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齐皇 > 第一百零六章 新法颁布

战国之齐皇 第一百零六章 新法颁布

作者:我们的星辰大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8 01:10:06 来源:笔趣阁

确认了琅琊今后以十等爵试行耕战制度后,今天的议题终于要讨论田假心心念念的琅琊武卒了。

环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田假缓缓开口:“自五国伐齐后,我齐国武备松弛齐军不堪一击,徐州之战更是让本公子看到了齐军的虚弱,本公子甚忧之,而我琅琊地处东南,靠近楚国,我听闻楚将景阳自从回到彭城,就痛定思痛,时刻准备向我齐国复仇,故而本公子以为,我琅琊当效仿魏国的武卒,打造一支新军,以防备楚国的入侵,二三子以为如何?”

在场的众人听罢,面面相觑,谁也没有说话。

训练武卒是军队上的事情,在场的人大多是地方的文官,根本不懂得武卒如何训练,因此谁也不敢贸然出声。

田假看向韩非,道:“先生以为本公子的计划如何?”

韩非拱手道:“在下以为公子的计划不错,我齐国早该建立新军!”

田假点点头又看向韩非身后一名官员,道:“先生以为如何?”

那官员拱起手,谦恭的说道:“下官以为君上的想法极好,臣没有异议!”

田假又点点头,看向在场的其他人:“你们呢?”

这下有人带了头,众人都一致点头表示认可田假的计划。

“好,各位既然都赞成,那本公子就来说一说魏武卒的训练计划,本公子计划在琅琊训练一万武卒,而这支武卒的具体训练,就交由信陵君来完成!”

信陵君向前一步,弯腰行礼:“在下定不负琅琊君所托!”

“好!,那训练武卒一事就拜托信陵君了!”

“琅琊君!”信陵君看着田假,道:“在下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信陵君请讲!”

“寻常战兵,大多数是征发丁壮,以十人抽一或五人抽一的比重计算,即便是魏武卒,也是如此,琅琊有11万丁壮,征发一万武卒并不是问题,但我不想这么做!”

“可是,您不征发丁壮,要从何处获得兵员训练武卒?”韩非疑惑道。

信陵君坐在位置上,语出惊人:

“我打算募兵,不在战时征发丁壮,如此,琅琊不仅可以增强生产力,这支武卒的战斗力也会更强!”

“您的意思是,这支部队平时不参与耕田,作为一支常驻军来使用?”

“我正是此意!”

田假很快就能从信陵君的解释中弄明白“征兵制”与“募兵制”的区别

征兵就是义务兵,征兵的对象包括所有青壮年,一旦战争需要,君王就会强行征召他们参战,打完仗后再让他们回家耕田,战国时包括秦国在内,所有国家都采取了这种“农战一体的制度”,这种制度就是我们所说的征兵制。

信陵君所说的募兵则完全不同,募兵是自愿入伍,他们都是职业军人,不参与耕田,平时只训练,由国家给他们发放工资,一旦战时,这些人马上就可以被投入战场不需要征召,但缺点就是会对财政和军粮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在场的众人没有一个人是傻瓜,大家都已经听出募兵的意思,现场沉默了一阵后,韩非率先摇头反驳信陵君的提议:“先不说志愿入伍,我们能招募到多少人,就算真的召集到一万人,这一万人也会给琅琊的财政造成很大负担,依琅琊的国力,有能力供养着一万人,可一旦爆发战争,我们再想征兵,粮草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不能同意信陵君这个看法!”

负责掌握琅琊粮秣收入的司马周保也在这时附和:“韩非先生所言极是,下官也不赞成信陵君提出的募兵制,这计划风险太,万一失败,整个琅琊都可能会崩盘。”

“对,臣也不同意信陵君提的募兵!”

“下官也不赞成!”

听到众人都反对信陵君的想法,田假沉思了片刻,开口道:“募兵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这样一只专门为了打战而生的军队,他的战斗力要胜过寻常军队的几倍,魏武卒本就是强军,若是在采用募兵制,这一万人完全可以当做十万人使用,本公子倒觉得此事可行!”

韩非朝着田假深深的一拜:“公子!此事要三思,万一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啊!”

田假伸手打断韩非,道:“先生不必再说了,这件事情上我完全支持信陵君,信陵君只管放手去干,出了事情,有我一力承担!”

信陵君闻言当即对田假投去一个感动的目光,在信陵君心中他把田假当成朋友,所以才会提出募兵这种难以被世人理解的想法,田假也不负信陵君,在别人反对他时,他毫不犹豫的支持了信陵君。

见田假决心已下,韩非虽然顾虑重重,也不在反对募兵,至此,琅琊新法里最后的训练新军事宜终于尘埃落定。

新法的诸多细节已经敲定完毕,田假当即任命韩非为正将,信陵君为偏将,其余官员按职位赐爵(最高为少尉),变法一事由正将韩非全权负责,琅琊即将开始全面推行新法。

齐王建六年九月二十日,琅琊的街头,一张数千字的告示被贴出,顿时在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告示上所写的正是琅琊即将开始推行的诸条新法。

当琅琊的百姓看完官府出具的告示时,都是一片哗然,有人当场表示支持官府推出的新政,也有人表示反对,更多的人则是表示怀疑。

不是琅琊的百姓都似曹孟德多疑,而是官府告示中出台的诸条新法,都实在过于让人难以相信,比如生三个孩子就可以记一功,一功就能获取爵位,打战斩首也可以获得爵位,甚至只要上了战场阵亡了就给抚恤金,爵位高的给的抚恤金更多,这些对琅琊百姓,乃至天下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

自古以来没听说过百姓出去打仗死了之后官府还给抚恤金,甚至尉爵阵亡后,家属还可以领取16年的粮米,这真可谓闻所未闻。

更让琅琊百姓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爵位到达尉爵,家里的孩子就可以到学堂免费读书,官府每个月还补贴30斤粟米,甚至上过学堂的孩子将来还可以优先在琅琊乃至临淄做官,这简直就像天方夜谭,齐国的官员不都是各地的权贵充当,什么时候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做官了?

琅琊百姓对琅琊新法中的诸条福利都是非常心动的,尤其是尉爵所带来的各种福利,更是让人怦然心动,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不就是为了把自己孩子养大?让他们娶妻生子?

现在就有这样一个机会,只要在家努力种田,出去之后拼命打仗,达到尉爵,孩子就可以得到读书做官的机会,就算自己不幸在战场阵亡,家里也能得到抚恤金,爵位也可以被继承,这种梦寐以求的好事,有哪个人会拒绝?

可正因为新法的诸条政策好的离谱,才让人难以相信,谁能保证自己拼了老命获得了爵位,最后官府不兑现承诺?

抱着这种怀疑的态度,大部分琅琊百姓对新法采取了观望态度,不支持也不反对。

琅琊新军所提的募兵制,由官府发军饷,这在琅琊百姓看来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信陵君在琅琊的县衙坐了一天,也没招募到一个来参军的百姓。

侯赢为信陵君倒了一杯茶,对他说道:“据臣看,琅琊的百姓似乎并不相信官府提出的新法,看来琅琊君想把新法推行下去,这可难了!”

信陵君笑眯眯的喝了一杯茶:“琅琊君和韩非都是很有才能的人,我相信他们一定有办法让百姓信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