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齐皇 > 第一百一十一章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周武王姬发平定中原后,规定以11月为岁首,也就是11月初为新年的开始。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改十月为岁首,目前战国仍以11月为岁首。

转眼间就到新年了,说是过年,其实距田假来到琅琊也不过才一个多月。

十一月初一这天,琅琊城中到处张灯结彩,这个时代还没有爆竹,甚至连饺子也没有,人们庆贺新年的方式也非常简单,大都是吃一顿团圆饭就算过去了。

田假却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他在这天别出心裁的包起了饺子,韩非、光、田青、韩滕当然还有曹列这些地位较高的门客,都被他请到了家里帮忙包饺子。

除了韩非,其他人都没见过面粉,看着田假把调制好的馅料包进擀好的饺子皮中,所有人都露出一股惊奇之色。

“公子,这软软糯糯的东西是什么?”光好奇的用手拨弄着瓷盆里的面团。

“别乱动!这叫面粉!”田假喝住了正在祸害面团的光,嫌弃的说道:“洗手了没有?”

光看了看自己的黑手,还想上手,“我洗过了,公子!”

田青撇了撇嘴,直接揭起了光的黑历史:“你是半个月都不洗一次手的人,你还敢糊弄公子!”

“什么?半个月不洗手,韩滕,把光给我拉出去!不要让他在这里捣乱!”

“不要公子!”

韩滕像拎小鸡子似的把光丢到了院子外面,没了光捣乱,田假教众人包起了饺子:“你们都学着我的样子,把馅料包到这个饺子皮里面!”

田假的手很巧,他熟练的把馅料放进饺子皮,然后轻轻对折再用力一捏,一个饺子就被包好了。

后世的田假曾在炊事班干过几天,他包出的饺子很有卖相,看的韩非几人都是一阵称赞。

接连看田假包了几个饺子,韩非率先上手学着田假的样子包起了饺子,结果第一个就弄砸了,韩非放的馅料太多,饺子皮没有包住。

“哈哈哈!韩非先生,看起来你对包饺子没有天赋啊!”曹列笑着,自己也上手包了一个饺子,结果话刚说完就打脸,他放的馅料倒是不多,可愣是没法像田假那样让饺子皮粘住。

尴尬之中韩滕拿起了一张饺子皮,不知是不是天分的缘故,韩滕一个五大三粗的糙汉子竟然一上手就包出了一个饺子,所以说卖相不如田假好,可也已经很不错了。

田青知道自己包不好饺子,他索性也不逞能,而是剑走偏锋的跟田假学起了擀片,起初田青很生疏,但马上就熟练了起来,而且越擀越快。

韩非包饺子的水平也有所提高,包了七八个,也算渐入佳境,曹列一连包了十几个,最后才勉强包出一个像样的。

众人都在热火朝天的包着饺子,韩滕突然问道:“公子,这饺子好吃吗?”

田假笑道:“相信我,今后过年我们都会吃饺子,吃饺子就是吃团圆啊!”

饺子越包越多,很快瓷盆里的面团就见了底,田假让门外的光负责烧水,又让腿脚利落的曹列去请信陵君和他的门客来一起吃饺子。

锅里的凉水很快沸腾起来,随着饺子下锅,信陵君也带着他的几名门客到了。

热气腾腾的饺子很快出锅,田假用笊篱把饺子捞出来,放到瓷盆里,让大家蘸着醋吃,信陵君酒瘾发作,吃饺子时还要和众人饮酒,大家喝着酒吃着饺子,这个年总算是过出了些年味。

一大锅饺子很快被干光,第二锅饺子又煮上了,信陵君大口的吃着饺子,道:“仿佛是猪肉大葱馅的,这馅料是谁拌的?味道不错!”

田假指了指自己:“那当然是我拌的,怎么样信陵君,味道不错吧?”

信陵君和众人碰了一杯,又夹起一个饺子放到嘴里,不住的点头:“能想到这种吃法,琅琊君,你真是天才!”

张耳吃着饺子,好奇的问道:“琅琊君,这饺子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是用麦米做成的面粉!”田假道。

“麦米还能做成面粉吗?”张耳感到了极大的震撼。

“当然可以啦!只要把小麦放到药杵里捣碎就行了!”

田假还没傻到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自己有石磨的事情说出来,虽说在场的都是亲信,可难保有一两个嘴巴不严的,俗话说臣不密则失其身,君不密则失其国呀!

“原来面粉是这样获取的呀!”张耳若有所思道。

待到众人都吃的差不多了,田假命人把剩下的饺子给信陵君以及自己其他门客,当然还有魏赢带回去,让他们也尝尝鲜。

吃饱喝足之后,众人又围坐在一起,讨论起了琅琊的变法,张耳说道:“琅琊君,既然琅琊已经开始实行身份文牒制度了,为什么不效仿秦国那样,采用他们的验传制度呢?”

验传是一项很好的制度,就算现在出门,找工作也好,住酒店也好,都是要身份证的,除却秦国,其他国家则没有这种制度,正因为如此关东六国被秦国的黑冰台渗成了筛子,而关东六国却不能渗透秦国。

秦国的间谍可以随意的出入关东六国,关东六国的间谍想去秦国就得先办理身份证,琅琊要是也学了秦国这一套,那用不了多久就天下无牒了。

不过,齐国和秦国的国情不同,秦国重农抑商,秦法严禁百姓经商,秦国本国没什么商人,外国的商人入境要被严格盘查,所以秦国可以放心的搞验传制。

琅琊则不同,官府虽说鼓励耕战,但并没有禁止百姓经商,而且琅琊的商业如今十分发达,除却都城临淄,琅琊的商业是齐国最发达的。

商业的发达就意味着外来人流量巨大,在这种情况下,琅琊想效仿秦国搞验传,明显不切实际。

齐国自姜齐时代就是以商业发达著称,商业相当于齐国的根基,就算是当年的管仲改革,也只是重农抑商,而不是重农绝商,如果田假不计死活的搞验传制度,那相当于自掘根基,都不用秦国来打,齐国自己就会崩溃。

这就应了一句老话,有得必有失,琅琊总不可能既想要发达的商业,又想把这些人都管住,不让他们乱跑,这世上哪有这种只占便宜不吃亏的好事?

虽说田假真的很想学秦国的验传制度,但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他也只好放弃张耳这个提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