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八十一章 中流击楫(本卷完)

晋坞 第八十一章 中流击楫(本卷完)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5:29:30 来源:笔趣阁

两日后,清晨,京口。

浓重的白雾横隔在江面上,京口码头上,大大小小的舟楫正整帆待发。今天清晨,两万流民就要随着桓景渡江北上,开启重返故土的旅程。

宴会结束的那天晚上,在离开之前,琅琊王就将祖逖、桓景留在密室,亲自把手谕赠予二人,承诺各自表他们为豫州刺史和豫州司马,并约定了供给粮草的价格。毕竟在琅琊王看来,桓景本来就和侨姓领袖王导关系紧密,江东豪族又再无反对,那么让祖、桓二人北上,自己获得名声,实在是件合算的买卖。

依照惯例,在出征之前,琅琊王要检阅京口军众,好好壮行一番。然而桓景辞以北方军情多变,谯地不可一日离开自己。见桓景态度坚决,琅琊王也不好再拖延,只是嘱咐道:

“桓司马,江东的境况如何,你也看到了。不是孤不愿出兵,实在是势单力孤,光是对付内部派系就费劲,就遑论出兵协助了。”

“琅琊王的意思我懂,不必多言”,桓景当然清楚琅琊王的境况:“只是在下北征之后,信息多有缺漏。若有小人构陷,当如何是好?”

三人成虎的故事,桓景是再清楚不过了。如果有人假冒自己的名义,在江东兴风作浪;或是有人假传琅琊王的命令,令自己手下军心动摇,这都是潜在的风险。

琅琊王微微一笑,他身后刘隗上前,呈上了一对小巧的白玉虎符:“琅琊王和我们早就考虑到了,这是刚刚雕出的虎符,天下唯有这一对,我们一只,你们一只。将来除正式使节外,亦有密使相随,才能证实消息。”

此时,在等待流民渡江的时刻,桓景把玩着手上的这只虎符,望着第一批离开江岸,驶入江雾之中的船只。船只有限,今日流民会分批次先渡过江,祖逖和自己会在最后一批之中离开江东。

正当桓景无限感慨之际,身后温峤慵懒地打了个招呼:“桓内史,现在又成了桓司马了!”

此人方才睡醒,见众人都去码头上,早饭也不吃,就披上一件大氅赶来码头上。

“太真兄也要回刘公那里了。”桓景回头应道。

“是啊”,温峤也凭栏感慨,却忽地想起一件新鲜事:“对了,听说最近顾荣宴会后中风了,不过半日就死了。”

“此话当真?”一旁祖逖惊觉回头,桓景也瞪大了眼睛。

“听说那顾老死得真是冤,本来老人中风,如果快速灌以汤药,或许还有救。但是当夜,顾府宅院南面火起,所有仆从都去救火了,没人发现他中风。等第二天再发现时,已经晚了。”

祖逖意味深长地看了桓景一眼。桓景会意,又想到了两日之前,祖逖在宴会上所述的江东往事。

和表面的慈祥和善不同,按祖逖的描述,顾荣可谓是心狠手辣,从陈敏之乱前后的所为就可见一斑。

当初陈敏以少胜多,连战连捷,讨平为祸江东的流寇石冰之后,声望一时无两。手下军士众多,完全可以压制住江东士族。此时顾荣站出来,以中原祸乱为由,率先怂恿陈敏割据江东。

因为顾荣首倡割据,陈敏对顾荣信任有加。在顾荣的操作下,陈敏将军士换成江东本地人,又任用豪族为军吏,希望能与江东豪族共存。

可这正是顾荣掏空陈敏军队的计策。顾荣无意让江东士族与陈敏分享江东,只希望江东能有一个士族的傀儡罢了,可陈敏显然不是个安分的人。

于是当朝廷派兵前来江东之际,陈敏主力离开建邺,内部空虚。顾荣率先发难,江东豪族无不响应,陈敏部将周玘、甘卓纷纷背叛。昔日百战百胜的陈敏一夜之间兵败如山倒。

听说陈敏最后欲率残军与顾荣一较高下,然后顾荣以其威望向大军一挥羽扇,竟令陈敏军溃散,陈敏被逼出奔,但走到江乘就被捕,接着被押到建康与母亲及妻儿一同被诛杀,只有一个女儿在乱军之中不知所踪。

如此挥羽扇退军的枭雄,最后中风而死,桓景感叹,这也是造化弄人。

但对于祖逖和桓景而言,这消息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江东豪族与侨姓士人的新一轮斗争又要开始了。那么就要更坚定地北上,离开江东这个龙蛇缠斗之所,避免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太阳渐渐升起,浓雾渐渐散去,宽阔的江面从雾气中现身,但还看不到对岸。

“祖刺史,桓内史!这是倒数第二拨了,等渡完这一拨,你们就该登船了。”

船工朝着河岸号叫,军士们报以热情的呼喊。这倒数第二拨主要是祖逖的部曲,不过舟楫较少,还是装不下许多人马,留了祖逖、桓景还有二百余精锐亲兵在南岸。桓景吩咐温峤也上了这一拨。

目送着这一拨舟船离去,桓景踌躇满志,简直想要放声高歌,可是被一声呼喊打断了思绪。

“刺史!司马!你们看”,一旁一个亲兵赶来,单膝跪在二人身前,一边回头朝京口方向指去。

二人回望,只见此时京口方向,忽然起了一阵烟尘。伴随着鼓角之声,这烟尘之中,好似有千余军众赶来。

只见当头一个文官,全身戎装骑在马上,身后却是几员将佐。桓景定睛一看,原来是戴渊。

“戴若思所来何事?”

“琅琊王有命,先前官职作废。桓内史仍可自称豫州司马,可携流民自行离去,但不得以北伐为号,且祖祭酒需留在江东为质!”

“我方已留祖约尚在江东为质,何质之有?”祖逖急切地发问。这是桓景第一次见到祖逖急切的态度。

两人对视一眼。桓景看得出来,祖逖在担心自己会在最后抛下他离开。毕竟这个命令对于桓景而言,似乎也别无损害,自己已经得到了全部流民,官职也升到了司马。

但桓景将长槊一横,身后祖逖明白了桓景的意思,向前怒目喝道:“竖子安敢擅矫琅琊王手谕!虎符……”

桓景赶紧制止了祖逖,并在一旁耳语道:“那个玉虎符是琅琊王与你我的秘密,不足为外人道也。”

而戴渊似乎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了一个长条的青铜虎符:“你说虎符么?”

祖逖明白了桓景的意思,也向他耳语:“这不是玉虎符,可见并非琅琊王的意思,此中一定有诈。”

桓景见状,将槊扔在一旁。戴渊见他扔下手中武器,以为他要投降,正欲策马向前。

只见桓景飞速地从肩膀上取下弓,从背上抽出长箭。在电光火石之间,只一箭,却正中戴渊头上的文士冠,将其击得粉碎。戴渊抱着脑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而桓景已经将另一支箭抽出,将弓弦拉满:

“若思,看在你我是熟人,所以今日只射汝冠;如果再向前相逼,就射下方三寸!”

戴渊看看桓景的箭头,又看看一旁祖逖两旁的董昭和士况皆是彪形大汉,麾下两百士兵个个都是虎贲之士。如果贸然硬上,对方若作,凭部下千人,也未必能管保取胜。所以踟蹰不敢向前,两军只是对峙。

太阳渐渐上升,空气中一片寂静。

“哟,若思也来了,是来送行的么?”江上传来一个声音,戴渊抬头望去,薄雾之中是几十艘舟楫,舟船上满是兵丁。

原来是温峤正好带着船队从江对岸赶来,见岸上密密麻麻的人,双方剑拔弩张的气势,又看见戴渊被桓景射得稀碎的冠帽,他明白情况有变,赶紧命水手全部持矛立在甲板上,远远看上去甲板上也像是有精兵无数。

他故意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样子,正是为了给戴渊一个台阶下。

见对方援兵已至,温峤又给了个台阶,戴渊立马堆笑道:“原来是太真,哈哈哈。是琅琊王让我率本部为你们送行。这……这是一个小玩笑,祝你们一路顺风。”

“若思兄”,温峤故作嗔怪:“你这玩笑是吃了多少五石散才想出来的?快去行散,小心五石散毒发身亡。”

“那是,那是。我这就行散去也?”

“好!不送!”温峤远远应道。

见戴渊率军远去,一场争端消弭于无形,温峤方才慌忙下船:“祖公,桓司马,你们还好吧?”

“若非太真,今日就算能脱身,也要和江东决裂了。”桓景应道。

“现在不是作儿女语的时候,我们速速过江”,祖逖催促道:“戴渊还有水师,现在不清楚是谁绕开了琅琊王行事,我们的敌人在暗处,那么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得出来。”

桓景猛醒,戴渊还统领着水师,说不定此去正是去找水师去了:“祖公说得对,不但要速速过江,过江之后还要直接走陆路。沿江而上的话,被戴渊的水师追上就不好了。”

温峤赶紧接剩下的两百人上船,祖逖和桓景二人让军士上大船,自己则与几个亲兵登上小舟。因为小舟视野宽广,方便随时观察江上情况。船上全员皆摇楫,小舟飞速向北前行。

阳光完全驱散了迷雾,已是正午,江上波光粼粼。阳光之下,流民已经聚集在江北沙洲之上,而大江之南,苍翠的北固山正缓缓远去。

“那片沙洲,听说太康年间才从江中露出来,附近乡民不少去那里种瓜,故得名瓜洲。”祖逖指着沙洲说道。

桓景不禁回忆起中学时学到的诗词:原来瓜洲渡是这么得名的。

祖逖又回望身后的北固山:“那里是北固山,风光秀丽。只是此行一去,或许再也见不到了。”

“是啊,江东风云诡谲,不是能久待的地方。顾荣这一死,江东士族即使不作乱,怕是也要分崩离析。之后琅琊王和侨姓的平衡就要被打破了。”

“不过桓司马也不必挂念了”,祖逖宽慰道,舟楫用力向后,泛起层层浪花:“到了中原之后,江东这些破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是啊,进了中原后,只要琅琊王能依约卖粮,那么江东士族之间的斗争大概就再无关系了。

舟师已经到达大江中流,过了此线,则江东渐远,中原渐近了。江北一片莽原,望之心思旷然。

“此水分隔南北,古称天险。今日诸君舍弃江东之安逸,去往北方,是自趋险境。琅琊王不能来送,我们不妨自行立誓壮行!”

祖逖高举船桨,向下击打水面,水花四溅: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桓景词穷,只是也随之击打水面,大喊:

“俺也一样!”

一时间,小舟之上,船桨此起彼伏地击在水面上,溅起层层浪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