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家娘子萌萌哒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奉皇命前来审你

离着年关越来越近,三九刚过,四九寒天的日子,夏府的书房里,夏源平日里几乎不怎么在这里头待,但还是将其装点成了书房该有的样子。

几个博古架上,摆着各类的书籍,还有瓷瓶,古董,墙上还挂着几幅字画。

此时,夏源就靠坐在一张通体暗红偏黑的书桌后头,脚边摆着炭盆,滋滋的烧着。

桌子上摆着几张邮票,都是新做出来的样品。

改革驿站,建造邮局的事宜,很顺利的便在朝堂上通过,毕竟是充实国库之用,还能安置伤残将士,实实在在的仁政。

尤其是那邮票,更是得到了朝中公卿的一致赞同,作为文人,对这等舞文弄墨之事向来是感兴趣的。

说不定这帮老头还在心里暗暗较着劲,看谁的墨宝邮票能卖出去的多。

造出来的邮票不是小小的一枚,毕竟印制工艺有限,若造的太小,造的太过精细,印制的时候墨一拓上去,很容易就会渲染成一片。

因此说是邮票,但更像是明信片,长八公分,宽五公分。

用的是最上等的桑皮纸,厚而洁白,每一款邮票上的图案都有所不同,比如弘治皇帝的新春纪念版邮票,邮票四周是乃是云海翻腾,两边还有着龙纹,中间则是墨宝。

“故望且惜年已尽,当迎岁首元月天。”

“只愿明朝太平年,仓有余粮库有钱。”

一首特别棒,特别好的小诗,文采斐然,简直让人钦佩的五体投地,直如诗仙下凡。

尤其是那明朝二字,更是一语双关。

这是夏源嘴上说的,但心里话就是这诗的水平一般,有几处的韵脚不对,可以看出弘治皇帝在诗词一道上没什么造诣。

不过胜在感情扎实,而且带着殷殷的期望。

仓有余粮库有钱。

多么朴实的追求,没有受过穷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光看着就让人泪目。

夏源看了一会儿,又拿出朱厚照那枚,还别说,这小子真踏马作了首诗。

欢欢喜喜过大年,吃得开心睡得甜。

红红灯笼高高挂,一年一年又一年。

评价就不评价了,反正别具一格,很押韵。

至于其余的那些衮衮诸公,那水平蹭的一下就上去了,不是词就是诗,但加在一块,都没有朱厚照这首诗的给人的冲击力强,直让人觉得震撼。

将这些邮票挨个看一遍,夏源冲着门外喊了一句,“老王!去给我备辆马车!”

隐隐的外面有人应了一声,他拿起桌边的那道谕令,推开门往外走去。

他得去趟诏狱,关了整整十天了,这杀威棒再杀下去可就要死人了。

年关将近,就剩下短短几天,京师的大街小巷都充斥着过年的喜庆,那些街边的商铺廊檐下都挂着红灯笼,张灯结彩的。

而北镇抚司依然是一众锦衣卫守着,没有红灯笼,没有张灯结彩,有的还是那股子肃杀阴寒之感。

上次来夏源带着的是谕旨,一次性的,这次带着的却是谕令,只要皇上不收回去,能一直使用。

一众锦衣卫百户提着灯笼,走在前头,夏源被他们领着走下了诏狱地牢的石阶,这是他第二次来诏狱,却是第一次进到这个传说中的地牢。

很冷,带着股阴冷的湿寒,一个个石道幽深,墙上的油灯昏黄。

像是走在墓道里面,即便是有这么多人陪着,也从骨子里觉得发渗。

穿过一条又一条缓步向下延伸的石道,终于豁然开朗。

借着墙壁上微弱的光亮,能看到两排都是牢房,周围却是有些安静,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吵闹,一堆人抓着牢门向外头尽量的伸着手,高喊着放我出去,我是冤枉的等等类似的话。

隐隐间能传来呓语似的声响,或是那种不成语调的说话声。

又往前走了许久。

终于,在一座极幽深的牢门前,几名锦衣卫停住脚步,还有一名锦衣卫努力的看着手里头的名册,又和牢门上挂着那个木牌子对照了一番,这才道:“大人,就是这,那个叫做刘季玉的犯官就在这里头关着。”

或许是要招待这么多的贵宾,驻守诏狱的这帮锦衣卫便难得的上了心,新造了一批木牌子挂在牢门上,防止再出现找不到人的情况。

但真实原因,是由于这帮犯人当初是指挥使牟斌押过来的,领导来一趟下级单位,自是要顺便巡视一下这诏狱的各方面情况。

等进到地牢,发现许多牢门上挂着的木牌子,要么看不出来字迹,要么连牌子都没了。

牟指挥使当即便对这诏狱锦衣卫的工作表示严肃批评,并责令整改,最后又语重心长的告诉众人要认真对待工作,严格按照诏狱的规章制度云云。

牢里没有灯,牢门外的灯笼光撒进去,只是影影绰绰的能看见有个人蜷缩着身子,睡在散乱腐朽的稻草上。

许久不曾见到光亮,连灯笼光都觉得刺眼,刘季玉用手挡着光,想要坐起来,又觉得冷,最后半坐不坐的,又用手囫囵抓了些破稻草往身上一撒。

缩着脖子,以手抱肩,露出一副警惕的样子看着外面的这帮人。

一名锦衣卫上前用钥匙打开了牢门,还有人搬了把椅子进去,他们也不晓得这位大人什么性情,要审人去刑房多好,非得在这诏狱里头审。

他不冷,咱们还冷呢。

其实夏源就是想进来参观参观,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像地牢这种黑暗阴森的环境,问话时更容易向对方施加心理压力。

不过这会儿他有点后悔,这里头是真冷,而且还有股子血腥和腐臭味。

夏源坐到椅子上,几名锦衣卫则默默的打着灯笼站在他后头,他没急着开口,只是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这个人。

只关了十天左右,还没到蓬头垢面认不出模样的地步,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头发梳着的发髻已是散开了大半,脸上脏兮兮的,胡子拉碴,不过应当年岁不大,大概二十六七岁。

刘季玉也在看着他,从来没见过,但却意想不到的年轻,十七八岁的像个少年,可那双眼睛却跟深洞似的,看不出什么情绪,就是一股子漠然。

让他莫名的就不想与其对视。

只能将目光下移,看向那身纹饰锦绣的麒麟服,还系着御寒用的大红狐裘披风。

麒麟服,往常都是四品及以上官员才能获得的殊荣,这么年轻的四品官员,是谁?

沉默持续着,夏源依然默不作声,只是盯着他看,过了许久,刘季玉终于耐不住性子,问道:“敢问,大人是来审下官的吗?”

“奉皇命前来审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