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实业巨头 > 181 港督的让步

重生之实业巨头 181 港督的让步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7-07 16:05:15 来源:笔趣阁

所谓的合适价格,自然是指九龙半岛附近,哪怕离海边远一点,总距离方面也就几公里,外加附近有着大量的人口,自己招人轻轻松松,可以基本上快速的进入新发展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位于这个位置,价值更高,哪怕是工业用地,到了十几年后也是价值不菲。

至于元朗,实际上在麦理浩的管理下,那边的确在70年代末得到了不小的发展,主要的原因实在是维多利亚海港两边的房价涨的太厉害了点,在政府长期的引导,外加公路、地铁的通车,元朗的人气也在80年代到达非常高的程度,而如果加上美的产业园这个规划,也许会比历史上的更好。

但现在那里是真的不太行,不能说没人,但数量不多,都是一些土著,或者少量打工人,也没什么产业,没什么经济,工业产业也只有一点,完完全全就是政府的散养模式。

麦理浩早有准备,笑着说道:“基建这一块陈生不必担心,港府既然准备造新市镇,这一块的投资自然不会少,我们会在元朗修建一条直通葵涌码头及九龙市镇的马路,包括民生这一块也会有一定的投入,医院、消防、学校都不会少,,以保证大量的人能够在元朗安居乐业,而如果再加上陈生的产业园,能够提供上万的工作岗位,我想元朗镇一定能够成功,一旦成功了,陈生的人员需求自然也不是问题。”

陈志文摇头说道:“总督先生,这里面有一定的先后关系,任何国际企业,都是看中现有的配套措施,然后再投资,而不是说投资后一起发展,将配套做好,没有哪个企业有义务去配合地府的发展。”

除了后世内地的国企,这一点基本上都是成立的,大型企业投资某个地方建厂,必然看产业链及相关物流、水电配套措施,这些东西都没有,指望大企业来投资的时候帮你搞定,那基本上就是白日做梦。

少数存在这种情况的特殊投资也有,比如德国大众投资中国,但这背后有着一定意义的ZZ原因,而且即使如此,产业链的本土化也花费了很多年,哪怕到了21世纪,大众的很多核心零部件还是采用CKD(海外进口)的模式进入国内,甚至还远不如特斯拉的本土化程度高。

“陈生作为香港人,难道不想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吗?况且陈生也知道,你可是即将成为下一年的太平绅士了。”麦理浩笑说道。

“做贡献自然是应该的,可做贡献的方式很多,我的慈善基金就在教育领域投资,如果需要的话,其他方面也可以投资,我旗下的产业仍然为香港提供着上万的就业,只是贡献是贡献,商业是商业,如果因为这个原因,我选择了在香港投入更多的钱来建设工厂,那就只会导致我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时间一久,还有可能被别人击败,那就得不偿失了。”陈志文摇头说道。

其实陈志文的投资,基本上也都是组装厂之类的产品,就是技术含量高了一点,加上利润颇高,对放在哪其实没什么硬性要求,但怎么着也得让英国鬼佬出点血才行。

“那陈生就直接说吧,如何才肯将这个产业园放在元朗?”麦理浩直接问道。

陈志文说:“那好,总督先生,如果放在元朗的话,我需要更大的面积,大概600万尺,全部免费。”

“这不可能,香港的历史上就没有这种事情。”麦理浩连忙说道:“这么大的面积全部免费,不要说我,地政署那边是不会同意的。”

“总督先生,我可以保证,这些土地都不会浪费,全部会建起工厂,每一片免费的土地上都会带动就业,也会给港府的未来带来稳定的税收,这一片地免费,那么的附近的地价格就会翻倍的增长,地政署那边会有着更高的收入,这种最基本的合作模式,全球都通用。”陈志文淡淡的说道:“而且我说过,我对比的,是与其他地方对比,湾湾那边就是免费地皮,香港这边,如果放在九龙,我可以考虑以一定的价格来购买土地,但是元朗的话,这就是我的条件。”

该硬气的时候,自然还是得硬气,自己虽然也不是看不上元朗,但麦理浩等人不知道啊,湾湾韩国那边的免费土地政策,对资本家的吸引力都不弱,这自然可以给港府一定的压力了。

“我看过美的提上来的产业清单,其中也包含制鞋业,未来五年内,运动鞋出口超过100万双?这一点陈生能保证?”麦理浩突然问道。

“当然可以,只要新的产业园批下来,我会立刻兴建一座产能超过200万双的工厂。”陈志文自信满满的说道。

耐克的发展速度,可是比沃尔玛还要快的,沃尔玛需要实打实的自己建商店,但耐克可不需要,他们只要找加盟就行了,在未来的十年时间,沃尔玛的营业额年增长速度约为40%,而耐克则是80%,看起来相差还不算很大,但看五年时间差距,沃尔玛翻了5倍,耐克翻了18倍。数百万双产能,其实已经算是低估了。

因此,香港这边的耐克代工厂,自然需要做好最大准备,产能设定到最大,但估计,只要四五年后,就有可能需要再建新工厂了。

不过这也得到了以后再说了,毕竟就算再知道未来,总不至于现在就一次性建好未来最巅峰的产能吧?规划个未来5-7年所需也就差不多了,光是人员上面就不可能满足。

“那这样的话,我需要一点时间与其他人商量一下,陈生,你说的很有道理,企业投资看的是横向对比,但香港的情况也是有它特殊的地方,免费拿地这个先河开起来影响怎么样,我还需要判断,这样,等到明年元旦之后,我给你一个答复,如何?”麦理浩说道。

“好,那我就等着港督先生的好消息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在香港,免费拿地的确算是个忌讳,毕竟香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卖地,也就是麦理浩这个人比较在乎经济,在乎工业,才有了一定谈的基础。

不过话说回来,陈志文的要求其实也不过分,这种优质产出、可提供稳定税收、带动大量就业又没有任何污染的企业,哪个国家不欢迎?如果规模再大一点,或者科技含量更高一点,比如汽车产业,多少国家可是倒贴着钱请人去投资的。

后世的富士康,在国内投资,哪个省份不是又送土地,又送大量的税收优惠等等,考虑到香港人的文化语言与内地南方省份差不多,等到未来产业转移的时候,这边大量的成熟工人及工程师可以很方便的再送往内地,作为整个产业链的骨干,同时自己作为香港人,也自然希望香港更好。

“港督先生,还有一件事想与您商量一下,那就是和记黄埔旗下位于红磡的那块地皮,我想要进行工转商,港府这边与我们已经谈了几个月,不如今天就决定下来吧。”陈志文接着说道。

“这件事我倒是听说过,地政署那边给的价格是4.8亿港元吧,这个价格其实就是市场价。”麦理浩想了想说道:“工转商在香港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也算是维护香港地产价格的一个重要政策,比起工业用地的批复,这个我更不可能让步。”

“并不是说让步,适当的优惠,应该没问题吧。”陈志文笑了笑说道:“现在香港的经济并不好,地产市场也稍微好一点,很多人还在观望,大量的年轻人也都在失业中,就算我的美的产业园马上能够开工建设,想稳定生产至少也要大半年之后,而且一个产业园,并不能吸纳多少就业,香港的主要就业,仍然还是建筑行业。

和黄有意在红磡兴建一个大型住宅小区,至少可以容纳5万人,这不但可以解决大量建筑工人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减少九龙一带的居住问题,毕竟,红磡那个位置,房价肯定要比港岛低很多,加上海底隧道与未来地铁,肯定也会有很多人从港岛搬过去,这样不是两全其美吗?

但是这里面涉及的投资太多了,工转商的价格、后续建筑成本,总投资估计有20亿港元,这对和黄来说,压力有些太大了。”

在原先历史上的麦理浩,就是通过大兴地产来解决当时香港的就业问题,虽说建筑行业的工作没有工厂稳定,但至少能够短期解决问题了,也可以说,76年后,香港地价大涨,与麦理浩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是他推动了整个地产业的大复苏。

实际上,也是因为现在香港的经济太差了,也就少数公司混的还不错,比如那些华资地产、船运巨头或者陈志文旗下的公司,其他的都不行,几大洋行除了太古,怡和与会德丰都是越来越弱,普通地产公司也因为之前几年被折腾的太惨,即使看到地产市场有一点点复苏趋势,也不敢入场、或者说没钱入场了,更重要的是,银行普遍还没有对地产市场恢复信心。

没办法,当没有经济增长点的时候,推高房价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法。

“20亿?”麦理浩有些动容,不过接着说道:“陈生都要投资20个亿了,还在乎这么一点优惠?要知道我再优惠,也不会有多少的。”

“地产市场,一点优惠,也能撬动更多的资金了。”陈志文淡笑着说道。

麦理浩想了想,点点头说道:“好,这样吧,我可以答应给你9折,让你将红磡土地工转商,但是和黄必须在明年3月之前动工兴建这个项目,尽量招聘更多的工人,你与建筑公司的合作我不管,但要保证这些工人至少每个月能拿到自己的基本生活费,至于多少名工人,我需要请专业的人士来根据你们提交上来的项目计划来决定。”

“好,没问题。”陈志文满口答应道。

香港这边,普遍有地产公司拖欠建筑公司的合同款情况,建筑公司也有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在之前地产市场涨幅不错的时候,源头的地产公司爽快的给钱,到了员工这一块,即使晚了点,一般也是能拿到工资的。

但到了73年后,市场暴跌,源头地产公司要么破产要么跑路要么是真没钱,建筑公司或者包***自然也一样,而传递到工人的时候,可能很久的薪水都没结了,偏偏后面两三年整个建筑行业都不行了。

这也导致了整个香港大量的人失业,很多人混的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自然而然,这些人也成了麦理浩头疼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麦理浩迫切需要经济复苏,不管是通过工业还是建筑行业,先解决就业问题再说,要不然香港永远好不了。

陈志文其实也很早就知道这件事,但这类事他也是无能为力的,最多在收购和记之后,帮助一下自己内部或者替自己服务过的相关公司,其他人,实在是太多了,政府也无能无力,更不要说他了。

而现在自己第一次亲自负责大型项目,也能带动数千乃至上万名建筑工人了,哪怕自己这边先只给一部分生活费,也可以说是有一定的稳定社会作用了。

帮助这类普通人,自己也不会付出什么非常大的代价,他也自然很愿意帮这个忙,再说,香港的经济早日恢复,他也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PS:简单说一下一直存在于商业问中的一个矛盾,谈判这类事情,在现实中都需要很久很久的,中是不可能真的这样写的,所以有时候一次就成功了,大家理解一下,不然怎么办?我隔着书中一年时间写个七八次,那你们看的都得吐血,剧情会乱死,但有些也是需要错开的,比如会适当拉开几个月时间,然后再谈成功,合作,等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