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益临县气象局报告,全县境内自从四月十三日下过一场中雨,直到十月七日才下了一场小雨,极度的干旱,使得南部丘陵地带民众饮水都成了困难。
这时候蔬菜大棚的优势再次完美凸显,相对于露天种植的大水漫灌,蔬菜大棚相对密闭的小环境更有利于水土的保湿,一口机井便足以保证十几亩蔬菜大棚的灌溉,入冬以后,干旱继续,连续的晴天使得菜棚内始终保持高温状态,直接促成了大棚菜的优质高产。
有了优质的货源作保证,天南地北的客商一起涌了过来。
因为玫瑰花园有限的容积优先停泊外来的大车,一些近路的客商便将小型货车直接停靠在菜棚边,就地采摘就地交易,蔬菜新鲜不说,还少了进场费,何乐而不为。
苏居安的辣椒年年都是精品,这也使得苏家的菜棚成为菜贩子光顾的首选之地。
腊月二十二,苏家菜棚迎来了最后一位顾客,明天就是农历小年,辛苦了一年的司机师傅也该停工进入过节模式了。
小厢货司机是个三十左右的男子,跟车的女子是他媳妇,小两**易完成后却迟迟不愿离开,苏居安看着司机赤红的脸似乎很是为难,急忙上前问:
“大哥遇到难事了?”
司机急忙摇头,看了一眼妻子却又无奈的点点头:“你嫂子有件事求你,但是君子不夺人之爱······”。
苏居安笑了:“不就是东墙下那几盆杜鹃花嘛,前几年从南山刨来的毛鹃,孩子他小姨春上嫁接了日本进口的杜鹃芽子,没想到开花这么好看。”
“你妹手真巧。”小媳妇自打进棚,眼睛就几乎没有离开过那些盆栽,听说出自一位年轻的女孩子手,心中更加艳慕不已。
“我这个妻妹确实很优秀,还是昌潍农校的在读大学生呢。”因为他的坚持和资助,秦玉换终于踏进了大学校门,这是苏居安最引以为傲的一笔。
“难得嫂子喜欢,弟弟送你一盆,不过就一盆啊,多了咱说了不算。”
司机见苏居安如此善解人意,急忙掏出五十元钱塞进他的衣兜,“这么好的花咱不能白要,这钱兄弟一定收下。”
苏居安一愣,五十元,那可是半筐黄瓜的价值啊,就这么心甘情愿的给了?
转眼间,夫妻俩兴高采烈地钻进驾驶楼,苏居安追出来,眼见大车一阵风似得跑远了,脑海里突然闪过纪县长两年前的一句话······
正月初二,原本是出阁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因为县城通往地市的长途客车尚未恢复运营,苏家午饭餐桌上只有纪云扬一位客人。
作为一县之长,虽然纪云扬经常往来于辖内各个乡镇之间,但也屡屡过门不入,她确实太忙了,这种忙碌并非只是工作上的繁杂,更加让她心力交瘁的是那种时而堂皇,时而匿形,围绕在身边的无处不在的阻力。
或许只有这一天她才能安心地休息一天吧。
但是苏居安的一席话却打破了席间宁静祥和的气氛------
“姑姑,前年您说的花卉种植真的能够在咱们北方大面积推广吗?”
纪云扬诧异地看了一眼苏居安,“怎么想起这事来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玉换不是嫁接了几颗杜鹃嘛,被一位收菜的老板相中了,五十元一棵,这可是半筐黄瓜的价值呀。我想,如果能大面积推广,那利润可就大了去了。”
“理论上可以,但是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盲目上马会有风险。”经过造纸厂污染事件,纪云扬考虑事情更加缜密沉稳。
“我看行。”苏思安对大哥的设想很感兴趣。
秦玉美却不干了:
“老二可别瞎赞成,你哥就是和钱有仇,去年好好的市场捐了,今年种菜刚挣几个钱又要种花,鲜花能当饭吃呀。”
苏居安瞪了老婆一眼:“一有事就提那个市场,咱们投的钱不是早就回本了吗,再说市场是我们一家建成的吗?那么多人出工出力,合该都为你家服务呀?”
秦玉美的犟脾气从来都是有啥说啥:“就凭咱俩?养着两位老人,供着俩大学生,还有乐乐,哪哪都用钱,万一养花不成全家跟着你喝西北风啊。”
因为村里事多,苏居安很少能够兼顾家里的农活,秦玉美一过门便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这几年妻子受了多少罪,做丈夫的自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平时有了分歧,也尽量的顺着妻子,但是这件事不同,或许它关系着将来十年,二十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命运与发展,他已经从这几年的种植经验中隐约感到了生存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