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只想求活 > 第七十六章 断粮?那朕率八十万边军南下就食

“施爱卿有心了!”

朱由检深深的看了一眼施凤来意味深长的说道。

无论施凤来之前是否是靠阉党上位,但是他始终也是一个南方人。

依附阉党打击东林党只不过是士大夫之间的内卷利益之争。

大明的科举三年一次,每次科举都会产生三百人左右的进士以及数量十倍以上的举人。

两百多年积累下来,大明从科举中产生的进士就有两万六七千人,举人数量更是不下三十万。

每产生一个进士或者举人都会增加士大夫集团的数量。

而天下的土地就那么多,每产生一个进士或者举人都会走上侵占土地的道路。

这么多年下来,大明可侵占的肥沃土地早已被士大夫们侵占的差不多了。

所以,想要增加自己更多的土地,就只有从士大夫内部相互之间争夺。

于是,士大夫之间的内卷便产生了,也便有了党争。

所以,说到底,党争只不过是士大夫内部之间的利益争夺。

但是若遭遇到皇权要下场参与这场利益争夺,士大夫之间就会天然的联合起来抵御。

蛋糕就这么大,士大夫集团内部都不够分的,要是被皇权再参与进来分走一块,那就更少了。

所以,朱由检也能理解为何施凤来这些阉党们此时又背弃了阉党这块虎皮,要与皇帝对着干了。

一切都不过只是为了利益罢了。

至于黄立极和崔呈秀等人,那是因为此前在阉党之中陷入太深,已难以被士大夫集团所接受。

阉党本质是帝党,所以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若是最终皇帝获得了胜利,他们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只不过风险有些大。

“陛下过誉了,臣只不过是为了大明尽了一名臣子应尽的本分。”

施凤来谦虚道。

作为南方士大夫集团在朝堂上权位最重之人,扮演着皇帝与南方士大夫集团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他们在朝堂的利益代言人。

此时自然要站出来表态。

希望皇帝不要蛮干,将局面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大家一起维持着当前的利益分配格局,维持着一个稳定,不好吗。

增设市舶司虽然没有侵犯到士大夫集团核心的土地以及免税利益,但是在漕运以及海贸之上的这块利益也不可小觑。

在南方增设市舶司,在他们的地盘上,自然有许多办法可以轻易的应对。

但是若在北方增设市舶司,意味着皇帝要把北方贵族集团拉入到海贸这块利益中。

若是随着海贸的发展,北方集团的海上力量越发强大,会给南方集团造成利益损害。

一个是漕运,当北方海运力量强大后,海运就能够替代漕运。

北方集团可以自己到南方运粮,南方集团也就丧失了对漕运的控制,不仅会损失很多利益,还会失去一个钳制皇帝的利器。

南方集团在与皇帝的争斗中,漕运就是一个非常犀利的武器。

控制了粮食源头和漕运运输渠道,若是皇帝想要对南方集团大动干戈,他们就会削弱甚至掐断对北方的粮食运输。

若京师和边军无粮,势必会造成巨大的动荡。

这个代价是任何皇帝都承受不起的。

漕运就是大明的命脉,所以南方集团才一直以来极力阻止大明全面开海。

为的就是把漕运这个命脉掌握在手里,作为与皇帝对抗的巨大筹码。

“朕知道施爱卿的担忧与考虑,但是为了大明的将来,北方的两处市舶司是必须要设立的,留给大明的时间不多了,朕无法坐以待毙啊!”

朱由检态度坚决。

市舶司所带来的关税收益到是其次,重点是粮食。

漕运运输粮食不仅成本巨大,效率也不高,而且也没有太大的可提升空间。

而至少在两年之内,朱由检还需要大量的粮食运到北方来,单靠漕运是难以满足的。

“陛下三思啊!”

此时不仅是施凤来再次站出来劝谏,台下的所有大臣都站出来劝谏了。

就连提出这个建议的黄立极也都站出来劝谏。

经过施凤来的提醒后,黄立极也意识到了其中的巨大隐患。

搞不好就会造成南北分裂,北方大乱的局面。

这个后果,黄立极万万承担不起。

此时他心里也感到很后悔,之前考虑不周。

“朕明白你们担忧的是什么。”

“但,朕意已决!”

“若是到时候北方无粮,那朕就带着八十万边军南下就食!”

朱由检坚定道。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

若北方真的没有足够粮食支撑,那北方也坚持不下去,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等死么?

当然,朱由检如此说,威慑的含义更大。

告诉南方集团,朕只是想多弄一点粮食而已,又没有刨了你们的根本。

若不想到时候把局面闹的太僵,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那就老老实实的让出一部分利益来。

不然,朕就掀桌子不陪你们玩了。

士大夫等利益集团的软弱性,历史已经证明过了。

即使局面朝最坏的方向发展,朱由检坚信自己能最终获胜。

只不过这就要牺牲大明北方的防线,甚至丧失北方大片领土为代价。

不到万不得已,朱由检也不想走这条路,实在是代价太大。

等于是要重新在动乱中打一遍江山,势必会极大的破坏社会结构,造成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

其中也充满了诸多变数,风险更大。

皇帝的决绝表态,让众臣心神巨颤。

何必如此啊!

眼下大明虽然有些痼疾,但是总体上还是很强大的,还未到亡国之境啊。

未来的事谁又真的看的清呢?

除了朱由检这个穿越而来的挂逼。

皇帝的意志不容更改,群臣心情沉重。

殿内气氛压抑。

“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了,诸位爱卿下去后都好好准备一下推进实施吧。”

“哦对了,市舶司增设的事就交给黄爱卿负责吧。”

朱由检不由分说一锤定音道。

“臣等遵旨!”

局面已无可挽回,众臣只能接旨。

正当朱由检准备宣布散会时,又想起了一件事。

那就是对于眼下朝堂官位的安排。

户部和兵部这次几乎一扫而空,缺了大量官员需要补充。

而且朱由检还新增了一个国资部,也需要安排人负责组建以及推进驿站的改革。

既然各项改革策略都已经定下来了,也需要及时安排合适的人负责具体执行才是。

关于如何安排这些顶级官位的事,朱由检可不想再让文官们推荐了。

这份权力本就是属于皇帝的,只不过是再漫长的斗争中,被以前那些皇帝给让出去了。

之前,朱由检借着手里有钱以及趁着朝堂大臣们各自的盘算和把柄,开了个头,任命了几位心腹大臣。

此次,朱由检眼前又有了一个机会,趁着这次与文官们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以及朝堂出现了巨大的贪腐案,可以再次扩大和稳固任命三品以上大臣的权力。

“周爱卿,朕听闻爱卿近日以来身体欠佳,且朕观爱卿面色和精力也不济,爱卿是否需要回去好好调养一下身体啊?”

朱由检突兀的说道。

让群臣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

朱由检说的周爱卿就是现任吏部尚书周应秋。

此人之前也是阉党核心成员,只不过此次明显站错了队。

吏部尚书把控着大明的人事权,这么重要的权力,朱由检自然要牢牢的抓在手里。

而周应秋此次站错了队,朱由检自然不会再让他坐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台下的周应秋初闻皇帝此言时还有些茫然,自己明明身体很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