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前秦书 > 秦书 卷五十二 忠义类第二

前秦书 秦书 卷五十二 忠义类第二

作者:张仕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20 13:09:38 来源:笔趣阁

夫人之在世,事君以忠,养父母以孝,待友以义,育子女以情。此人之所以立足,文之所以播沐,社稷所以传续,苍生所以康忻。以是前贤往圣,莫不扬赞孝道,宣章忠义,以期能变浇薄之俗,移陵夷之风。然父母子女,血肉所系,不孝亲而育子者,禽兽不如,人间所寡;而忠义之事,非仁人志士,则难以躬践矣。故兹既欲拟迹先明,劝励来者,所以广录其事,以成《忠义类》也。

阮它,字桐成,吴郡海盐人。家世郡中豪杰,贩私盐以致富壮,海虞闻名。梁末许庶民以钱购他县官(注曰:不许购本县官),它父环遂为它购富春令。时购官之令,多贪脏以偿直(注曰:偿其购官之财),而它爱民如子,每以清宁抚众,甚得人心。

崇宁八年,士尚攻富春,它据城而守,尚连战不能拔,遂懈而围之,它乘夜而出,烧破尚营而还。尚不胜耻忿,乃筑土为楼,悉众肉薄,蚁附逼城。它遂劝率士卒,应锋摧折,尚军死数万乃下之,并禽它。尚缚之于前,厉声问曰:“我义师所到,无不面缚,竖子何敢负隅顽抗?”它唾其面,訾之曰:“我大梁臣,为至尊守垂远,恨不能诛汝耳,安有贵生贱节乎?”尚叹而与左右曰:“我幸为义士责。”解其缚,褪其衣,命人以刀斩裂之,谓它曰:“卿衣已代卿尽忠矣(注曰:谓代其死),卿身可为义驱驰乎?”它愕然,揖涕曰:“乞报明公。”尚大喜,以为营将。

从尚取九江、庐江,每战力斗而前,常轻甲以冲,尚每戒其轻剽,它对曰:“此身明公所与,焉不倾力以报乎?”

十年,士尚称王,以它为御史大夫。是岁,士尚与郝应战于江夏,尚不利,应使其骁将彭虎追尚,它逆行与战,力斗奋戈以距虎,见尚已远去,乃走。是役无它,尚危矣。士尚与郝应争豫州,它常持戈以从。十五年,士尚僭号,以它为御史大夫,加给事中,领镇北将军,封海盐侯。

开阳六年,袁善以徐州降士尚,尚使它将兵七万以迎之,遂取其地而还。十四年,从士尚部将陈河与圣王战,败绩,为王所禽,王说之曰:“久闻将军忠勇之名,风彻东吴,诚义士英雄。而今天下势晰,命数在秦,非人力所能易,将军盍不顺奉人心,弃暗投明邪?此犹未晚矣,冀将军思之。”它谢曰:“仆亦闻秦帝与圣王明主贤相,天下所服,苍生与之,士民用乐。然它蒙吴帝自辱,剖情推爵,分当死节,宿愿衷心矣,但无复再言。”圣王不忍杀之,遂释之。它乃隐逸乎山丘之中,不复出与世间相及,不知所终。

方世圣,名明,字世圣,上谷居庸人。以美名,遂字行。初为郡卒,抗击鲜卑有功,累迁本县尉。梁末荆楚动荡,遂募勇士欲平荆,世圣应募,于是转为新野县尉。

崇宁九年,新野为郝应所破,县军皆覆,世圣奔还洛阳,梁廷以其有劳,不责,以之为沔阳令(注曰:在汉中)。十一年,以讨沔水船盗有功,迁郡尉。十二年,汉中太守卒,以世圣补太守。

十三年,高帝使郭孝成北取汉中。孝成使圣王将大军道乐城,自精锐趣南郑,世圣以圣王为忧,遂悉遣兵赴乐城,孝成遽至南郑,破城斩将,俘敌主事,押于乐城下,乐城遂降。于是孝成进围褒中(注曰:时汉中治不在南郑而在褒中),世圣深垒高城,然后出与战为孝成所破,遂还城,固守。孝成连攻过月,弓石相加,郭墙几夷,粮尽力屈,兵民相食,死者交枕。世圣知不可守,而不忍见军民之同死,遂与众言曰:“我为天子命官,受符赐印,当死忠节以报圣恩。而卿等皆布衣黎民,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匪蒙一官半爵,无必与我同亡。”遂使使出而降,然后于城上东面,叩首再拜,自刎于城下(注曰:梁都洛阳,在东),血溅于门,以示其尽守土之忠。孝成闻之,叹曰:“此壮士,恨不能为我所用。”汉中士民皆感戚,号哭为葬,为立祠乎城东,岁常祭祀,至今犹然。褒中城门之血亦洎今犹在,人皆不欲洗易之,每相谓曰:“此方太守血,当久卫我汉中,不可弃矣。”

高帝闻之,亦怅然叹曰:“惜此忠臣矣!奈何未逢明主。”世圣有二子在褒中,高帝征之。长子从良,受益州参军,孝成举蜀中畔,从良伪从,而使人报书于圣王,为孝成所知,害之。

次子从益,字正平,受御史中丞,从帝东出函谷,为军正,事公笃恳,以功为御史令。

七年夏,吴魏连兵四十万乡洛,帝议与群臣,郜芝言曰:“今敌虽众,而吴魏不能合,可乘其劳顿,以我之精卒,要彼弱处,一战威发,挫其锋锐,则其自行瓦解,不战可退。”从益驳曰:“不然。臣以为,敌势众,我不能卒败,可坚壁清野,待敌深入,敌既远来,内隙而粮远,一战可禽。”郜芝又言曰:“方御史之策,必使敌终临洛下,不可御也。”帝谓曰:“今其锋锐,未必可挫,亦坚壁以待。”遂从从益计,而魏师果不退,推锐至于洛阳之南。帝虽召圣王而破之,而从益自以速祸于国,请自免,帝优诏不许。

从益之为御史,执法严重,虽门阀豪族,亦不惮怵。郜芝尝戒其门子孙在官者曰:“汝等务礼方御史,不可与之触忤。”从益闻之而诣芝言曰:“岂犹怨昔魏吴之事乎?”芝愕曰:“何以出此言?”从益对曰:“从益执法虽严,无不以公正。卿戒子孙礼我而勿触,岂非以我因私情而定法邪?”芝悟,遂谢之,于是二人友义日深。

十四年,转少府。昌武三年,进为光禄大夫。延昌元年,致仕。五年病卒,时年六十七。

黎玉,字瑛瑯,济北刚县人。少勤学而慕古之义士,常自勉励。县中以其有学,荐为本郡记室,稍迁本郡长史。

兖州刺史任澜闻其名,辟为别驾,待以客礼,玉遂怀感激之心(注曰:为下张本)。玉条理州郡,以仁信治民,颇得人和,国内称之(注曰:国谓魏国)。

登丰三年,赵氏篡逆,贼主赵献亲将众寇兖州,澜不意其卒至,遂败,欲还山阳,而山阳太守郑芃以数县降赵献,澜遂不得还,南走陈留,道为献部将谷烨所伏,中流矢而薨。芃以书招玉,玉得书大怒,勃然曰:“何来贼子?!畔主而害君邪?”遂据昌邑(注曰:兖州治所为昌邑),不与贼同,潜使人东送澜诸子于宋王,亲登郭墙,欲与贼决战。贼既至,重围而偪,说之曰:“久闻黎别驾美名,饱读典章,洞悉前代,何以不昧天时,抗拒王道,效愚命尽之主,坐死已亡之国乎?诚哲士所不为矣。”玉在城上斥之曰:“汝等悉食秦家俸禄,而反跪首赵氏,徒成乱臣贼子耳,在此迷途知返,犹不迟也。我蒙君超擢,忝寘州佐,自当奋节效忠,何用复言?!”贼遂悉众薄之,玉力战,竟不能敌,城破殉国。光宗即位,追封玉为关内侯,赐复其家。

颜恩,字思德,琅琊即丘人。恩身修貌美,善书,遂为太守詹特辟为郡记室。高隆二年,累迁为费令(注曰:费在兖州之泰山)。泰盛元年,特病卒,无子,无人为收葬。恩闻之,弃官而还,为之设丧而葬。郡诉其弃官,刺史任景以其既为特之故吏,本义而委职,还报恩德,遂不罪。远近闻之,皆赞景而嘉恩。

蒙竹,字子直,长沙罗县人。罗县在湘湖之会,车船所集,蒙氏乃因其地而为商,资产万计,名动荆襄。竹父会,为南国巨富。会既卒,竹承其业,而散家财于兄弟亲友,人问之,对曰:“财物焉足常守乎?金银虽贵,犹凉物也。”

其叔入狱,竹倾产以赎之。既出,其叔诣竹来谢,竹辞曰:“非欲求报也,叔父好生自爱,则足矣。”

后桂阳太守张琛、荆州刺史刘织辟之,竹皆辞不就。琛卒,竹往会丧,见其家贫,分财之半与其寡妻孤子,人皆语之曰:“琛辟君,君辞,则非其故吏,何以至此?”竹对曰:“府君既辟愚,即屈身而尊礼,恩已著也,焉有不报?”时人叹赏。

伍柏,字劲青,广阳蓟县人。家世有学问,柏父凡,为北州名士,通《三典》《县章》,远近来从学。柏承其父业,为州所辟,累迁广阳太守。

天正七年,鞑靼荼毒河北,涿郡太守李增以城降,鞑靼遂逼广阳。柏送州府吏南走,己率将卒垒城以待敌。鞑靼既至,多骑众,不能破城,李增为之造云梯冲车,遂百道扑蓟县(注曰:广阳治所在蓟县)。柏众少,不能悉挫之,于是城破而为贼所俘,拒不降敌,殉国,伍氏老少咸为鞑靼所害。

中宗追赠其为关内侯。今上大圣皇帝既驱鞑靼,重追赠为关内侯、幽州刺史,为立碑于县界。

司马邦,字弼国,太原祁县人。少豪迈,好与乡里少年无赖相结,抢劫行商,尝入狱。

天正七年,鞑靼寇盗河北,遂陷太原。永皇二年九月,武昭帝破胡于雁门,遂进趋太原。十月,鞑靼左贤王百托来将大兵赴太原,与武昭帝相持。邦遂招合旧时乡里少年无赖,并募结士民,于城内起义以应武昭帝,为百托来所杀,追赠晋阳侯。

史臣曰:阮它报斩衣乎士尚,方明刎东面于残梁,虽皆暗昧天道,顿厄庸主,然观其忠心纯志,诚耿烈巍然也。黎玉死节昌邑,伍柏殉国蓟中,则真光耀华夏之骨,激感后来之人,悠悠正气,播风汗青而永铭竹帛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