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本无意成仙 > 第91章 应是离神仙更近了

我本无意成仙 第91章 应是离神仙更近了

作者:金色茉莉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07 18:47:00 来源:笔趣阁

“叮叮当当……”

这山间没有别的声音,只有这铃铛声在白云深处回荡,清脆空灵。

一行三人,一头驴子。

一个身体瘦弱的中年男子,身着宽大长袍,戴着斗笠,蓄着胡须,骑在蹇驴背上。那宽大的长袍盖住了他的腿,人也羸弱,驴也羸弱,互相之间倒是有了一种负负得正的和谐感觉。

好一个清弱的文人形象。

身旁两个从人,一个十**岁,脸圆圆的,背着行囊牵着驴子。一个二十多岁,一脸坚毅,身背弓箭手提长刀。

“官人,前边有人。”

“好像是位道家先生。”

“过去看看!”

驴背上的男子努力的看过去,读书多年,眼已昏花,看不清楚,但还是露出了兴奋之色。

到了近前,他才看清。

果然是位道家先生。

男子眼睛立马一亮——

在这云顶山上,莫非是仙人?

不过余光瞥到旁边吃草的马、地上放着的被袋时,他心中不免失望,倒也不表现出来,而是骑驴走近,从驴背上下来,向宋游拱手:

“见过先生。”

宋游也只得起身回礼:

“有礼。”

“在下姓崔名尚,字不止,号南溪居士,原是栩州人士,与先生在此相遇,真是有缘。”

“在下姓宋名游,字梦来,逸州灵泉县一山人。”

“先生没有道号么?”

“暂无道号。”

“这……”

“足下莫要误会了,只是在下刚下山不久,还未想好该叫什么。”宋游平静说道。

“原来如此。”

这位崔南溪笑了笑,这才问道:“梦来先生可是要去山上?”

“正是。”

“可要去山顶?”

“要去的。”

“云顶山道路难行,难于上青天,传言越传越玄,倒是越来越少有人敢说往山顶去了。”崔南溪拱了拱手,“一路行来,只见到先生,不知在下可否有幸与先生同行、共上云顶?”

说着顿了一下,看了眼宋游这一马一猫:“若是遇到豺狼虎豹,也好互相照顾一二。”

“若是脚力相仿,同行自然是好。”

与崔南溪将目光留在宋游身上不同,他身后的护卫观察得更仔细些,很快就将目光瞄向了旁边那匹枣红马,并留意到这匹马没有缰绳。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

这只能说明人家走到这里并不是靠的运气,与之相伴,也许是好事。

“先生莫再站着说了,坐吧坐吧。”

“好。”

两人便都在草坪上坐下来,隔着一段距离,都是面朝前方云海,将开阔装入胸中。

崔南溪左看右看,找着话来说:“这是先生家的猫?”

“算是。”

“这猫跟着先生上的山?”

“是啊,累得不轻。”

躺在地上的三花猫闻言顿时把头举起来,盯着宋游看,若非有别人在场,怕是早已出言反驳了。

“它不会跑吗?”

“不会。”

“我听人说,猫很难养熟,不知先生是如何做到的?”

“以心待之。”

“好一个以心待之!”

崔南溪不由拍掌,觉得这位先生年纪虽轻,却也有妙处,随即道:“先生应当也是慕名来这云顶山上寻仙的吧?”

“看来足下也是。”

“来这里的不都是?”崔南溪仰头看天,露出神往之色,“听说二十年前,乘安先生便曾在这座山上遇到过神仙,把酒言谈,好不快哉!再往前于此山中遇见过神仙的人便不计其数了,只是不知我这一行能否有幸寻见,不知那神仙又是什么样子……”

“乘安先生真遇见了神仙?”

“谁知道呢……”

宋游听他这么一说,便知晓了。

不管以往的人是真在这里遇到了神仙,还是假在这里遇到了神仙,是压根没有遇见,还是只遇见了仿佛是神仙的山中精灵、清修隐士,这位崔南溪都希望能在这里遇到自己心中的神仙。

看他这样子,怕也正是失意之时。

自古以来,诗人文人落魄便爱寻仙。

不过宋游心中差不多也这么想——

根据那些传闻判断,他觉得这云顶山上多半是没有神仙的,可他仍旧希望能在这里找到。

只是什么是神仙呢?

或者说他想邂逅的、见识的神仙是什么样子呢?

把神仙两个字拆开,意思其实相近互补,不过深究又有不同,在民间多数是把它们混淆成了同一个意思,神和仙区别不大。

细究起来,两相比较,神与信仰、职责、权力这些词更接近,仙则更像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

若说他想找的神,自然不是天宫那种。可就算不是广义上无所不能的神灵,也该要有他难以想象的伟力、敬佩不已的功劳德行才对。

若说他想找的仙,也该是远离尘世,有高深的道行,又对世间事有独特的见解,有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的人。如果修为境界实在是高,就算道行低一些甚至没有,他也愿意称一句仙。

只是哪里有那么好找。

正想着时,身边传来崔南溪的声音:“坐着也有些凉意,先生,不如我们继续启程吧,争取在今天便爬到顶。”

“也好。”

宋游也起身了。

听见他们说话,三花猫一翻身就爬了起来,伸个懒腰,便当先走在了前头。

为了证明自己其实不累,她将四只小脚倒腾得飞快,碰到路边有野草拦路,连钻都不钻,要故意跳过去。

而崔南溪见宋游没有骑马,便也不再骑驴,而是与他一同步行,看着猫儿,边走边笑:

“先生家的猫儿真通人性。”

“她很聪明。”

“她竟回头来看!”

“她听见了。”

“哎!在下眼睛昏花,竟是现在才发现,先生家的马儿竟然不用牵绳!”

“马儿也听话。”

“也是以心待之吗?”

“差不多。”

“先生也是一位高人啊。”

走到前边不远,忽然见到一片红叶。

不知是什么树,在这山中叶子已然红透,远远看去极其惹眼。

猫儿先到,停下来看他们。

一行人缓步走来,铃声叮当响。

红叶不止是染红了这半片山,也落满了地面,黄红斑驳,踩上去软软的,咔嗤作响,真是美好极了。

深山中有两人的说话声。

“好一幅深山秋景!山下是夏,往上走又百花齐放,好似春天,本以为往上渐渐寒冷萧瑟,便是秋天了,没想到还有这片秋景!早已听闻云顶山一山有四季,尚未亲身体验过,却是不知竟如此神奇!”

“足下冷吗?”

“还好,比先生穿得厚些。”

“那便好。”

“先生也是从长生县过来的吗?”

“正是。”

“那想必也是昨日早晨从对面坐船过来的吧?前天晚上可有去湖中心夜泊?说不定我们的船还离得不远呢。”

“我们早了两天到对岸渡口,倒也去湖心停了一夜,不过早上却原路返回了,后来沿着湖畔绕过来的。”宋游说,“昨天早上开始爬山的。”

“那要绕多远?”崔南溪很惊讶。

“二百里路。”

“为何不直接坐船过来呢?”

“想着湖畔风光好,走走也无妨。”

“先生雅趣!”

“只是无事可做罢了。”

“听闻先生是逸州人士,又怎么到了这里来?”

“云游天下,途经平州。”

“真自在啊!我若年轻一些,也该和先生一样寄身心于这天地才对!”崔南溪摇了摇头,“何至于被这政事纷争所束……”

“足下为何又到这里来了呢?”

“实不相瞒,无意得罪了朝中权贵,又被党争所牵连,贬官至此。”

“原来如此。”

“唉……”

崔南溪不禁长长叹气。

“足下还请开怀,人生起起伏伏,都是常事。”宋游便也随口劝解两句。

“我倒不怕贬官,哪怕把我贬到凄凉之地去,不也照样能换一方山水观赏?在下也曾是个爱好山水之人。”崔南溪无奈叹气,“只是年少便曾立志要名留青史,哈哈,说来也不怕先生觉得崔某自大,数十年下来,崔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认为博古晓今,天文地理无一不知,在长京为官几年也算在文人隐士之间有了不小名气,可却不能实现抱负,实乃是一件憾事。”

“世事难料,未来还长。”

“先生不必宽慰,我于诗词一道难以传颂天下,于朝政一途也难以记入史书,这倒也没什么,又有多少人能留名汗青呢?只是早知如此,我还不如多花些时间去踏遍天下山水,寻仙问道!正所谓,千里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不也快哉?”

士人爱与僧侣道人交谈的原因便在这里了。

他们认为僧侣道人是世外之人,即使是路边偶遇的僧侣道人,也很乐于向他们寄托心事,寻解忧愁。甚至就是要路边偶遇的才更好开口。

宋游到后来便以听为主了。

穿过这片红叶,衣服又加了一层。

崔南溪走得气喘吁吁,在随从和宋游的劝说下,又骑上了驴子。

只见前边有山泉拦路。

泉水大约到人膝盖,有些湍急,道路湿滑,而且是斜坡,斜向的正是下边的万丈深渊。

要过去,得冒险,得涉水。

崔南溪坐在驴儿背上,两个从人则脱下鞋子,挽起裤脚,准备牵驴涉水而过,看他们踩在水中的样子,便知这高山泉水刺骨。

宋游本也欲脱鞋,只是还没脱下一只来,枣红马便在他身旁卧伏下来,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盯着他看。再看前边,崔南溪也回过了头,来看他准备怎么过这一段水,大有他不会骑马也要请护卫牵着驴儿走两趟把他驮过去的意思。

宋游想了想,便对马儿道了谢,上了它的背。

牵驴的从随从换成了护卫,护卫一只手紧紧抓着驴儿缰绳,一只手还要分出来抓着另一名随从,怕他脚滑摔下去。

马儿高大一点,走起来要稳当一些。

有道人在背上,就走得更稳了。

“先生这马当真神异。”

“一路走来多亏了它。”

“说来咱们运气也好,遇上先生之前的那一路,崔某都还遇到有猛兽山怪,多亏胥乐,才能平安通过,这一路走来,离山下尘世越来越远,却完全没有毒虫猛兽来扰,也完全没有山精鬼怪造访,应该是离神仙更近了。”崔南溪有些兴奋,“我们今天多半能寻见神仙。”

“也许。”

通过这段涉水路,前边便是悬崖,有铁索通往悬崖的另一端。

这里的雾格外浓郁。

直到这里为止,都是一条无数人走过的寻仙路。正是面前这条铁索,拦住了绝大部分要上云顶仙山的寻仙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