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只想求活 > 第七十章 改革试点,自吞苦果

朕只想求活 第七十章 改革试点,自吞苦果

作者:竹油拌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8:21:06 来源:笔趣阁

皇帝,你要冷静啊!

千万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

施凤来等人心中默默的祈祷着。

皇帝并没有让他们忍受煎熬,片刻后变做出了反应。

只是,皇帝的回复一脚就把站在深渊边缘的施凤来等人踢入了深渊之中。

“诸位爱卿说的都有理。”

“施爱卿担忧的军费问题,朕可以解决一部分。”

“国家大事面前,朕又岂能站在一边袖手旁观?朕内帑还有一些银子,若是到时候改革收获不够,就从朕的内帑拨付银子补上再维持一段时间。”

“所以,改革的试点工作就要劳烦诸位爱卿了。”

朱由检微笑道。

语气虽然不严厉,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再说了,皇帝连自己的内帑都愿意掏出来补充军费。

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保证边镇将士们有饭吃有饷银拿。

皇帝做到这个份上已经仁至义尽了,士卒们不会怨恨皇帝,只会感激。

若是到时候朝廷拿不出足够的军饷,边镇士卒们也只会怨恨满朝大臣们尸位素餐。

局面瞬间逆转。

原本是一个针对皇帝的死局,此刻竟成为了针对文官们的死局。

这些改革方案是文官们主动提出来的,强烈请求皇帝要推行的。

现在皇帝提出了折中的试点推行办法,满足了文官的请求。

还承诺了会拿出自己内帑的银子补充军费,给文官们争取改革的时间。

这场改革,文官们要不要真的执行?

若是不执行,那么此事已经在民间议论开了,还是大臣们主动提出来的。

皇帝都准许了,此时若拒绝,文官的脸往哪儿放?

虽然大明的文官士绅们是这个世界上脸皮最厚的一群人,但是如此反复无常,也很难做到啊。

况且,真当皇帝是摆设么?

如此行为,这是明晃晃的欺君啊!

真当皇帝不会动刀子么?

而且,若是拒绝执行,也正好给了皇帝一个很好的借口整顿朝堂,借此机会将他们全部撵出朝堂。

再上位补充的人,必然会成为皇帝的走狗。

虽然大明后期的朝堂只是文官们陪皇帝玩乐的地方,但同样也给文官们掌控天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也是文官士绅们争夺利益的大舞台。

权力在手,很多事做起来才会更加的方便和名正言顺。

实在是舍不得放弃啊!

若是按照皇帝的意思去推行。

肯定是要得罪人的,而且也会被其他未被触动利益的人所敌视。

但是,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到时候也还有操作空间。

“臣赞同!”

施凤来等人不得不违心的表示支持,如同一只只斗败的公鸡。

“请陛下示下这试点之法应如何推行。”

施凤来硬着头皮问道。

不是他不明白要争取主动权的道理。

实在是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皇帝已经逆转了局势占据了上风。

显然是不可能在试点上再让出主动权的。

那就不必再做无谓的挣扎了。

如何试点,朱由检早有腹案。

“既然是试点,那范围不宜太大。”

“军队的清查暂且就限制在京营吧,此事就由施爱卿亲自负责。”

朱由检直接道。

京营就在眼皮子底下,而且之前还被孙传庭等三人抽调走了近万人的精华。

整顿京营受到伤害最大的无疑是京城里的那些勋贵了,京营向来就是勋贵们碗里的肉。

勋贵早已腐朽,勇武不在。

朱由检并不担心整顿京营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危险。

历史已经证明,整顿京营是行得通的。

历史上,崇祯初年,李邦华就请旨整顿过京营,而且还是深入整顿,剔除了京营的种种弊端。

只是,李邦华整顿京营完毕后没有持续多久,就被罢官了,给崇祯背了黑锅。

而京营整顿后也没有维持多长时间便故态复萌,恢复原状了。

所以,整顿京营,勋贵们不敢明面阻挠反对,却也拥有能量将负责的人给整下去。

然后重新掌控京营。

对于这种鬼鬼祟祟的手段,朱由检不屑一顾。

明明是武人,却学了文人那一套办法,还有什么好怕的。

“臣,遵旨!”

皇帝指定任务,让施凤来腿脚发软。

京营啊,那可是勋贵的地盘。

虽然勋贵们的威势早已不存,但是真的惹急了要整个把人还是能办到的。

“至于田亩清查试点,暂且就以顺天府范围作为试点推行,视情况再决定下一步,就交给张爱卿吧。”

朱由检指定了第二条。

“臣遵旨!”

张瑞图也只能苦涩的站出来接旨。

顺天府啊,这里的土地大多都是勋贵们的。

这个情况反而让施凤来感到轻松了一些。

好歹也有个重量级的人物给自己分担压力。

其实,朱由检还想借此机会把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划入田亩清查的试点范围。

但是考虑到孙传庭还要在陕西剿匪。

若是剿匪未结束之前就宣布此事,恐怕会给孙传庭的剿匪任务凭空增加许多难度。

让陕西的大地主们知晓了要清查田亩,很可能会铤而走险与匪寇勾结,制造混乱。

从而达到拖延田亩清查的目的,甚至直接让田亩清查胎死腹中。

所以,还是暂且先忍忍,等孙传庭剿匪成功后再说。

至于真正的要大规模清查天下田亩,朱由检也有一份腹案,只不过波及面太大,难以控制。

暂时不宜推广。

还是要先解决掉建奴威胁再说。

试点选择北方推广,主要还是考虑到清查田亩会触动许多大地主的利益。

甚至很多地主会组织佃农煽动对抗。

南方地主势力最为庞大,北方则要弱小一些。

且北方还有几十万边军威慑,即使有人闹事,也能调集军队迅速镇压。

而南方就鞭长莫及了。

所以,并不是朱由检做事畏畏缩缩,也不是朱由检魄力不足,实在是局势太过艰难。

不能图一时痛快就瞎搞。

为所欲为是要建立在绝对的实力基础上的。

没有那份实力之前,就得装孙子猥琐发育。

“至于宗室问题,确实是数目过于庞大,朝廷难以负担了。”

“但此事也不能一蹴而就。”

“先开个口子吧,朕会下旨,允许郡王以下的各级宗室成员按照自愿原则脱离宗室籍,改为民籍,愿意脱离宗室籍的人可按照其原本的宗室爵位每年领取一份补偿,为期十年。”

“改为民籍后,就与其他平民无异,可从事科举等其他平民拥有的权利,也要缴纳赋税。”

“此事交给宗人府去负责。”

朱由检缓缓道。

这个任务终于没指定在场大臣负责了,其他大臣们心里的石头落下。

无疑,之前牵头的施凤来和张瑞图这两个阁臣是最倒霉的。

关于宗室问题,也是朱由检很头疼的一个大难题。

虽然朱由检自己和现在朱家的百万宗室没啥关系。

但是始终也占据了朱家的皇位,名义上还是朱家的族长。

对于这些虚名朱由检倒是不在意,但是这百万头猪也确实是很棘手。

那些亲王郡王还好解决,到时候直接分封到海外去就是了。

但是剩下的那一百万人,总不能全都分封吧?

而留在大明境内要白白养着这群庞大的不做劳事的人口,也是一个大明财政无法承受的负担。

大明宗室爵位有八级,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而最低的奉国中尉每年也要供应二百石粮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