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家娘子萌萌哒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我也要觐见陛下

夏源用马鞭指了指来的方向,“方才本官在那边,听见你等曾高喊太祖高皇帝之祖宗成法,太祖高皇帝神文圣武,创下这煌煌大明,并立下诸般圣训,祖宗成法岂止你们说的这些?”

“太祖高皇帝曾有圣令:凡国中一切利弊,不许生员建言。国有一切利弊之事,有司,在野贤才,有志壮士,质朴农夫,商贾技艺皆可言之,惟生员士子不许,胆敢违者,论罪!”

这是朱元璋立的祖宗成法,专门给天下读书人立的规矩,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天下任何人都可以议论国政,谈论国事。

哪怕是田间的农夫,道旁的乞丐也可跟人论上一论,都可位卑未敢忘忧国。

但唯独读书人不可议论。

朱元璋就是认定了,读书人就该做读书人该做的事情,专心捧着书本读书,谈论国事,谈论政事,等着治罪吧。

可这世上,唯有读书人热衷于议论这些,读了几本书,就觉得自个儿什么都懂。

这样的人,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以至于这条规矩,在洪武年间还没人敢触碰,但朱元璋驾崩之后,就被人扔到一边。

动辄便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大肆谈论国事,再没人提这是什么祖宗成法,这是不允许的。

多不要脸,对他们有利的祖宗成法就不准改,哪怕是有这个苗头都不许,可若是不利于他们的,那就抛到一边,权当不存在。

而坐在一起高谈阔论,对着国事夸夸其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但聚集在一起请陛见,那就实在是过于明目张胆了。

事实上,这也就是事态闹得这么大,没见那些官员前来插一脚的原因所在。

夏源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朝堂上,他或大或小的得罪了不少人。

赶上这么个读书人搞运动,要抨击他这位国贼的情况,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这是个借题发挥的好机会,但却没人过来掺和,纯粹是有这么一条祖宗成法的存在。

这帮读书人跑来请陛见,有一个算一个都要被法办,跑过来掺和,那就是惹祸上身。

沉默良久之后,有一名读书人硬着头皮开口道:“可我等议论的非是国事,乃是忧心我大明江山社稷.”

“噢”夏源都不屑于去和他辩驳,只是淡淡的噢了一声,随即道:“等到了刑部大牢,你就和刑部的官员这么说。”

那人面色一滞,垂下脑袋不再应声了,其余人也尽是脸色灰败。

而这时,张铭走过来压低声音道:“夏大人,你的意思是将这帮人关入刑部大牢?”

夏源反问道:“难不成张大人的意思是关入诏狱?”

“.”张铭还真是这般想的,诏狱那属于是锦衣卫的地盘,金吾卫和锦衣卫同属天子亲军,关进去不用办手续,走流程,并且后续的审理定罪,他也可以时时问询,甚至还能插一把手。

可如果关进刑部大牢,那此事就和他再无关系。

但听着这句反问,他就是再迟钝,也能感觉到里头的惊愕。

于是问道:“若是关入诏狱,夏大人可是觉得有不妥当之处?”

夏源的眉头皱起来了,这是不妥的问题吗?

这家伙缺心眼吧?

这帮读书人犯的是祖宗成法,犯的是朝廷律法,完全可以通过刑部等法司,让那些官员去审理定罪,走正规流程。

但偏偏要动用诏狱,动用天子私狱,这家伙怎么想的?

想往弘治皇帝身上泼脏水?

告知天下人,这帮人没犯错,是他这个国贼一手遮天,深受帝宠,君父震怒,可又无法将这帮人治罪,只能将这群读书人投入诏狱大牢。

夏源咂摸咂摸嘴,不怪这帮武人在大明朝堂上沦为被打压的地步,实在是缺心眼。

就这位还是国公之子,都缺心眼到这种程度,那别的武人,真是想都不敢想。

“若是张大人不想让功变成过的话,那就听在下的,将这帮人押入刑部大牢。”

闻言,张铭神色一凛,虽说还是没想通其中的关节,不明白怎么就能功变成过,但还是抱拳拱手道:“谢夏大人解惑,卑下这便将这帮狂徒押入刑部大牢。”

“那便劳烦张大人了。”

“职责所在,怎敢言劳烦二字?”

张铭神色一正,旋即一摆手,“来人,将这帮聚众闹事,触犯朝廷律法的大胆狂徒都拿下,交由刑部问罪!”

一声令下,上千金吾卫又动了起来,开始将这数百名读书人合围,这次没人再嚷嚷着什么无罪,什么太祖高皇帝祖宗成法之类的话。

太祖高皇帝将他们抛弃了。

只得神情灰败的束手就缚,悔恨的同时,心中又莫名的有些许庆幸,起码一会儿去的是刑部大牢,而不是诏狱。

听说诏狱那都不是人待的地方,刑部大牢跟诏狱一比,简直就是到了天堂。

刑部大牢好,刑部的官员们都是读书人出身,看在他们如此的有胆气,为国谏言的份上,少不得还要对他们进行礼遇。

锦衣卫那帮丘八可不会理解他们这份为国为民的操守。

那些个丘八懂个什么。

若是夏源知晓他们的想法,指定会嗤之以鼻的回一句,想多了。

那些刑部的官员,必定会上疏奏请皇帝,请求和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将他们从严重处,以此来撇清和这些读书人的关系。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看似是抨击他这个国贼,但这帮读书人却是一口一个这新政是擅改祖宗成法,等于说矛头是直指那丹陛龙座上的帝王,谁敢说后面一定没人指使。

甚至如果弘治皇帝的心脏一些,咬定了这背后有预谋,有人指使,完全可以就此事掀起一场朝野内外的巨大动荡。

这样一想,夏源倏地眸子亮了,他觉得变法的时机到了,先让弘治皇帝就此事掀起风波,到时朝堂上人人自顾不暇,而后便借机推行摊丁入亩。

就在这时,从城门里走出一个老太监,箫敬仰着脸看着马上的夏源,一张老脸带着灿笑,“夏师傅,皇爷召您入宫觐见呢。”

夏源也笑了,“我也正有事要觐见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