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四十七章 灶上余烬

晋坞 第四十七章 灶上余烬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5:29:30 来源:笔趣阁

刘曜拔营向西直奔平阳而去的时候,桓景全军在襄陵城下溜达了一圈,饱餐一顿之后,又迅速返回山中,只留下荣誉营五百人在城下耀武扬威,每日敲锣打鼓吹唢呐,故作声势。

襄陵城中原本军士尽去北面与刘曜会和,眼下城中兵少,连斥候也派不出来。他们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晋军在城下扎营,并不断抽调城中仅剩的马匹向北求援,根本没有余力打探城下军队的虚实。

在襄陵城下闹了整整三日之后,荣誉营才依计退出,趁夜转进霍大山。此后又过了两日,刘曜与呼延晏的大军才赶回。此时,城下仅仅剩了晋军一座空营而已,连着两日没有炊烟,可是城中因为惧怕有埋伏,竟然也不敢出城打探一番。

刘曜愤怒地将守城的军士斥责了一通,这才仔细勘察起晋军的营帐。营帐虽然空空如也,但却收拾的极为干净,看来即使在撤离的时候,晋军的军纪依旧没有溃散,不像是闻风而退,倒像是出发前去进攻的。

“等等”,他厉声喊住了侍立一旁的襄陵城守将:“方才你说,晋军才走不过两日?”

“这是小将亲眼所见,当着大王您的面,可万不敢瞒报啊!”

刘曜沉默片刻,目光久久凝视着晋军废弃炉灶之上的余烬,野鸦正在其上踱步,翻找残余的食物残渣。

突然,像恍然大悟一般,他简直要蹦起来,两个大步走到刘岳身前,紧紧地抓住他的衣领:

“快!清点晋军灶数!”

刘岳不敢怠慢,过了不久,晋军灶数被呈上——晋军共有八百余灶,但唯有五十余灶上余灰尚多。

十人一灶,晋军主力果然在此地待过。可按地上灶数来看,晋军主力估计早就撤走,只留下几百人在城下,骗得守军不敢出门。刘曜捏紧了拳头,努力克制自己发火的冲动:若非守将怯懦之至,早先就可以发现晋军主力已经撤退,自己也不必白来一趟。今晚上可得好好训诫这帮饭桶!

可他还没想好怎么训诫守军将校,突然一个念头钻入了他的脑海,明明是寒冷的早春,他的额头上却沁出了汗珠——羊献容、还有自己的儿子们都在端氏城中!怕是现在桓景已经绕回端氏城下,开始准备拔掉这个归途上的障碍了!

“事不宜迟,大军立刻去端氏城!”

刘曜猜得没错,正当他望着灶灰出神的那一刹那,在沁水岸边行军的桓景,刚好远远地望见了端氏城的城墙。董昭和高肃先前领着骑兵在呼延晏营帐外转了一圈,现在又赶来和本部会和,一个都没有掉队。

桓景用千里镜仔细观察着城墙,略略皱眉,守城士兵的防备看来远远在他的预料之上:不光城墙上有士兵日常巡逻,弩机遍布。而且城下亦遍布鹿角,从沁水河畔,一直连到山脚林边。

“桓司马,怎么样?”李矩信心满满,毕竟若是直接用肉眼看去,河边的端氏城不过是一座孤城而已。

“李太守,一场恶战要来了,但我们必须打!”

桓景将千里镜交给李矩,李矩拿着这个新奇玩意好好观看了半天,一点刚刚被唤起的童心,又被战场的险恶局势给压没了。

“刘曜不可能将主力放在这种地方,大概率是一颗闲子”,李矩一边扫视着城墙上的士卒,一边喃喃自语:“依老夫看,不攻城,直接进攻鹿角处,或许可以一举突破。”

“但愿如此,也必须如此。刘曜估计正在追来的路上,我军军粮也不够了,只能速战速决。”

商议已定,新军全军席地而坐,就地起灶,饱餐一顿。毕竟明日就要趁夜急攻敌营。天色渐晚,桓景怔怔地望着夕阳中透着绯红色的城墙,自从西征以来,一路上都太过顺利,这一次总算轮到自己失算,而敌军出乎自己的预料了。

不过幸好,再怎么样自己手下新军将士身经百战,对付一座孤城,应该是绰绰有余。

他不知道,此时城墙上,也有人望着北面的军队,嘴角露出了微笑:“人言桓景少年英雄,如今看来技止此耳。”

“夫人”,一员胡人打扮的将领立在一旁,他虽然满面络腮胡子,但眉眼之间却有些书生气:“我观其军队,动止有法,行伍得当,此劲敌也,何谓‘技止此耳’?”

那女子稍稍回头,貂帽狐裘之间,是一张略带忧郁的笑脸,虽然看神色似乎饱经沧桑,但脸上几乎没有皱纹。

“子远”,她缓缓说道:“论临阵机变,你可谓是杂胡中的孙吴;可论谋略识人,你还不如晋人中一介女流。妾观桓景布阵,知进而不知退。自以为靠着那点计谋,就能摆脱中山王的大军,却不知只要在咽喉要地上布置一支兵,再怎么行军机变也是徒劳。”

女子自不必说,正是大晋前皇后羊献容。

而守将则是刘曜军中的儒将游子远,此人大荔族人出身,大荔是杂胡中的小部落,在自视高贵的屠各部匈奴人看来,简直如奴隶一般,本来不值一提。但游子远努力学习兵法韬略,竟然在天下尚未大乱之时,就饱读六经兵法之学。后来正值乱世,就加入了刘渊的军队。

从端氏城离开之前,刘曜见游子远并非晋人出身,行事又有礼节。于是任命他为守将,这样既能稳住守城的各族军士人心,又不会过于为难羊献容母子。只是他还不知道,游子远读过的兵书,未必在他之下。

“夫人。难道说,你之所以留在此地,并非腿脚不便,倒是故意为中山王在此地留下一支军队?”游子远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妇人,并非只是懂一些宫闱密谋。

“正是,不愧是子远。”羊献容颔首:“否则,以妾身这种贱命,又如何值得中山王拨出五千精锐来守护呢?”

游子远大为惊异,自己本来也打算苦谏刘曜,让他在此地留下一支兵马。当时正值羊献容身体不好,刘曜这才答应分兵于端氏城,他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运气好,可没想到一切都在羊献容的计划之中。

“夫人果然并非寻常女流之辈。”游子远按晋人礼仪毕恭毕敬地拱了拱手:“只是小将有一事不解。”

“游将军大可问来。”

“若说我等胡人,对于晋室本无瓜葛,只是见汉家复兴有望,这才投奔陛下和大王,也还算合理。夫人聪慧至极,又本是晋家母仪,若只是从了大王,做个守家妇也罢,又为何要为我们这帮胡人出谋划策呢?”

羊献容浅笑一声,却好像在掩饰些什么:“子远,你告诉我,为何你一个大荔奴还能懂这么多兵法,我就告诉你为何我要背弃晋室。”

游子远叹了口气,思虑回到从前:

“那行,我先说吧。当初在下十五岁,本是游历京师的恶少年,甚至不叫这个名字。当时盘缠不够了,就去偷窃,一直摸到了一个大户人家。正要得手之时,被一个老头发现了,几个侍卫一下就将我绑了起来。”

“没想到游将军也有这样的过去啊……”

羊献容的声音如风铃一般,游子远心思不禁有些摇动,不过他读过不少诗书,倒也知道什么是忠义:这是大王的女人,可万万不能打主意,方才自己简直如禽兽一般。他咽了一口水,心情稍稍平缓些,这才继续说道:

“我本以为会被打断腿,可那怪老头将我打量一番,只是拍着手说:‘倒是个俊后生!’于是他问了我家中情况,我就如实说,父亲在京城大户为奴,母亲早已过世,所以才在街坊上打流。

“接着那老头就从我父亲主人那里将我买去,做个小小书童。我这名字也是那时候恩人给取的,说是我从大荔之地,浪游洛阳,果然是游子远行。几年下来,我兵书也看过不少,但主要是学六经。”

这故事让羊献容听得出了神,一双纯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游子远:“这老头倒是个好人,不过你后来又怎么去当官了?”

游子远低垂双目,努力避开羊献容的目光,望向地面:“四年之后,我年纪稍长,也学了不少东西。那几年洛阳城开始乱起来,恩人见苗头不对,就将我送去并州做个小吏。还写了信给司马腾,说我气度宽宏方正。说实话,我实在配不上这个清议。”

“那老头看来是个大官,他叫什么?”

“在下依稀记得,恩人的名讳是张华;后来在下在并州,只是听说恩人在洛阳的动乱中去世了。”

羊献容瞪了瞪眼睛,略微有些惊讶,但这一表情只是转瞬即逝。

“夫人,我的故事说完了。你现在说说,你和晋室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今夜太晚了,明日你若能挡住桓景的进攻,我就原原本本地告诉你。”羊献容强笑一下,就转身走下城楼去。

此时刚刚入夜,天空上不见月亮,只有漫天的群星。

“这个女人危险得很,自己什么都没说,倒是把我那些故事全套出去了……”

游子远心中暗语,随后也转身查看沿线防务去了,城楼上唯余风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