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毒计

晋坞 第一百一十四章 毒计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5:29:30 来源:笔趣阁

“对于寇仇,理应如此。祖公奇计,在下所不能及……”

桓景漫声应道,嘴上这么说,但心中还是被震慑到了,握着千里镜的右手也不自觉地战栗了一下。经历过八王之乱的祖逖,除了史书上宽宏正直的一面,心中也潜藏着如此暴戾的情愫。

他不禁回想起三日之前,和祖逖回师时,祖逖提出的那个请求——

三日之前,祖逖终于在箕关东面三十里处与桓景会师。两人相见,桓景不费多时就说服他参与解救箕关关城的行动,只是祖逖在怀县也是惨胜,部队大多需要休整和疗伤,唯有郗鉴手下的数千兖州兵因为最后才加入战斗,所以编制尚且完好,可以无需整编就行动。

若是将桓景所部与郗鉴完全合并,也不过只有一万三四千人,面对刘聪的五万大军,还是一个极少的数目。所以,在援军之中,质疑之声也不在少数。

“山谷狭小,又有关城横亘在其间。两军相接,真正直接交战者,也不过数百人而已,何况在山地,敌军的骑兵施展不开,而我军的弓弩则可以随地隐蔽,本来就有优势。加之刘聪在城下已经是师老兵疲,此战胜算其实不小……”

桓景向援军不厌其烦地解说,依然有不少人为主动进攻而忐忑。但桓景不在乎这些,他的余光一直瞟向祖逖:只要祖逖点头,那么事情就成了。

祖逖是经历过实战的,自然知道桓景分析得不无道理,何况若是不能在此地借着地利和人心一举击溃刘聪主力,待这些匈奴骑兵攻克关城,进入河内郡的平原,那么自己这点兵就毫无胜算了。

随着祖逖一拍板,其余众人自然没有了争议。

“桓刺史与我想到一块去了,只是如此勇猛,实在难得。”散会之后,祖逖拍拍桓景肩膀。

“有一位……先人说过,狭路相逢勇者胜,如何敢不勇呢?”

桓景想到了一个典故,刚刚说出来,才意识到这是原时空后世的典故。不过用在这里,光看字面意思,倒也恰到好处。目前两军在狭路交战,再多的数量也无法展开,拼的就是一个士气。

只是这士气实在是难以捉摸,在悬殊的力量对比之下,想要提升士气,其实并非易事。

“我已经有了妙计”,祖逖仿佛看出了桓景的心思,仰起头来:“提升士气或许困难,但要破坏对手的士气,却并非难事。只是桓刺史,老夫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请说。”

“我军还需要借贵军数日捕获的胡人俘虏一用,请桓刺史万勿有妇人之仁……”

祖逖所说的,这正是这两日,两次释放俘虏的计策。

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先释放一波健康的俘虏,让刘聪军队心中骄横,以为东面的军队是在求和示好,所以放松警惕;同时因为需要安置俘虏,所以也会拖慢围城的进度。

而两日之后,晋军再突然放出一波伤残的俘虏,这样则形成了一种反差,在这反差之下,对方难免感到惊骇,从而在恐惧之中影响士气与判断。

而这一计中,更加毒辣的地方在于,祖逖是将匈奴俘虏中的将校与普通士卒分开处置的。对于没有受伤的普通士卒,一律在第一批放归,受伤的普通士卒则尽力医治。

而匈奴的将校则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凡是什长以上的将校俘虏,共计六百余人,都皆尽被刺瞎了眼睛,削去鼻子,跟在普通受伤士卒队伍的末尾。普通士卒和将校如此明显的区别对待,自然会让敌方军将互相生疑,从而进一步损耗士气。

一路号哭之声,正是由这些将校发出,声音久久在山谷中回响。哭声沿着青翠的山风,吹到桓景一行人所在高处。

用千里镜观察良久,桓景心中已然有了作战的方略,只是山谷中的惨状还是令他心生寒意。如果哪一天战败的是自己,那么也会被刺瞎双眼,然后在山谷中无助的前行吗?他取下千里镜,环顾四周,只见四周随行历战的老兵,也是一副愀然神色。

众人轮流用千里镜观察过对面的形势之后,从高处次第而下。祖逖在队伍最末回头看了山谷良久,方才离去,跟在桓景身后。

“祖公如此毒计,怕是会折寿啊。”队伍最前方,桓宣轻叹一声。

有随行书生也悄声议论:“所谓古之仁者所不取也……”

桓景一路默然,身后祖逖也没有说话,只是跟在他的身后。一行人快步走向山下,为军队明日的行动做好布置。

只是在分别之时,桓景分明听见身后祖逖喃喃道:“若为天下人而折寿,亦是大仁。何况……寿数已经比长沙王多了许多了……”

当晋军在山谷东面排开阵势之时,阴沉的天空之下之下,刘聪身披轻甲,胸膛却敞开,于伤兵之中穿行,雨点打在铠甲上。所见俘虏愈多,他心中愈发气闷,两旁的武将和谋臣见他面色沉重,都不敢说话。

刚刚听闻怀县战败的消息,刘聪只觉头晕目眩,原本希望刘粲能够在军中立威,一举压服刘乂,没想到一番计划全部化为泡影。

意乱神迷之下,他服了不少五石散,来镇静心情,此时正是所谓行散的时候,所以必须敞开胸前甲胄,披散头发。众人见此怪状,也不敢劝谏。

被放归的俘虏中,那些小卒要么完体而归,要么受伤处也得到了包扎,此时在大营之中他们正是访亲探友,言笑晏晏。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些号哭着的军官,他们的眼泪从两个黑洞洞的窟窿中溢出,声音则因为鼻腔的缺失而变为干嚎。大多数人听说天子到来,都捂住面目,一时竟不敢抬头。

这些士卒贱奴哪来的心情庆祝?虽是同族,但面对长官被割去鼻、刺瞎眼睛的耻辱,竟然如此从容,还算是人吗?刘聪咬牙切齿,但又不好当众发作,只是紧紧握住剑鞘。

何况军中将校都是匈奴贵族,于王族多少沾亲待故;而那些士卒大都只是一些不知名的部落来攀附匈奴本部,如何胆敢如此得意?而且贵族接二连三地遭逢如此惨祸,也难保还会继续支持自己的征伐。

正当刘聪火冒三丈之时,一个文吏打扮的晋人冒雨捂着一捧帛书急急忙忙地跑到刘聪身前,他跪下用身子遮住帛书,朗读起来:

“陛下,军中受贼人劓刑并凿眼者共六百二十七人,余众……”

那人抬头一望,正见刘聪的目光逼视着他,吓得帛书失手落在地上。

“捡起来,读下去……”刘聪一字一顿地指着地上的帛书。

“余、余众二千七百零八人,自伍长以下,则皆尽得以医治,无性命之虞……”

营帐之间,士卒的笑声、将校的哭声、文吏的朗读声交织在一起,显得分外诡谲……

“混账东西!”

刘聪怒喝一声,仿佛狮子吼。

四周所有的声音一齐安静下来,那文吏手足无措,浑身发抖。呼延晏带头跪下来,周围随从见状,也拜伏于地,连病榻上还在养伤的士卒也滚下床来,趴在地上。

“从怀县逃回来的士卒,都抛弃了怀县的战场,抛弃了你们的主官河内王,都是懦夫!”

“陛下慎言,不要灰了众人之心……”呼延晏迅速地吐出几个字,旋即被刘聪打断。

“懦夫!逃兵!没有一点荣誉感!我看当初那祖逖就不敢留你们回来,应该把你们统统杀掉!”

刘聪的意识已经开始模糊,勉强握住缰绳,半睁着眼睛,指着还在发抖的文吏,厉声道:“读!读完!”

“据……据士卒所言,河内王轻敌冒进,中伏于怀县城东谷中,进退失据。建威将军刘畅殿后,战死。河内王不敢入怀县,弃其军而走,不知所踪……”

“啊——”刘聪支撑不住,坠下马来。

他还指望着刘粲能有什么英勇的表现。现在看来,自己真是看走了眼,儿子如此懦弱,怎么能统兵?将来又怎么和刘乂斗?

一口血从他的口中吐出,四周近臣赶忙起身搀扶。

原来几日以来,之所以刘聪没有见到从怀县战场上的逃兵,都是因为桓景带着城东面的七千人,卡住了进入山路的入口。所以沿轵关小径逃往河东郡,想来投奔刘聪大部队的逃兵都被新军俘获。

而刘粲得知桓景占据了箕关,没敢、也无法通知余下部队,带着几十个亲卫避开箕关,再沿黄河岸边逃跑。一方面躲过了桓景在箕关东面的关卡,另一方面也错过了与父亲会和的机会。

底下的俘虏也不再安静,尤其是被刘粲的亲卫和将校盘剥已久的普通士卒,纷纷开始向前诉苦,声音之大,已经入了刘聪的耳。

听着这些士卒的声音,刘聪又气又悲,几乎只有出气而没有入气。几乎过了四分之一个时辰,他才缓过神来,强撑着身体,艰难起身,深深地吸入一口气。

空气又安静下来。刘聪浑身是泥,环顾四周,眼神中带着愤怒,又带着些惊恐。

忽然,他好像下定了决心,将长剑抽出,往泥泞的地面上一插:

“你们这些叛徒!长官瞎了眼睛,被割了鼻子,你们还好意思诉苦?叛徒!叛徒!我要杀光这些目无官长的叛徒!

“怀县逃兵,弃城而走,妄议河内王,论罪,皆当斩!”

笑声也好、哭声也罢,此刻都变成了惊呼。俘虏们趴在地上,连步子也迈不开。

汉国的亲卫犹豫了片刻,随后在呼延晏的号令下整齐列队,从病榻旁将俘虏拎起,用短剑一个一个斩杀在泥地之上,血顺着雨水染红了黄土。

刘聪心中早知道,逃兵们所述的怀县之战多半为真,刘粲确实要负主责,但此时别无办法,只能用杀戮来止住这些人的议论,只能用杀戮来镇静自己的心情,只能用杀戮来为自己的儿子立威。

一阵喧闹之后,是死一样的寂静,只有来回搬运尸体的羽林军铠甲相互碰撞的声音。

“攻城武器已经齐备”,刘聪缓缓抬起头,面色苍白,望向雨中的孤城:“诸位爱卿,明日须全力攻下这座城,城中贼人,一个不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