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只想求活 > 第三十四章 撤销禁军,建羽林军

朕只想求活 第三十四章 撤销禁军,建羽林军

作者:竹油拌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8:21:06 来源:笔趣阁

朱由检选择暂时让曹化淳整编禁军是早有定计的。

历史上,崇祯即位后,也是让曹化淳整编禁军,最终练出了勇卫营。

曹化淳在整编训练勇卫营上说得上是尽心尽力了。

不仅充分保证了勇卫营优厚的待遇,还费尽心思到处网罗人才。

历史上著名的勇卫营三将,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都是曹化淳精心从其他地方选拔而来。

在勇卫营练成后,无论是在剿匪还是在抗击建奴的战斗中,勇卫营的战绩都堪称优秀。

但是,崇祯皇帝财力有限,也只能维持数万人的勇卫营开销。

所以,勇卫营也无法扭转大明灭亡的命运。

这些都能证明曹化淳忠心可嘉,而且也有能力。

“奴婢拜见陛下。”

不一会儿,曹化淳就到来。

“王大伴,朕有件事需要交待你去办。”

朱由检缓缓道。

“如今京营糜烂,禁军也不堪用,朕让你掌管御马监,整编禁军,将腾骧四卫和勇士营裁汰掉,只留下十八岁到二十五岁的士卒,组建羽林军。”

“留下之人要品性淳朴。”

“另外,你也可以去京营、边镇、卫所以及漕运等地招募忠勇敢战之士加入羽林军。”

“羽林军的成员以基础士卒为主,总旗及以上的军官不要。”

“若是对方品性可嘉,能力出众,也可适当放松以上条件限制。”

“你下去后先把禁军整编好,然后再向外招募人员补充。”

“羽林军暂时定额五万人,其中边镇合计要招募一万人,尽量每个边镇比例平均。”

“卫所中招募一万人,漕运中招募五千人。”

“其余不足的就从民间招募吧。”

朱由检简略的说道。

至于具体的羽林军组建后相关待遇和训练培养相关细节则是写在了一本册子中。

最后,朱由检还吩咐曹化淳安排一些识字的太监。

接取了朱由检的旨意后,曹化淳便退去。

虽然心中对于皇帝整编禁军组建羽林军的旨意内容有很多疑惑,但是也不敢说什么。

比如,在皇帝给他的羽林军编练手册中要求每一个羽林军士卒都要识字,还要学算术就很不解。

还有,要让每一个士卒每天起床后将自己的杯子叠成豆腐块又是为什么?

而且还要求士卒招募进来后前三个月不进行任何战阵武技杀敌训练,这三个月中主要训练内容就是识字、学算术、队列、内务整理、体能训练。

陛下这是组建的军队还是开了书院啊?

军队的职责是什么?不就是上阵杀敌么。

直接训练他们战阵对敌技巧就可以了。

有必要还教他们识字学算术么。

认得几个字,会一点算术难道还能多杀几个敌人不成?

对于皇帝培养羽林军的稀奇古怪的要求,曹化淳表示不能理解。

但是也只能憋在心里,老老实实按照皇帝的旨意去执行。

而朱由检要求士卒识字学算术整理内务也不是一拍脑袋的突发奇想。

而是结合自己的需要以及目前社会形势的实际情况所制定出来的。

朱由检当然知道军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战斗。

在朱由检生出要编练一支直属于自己的军队念头的时候,就问过自己,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才是自己需要的?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才能与此时东亚不可一世的建奴军队匹敌并且战而胜之?

眼下,辽东军队算得上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了,但是在面对建奴时,即使有人数上的优势,也依然只能龟缩防守。

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凭什么相互之间战力差距会这么大?

难道是因为汉人体型瘦弱力量不够么?

不是的。

不然为何在历史上,汉人屡屡能够打败北方游牧民族?开拓出偌大的疆域版图。

虽然建奴不是游牧民族,是一个渔猎农耕民族,但是建奴存在的历史也很长了,为何现在才兴起?

之前不也是像狗一般被大明军队压着打。

思索一番,朱由检得出的答案是,并不是建奴有多么强大,而是大明此时的军队实在是太拉胯。

大明此时的军队为何这么拉胯?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士卒们战斗意志薄弱,战场上容易崩溃。

没有薪饷,吃不饱,还要被军官奴役。

士卒们的内心是茫然的,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自己拼命战斗表现后,依然还要被军官任意打骂奴役,依然领不到薪饷。

还战个什么劲?

没有了战斗意志,在战场上稍有不利,便会崩溃逃亡。

建奴军队就能轻易屠杀。

所以,朱由检才认为,自己组建的羽林军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武装士卒们的大脑,重塑士卒的信念,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

要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

丰厚的待遇必不可少,还要不打折扣的将制定的待遇实打实的发放到每一个士卒手中。

朱由检给羽林军士卒制定了三个档次的待遇。

三等兵也就是新兵入伍,每月二两银子军饷,包吃包住。

二等兵每月二两五钱银子,包吃包住。

一等兵每月三两银子,包吃包住。

若是这个条件真的在全大明军队实现,必然能立刻将眼下大明军队的斗志提升一大截。

但是,这还不够。

当兵吃饭拿饷只是满足了士卒们最基本的需求。

脑子中有的也只是为钱而战。

若是在战场上受到严重的生命威胁之时,依然会退缩。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真正的明白自己到底为何而战。

塑造他们坚定的战斗意志。

如何才能做到?

首先针对眼下大明军队中存在的痼疾,士卒被欺压,看不到希望,地位低下。

针对这个问题,朱由检想到的办法就是在羽林军中保证基础士卒的公平。

不允许在羽林军中有任何以官职欺压基础士卒的现象存在。

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在战场上获得了什么样的战功,就能实打实的得到相应的奖励。

如此,士卒们才能在战场上有战斗**。

有了这些依然还不够,还需要解决士卒们的后顾之忧。

即使自己在战场上负伤导致今后伤残了,甚至是战死了,自己的后半生或者自己的家人依然能保证继续生存下去。

所以,朱由检要让这些士卒识字,会一些算术。

有了这个基础,到时候羽林军的士卒就算因伤退役或者正常退役了也能给他们安排一份工作。

朱由检眼下正愁无人可用,到时候羽林军退役的士卒对于朱由检来说可都是宝贵的人才。

士卒们识字会算术,也能教他们的孩子识字与算术,让他们的后代也能因此而获得更多的机会。

让士卒们识字只是朱由检塑造他们信念的第一步。

识字后还要明理,朱由检在后续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思想政治课程,

比如诉苦啊,读历史啊。

到时候他们就会明白自己以前悲惨的生存环境是谁造成的,明白自己的敌人是谁。

只有紧紧的团结在皇帝陛下的身边,与这些敌人坚持战斗到底,彻底的将所有敌人全部清扫干净,才能保住皇帝陛下给他们的一切。

才能让自己的子子孙孙也能继续享受自己拼搏争取来的良好的生存权力。

为此,他们才能够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即使面对死亡也没什么可怕的。

因为自己虽然死了,但是只要陛下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自己的儿子还有子子孙孙都能享受到在这片天地间公平的生存权力。

对于羽林军大脑的武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且有些东西,现在朱由检还不能放出去。

不然就会引起许多敌人的警惕,得一步步来。

至于队列训练和内务整理,只是为了培养羽林军士卒的纪律性。

前三个月的体能训练也只是为了让长期营养不良的士卒们恢复了一下身体机能,再强化一番体质。

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好的纪律性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

后面再开启正式的战阵对战技巧训练也会更加顺利。

至于三个月后具体的战阵对战技巧训练,朱由检不懂,到时候还是需要请专业的人来主持训练。

朱由检能做的就是武装士卒的大脑,武装士卒的身体,提供充足的后勤支持。

至于战场上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负责了。

朱由检对于战争胜负理解的信条是:充分的后勤支持,决定了战斗胜负的八成几率。

剩下的两成就看战场指挥者们的发挥。

羽林军士卒的大脑武装,朱由检已经制定好了计划,后面按照计划逐步实施就好。

但是对于羽林军身体的武装,朱由检虽然有些想法,但是要实现还需要其他人的帮助。

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在战场上还继续用冷兵器和敌人对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朱由检给羽林军战士们准备的武器便是燧发枪、火炮以及震天雷或者炸药包。

虽然朱由检对这些都有所了解,但是具体要做出来也很困难。

最好是能找到这个时代对这些先进的热武器有所了解的专业人士帮忙研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