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家娘子萌萌哒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只是凡人罢了

我家娘子萌萌哒 第二百八十五章 只是凡人罢了

作者:土豆地瓜派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7:06 来源:笔趣阁

丰盈库位于皇城的西面,而隔着数里地的紫禁城之中,坐在坤宁宫温暖的东暖阁里,夏源又把那什么暖湿气流给讲了一遍。

昨个户部发了公文:说今日午时,所有四品以下的京师官员可去丰盈库领拖欠的俸禄。

得知这个消息,他心里头是有些松了口气的,打算等午时就跑去领。

可眼看着就到午时,却让皇上的圣旨给传召到了坤宁宫,还是来给小媳妇讲这个暖湿气流。

有意思吗?

你想听这个,等过两日跟夫君回了家,咱们关上门,躺在被窝里讲多好。

何必要坐在这坤宁宫里头讲这些,尊贵的岳父岳母,还有那碍眼的大舅子在场,别说亲亲抱抱,都不能坐的太近。

大略的讲了一遍,夏源又环顾一圈这几人,弘治皇帝靠在椅背上在看奏疏,张皇后在低头做绣活。

刚才讲的时候,两人没事就颔首点头,看似都听的挺认真,但只是装出来的认真。

朱厚照连装都不装,瘫在软榻上像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朱秀荣听得可认真了,漂亮的眸子一眨不眨的看着他,那抹崇拜毫不遮掩的释放出来。

【夫君懂得真多,真厉害。好喜欢夫君,想给夫君生猴子,生好多好多猴子,但是我还没有熟】

夏源猜测这是她此刻的内心独白,只不过这抹崇拜中却没有藏好那些许的懵然。

好吧,崇拜归崇拜,但属于是不明觉厉。

没听懂很正常,傻乎乎的小荠子能听懂才是怪事。

“咳”

夏源对着她露出个笑容,旋即收回目光,继而又轻咳一声,弘治皇帝和张皇后纷纷抬头,朱厚照依然睡的像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许是死了。

“陛下,娘娘,儿臣讲完了。”

朱佑樘微微颔首,“居正讲的甚好,鞭辟入里。”

夏源脸颊一抽,你踏马听了吗?

今日女儿回宫,又降了瑞雪,双喜临门。

弘治皇帝的心情倒是不错,先昧着良心夸了一句,旋即又扭头看向闺女,目光中尽显慈爱:“如何,秀荣而今可知晓了这暖湿气流为何物?”

闻言,朱秀荣刚想摇头,又点点脑袋,“知晓了。”

“知晓便罢,居正这堪舆之术可堪天象,若不是大材小用,朕还真想给你调任钦天监.”

说到这,弘治皇帝又不知想到了什么,却是叹了口气,“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但愿明岁我大明是个丰年,天下两京一十三省再没有灾殃。”

夏源也同样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在旁边跟着点头,“对,明年是个丰年,没有灾殃。”

这话说的不像是感慨,倒像是肯定句。

朱佑樘深深的望着他,“居正说的这般笃定,可是观了天象?”

夏源一时语塞,他刚才只是想了下年份,因此才得出的结论,明年是弘治十六年。

而弘治十六年是朱佑樘在位期间,唯一没有发生过大灾的一年。

唯一勉勉强强还算得上安稳的一年。

听起来很夸张,但却半点不打折扣。

他之所以会知道这些,是上辈子曾翻到过一个帖子,标题是:弘治皇帝应该才是明朝那个最让人心疼的皇帝。

最是勤勉,有中兴之心,却生不逢时。

在位十八年,只得一年安稳,其余的十七个年全是大规模的天灾**。

并且这篇帖子还将那十七年的大规模灾祸给简单列举了出来。

弘治帝登基的第一年,也即是成化二十三年,三省水患,两府地崩。

弘治元年,鞑靼小王子入侵河套,哈密丢失。

二年:黄河几处决口,波及四省。

三年:大地崩。

四年:凤阳皇陵失火,三省大地崩。

五年:两次起义,漕运决口。

六年:宁夏大地崩。

七年:大地崩。

八年:壮民起义。

九年:鞑靼大举入侵。

十年:三省地崩。

十一年:乾清宫,坤宁宫烧毁,两省大旱。

十二年:云南大地崩,西南叛乱。

十三年:鞑靼大举犯边,河套丢失。

弘治十四年,夏源穿越过来的那一年,大地崩,水灾,鞑靼犯边,琼州叛乱。

到了弘治十五年更是大灾之年。

十七年:地崩水患。

十八年:大饥,弘治皇帝驾崩,正德皇帝登基。

在位十八年,只有弘治十六年是安稳的。

这是他的江山,他是这片江山的主人。可在他担任主人的这短短十八年间,这片江山回馈给他的,是一年的安稳,以及十七年的灾祸。

这样的情况,换作其余皇帝或许已是走向亡国。

但他却打造了一个中兴。

这个中兴应当要打个引号,弘治朝武备废弛是污点,他本人过于宠溺妻儿,过于放纵外戚这也是污点。

但谁也无法说他不够勤政爱民,他是明朝所有皇帝里面最勤政的,更是给天下百姓减免赋税最多的一位皇帝。

他或许也是人类历史上,给百姓减免赋税最多的君主。

成化死后,太仓存粮两千多万石,国库存银上千万两。

被朱佑樘用几年时间给败光了,以至于后世有很多人说他是个狗屁的中兴之君,分明是个败家子。

确实败家,不说开源,便连节流也未做到。

他在位十八年间,给全天下的百姓减免了一亿六千万石的赋税。

一亿六千万石。

当时夏源瞧见这个数据并没有多震惊,但还是去查了查明朝的税收:明朝初期到中期,若是丰年,每年征收的粮食不过千万石,税银另说。

像万历朝中后期,朝政**,大明已是烂到根了,每年更是只有四五百万石左右。

再结合前头的那些大灾大难,夏源当时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这位皇帝到底是何方神圣?

年年大灾,年年**,年年给百姓减免赋税,平均一年减一千万石。

赋税,乃是税银加上税粮,折合成粮食价值一千万石。

或许换句话来说更容易理解,他在位期间,没收过天下百姓的粮税,全靠税银撑着。

这每年收上来的税银要支撑朝廷开销,还要拿着税银去江南富庶之地,去找那些富商买粮,用来赈灾,年年如此。

而国家大体上还算康平,甚至他死后还落得个中兴令主的美誉。

这位皇帝怕不是个神仙?

这是夏源上辈子时产生过的想法,而现在,他怔怔的看着这个皇帝,今年只有三十三岁,此时并没有戴翼善冠,可以清晰地看见那满头的岁月沧桑。

黑发很少,灰白的头发过半,两鬓更是近乎全白,眼廓呈青色,面容依然是那么白,病态的苍白。

他不是神仙,他只是个凡人罢了。

甚至比凡人还不如,他只有三十五年的寿数,短短十八年就是他的半生,他用尽半生的心血去维持一份稳定,只求让这个王朝尽量安稳。

他没有开疆扩土,建立不朽功业的雄心壮志,或许有吧,可维持着这份稳定就已耗干了他的心血,抽空了他的生命。

那些所谓的雄心壮志,早已无从谈起。

就像窗外的大雪一样,漫天飘落,变作积雪,很厚很多,但终有一日还是会化。

化了,也便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