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佐退休的事情尘埃落定,徐光启成功一跃而上,成为了工部尚书。
至此,天启朝中央的第一次大换血结束,六部尚书中有四人被换下,这影响不可谓不大,完全可以用地震来形容。
所幸此事经过了一个月的事前酝酿,在场的许多朝臣都有了心理预期,再说这结果也是朝臣他们博弈的最终结果,因此不至于惊愕哗然。
早朝的主题就是确定人选,现在人选已定,朱由校也不多做讨论,当即把此事揭过,看朝臣们还有没有其他事情,这时通政司使,恩科会试的主考官袁可立突然出列。
“陛下,臣有事要奏。”
“爱卿请讲。”
“陛下,恩科会试自二月二十五日开考,现在已是三月十七日,目前恩科卷宗已全部批改完毕,选录贡士三百人,南卷一百六十五名,北卷一百零五名,中卷三十名,现在名额已定,还请陛下审阅,如无异议,便明日便可填榜,二十日就可公布天下了。”
明代会试录取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地域平衡问题。
由于洪武年间,出现过会试跟殿试录取的人数尽数是南方人的事情,导致朱元璋龙颜大怒,下令重惩主考官,重新择录人选,这才平息了众怒。
直到明仁宗时期,命大学士杨士奇等人议定会试取士名额,以一百名为率,南人称南卷,录取名额为总额的十分之六,北人称北卷,录取额为总额的十分之四。
但这样还不公平,于是在明宣宗宣德以后,再次规定南、北各退卷五名为中卷,于是成了百名为率,南卷五十五名,北卷三十五名,中卷十名。
这种分南北中榜的方式,既是对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江南地区的政策倾斜,也是对对北方和西南地区的政策保护,有利于协调各地区之间的关系,缓和由来已久的所谓南人北人之争。
朱由校内心深处其实对这个分发并不是很满意,这种分法客观上使得朝廷内江南官员的人数激增,不过现在他还不能轻易改变,否则会引起朝廷哗动,毕竟这确实是形势所迫。
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发达毕竟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这关乎到士子的前途命脉。如果没有足够威望和理由去做,那绝对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听到袁可立这么说,朱由校算了下时间,确实要到放榜时间了。
“会试榜单事关重大,等下朝你带着名单前往乾清宫,朕亲自过目定夺。”
“臣遵旨!”
袁可立闻言俯首称是,按照惯例,没有放榜的时候是不能出来的,但他这个主考官因为要给皇帝过目名录,所以可以例外出来一次,但今天也必须返回去,所以皇帝只要今天确定名单即可。
此事一定,也没有什么大事需要汇报了,于是朱由校就嘱咐魏忠贤退朝。
随后鸿胪寺官员“唱”奏事毕,鸣鞭驾兴,待朱由校圣驾退后,百官亦退,各回衙门莅事了。
等朱由校回到乾清宫差不多巳时(九点)了,朱由校也好好地伸了个懒腰。
朱由校其实很不喜欢上早朝,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要一直端坐在金台上保持威严,所以不能靠着,也不能有任何异动,只能挺直了腰板儿一动不动,这让朱由校直呼吃不消。
“陛下,这是皇后娘娘交代奴才们说陛下早朝劳累,因此特地派人了银耳莲子羹,让陛下尝尝。”
“你放那吧。”
朱由校这段时间终于享受到了被枕边人关心的温暖如春的感觉,之前穿越而来对宫廷生活以及朝廷大事生惧,由此无时不战战兢兢。
哪怕继位后还是孤家寡人,虽然有弟弟妹妹,但也是自己照顾他们,不能说些体己话或是得到充电效果。
自从大婚以后,自己的饮食起居都被张嫣全权照顾负责,做的很是细致周到,生活也总算没有那么单调乏味。
现在见张嫣送来的粥羹,他也甚是欣慰,拿起小碗喝了起来。
“陛下,通政司使袁可立大人来了。”
“让他进来吧。”
于是就见袁可立在何宁的带领下,从门外躬身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叠卷宗,简单参拜后,朱由校就让他入座。
“袁爱卿这么早没有吃吧,恰好皇后给朕送来了点莲子羹,给你分点吧。”
袁可立刚想拒绝,就见朱由校已经嘱咐张昶再拿一副碗筷,于是直接谢恩。
“陛下,这是本次本科会试贡士的名单,所有人的取录都是按照陛下要求,综合三场考试成绩评定,而非之前主要看第一场成绩,臣从头到尾监察,没有任何遗漏,现在全部试卷已经封存,还请陛下过目查阅。”
听到袁可立这般说辞,朱由校满意地点点头,袁可立做事他是放心的,历史上出镇登莱,重设东江镇的功绩足以证明他的战略眼光跟执行能力。
因此朱由校一直想要好好的重用他,现在让他任恩科会试的主考官,只是为了让他在仕途履历上更加出色而已,等恩科一过,自己就要对他予以重用了。
“伱办事,朕放心,名单拿来给朕看看。”
张昶当即领命,从袁可立的手中接过名目交到了朱由校的手中。
朱由校随手打开卷宗,就看见最前面的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即大明天启元年辛丑科会试名录,下首第一个名字便是卢象升。
没想到他考了第一名,朱由校暗暗惊讶了一下,他可以保证这其中可没有暗箱操作,也没有提前知会要对卢象升特别照顾。
“这个宜兴卢象升为何可以为会元(会试第一名),他可有什么过人之处啊?”
袁可立早就想到朱由校会这么问,这个名次是考官们经过几番讨论确定下来的,既然这么定那肯定有拿得出手的理由,于是他不紧不慢的说。
“启禀陛下,卢象升之所以能够中会元,全赖陛下您的英明,原本他的第一场八股经义内容虽然出彩,但绝对算不上是诸人之冠,如果按照以往标准就是个中上,顶多前二十名。
但全因陛下英明果决,延期了会试批改时间,要求按照三场考试综合评定。因此我们后续批改的时,发现他第二场的“论”和第三场的“策问”答的极好,特别是第三场的“策问”,见解独到,可谓诸生之冠,因此综合评定此生可为第一。
其实不仅仅是他,如果按照三场考试综合评定的方式,我们看下来许多考生或许经义不强,但后两场内容却才华出众,因此也被录取。”
这种考核方式虽然更加耗费时间,还更加耗费考官,这段时间考官连轴转,反复评定查阅卷宗,虽然特别累,但总算是出了结果。
这一番下来,袁可立对于这个结果也甚是满意认同,觉得这种方式更加公平。
朱由校一听袁可立这么说,当即来了兴趣,立刻往后看了下去,果然发现不少历史名人跃然纸上。
比如南榜二十七名宋应星,这个朱由校可太熟悉了,历史课本的常驻人物,明末的大科学家,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他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朱由校依稀记得宋应星考学止步于举人,随后历次考试都不中,他还想着要把他怎么提拔来为官呢,现在看来完全不用了。宋应星既然被录取了,那就正好让他在翰林院任职,并可在工部观政。
让他发挥专长,总结大明的科技成就,随后进行广泛应用。甚至如果以后组建类似科学院的机构,也可以让他负责。
想到此处朱由校真的不禁内心发笑,脸上也露出欣喜之色,一旁的袁可立看到皇帝这个表现便面露疑惑,难道皇帝知道其中之人不成?不过也不敢多问,只能按住自己好奇的心思。
朱由校说着继续往后看,在宋应星往后的第五十六名那里,又发现个熟悉的人物,即归安茅元仪。
此人才华出众,是军事、经济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
年仅二十余岁就编成了一部字数最多的综合性兵书《武备志》,一共240卷,文200余万字,图738幅。可以说是对明代及明代以前的军事兵法理论、战具、器械资料、治国方略等等一一做了整理辑录,是一部很重要的兵书。
朱由校对他印象最深的一次,便是前世看到茅元仪的一篇为朝廷谋财的题本,题本中他一眼就看出了朝廷不是没钱,而是朝廷收不上税,并且许多税太轻了。
因此建议开海禁设海关,收茶税,收商税,打击藩王豪强等等一系列措施。但人微言轻,题本提交上去根本没有人理会他,最后郁郁不得志,悲忿失意故纵酒而亡。
现在朱由校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的做法跟这个茅元仪不谋而合,只是没想到这人居然也来参加了此次会试,还考过了,看来在殿试的时候要好好瞧瞧此人了。
求订阅,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