心念及此,夏源又拱了拱手,“原来是戚佥事,真是久仰大名。”

戚景通一愣,瞧着这位夏大人一脸的认真,这句久仰大名好像并不是客套。

可他前两年才刚接手的这世袭的佥事之位,记得自个儿似乎没什么大名。

“大人抬举了,末将此来是想询问大人,而今威海卫出征士卒已是集结完毕,我等何时登船离港?”

“现在就行,戚佥事看着办。”

“谨遵大人将令,末将这便去安排将士们登船。”

最后剩下的这近万名士卒也陆陆续续的登上了船,夏源是协理征倭戎政,身份很高,待遇也高,上了最大的一艘舰船,跟戚景通在同一艘。

船很大,至少能容纳五六千人,但船上除了划船的水手,就剩下他和戚景通各自的护卫亲兵,整艘船上大约**百人。

船上算得上空旷,因此给夏源分配的舱房也很大,有床榻,有案几,有书桌,布置的也还不错,住个人绰绰有余。

这条件可比当初行军时好了不知多少倍,

很快,一阵战鼓声响起,桅杆上升起了帆,船身跟着震了一下,接着便驶离了港口,往东边驶去。

海面还算平静,天气也很不错,只有些许微微的失重感,夏源并没有晕船的毛病,倒还过的惬意。

每日就是坐在甲板,伸长了鱼竿在那儿钓鱼。

不像是来出征的,倒像是来旅游的。

海上航行五天左右,海岸线已是遥遥在望,那里便是白江口,此时前方的一艘艘舰船已经停港,白江口里也停泊了数百艘的舰船,全是大明的舰船。

瞧见这一幕,夏源把钓不上鱼的鱼竿随手一扔,从甲板上站起,望着不远处的海岸线,神情渐渐凝固。

此次出征倭国,大明早已派出使节前往朝鲜,告之朝鲜方面大明要征伐倭国,尔等速速调遣兵力,在白江口陈兵喜迎王师,等上国天兵抵达,然后便让你们跟着一起去出征倭国,洗刷多年的仇恨。

朝鲜的边境多年来也有着倭寇的袭扰,因此这次出征,大明朝给的名义,是要和朝鲜组建征倭联军,一并讨伐倭国。

但实际上,自然是让棒子担当炮灰,到时候攻打倭国,必定是让这些棒子先上,这样能有效的保存己身实力。

这些个算计,大明朝明白,朝鲜也明白,但由不得棒子们拒绝,棒子们也不敢拒绝,还得喜极而泣的感恩大明为他们做主,派出天兵讨伐隔海相望的倭国。

在给华夏当狗这方面,棒子们可谓是得天独厚,当了上千年的狗,虽然历史上这条狗也冲主人龇过牙,但每一次龇牙之后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一代一代的震慑下,朝鲜早就被调教成了听话懂事的好狗。

大明立国以后,朝鲜更是无比的乖巧懂事,年年朝贡,年年跪舔。

因此大明朝认准了棒子必定会老老实实的遵照上国旨意,肯定早早的就在白江口安营扎寨喜迎王师了,并且把家里的小破船都开出来,停在白江口,等着和大明一并去讨伐倭国。

但此时整个白江口却看不到营寨,甚至都看不到多少人,港口那些停泊的舰船全是大明的船舶,朝鲜根本就不像是屯兵白江口的样子。

很明显,朝鲜这个龟儿子,是把他爹的话当个屁放了。

逆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