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本无意成仙 > 第69章 山外山,人外仙( 3)

我本无意成仙 第69章 山外山,人外仙( 3)

作者:金色茉莉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07 18:47:00 来源:笔趣阁

宋游折了几根春天刚长出来的巴茅,还长得不长,细细嫩嫩的,用来随手编了一个空心球,左看右看,不甚满意,反正走着也是无聊,于是又丢掉重新编了两个,这才选出一个心仪的,放进被袋里。

如此悠悠闲闲,摘果折草,其实也并没有耽搁走路,反倒还为走路添了不少乐趣。

恍惚间好像回到了童年时候。

那时无论去哪,无论路有多长,只要走在路上,路旁田间,林里树上,都有数不尽的乐趣。

那时走路从不是为了走路。

渐渐地却是越走越高,上了山顶。

三花猫停下来,扭头眺望远处。

宋游也随之停下。

不知这里又是何地,只知道如此看去,山水皆在脚下,风景好极了。

这里种着好多甘蔗。

山坡之间是平坦规整的土地,被成片的甘蔗林染成了密集的青色,中间又有小路,通往此生也不会去到的地方,大树在路旁安静生长,已不知长了多少年了,视线尽头隐约可见村落和房屋,也不知存在多少年了,一切都清晰,安静和美好。

宋游实在忍不住想,也许几百年前这里的风景就是这样。

也许几百年后也还会是这样。

可此处又是谁的家乡呢?这里又住着一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宋游面上自然,心中却冲动不已,想下去细看这片土地的模样,认识这里的人,听听这里的故事,却也知晓山水无限,神仙也看不过来。

世界之大,人生之短,难免遗憾。

可也许遗憾本是常态。

“先生。”

这时一只燕子落了下来,停在马儿头顶,扭头看他:“我们往哪里走?”

“燕安啊……”

宋游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问他:“你飞去过南方过冬么?”

“回先生,我自小便在老祖宗身边长大,无需飞去南方过冬。后来得了道行,开了灵智,又化了形,就更不用去了。”

“这样啊。”

“先生对南方和海外的事情很有兴趣?”燕子用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盯着道人看,总觉得他在听说自己没有去过后,语气有些遗憾,“我自小听老祖宗说过不少关于南方和海外的事,先生若想听,我也可以说给先生听。”

“倒不是这个。”

“那是……”

“我只是觉得飞去南方过冬这件事很不一般。”

“如何不一般?”

“听说你们要飞上万里,最远的要飞数万里,不知要跨过多少山水国度,要见到多少不一样的风景,那段路一定很精彩。”宋游感叹道,“这世上就连神仙也被信仰困在原地,不曾知晓世界的真正模样,甚至大多数人连做梦都梦不到那么广阔的天地,而你们却天生就要南迁,天生就要见识到大多数人一辈子也见识不到的广阔天地,不知伱们觉得如何,总之很多人是羡慕的。”

燕子听他这么一说,倒真觉得很不一般,于是也跟着有些遗憾起来。

“我没有去过……”

“你随时可以去。”

“外面危险吗?”

“不好说。”

“哦……”

宋游想了想,才道:

“以前我小的时候,也问过我师父,山下是否危险。

“她对我说:这个世界宽有十万多里,每天不知多少人死于横祸,不知多少人不得善终。但也有人待在原地不动,不曾去任何地方、不曾去做任何特别的事情,也中途病死饿死。还有人活到了老,却也浑浑噩噩。这个中种种,还需你自己去看,自己去决定,这一生见过什么、遭遇什么,也都与你自己如何选择息息相关。

“不过她号多行道人,年轻时最爱行走天下,这不过是她的想法,自然如此。你我都该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

燕子思索许久,才又忐忑的说:“我一直很想问先生一个问题。”

“尽管问。”

“先生此般行走天下,既没有目的地,那先生又是为了什么呢?”

“你觉得呢?”

“……”

燕子思索许久,才小心的说:“我原以为是惩恶扬善、诛邪除魔。”

“这一路走来,我惩过恶也扬过善,诛过邪也除过魔,却不是特意为了它们而下山。”宋游摇头笑道,“我有时这样做,有时也不这样做。”

“先生不攒功德?”

“不攒功德,只攒心安。”

“先生不为成神?”

“不为成神,也不为成佛。”

“……”

燕子愣了一下,见惯了自家祖宗为了成神费尽心思,如今先生这么轻飘飘的一句“不为成神,也不为成佛”,一下子反倒让他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那……便是为了成仙?”

“什么是仙?”

“仙是……长生不老?”

“有意长生者,不可长生,无意长生者,长生无意。”

“那便是逍遥自在。”

“成了仙就可以逍遥自在吗?还是逍遥自在了才可成仙?可若已经逍遥自在了,成不成仙又有多少区别?”宋游语气温和。

“……”

燕子一边消化一边思索,底气已不足了:“那先生只是单纯的入世修行么?”

“却也不为入世修行。”

“那是……”

“哪来那么多原因?又哪来那么多目的呢?”

“请先生赐教。”

“哪里谈得上赐教。人生苦短,行走人间,我也只不过是想多看些风景,多见些以往没有见过的东西,多品味一些这世间的乐趣,在这短短的一生里照着自己喜好多填一些趣味进去,好让这一生结束时,回想起来能说一句不亏罢了。”宋游笑了笑,“不过有趣的是,当你什么都不想了,反而有不少意外收获。这种毫无期待的意外所得,反倒最是快乐。”

“……”

燕子陷入沉默和思索。

若他化作人形,想必早已眉头紧皱了。

不为成神,不为成仙,不为修行,只是按自己内心意愿,让这一生有趣一些。

先生所言,好似只是一个凡人,可细细一想,这与仙又有什么分别?

成神也好,成仙也好,成佛也罢,或是入世修行,此般想来,若是刻意追求,纵使与凡世间的功名利禄不同,区别又有多大?

耳边突兀传来声音:

“我们走吧。”

“走……走哪边?”

“下边。”

宋游已然做出了决定:“没遇见便也罢了,既然遇见了,便不错过了。”

正好已是下午,也许下边还能借宿。

于是又沿着小路往下。

没走多远,山下的世界便到了眼前。只见一条山村小路,路旁柏树常青,不知通往哪方,不过小路平整,想来常有人走。

三花猫依旧跑在前面,活泼得很,只在遇见岔路时会停下来看他们。

如此也是为了贪玩——

只消跑快一点,她就可以在前面停下来,可以闻闻路边的草,有时也咬几口,或是捉路边的虫子,捉回来分给燕子吃,或是看远处风景。

渐渐地,已近黄昏。

宋游抬头远眺,在远方竹林深处见到有炊烟升起,烟气不少,应该是有一片村落。

也许可以去借宿。

正想着时,前边的三花猫突然停下了脚步,整只猫不动了,仰头直直的盯着前边,转过头来看一眼宋游,又继续看向前边。

宋游不紧不慢的走过去。

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只见路边柏树下独自站着一名小孩儿,是个男孩,七八岁的样子,不哭不闹,却是左顾右盼,茫然中有些木讷。

河畔有风,吹得他缩起脖子。

“是个小人!”

“三花娘娘好眼力。”

“他妈妈呢?”

“不在这边。”

“那就是走丢了!”

“可能。”

宋游眺望远方炊烟处,即使竹林遮挡,还是看见了村舍的一角。

这小孩儿想来是从那边来的。

“这倒是正好。”

“什么正好?”

“今晚借宿好办了。”

“是哦!”

三花猫转头惊讶的看了宋游一眼,立刻醒悟过来,随即碎步小跑,蹦蹦跳跳,朝那小孩儿跑去。

小孩儿依旧神情恍惚,左顾右盼,茫然无措,直到三花猫到了他近前,他才仿佛被猫所吸引,开始目不转睛的盯着三花猫。

不过仍旧没有什么动作。

宋游也迈步走了过来。

“小娃娃。”

“嗯?”

小孩儿仰头看他,神情木讷。

宋游带上微笑,努力使自己看起来温和一些,声音也放缓了:“你从哪里来的?怎么一个人跑到这里来了?”

小孩儿又环顾四周,伸出手想指,但手指晃了半圈,也分不清方向。

“你叫什么?”

“小牛儿……”

“怎么跑到这里来的?”

“不晓得……”

“你家住哪里?”

“家里……”

小孩儿呆傻的盯着他。

有风吹来,他穿得单薄,不由得缩起了脖子,还打了个寒颤。

宋游便站了过去,为他挡住了风。

小孩儿立马好了很多。

忽然地,宋游又偏过头,好像从这风中听见了一些声音。

似乎有人在呼唤这小孩儿。

“小牛儿。”

“嗯?”

“你听见有人在喊你吗?”

“好像有……”

小孩儿点头,木讷回答。

“在哪边?”

“不晓得……”

小孩儿愣愣的盯着他。

“……”

宋游只好转头看向三花猫:“三花娘娘呢?听见什么了吗?”

“听见什么了。”

“是什么?”

“有人在唱歌。”

“唱歌?”

“对的!奇怪的说话声音!”

“是在那边吗?”

宋游指了指炊烟升起的方向。

“好像是。”

“好。”

于是宋游蹲了下来,淡淡的看向这名小孩儿,向他伸出手:

“走吧,带你回家。”

小孩儿看看他,又看看猫。

犹豫纠结,似乎觉得这人的亲和力还不错,终究选择了相信,于是伸手与他牵着,又跟着他,沿着小路往前走。

一路不见人来找。

反倒声音越发清楚了。

其实不是唱歌,只是声调悠扬,每喊一声都拖着长长的尾音,和平常说话喊人略有不同,细细一听,还有一种玄妙朴实的韵味。虽然和逸都小院那位女鬼唱歌的声音不同,但是三花猫分辨不出什么是唱歌,只记得宋游的话,听来奇怪,就说是唱歌。

“小牛儿……”

这声音隔着河仍能听得清楚。

“小牛儿……

“小牛儿……”

……

“回家来咯……

“回来吃饭咯……

“回来睡瞌睡咯……

“快答应……

“快回来……

“莫让家人再担心……”

一群老少男女在屋子周围大喊着。

有的站在屋顶,有的站在屋后山上,有人站在屋前的田埂上,声音都拖得很长,汇成一片。

其中有个蓄着长须的老先生,手中捧着一碗浑浊的水,每喊一句,就要从碗中沾水,洒在天上。还有个中年妇人,声音里带着哭腔,便又给这朴实古老的喊法里添了一抹浓郁的感情味道。

忽然的,众人都看向了前方。

只见一名穿着道袍的年轻人沿着小路走来,身前一只三花猫,碎步慢跑,身后一匹枣红马,不用缰绳,却也老实的跟着他。

天上还有只燕子在飞。

这位道人本身已够奇妙了,可还不止于此,更奇妙的是,他的右手略微往旁边扬起,好像在牵着一个看不见的不高的人。

等道人走到众人面前时,刚刚还响成一片的喊唱声已基本停下了,只觉眼前的画面过于玄乎,一时不知所措,也不敢吭声,因此一下子就从刚刚的喧闹变成了现在的寂静无声。

宋游对着他们稍一点头,随即低头看了眼右手边牵着的小孩儿,小声笑着说:

“快回去吧。”

说完便放开了右手。

妇人回味过来,哪里顾得上惊叹此情此景的玄乎,只抹了把脸上的泪,转身便往屋里跑去。

里头很快就传来喊声:

“醒了醒了!”

一堆人全都往屋里跑去。

有个男人只看了一眼,便又跑出来,再次来到宋游面前,躬身拱手不停:

“多谢先生多谢先生……”

“在下只是游经此地,偶然见到令郎魂魄站在路边,魂不守舍,顺便听见诸位的喊声,便顺着声音将之带了回来。”宋游顿了一下,又看了眼旁边那位端着水碗不知所措的老先生,“你只该感谢老先生,多亏老先生的办法,令郎才没有走远。”

“都谢谢,都谢谢……”

男子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连忙伸手:“两位先生请到屋里来坐!”

“老先生请。”

“你请你请……”

“晚辈怎敢。”

“那我先走……”

老先生这才端着碗往屋中走。

宋游也跟着走进去。

只是村中茅屋,简陋但也清爽,中间的一间便是堂屋,老旧的八仙桌,粗碗装茶,桌和碗怕是都有不少年生了。

有一碗茶是老先生的,男子连忙又去拿碗,给宋游也倒了一碗。

喝了一口,瞄见桌上几人都在看他,却不知如何开口,宋游便知晓这些位大抵都是乡间朴实人,没那么多口才,于是放下碗,拱手说道:

“在下姓宋名游,逸州灵泉县一山人,云游天下,途径此地,也算与令郎有缘,便顺带来讨口茶喝。”

“谢谢先生,我们都急死了。”

“不急不急,有老先生在,说不定多叫几声,也就回来了。”

这话只是说说。

其实这个土方法只对魂魄离散但并未走远、就在家门附近的人有用,这小孩儿的魂魄已然走出了一里多地,这么喊是喊不回来的。不过这类民间先生通常多有经验,有另外的法子也说不准。

总之自己只是过来借宿,讨顿饭吃,有时随口而出的话也有千金重,不好砸了人家的招牌。

“先生要去哪里?”

“平州。”

“平州哪里?”

“想去云顶山看看。”

“云顶山……”

男人有些窘迫,并未听过。

但他也立马说道:“去平州地界,恐怕还要走将近二百里路,骑马跑得快也要一天时间,用脚走少说也要两天。先生于小人有大恩,小人这里没有可以招待先生的东西,便厚着脸皮请先生留下来吃顿晚饭,暂住一晚。”

“恭敬不如从命。”

能有个落脚处,能吃顿热腾腾的正经饭,总归是要比风餐露宿好些。

里屋有人喂小牛儿喝了点水,吃了点肉粥,小牛儿渐渐缓过神来,虽然虚弱,却也算是恢复了清醒,能讲话了。

大人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不出来,问他去哪里了,他也说不出来,只说隐约记得自己站在一条小路边,周边雾蒙蒙,什么也看不清楚,后来有一只猫带着一名道士来到自己面前,和自己说话,然后带着他沿着一条路走,就到了家门口。

众人一时皆惊奇不已。

感谢各位的投票和打赏,4800字大章送上!

感激不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