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家娘子萌萌哒 > 第三百零二章 你觉得当官好吗?

很小的一处院子,土坯的房子,上面铺着灰黑色的瓦片,院门就是那种用一根根木头横竖交错,或者有个专用词——柴扉。

若不是亲眼见到,谁能相信这是大明朝官员的住宅,任谁一眼看去,都觉得这是个寻常百姓之家,还是比较一般的那种。

夏源拿着手里的名册比对着,旋即掂着脚透过那柴扉在院里瞅了瞅,没瞧见有人。

最后他索性推开这柴扉进去,刚往前走了几步。

“谁啊?”

自侧手边的房子里便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接着一个女人推开那黑木的小门,探出半个身子。

几乎是同时,夏源也扭头去看,是一个青年女人,看着二十多岁的年纪,穿着厚厚的粗布棉袄,脸上没施半点粉黛,也没有任何配饰。

素面朝天的样子,让他想起了曾经的小荠子,那时的小荠子也是整日里穿个粗布衣裳,不过现在不同了,现在整天绫罗绸缎。

“敢问您是.”

那女人注意到了夏源身上的穿戴,无论是袍服,还是狐裘披风,都彰显着非富即贵,语气不免带上了几分踟蹰和无措。

“你丈夫可是叫刘季玉,在国子监任职?”

听到这话,女人的神情登时一黯,脸上明显露出几分凄楚,想来也晓得自己那相公被关进了牢里,但随之又强打起精神道:“正是相公,不知大人可是我那相公的上官?”

“是。”

夏源没多想便承认下来,而那女人便用手在衣服上胡乱抹了几下,走出来行了个礼,“见过大人。”

这时,有个小脑袋从那门后头探出来,是个七八岁大的小女孩,对上视线,夏源冲着她很和善的笑了一下,那小女孩就怯生生的把小脑袋给缩了回去。

将目光收回来,夏源问道:“这是你的女儿?”

“是,今年八岁,就是胆子小怕见生人,倒让大人见笑了。”

“这有什么可见笑的,我家里也有个胆子小的姑娘。”

女人看着夏源那张年轻至极的脸,没忍住问道:“大人如今已是有了女儿?”

“噢,是吧。”

夏源没好意思说那是媳妇,含糊其辞的应了一句,将手刚伸进袖口里,那小女孩却又将脑袋探了出来,“娘,馍馍熟了吗?我饿.”

那女人闻言有些作难的朝着夏源道:“大人稍待,我进去看看。”

说着话,歉意的又福了下身子,而后便进了那黑色的小木门里头。

夏源站在外面去看,原来这木门里是个灶房,这会儿天色刚黑下来,外面还有点光亮,这灶房里却黑漆漆的,只有那灶膛里的柴火闪出的火光。

那女人将灶台上的蒸笼盖揭开,一大片白白的热气在整个灶房里蒸腾开来,蒸笼里是十多个黑色的馒头。

站在灶台边的小姑娘眼睛亮了,使劲抽动着鼻子,张着嘴欢喜道:“娘,好多馍馍。”

那女人用手抹了把腾在额上的水汽,伸手在蒸笼的黑色馍馍上摸了摸,又烫的把手缩回去,旋即又再摸,最后忍着烫拿起一个,在手掌中来回翻凉了。这才掰成两半,将其中一半递给女儿,“雀儿,你今天就吃这半个,剩下的留着以后吃。”

小女孩咽了口唾沫,伸出小手接过馍馍,咬了一小口抿在嘴里,随即很懂事的点了点头。

“你们就吃这个?”

女人扭头,这才发现那位大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进来,夏源没去看她,只是盯着那笼馍馍,黑色的馍馍,应当是高粱面蒸的。

这大明朝的粮食自是也分等级,大米,白面都是精粮,价格贵,而这种高粱面相对来说便宜。

上辈子时,他听家中老人说过,说这种高粱或者说桃黍蒸的馒头,吃下肚里会引起胃胀,还会便秘。

“家里粮米还剩多少?就剩这些?”

听到这些问话,那女人似是有些无措,但黑漆漆的灶房里却也看不清表情,只是很轻的嗯了一声。

“我相公的俸禄几个月未发,交了这院子的月赁钱,家中实在没余钱去买粮米,就只能这般。”

嘴里说着如今的窘境,那女人又从笼屉里取出一个黑色的馒头,“大人,家里没什么好招待的,若是大人不嫌弃,请用。”

夏源没接那馒头,从袖口里将那枚二十两的银锭摸出来,“拿着这银子明日去街上买些米肉,扯几匹布,剩下的你攒起来留着用。”

看着那枚银锭,女人表现的更无措了,连连摆手,“大人,这.我不能要。”

夏源没接话,将那银锭自顾自的放在灶台上,这才道:“过年了,给你家女儿扯几匹布做几件新衣裳,吃些好的,何况这高粱面的馒头也不能多吃,对肠胃不好。”

说到这,夏源笑了一下,那双明亮的眼睛看着女人,“何况这银两也不是我给的,而是朝廷发的欠俸,拖了几个月,你相公一闹虽是关进了牢里,但皇上也晓得了此事,从内帑里拨出了银两,发了这欠俸,这是应得的,拿着吧。”

将这番话静静听罢,那女人沉默了好一阵,才轻声道:“谢大人。”

听到这话,夏源就知道这番说辞她并没有信,但又确实需要这笔银子,于是心照不宣的道:“你该谢的是皇上,谢我做什么?”

“谢皇上。”

“好了,我便先走了,你丈夫那里也不用担心,虽说要吃些苦头,但性命无虞。”

说完这番话,夏源便转身出了这昏暗的灶房,走出没几步,便听身后传来扑通的一声响,他脚步略停一下,没有回头,又接着往前走。

直至推开柴扉走出这小院,临上马车前,他又倏而对着兼任护卫的车夫问道:“老王,你觉得当官好吗?”

老王不姓王,反而姓石,从濮州带回来的石大山,在濮州妻儿老小全都没了,一无所有,后头便跟着夏源回了京师。

夏府的一众丫鬟都住在同一个小院里,那堵院墙的隔壁就住着石大山,夏源就管他叫老王。

石大山也不晓得这个老王是什么寓意,在夏源的嘴里,这叫起个新称呼,开始新生活。

他觉得很有道理,而现在听到这个问话,先是一怔,旋即一脸忠厚的摇头,“不晓得,我觉得给少爷当护卫挺好。”

“说的好,除夕那天给你包个大红包。”

说完这句,夏源便打开车门上了马车,一声鞭响之后,马车徐徐而动,他掀开车窗的帘子往外看了一眼,看了眼那小小的院落,还有黄扑扑的土房子。

将目光收回来,夏源又拿起那个册子,他想挨个的亲自去一趟,但这么多人实在是分身乏术,又赶上了过年。

“老王,转道去东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