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小村医脉动苍穹 > 第624章 毕宿星团

小村医脉动苍穹 第624章 毕宿星团

作者:文竹新禾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7-11 15:23:10 来源:笔趣阁

毕宿五组成的星系比较特殊,毕宿五除了内部的两颗行星,它还有一颗伴星,那就是金牛座a—HG01的白矮星,毕宿五和这颗白矮星相互绕着运行。

宇宙中天体中的白矮星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因为它的颜色呈白色、体积比较矮小,因此被命名为白矮星。白矮星是演化到末期的恒星,主要由碳构成,外部覆盖一层氢气与氦气。白矮星在亿万年的时间里逐渐冷却、变暗,它体积小,亮度低,但密度高,质量大。通过对白矮星的探测研究发现,在银河系中已被发现的白矮星有数十万颗。

毕宿五和金牛座a—HG01白矮星都是经历着恒星的末期,而常庆辉博士在对金牛座a—HG01白矮星的光谱观测中又是发现了空间岩石碎片的信号痕迹,这就暗示着它撕碎过周围的行星。

毕宿五星系无疑就是恒星系的晚年时期,因此在之前的主序星阶段,它的周围会有着一定数量的行星绕转着,并且也会拥有着单独的星云层。后来随着它的演变,周围的行星渐渐的被它或者被大行星毕宿五b给撕碎了,又是某个时候附近的白矮星金牛座a—HG01进入了毕宿五星系,于是有了伴星的天象。

中低质量的恒星在主序星的后期阶段,氢聚变反应结束以后,将在核心进行氦聚变,即每三个氦核聚变成一个碳核,碳核再捕获另外的氦核而形成氧核,因此会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现在的毕宿五就是这样的恒星,等待它的命运,最后的结果就是成为一颗白矮星。

红巨星成为白矮星的过程也是很漫长的,当红巨星的辐射压力不能平衡引力的时候,外部向外膨胀并不断变冷,而内部氦核受引力作用收缩坍塌,被压缩的物质不断变热,最终内核温度将超过一亿度,于是氦开始聚变成碳。经过几百万年,氦核燃烧殆尽,于是氦层内部就形成了一个碳球。碳球外面仍然是以氦和氢为主的混合物,这个时期整个碳球周围的核反应过程变得复杂起来,中心附近的温度继续上升,最终使碳转变为氧元素。与此同时,红巨星外部开始发生不稳定的脉动振荡,于是外层的氦氢层会被抛离出去成为新的类木行星或者外层星云,就这样在红巨星内部便诞生了一颗白矮星。

白矮星是恒星的最末期,它的内部不再有物质进行核聚变反应,因此不再有能量产生。这时的白矮星不再由核聚变的核能热来抵抗重力崩溃,而是由极端高密度的物质产生的电子简并压力来支撑。物理学上,对一颗没有自转的白矮星,电子简并压力能够支撑的最大质量是1.4倍太阳质量(钱德拉塞卡极限),许多碳氧白矮星的质量都接近这个极限的质量,有时经由伴星的质量传递,白矮星可能经由碳引爆过程爆炸成为一颗超新恒星。

白矮星和金牛座a—HG01和毕宿五作为彼此的伴星,二者很有可能最后结合到一起形成大爆炸,于是又一颗新的恒星即将诞生。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如果毕宿五不是在红巨星时期和白矮星金牛座a—HG01结合,当它也成为白矮星的时候,也许最后的结果它和白矮星金牛座a—HG01都会坍塌成为黑洞,再后期就是两个黑洞的合并。

如果按着天文物理学分析,白矮星的末期会成为黑矮星,因为白矮星没有能量的来源,因此它将会逐渐释放它的热量温度降低。经过漫长的时间,白矮星的温度将冷却到光度不再能被看见,而成为冷的黑矮星。不过宇宙中的黑矮星并没有被发现,也许是宇宙年龄的关系,现在的宇宙仍然太年轻(大约137亿岁),即使是最年老的白矮星依然辐射出数千K的温度,因此在宇宙中还不可能有黑矮星的存在。其实大多数的白矮星没有等到成为黑矮星的时候,它们就是在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作用下而收缩坍塌成为了黑洞,或者它们遇到了其他的高能辐射红巨星,从而会合并成为新的恒星。

常庆辉博士与其他的两位博士一起观测研究了毕宿五周边的天体以后,接着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毕宿星团。

星团是指一堆恒星聚集成的集团,也就是相对来说恒星比较密集的一片区域,而且它们是源于同一片巨大的分子云,星团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较为松散的疏散星团,另一种是较为密集的球状星团,它们遍布了整个银河系。

疏散星团一般由最多几千颗恒星组成,由于恒星数量比较少,密度很低,它们之间仅仅靠着微弱的引力吸引着,如果周围遇到其它气体云或者引力扰动,很容易就被瓦解。所以大部分疏散星团的寿命都很短,一般只有几亿年,加上来自星团的辐射压,会慢慢地把周围的分子云吹散,因此疏散星团有了“恒星的摇篮”的名称。

疏散星团在银河系中不是很多,目前发现的只有一千多个,比较出名的像蜂巢星团、毕宿星团、昂宿星团等等。目前认为疏散星团是研究恒星演化的关键天体之一,首先,大部分恒星最初都来源于疏散星团;其次,因为同处于一个“摇篮”,这里的恒星无论是年龄还是化学成分都差不多。这些恒星就像刚出生的多胞胎一样,相互之间除了质量,其它参数几乎一模一样,因此给研究带来了方便。

球状星团,它内部的恒星通常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颗,尤其是中心区域,密度非常高,恒星和恒星之间通常距离很近。除了恒星数量上的区别外,球状星团还有很多和疏散星团不同的地方。球状星团的形状很规则,一般是比较完整的扁球形,而疏散星团的形状就不是很规则,毕竟相互之间的引力比较弱,容易形变。

疏散星团和球状星团除了形状区别外,它们出现在银河系中的位置也不同,疏散星团一般只出现在银河系的银河平面附近,而球状星团则不光会出现在盘面附近,包括盘面的上下各个地方都会存在。相比于疏散星团,球状星团整体的数量要稀少得多,目前在银河系内只发现了100多个,即使是河外星系的“仙女座星系”,它的内部也只有几百个球状星团。

目前对宇宙探索研究中,能确定的是在已观察到的这些球状星团里,还没有发现新形成的活跃恒星,也就是说,这里面的恒星往往都是些老年恒星。如果说疏散星团是恒星的“幼儿园”,那么球状星团就是恒星的“养老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