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七百二十九章 变局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七百二十九章 变局

作者:键盘战斗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4-03 16:46:25 来源:笔趣阁

正统三年。

金帐汗国早已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的局面。

这个庞大的帝国,因缺乏稳定的秩序和强有力的大汗,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大汗的宝座就更换了二十余个。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谁的兵马实力强,谁就能坐上大汗的宝座,成为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主宰。

金帐汗国的频繁更迭,对大明王朝的在此地的宗藩关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当新的大汗上台,大明朝廷都会派遣使者前往金帐汗国,进行册封和任命。

藩属国的序列中,金帐汗国是最不稳定的一种,与东南亚的藩属国有很大的不同,在铁道的作用下,随着大明经济的贸易,军队的常驻得到了保障,才是更稳定的关系。

然而金帐汗国方面,这些大明使者带来的任命往往难以持久。还没等几个月,新的军将就会崛起,推翻前任大汗,使得大明的宗藩关系陷入混乱和不稳定之中。

正统皇帝继位后,朝廷深知金帐汗国局势的复杂和棘手。

为了稳定这个重要又不重要的藩属国,朝廷派遣了不少能臣前往金帐汗国接触各方势力,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来化解矛盾,恢复秩序。

然而,金帐汗国多年来的粗犷式管理、经济水平的倒退以及军阀混战的局面,使得朝廷的努力往往事与愿违。

在这个时期,大明的内阁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三杨等老臣因年龄原因,更多是他们在内阁任职的时间太久了,一一辞去了内阁职务告老还乡。

新的内阁成员更加注重天竺五大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希望通过推动经济发展来增强大明的国力和影响力。

然而,在偏远的金帐藩属国,情况却不容乐观。

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和经济的落后,这里的人们对大明朝廷的关注和认同度逐渐降低。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生存下去,而不是去关注大明的宗藩关系。

终于,在正统三年的一个春天,莫斯科公国彻底推翻了金帐汗国的统治,取而代之,自称沙皇。

他们宣称自己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衣钵,将国号改为罗斯,并拒绝承认大明的宗藩体系。这一事件震动了整个大明王朝,朝廷上下对此议论纷纷。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利益,大明朝廷决定对罗斯国进行平叛。

第一次平叛战争在正统四年的夏天正式打响。

明军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很快就取得了胜利。然而,随着战线的拉长和天气的恶化,残余的罗斯国势力与军队逐渐获得了部份宗教与国家的支持。

他们在伏尔加河一带成功伏击了明军,使得大明新军成军数十年来第一次遭受了成建制的军事失败。

这次失败给大明朝廷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反思。

叛军们使用了大量的火器,包括火炮与手榴弹等原本只有明军才有的重武器,越来越多的国家有了自己的火器,并且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养得起的火器军队也越来越多。

但是莫斯国残余势力所掌握的火器,先进性与普及,与明朝的火器没有了质的差距,虽然准确度与火力上仍然有巨大的差距,可是突破了没有。

最重要的是莫斯国太远,漫长的距离,让习惯了依靠铁道与战舰的明军吃了大苦头,加上极端天气里,明军遇到了太多的困难。

这次的军事失利,让朝廷开始深刻认识到金帐汗国地区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采取更加稳妥和有效的策略来平定这场叛乱。

正统七年,第二次平叛战争正式拉开帷幕。

大明朝廷从西部七省、亦力巴里行省、天竺北五省以及底里藩属国等地区集结了上十万大军,包括无数的物资和补给。

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朝廷还在里海专门建造了船只用于运输补给,这几年的时间里,里海修建船只花费了大明巨大的人力物力。

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大明朝廷终于彻底平定了罗斯国。

在咸海以北地区,朝廷分封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克里米亚汗国等藩属国,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和管理。

同时,为了挟制这些藩属国,朝廷还从中挑选了部分势力分封了宣府司和宣慰司等机构。

随着大明势力的不断扩张,许多藩属国和宣慰使们往返大明京城一趟变得越来越困难。

即使在大明内地有铁道的便利条件下,他们也需要花费两年多的时间才能抵达京城。这种地理上的隔阂和距离使得大明朝廷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和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虽然金帐汗国已经消失成为了历史,但是原金帐汗国西南地区的反抗势力却并没有彻底根除。

这些反抗势力依然存在着对大明朝廷的敌视和不认同,他们不断发动叛乱和袭击试图恢复自己的独立和地位。

正统八年,天竺北总督赵宏的去世使得朝廷对于原金帐汗国地区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

赵宏已经是大明当下最顶级的军事勋贵之一。

这位有着丰富经验和卓越才能的大帅,自从接替朱能,任命为新的天竺北总督后,多年来在天竺北地区实行了许多有益于当地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大明的移民国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受当地庄园主与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但也引发了大明工局许多掌柜的不满。

然而他的离世,使得朝廷对于这一地区的控制和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尽快平息当地局势,朝廷开始采取更加灵活和务实的策略来处理与原金帐汗国地区的关系。

他们开始以拉拢为主剿灭为辅,通过派遣使者和使者团等方式与当地势力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

同时朝廷还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通过贸易和文化传播等方式增强与当地人民的联系和互动。

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地局势逐渐稳定下来反抗势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地理上的隔阂等因素,这一地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大明朝廷仍然需要继续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大明的宗藩体系得以维持。

大明内地。

随处可见的印刷厂,就连县城都有了印刷厂,街面上越来越多的书馆,书店等,让书籍成为了普通老百姓家里都有的商品。

大量的问世,阅读已经成为了潮流。

技术的诀窍和法术的秘法之类的秘籍通过各类的书籍被挖掘了出来,年轻人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乡间的道路上也有年轻人喜欢骑自行车。

比起干净时髦的自行车,年轻人放弃了牲畜。

随着橡胶技术的发展,第一辆可以在道路上行驶的蒸汽机公车开始在北平使用,利用火药爆炸性质改革的蒸汽机也开始了研究。

随着解剖学的发达,医学家们提出了血液从心脏流出,经过肺脏的循环概念,并且通过临死前动物心脏的缓慢跳动,估计了流出心脏的血液量,最后得出结论: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一起构成了一个循环体统。

血液科学的发展,青霉素的作用开始彻底的开发出来。

第一例人体注射青霉素。

第二例。

第三例。

随着青霉素提炼技术的发展,青霉素注射药已经成为了医馆常用药,以前许多的绝症被治疗了,青霉素的甚至被形容为包治百病的神药。

热气球技术的成熟,已经有人使用热气球旅行,学者们见到了更多的景象。

还有望远镜的发展,观察天象能看到更远的地方,星星就是圆球,所有的星星包括月亮和地球围绕太阳转,已经成为了共识。

各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宗教迷信在上层阶级里越来越被抛弃。

天竺各大地区的开发,以及多年来的移民,无数的庄园与经济作物,为大明提供了丰富的廉价资源,包括粮食,哪怕大明的人口增长大爆发,也没有影响到大明的人均资源,反而成倍的提升。

经济越来越昌盛,普通工人的收入越来越高,已经到了每个月二十六元钱的时代,比起每个月一元钱还是高工资的时代,翻了二十六倍。

普通工人每个月收入二十六元钱的背后,代表了普通工人家庭可以购买的起自行车。

自行车行业的兴起,让生产力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交通上也增加了效率,还促进了人们的交流种种,而东南亚普及的橡胶,廉价的庄园劳动力,使得大明人一边拿着高工资,一边却又享受着廉价商品的好处。

廉价商品,高工资高福利,冲突的社会经济现象在大明诞生了。

天下所有的商品流入大明,为大明人改善了生活。

一边是廉价的原料,一边是高价的工业品,大明商人们掌握了技术,通过工业品倾销藩属国,乃至更远的地区,利益上的掌握,控制了藩属国的方方面面,包括土地和人口。

与历史上的西方历史不同,大明内部有充足的人口与市场,并不惧怕藩属国与海外地区的商品竞争,更没有统治上的威胁。

一波又一波的大明人来到了海外,改善了当地人口的构成,包括绝岛,绝岛上的大明人已经突破了五百万,数倍于七十万的土著人口。

天竺北地区的底里藩属国,本地人口虽然占着大多数,但是广阔的中部平原,大明人口占比要超过当地人口,南方的古里等地区,大明人口也在逐年激增。

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青霉素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大明新生儿的夭亡率大大降低,许多的家庭甚至不再出现新生儿夭折的现象。

老人的寿命也得到了延长,加上食物营养的充足,劳动环境的变好,大多数五十岁的老人仍然充满了活力,改善了人口寿命现象。

五十知天命的古语被改变了。

办六十岁寿辰的老人越来越多,七十岁的老人在村里也不再是稀奇的事情,八十岁的老人才是稀罕的寿星。

加上富裕生活,以及大量海外女性的涌入,上层社会才有的纳妾行为,蔓延到了普通阶层,虽然引起了社会上许多的反对,还有玉米和番薯等农作物的普及,取代了原来的轮作物,让大明人口的增长直线上升。

永乐十八年时,大明人口大约达到了一亿六千七百一十五万余人。

正统十年。

大明人口已经超过了三亿。

朱高炽的大片井制度成为了大明国策,为了保障大片井制度的存续,以及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断的往海外移民,并没有停止。

除了往大瀛岛地区移民,天竺地区更是移民的重点方向,包括吕宋、渤尼都司,绝岛都司能有五百余万的大明人,就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原因。

如此巨大的人口,光皮衣皮鞋的需求,刺激着商人们在天下所有的角落里猎杀动物。

从东北到远东,商队甚至跨越了白色海峡到了新大陆,在新大陆的北方猎杀动物以获得毛片,努尔干都司的铁道建设完工后,这些年来随着商队的贸易,甚至有了声音要在远东修建铁道,一直抵达白色海峡。

商人们的聚集,白色海峡两边修建了简易的码头。

商队返回后,在当地设立的商站会留下一部分人看守,成为了大明人最早移民新大陆的居民,越来越多的使者开始出行海外,为大明寻求新的藩属国,包括新大陆。

赵宏的死,终于在正统十年凸显了出来。

失去了赵宏在天竺北地区的公正,大明工局与民间商行的竞争越演越烈,强势的大明工局侵占了大量民间商行的利益,双方的冲突也越来越多。

简而言之。

经济的周期下,随着高丽、大瀛岛的彻底开发,西部七省的潜力也挖掘了出来,天竺地区的大开发,以及渤尼,吕宋,南洋,绝岛等地的经济建设,总体上虽然还在增量,但是增量的速度已经不能与以前相提并论。

一批又一批商人与大明工局开设的工厂,面对“存量”的竞争,也就是开始了内部的争夺。

因为放眼世界,没有了什么地区可以提供。

虽然还有非洲的幔八萨、麻林地等宣慰司、中东的阿曼等宣慰司,但远水解不了近渴,除非新的改变生产力的技术得以问世,让世界重新变为巨大增量时代,满足各方胃口。

高丽是民间商行最早涉足的,被大明工局吞并,部分的民间商行结合其他的商行,开始了在大瀛岛的开发,结果同样如此。

双方就像藤蔓。

双方的竞争,让双方从高丽到大瀛,从大瀛到吕宋渤尼,到天竺如影随形。

部分的商人开始去往新大陆,中东,非洲,大明朝廷设立的宣慰司宣府司地区,部分的商人留下来抗衡,部分的商人加入了大明工局,还有部分商人退缩回绝岛。

目前看起来,仿佛会与这数十年来一样的态势。

大明工局进一步,民间商行往外走一步。

这也是当初朱高炽故意留下的一道口子。

太舒服了,谁愿意去艰难开拓。

总要有人去的。

但是时代在变化。

朱高炽遗留下来的政策,许多已经不合时宜,需要后人们不断的更改和进步,而不是只吃老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