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汉高祖 > 第454章 大丈夫

家父汉高祖 第454章 大丈夫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6-23 12:48:38 来源:笔趣阁

太子的婚配之事,主要还是皇后来负责。

何况如今太后还在,其实也没刘长什么事。

皇后更偏向与张苍家的,大概是因为这些开国大臣之中,也只有张苍家有跟刘安年纪相彷的女儿,其余开国大老们,活着的都没有剩下多少,孩子们比刘长还要年长,张苍有能力,宗族势力也不算太庞大,他的那些孩子里,没有几个成才的,没有担任要位,他的嫡子张常跟他阿父一样,为人和善,宽厚,没有什么想法。

可刘长却觉得,自己老师的宗族势力虽然不庞大,可宗族实在是太庞大了!

这要是跟张苍的女儿成了婚,好嘛,大汉得多出多少个皇亲?刘安的妻兄都可以组建一个部曲了,直接以张常为妻兄校尉,让他率领本家人自成一曲,这都不是问题。

多的不只是妻丈,张苍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他的风流习性并非是后来才出现的,因此,他还拥有一大群的孙子,比起儿子的数量,孙子的数量显然更加庞大,张苍这个数学大家都未必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孙子,乃至是曾孙...

不过,数量虽多,质量却不咋滴,没有太杰出的子嗣。

便是嫡子,也只是担任了县中小官,吃吃喝喝,安静的等待着爵位落在自己头上的那一天。

也不知能否等来那么一天,张常也很长寿,今年已经五十余岁,值得一提的,他本非是嫡长子,他在家里排行老三,老大和老二已经不在了,没能熬得过他们的阿父,张常倒也看开了,他这官吏干的都快退休了,阿父还在封官加爵,这一生无论能不能得到爵位,他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反而是老四张奉,跃跃欲试,老四也快半百之龄了,他每日都是勤奋的锻炼,效彷阿父的养生之道,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看看自己有没有可能。

无论是皇后,还是太后,似乎都觉得张苍家的不错。

地位相当,而且张苍年纪也大了,等到刘安即位,外戚家早就没有什么实权了,目前张苍反而是能给与刘安极大的助力,毕竟张苍如今算得上是“大汉第一臣”了。

刘长却不太在乎这些,他正在安心的操办手里的大事。

“这就是你写的文章?”

刘长愤怒的将纸张丢在地上,跪坐在他面前的马韩王满脸的绝望,“陛下,臣已经尽力了啊....”

“你堂堂一国之君,看你写的这东西,就是朕那不成器的长子,都写的比你好!”

马韩王将自己做出的检讨交给了刘长,可刘长对这封检讨并不是那么的满意。

刘长并非是纯粹的羞辱这些人,在他看来,这两个外王也是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首先就是振奋民心,杀外王,破其国,谁都可以。

可如今的大汉是讲仁义的好大汉,在出征的时候,大汉就已经做出了宣传,大汉是要去讨伐不轨的外王,拯救他们那些受苦难的百姓,这是大汉的使命,并非是他们的土地,人口,或者别的什么资源。

而这两个外王,自然就是大汉要教化的目标,想想若是外王被大汉感化,诚恳认错的事情传遍各地,那会多么的鼓舞民心,这可以增强浮丘伯所提出的大汉使命感,同时,这对其余外王也是一个震慑,按着阿母所说的,这就是作为一个典型,拿给天下人来看的。

并且,这两个家伙在刘长这里一文不值,可是在当地还是很有名望的,相信他们一定会愿意帮助大汉尽快的安抚边塞的百姓,加快他们的教化进度。

刘长摇着头,拿起了解慕漱的检讨。

解慕漱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却没有说话。

刘长忽然笑了起来,又摇着头,又再次发笑。

“朕这一辈子,都不曾见过你这般文采的....长见识了啊,你这十七个字里有九个是错的....还有这一段,你是直接抄箕苗的是吧?你抄了也得改个名啊....臣苗口毛,你看看你写的这四个字,朕说什么好呢??”

“臣写错了,是叩拜....”

刘长揉了揉额头,捡起了刚才被丢掉的箕苗的那一封,看了片刻,“其实吧,箕苗你写的还可以,不错。”

“你拿着去找陆贾吧,让他润润色,在邸报上发行,也算是你认错了...不错,你自己也说了,你罪大恶极,朕也不杀你,给你一个赎罪的机会,你等候处置吧!”

“唯!

箕苗随即就被甲士所带走了,解慕漱则是茫然的看着刘长,有些手足无措。

刘长眼神复杂的看着他,思来想去,刘长还是决定留下他的狗命,文化水平这么低的人也不多见,杀了怪可惜的。

“你回去先学一学,然后再写吧...你这个若是发在邸报上,你和朕都得遗臭万年了....”

......

“成婚?”

刘安瞪大了双眼,看着面前的大母。

吕后又问道:“你说实话,在外头可有子嗣?”

“啊???”

刘安几乎要跳了起来,“大母说的是什么话啊,我还不曾成家,何来子嗣??”

吕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一点没有继承就好,从那老混蛋开始,刘家人就有个习惯,先上车,补票看心情,提上了裤子就十分的硬气。

刘肥是这样出生的,刘安也是这样出生的。

“没有就好...没有就好啊。”

“那你可有钟情之人啊?”

“咳咳,秦将军之妹....”

“她比你还要大了五六岁!如何能为你妻?!”

“阿母不也比阿父要年长吗?”

“这不一样,秦同之妹已经成过一次家,甚至还有个孩子,不妥。”

刘安撇了撇嘴,“我最初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臣的舍人毛长告诉我仁者爱人的道理,他说,天下孤寡者,是过去的君王所嫌弃的,是如今贤明的君王所应该去爱护的,秦女失夫,为寡,他是很想让我去彰显仁君之风的....”

“这是什么道理?!他怎么不去彰显呢?!”

吕后勃然大怒,“好,你先回去吧,我会亲自为你安排婚事!”

“唯。”

刘安俯身行礼,走了几步,又担心的说道:“大母,请您千万不要因为这件事而惩罚毛长啊,他并没有私心,他这么说,都是因为他是儒家的缘故,儒家的有道之士,就是这么说的....”

吕后的脸顿时更黑了。

如今刘安居住在皇宫之外,为了锻炼太子,刘长特意为他设立府邸,安排了诸多官吏,都是按着内朝的标准,同时也给了他一些权力,包括可以旁听政务,接见大臣等等,大汉在太子这一块的制度是有空缺的,刘长亲自补齐,并且规定了身为太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还详细的为太子安排了一众属官,负责方方面面。

陛下这安排,群臣看了都说好。

而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提出了该方案的晁错也因此升了爵,其乐融融。

当刘安在新唐王府内休息的时候,舍人冯唐急匆匆的赶来,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舍人毛长因为失礼罪被罚,受杖刑。

“啊?”

刘安惊讶的看着冯唐,“毛长为人本分,怎么会失礼呢?快准备车架,我要亲自去见他!”

毛长着实被打的不轻,只是,他还年轻,扛得起这样的打,就是有些委屈,趴在床榻上,怀疑着人生,而刘安到来,毛长自然是要起身迎接的,身为舍人,绝对不能趴着让太子进来啊,于是乎,刘安跪坐在毛长的面前,一脸诚恳,嘘寒问暖。

而毛长咬着牙,痛苦的跪坐在刘安的面前,浑身都开始颤抖了。

“您是怎么犯下失礼之罪的呢?”

“臣禀告己名的时候,不够响亮....”

“唉,往后您可要记得这个教训啊,说话得大点声,可不能偷偷摸摸的,这次还只是因为声音太小,若是说错了什么,那就不只是失礼之罪了,还可能要掉脑袋呢!”

........

厚德殿内,刘长板着脸,翻看着手里的书。

赵佗笑呵呵的坐在他的对面,等着他看完书。

刘长是真的不待见这个老头,在得知他来拜见的时候,就给吕禄打了招呼,不要让这厮进来,就说自己有要事要处置,奈何,这厮老奸巨猾,居然说要在门外等候,如今寒冬逼近,天气越来越寒冷,吕禄也不敢让这么一个上了年纪的外王站在外头啊,进去禀告刘长,刘长也只能让他进来了。

刘长拿起了书,装模作样的读了起来。

只要自己表现出很忙碌的样子,这厮就会知难而退吧?

刘长不待见这厮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厮总是孩视自己!总是将刘长当作孩子来对待。

朕堂堂大丈夫,岂能被人当作孺子呢?

虽说自己这个年纪,在赵佗面前还真就是孺子,可这不代表这老头就可以哄孩子一样的哄自己吃肉!朕可是四个孩子的阿父!

跟其余大臣们不同,赵佗对刘长的态度是不同的,甚至连眼神都是,那种宠溺的眼神,刘长非常的不喜欢,大概也是因为这触及到了刘长最不愿意所回忆的一些事情。

“都说陛下博学多闻,勤奋好学,如今看来,确实如此啊...倒着读书,都能读的如此着迷....”

赵佗不由得感慨道。

刘长清了清嗓子,放下了手里的书。

“啊?是南越王啊?”

“您是什么时候来的?”

“在陛下吩咐吕禄勿让老贼入内的时候就来了。”

“咳咳,您来是有什么事吗?”

赵佗问道:“听闻陛下打算徙民实边?”

“是啊,朕确实有这个想法,大汉如今强盛,家家户户,人丁兴旺,按着尚书令晁错之言,光是在长安,就有四万余丁,没有可以继承的耕地,只能转商户,匠户,或者成为游侠....”

大汉的游侠文化,正是从余丁兴盛开始的,嫡长子继承者,不单是在皇室和诸侯国内,民间也同样流行,偶尔可能会出现偏爱次子的情况,可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长子继承家里的一切,给余丁给一些东西就让他自立门户,对大户人家来说,给次子们分一些土地,牲畜,让他们自食其力,倒也可以。

可若是贫苦人家,哪里经得起这样的分配?

别说给土地给牲畜了,给只鸡都算是兄长大仁大义。

大汉的人口从文景开始迎来了一次大爆发,那些什么都没有的余丁就得想办法来养活自己了,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当游侠了,在大汉,游侠对贵族子嗣是爱好,对底层百姓却是一种职业,他们寻常挣钱的办法是通过他人的供养,通常得先拜大哥,大哥吃肉,小弟们喝汤,若是混不到被贵族供养的地步,那就让寻常的商户或者有钱人来供养。

寻常百姓,他们是不动的,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仁义,主要就是农户动不得,毕竟剥削农户的事情一般是由贵族老爷们在负责,农户若是被游侠剥削了,那贵族老爷们去剥削谁呢??

你让贵族老爷们赏你饭吃可以,可你要去动他们的饭碗,你就是天下最大的游侠也没用,分分钟教你做人。

到了王朝末期,贵族老爷们换了个方式来剥削,就是把农户变成自家的农户,安心给自己务农,也不要种自家的土地了,到这个时候,游侠就可以随意去折腾农户了,不过一般到这个时候,农户也折腾不出什么东西来,若是你折腾的过了头,这些农户可能就得戴上黄色的头巾来跟你评评理。

在刘长说完之后,赵佗笑着问道:“那这个实边,可是往朔方,北地等地啊?”

“那是自然,实边不往边塞移,难道要往梁国移吗?”

“陛下可曾想过往南徙民?”

“往南??”

刘长茫然的看着赵佗,随即咧嘴笑了起来,“这又是为何啊?”

“陛下,南国之土地,大多为良土,有不少地方,都是一年多熟,若是精心栽培....成效难道不会比边塞之地更加巨大吗?”

刘长摇着头,“土地是不错,可处处山林,勐兽成群,还有那瘴气,朔方等地虽苦,可百姓过去好歹还能生活,若是送到了南国,那还能活命吗?那是直接送他们去赴死啊,还不如河西等地呢!”

“陛下,臣带着军队刚刚到达南越的时候,那里也是一片莽荒之地,就如陛下所说的,勐兽成群,处处山林,可是经过了这些年的开发,南越国以很少的耕地,就养活了数十万百姓,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如今大汉有口两千余万,可人都在北,南人仅有两百万。”

“南国地大物博,良地无数,如今贫苦,只是因为户籍太少的缘故,若是南国的人口能有一千万之数,大汉不知能多出多少粮仓,整个南国,都不再需要庙堂给与物资,纵然不如梁国,也能做到反哺其根。”

“陛下要开朔方,河西,短期内确实能开发不少的耕地,增加粮食,可最后也不过就是当今燕国的水准,能自饱,却做不到更多了,若是陛下能用心经营南国,或许南边多出几个梁国也不是难事,短期内的效益或许比不上开朔方北地河西,可若是论长久,大汉不能指望着以中原之物资来供养全国,南边大有可为!”

“如今南国的诸侯都以吴王为首,吴王为人贤明,治国的本领,是十个佗也不能媲美的。”

“在臣看来,如河西王,燕王,赵王之类,就是心甘情愿的为陛下先驱,只是因为局限与能力,不能报答陛下之恩德,若是陛下将这些年给与其他诸侯王的恩德稍微给与吴王,吴王定能百倍的报答....”

“天下诸侯,未有能如吴王者!”

赵佗对这位坑了自己的老四,还是非常推崇的。

“你说的道理,朕难道不知道吗?可开发朔方和开发南方,不是一样的,为了开发南国,就要牺牲那些迁徙的民众?朕是做不出这种事的!”

赵佗轻笑了起来,“陛下,若是将唐国的百姓直接迁徙到南越国,他们一定是受不了的,可是,如果将齐国的百姓迁徙到楚国,将楚国的百姓迁徙到吴国,将吴国的百姓迁徙到南越国,却不会有什么大碍...况且,对于迁徙民众,开发南国之事,臣颇有心得。”

“若是陛下愿意,臣可以前往南越国,协助吴王,为陛下操办这件事。”

刘长迟疑了起来,这些年里,庙堂的中心一直都是在北方,主要就是在西北,北,和东北这一块,也就是河西,唐,燕三国,尤其是最近的大部分动作,都是围绕东北所展开的,平马韩,干扶余,都是为了让燕国吞掉这些土地,以最快的时日将这片地区消化掉,将这些人都变成燕人,增强燕国本身的实力。

至于南,群臣都很少会在意,楚元王逝世之后,南边的地位更是低下,群臣提都不再提了,硬要说,就只能夸一夸吴王勤俭。

赵佗的这番话,让刘长确实有些动摇。

南边他是去过的,那边无论是气候,还是水源,确实都很适合耕作,就是那山林令人看着有些绝望....不过,面前这个老头,在开发南边的问题上说第二,除了不要脸的刘长,没有人敢说第一。

在这方面,这厮确实是一个好手,用了四十年的时日,将不毛之地变成了足以与中原稍微抗衡的大国,粮产一度暴增,甚至开始跟大汉做起了粮食进出口贸易。

“可是...你为什么对这件事如此上心呢?只是因为没有凭据的亲情??”

赵佗仰头笑了起来。

“我不是你的对手.....既然不能拔剑与你争锋,那便做你手中之剑!”

“披荆斩棘,不负大丈夫之名!

ps:其实我挺敬佩赵佗的,历史上他跟文帝通过书信,也是互相敬佩,每年都要两次派遣使臣去朝见皇帝,使得南越大治,当真是传奇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