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只想求活 > 第四十章 三件套的造富传说

朕只想求活 第四十章 三件套的造富传说

作者:竹油拌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8:21:06 来源:笔趣阁

虽然三件套横空出世还不到一个月。

但是三件套的大名早已如风一般传遍了整个大明。

即使远如福建,也收到了消息,甚至在月港市面上也出现了寥寥数套三件套的踪影。

月港中出现的数套三件套传闻被来自海外的商人以十万两银子一套的价格买走了。

在京城可是只需要一千两银子左右就能得到一套的。

这一转手就是百倍的利润。

妥妥的暴利中的暴利!

商人不仅嗅觉敏锐,在赚钱这件事上行动力也是最为敏捷的。

所以,当初在京城竞得三套三件套后,就马不停蹄不计代价的将它们送来月港。

一路上竟然还超越了提前数日就出发的魏忠贤,然后比魏忠贤还提前数日抵达月港。

比朝廷的八百里加急也不遑多让。

因为想到这个主意的商贾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才能满嘴流油。

果然最终的结果也不负他所望,当初在京城花了区区三千多两银子得到的三套三件套,最终为他带来了近三十万两银子的巨额利润。

身家直接翻了百倍。

三件套确实很精妙,但是实际的价值却远没有这么高。

即使当初在京城花了一千多两银子购得一套,也远远超过了三件套本身的价值。

但是物以稀为贵,物以新为贵。

精妙、稀少、新奇的事物在刚刚出现的时候往往是最贵也是机会最大的时候。

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也会回落,直到最终回落到与之实际价值匹配的价格。

而那位神秘的外商也是深谙此道之人。

看似他花费了三十万两银子的巨款买下三件套做了冤大头。

实际上,在他花费巨款买下三套三件套,几乎花光了这次前来交易的所有款项。

然后一刻也不停留的上船,空船出海。

三套三件套被他分别贩卖到了三个富得流油的地方,换回了极为丰厚的回报。

第一套三件套被他卖给了印度豪富土著。

印度多金,第一套三件套被一个实力雄厚的印度国王买走,足足换来了价值三十万两白银的黄金。

仅仅这一套就回本了。

之所以只卖一套,也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只有一套才能卖出最高的价值,带来最高的利润。

随后第二套被他卖给了中亚巨无霸,奥斯曼帝国皇室。

这一套三件套同样给他带来了价值三十万两白银的财富。

最后一套则被他带回了欧洲,卖给了实力最雄厚的西班牙王室,同样给他换来了三十万两白银的财富。

仅仅这一趟给他带来的利润就要比之前他奔波了大半辈子赚取到的财富还要多得多。

但是他也知道,这仅仅是一锤子买卖,而且风险极大。

甚至从此以后,在欧洲于中亚都没有了他的立足之地。

想想,当今后越来越多的三件套不断流入奥斯曼与欧洲时,价格必然会断崖式的下跌。

而当了冤大头的奥斯曼皇室与西班牙王室必然会恼羞成怒不会放过他。

三件套交易完毕后,此人便一刻也不停留的离开了他出生和生活了多年的欧洲大地。

从此之后,隐姓埋名在大明度过余生。

事实证明此人的决定极为睿智。

当不到半年后,越来越多的此前被宣称为极度珍稀和珍贵的三件套流入奥斯曼,流入欧洲时,成交价格也不断的下跌。

从第一套的三十万两白银的成交价下跌到了数万两白银,甚至不到一万两白银一套。

导致当初分别花费巨额财富得到第一套三件套的印度土著国王、奥斯曼皇室以及西班牙王室成为了笑柄。

三方合力满天下搜寻当初那个骗子。

江湖上就留下了这个爆富传说。

这些是后话。

在月港待了十天时间后,魏忠贤完成了第一个任务,收集甘薯种子。

但是第二个任务招抚巨盗郑芝龙的任务还没影子。

让魏忠贤有些沉不住气了。

月港三教九流混杂,魏忠贤觉得这个地方必然会有郑芝龙的眼线。

所以才选择了这里。

经过十天的不断探查,东厂番子们没有带回一点有价值的信息。

但是,此刻在距离月港不远的一个岛屿上,正有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面色凝重的看着手中纸条上的信息。

此人正是魏忠贤费尽心思打探却一无所获的郑芝龙。

此时的郑芝龙还不到二十四岁,却已经是东南沿海海上势力的扛把子了。

郑芝龙出生在福建泉州府南安县。

年纪轻轻在十六七岁时便开始出海闯荡,从澳门到马尼拉,到巴达维亚,到倭岛。。

到了倭岛后,郑芝龙的命运迎来了巨大的改变。

在倭岛,郑芝龙以自己出色的商业能力表现,得到侨居在倭岛的海上巨富李旦青睐。

收郑芝龙为义子。

数年之后,李旦去世,郑芝龙便继承了李旦的庞大家产。

不仅有成熟的商贸渠道,还有数量庞大的船队,足足六七百艘海船。

这些庞大的资产和资源都成为了郑芝龙此后快速崛起,成为东亚海域上首屈一指的大势力的基础。

控制了台湾海峡通道,在大陆组织移民到东番岛进行开垦经营。

东番岛就是此时对于台湾岛的称呼。

同时也抵御了荷兰与西班牙进一步往东与北进发的脚步。

以一己之力填补了大明在东亚海上力量的缺失。

某种程度上,郑芝龙在明末替代大明在东亚海域上的权益空白,也代替大明享受了东亚海域的利益。

虽然后来名义上归顺了朝廷,但是实际上他在海域上的力量依然横行无忌。

并不全部为大明朝廷所用。

后来满清灭了大明后,郑芝龙不想在海上漂泊,所以独自一人北上投降了满清。

最终也被满清杀害。

但是他生了一个儿子叫郑森,此时刚出生还未满一岁。

郑森后来改名为郑成功,是明末抗击满清以及西夷入侵的民族英雄。

当郑芝龙决定向满清投降的时候,郑成功便带着海船队出海,以东番岛也就是后来改名的台湾岛为基地,继续坚持抗清。

同时也灭了荷兰人在东番岛上的据点。

虽然后来郑成功的成就都与他老爹郑芝龙打下的基础有很大关系,但是在民族气节上要比他老爹郑芝龙光辉很多。

此时的郑芝龙才接手李旦留下的财富不到两年。

同时也将自己的主要精力与力量转移到福建海域不到两年。

在这片海域的实力与影响力还没有达到后来的巅峰。

在南边还有荷兰的威胁,在广东海域还有刘香等巨寇敌对。

虽然郑芝龙此时年纪轻轻就手握不小的海上势力,也在海上漂泊了不少年。

但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明人,从小在文化熏陶和观念影响下,郑芝龙依然希望能够将自己的老巢设置在家乡南安县。

也希望能够在大明朝廷获得一官半职,光耀祖宗。

同时也方便他继续在大明朝廷难以触及的海域上称王称霸。

虽然郑芝龙一直都有这个心思,但是截止目前还未找到合适的机会,也没有找到信得过的人牵线搭桥。

历史上成功招安了郑芝龙的熊文灿还没有前来福建上任。

突然间,郑芝龙收到消息,有朝廷人员在月港打探他的消息,还是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

郑芝龙有点懵。

惊喜与疑虑相互交杂,让郑芝龙有些发呆。

惊喜的是自己原本就有投靠大明朝廷的心思,苦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与合适的人在中间穿针引线。

眼下朝廷竟然主动派人来查探自己的消息,如果可能的话似乎是个机会啊。

但是,郑芝龙摸不清朝廷派人前来查探自己的消息目的何在。

是想要招安自己,还是说计划剿灭自己。

不搞清楚这个问题贸然接触的话,很可能会自投罗网。

毕竟自己的身份在朝廷眼里还是一个实力强大的海盗。

虽然郑芝龙也兼职做海盗,机会合适的话也会有一些在海上抢劫的事。

但是郑芝龙的主业却是贸易。

而且也没有主动上岸对大明沿海进行抢掠的事。

为的就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与朝廷之间有个商量的余地。

郑芝龙对朝廷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历史上明朝中期的时候,在浙江附近的海域上就活跃着一支实力强大的海盗,头领叫做汪直。

在大明朝廷的招安之下,上岸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哪知汪直上岸后直接被朝廷抓捕,然后定罪给斩了。

从此之后,大明朝廷的信誉在海盗中就一落千丈。

若不是后来郑芝龙与时任福建巡抚熊文灿相交深厚,甚至熊文灿还给郑芝龙向东番岛移民提供了诸多便利与帮助。

熊文灿也难以获得郑芝龙的信任,冒着杀头的风险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而眼下魏忠贤到来,与郑芝龙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想要招安郑芝龙却是难。

虽然郑芝龙常年活动在海上,但是对于魏忠贤的鼎鼎大名也是有耳闻的。

这么个手眼通天的人物亲自来月港查探自己的消息,郑芝龙觉得这件事必定非常不简单。

无论如何,还是先摸清楚对方的目的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