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孙策的野望 > 第405章 封赏问题

孙策的野望 第405章 封赏问题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2-23 18:03:27 来源:笔趣阁

蔡琰顺利到仆役房报到,不过朱信还是觉得不能太为难她,稍微吩咐给她的房间,稍微整理一下。比不上她原本的闺房,只能说还不错。

结果住进狭窄的仆役房后,蔡琰仿佛觉醒了什么不得了的属性,喜欢上这环境了。

“床铺距离桌子居然只有一步之遥?哇,吃饭完全可以在床边吃!”蔡琰激动的看着自己的房间,就如同看到新大陆一样。

怎么有种宅女宣言的感觉?朱信有些无语,算了,她喜欢就好。

就觉得,如果没什么事情可做,而且物资储备丰富,她可以在床上躺一辈子。

“诶诶诶?”中午休息的时候,孙策疑惑的看向蔡琰,“为什么你会住在仆役房的?”

“呵呵……”蔡琰也就笑笑,不说话。

朱信则是无语,不仅起床气重,而且还属于那种没有记忆的类型吗?

索性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不要继续说下去。

“喵喵喵?”孙策很疑惑,自己说错什么话了吗?

事情到这里告一段落,蔡琰这个‘秘书’也的确很称职,称职到孙策差点打算把政务一股脑都丢给她来处理。

只是蔡琰也是有底线的,她来这里是‘养老’的,可不是来给你干活的。

对于职责范围以外的事情,她根本不去做。

“你这样样子,估计就算三年之后,也就能继续当个秘书。”朱信摇了摇头。

秘书其实也不算差,若孙策称帝,那么怎么都得是侍中这样的职务。

荀彧就担任过,在两汉,侍中的职务已经越来越接近宰相。

尚书台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反而三公的权力越来越小,这也是后来三省六部能起来的主要原因。

真就不是突然就改制的,而是在东汉开始已经有这个苗子。

后续曹魏和两晋,尚书台的权力也在不断增加。

具体有多大,就那么说——铁打的尚书,流水的三公。

甚至三公都能花钱买的程度,刘宏都不在意。

反正只要尚书台稳住,那么谁当三公都无所谓。

换个角度来说,东汉这个时期,四世三公什么的,也就名声好听,实则没什么意义。

“三年后,说不定我就找个地方,买买地,然后安顿下来,从此当个富家婆。正经人的,谁出仕为官啊?”蔡琰低声嘀咕道。

朱信听力好,不过此刻他宁可自己听力不好,听到蔡琰这凡尔赛言论。

“惟实,说起来针对这次战争,按说要有封赏。”孙策表示,“众人的封赏都好说,不过是给朝廷上表,顺便献上一部分缴获。可你这边,子布都觉得为难。”

朱信在军中的身份是‘主厨’,可是在合肥防御战里面,他用特殊料理,给大家恢复伤势和体力,正因为这样,士卒才能坚持更久。

那么多人都能证明这件事情,总不能没有功劳吧?甚至他这功劳,几乎不亚于首功!

更别说,后续说降袁术,以至于本部不费一兵一卒,这些都是功劳。

可怎么封赏,这又是个问题。

就算他是孙策的丈夫,按说夫妻一心同体,可若是不封不赏说不过去。

“我们家不是缺钱么?多多益善!”朱信当即表态。

“可府衙这里也缺钱!”孙策无奈的说道,真那么容易,自己也不会回来跟他商量。

孙策这边还是个新兴的势力,成军不过一年左右,各地都要驻守,各地都要钱粮。

可以说有一分钱,都要投入到地方武备建设,还有各种基础建设。

更别说,早些时候提出的仓平常和义学,这些都需要投入钱粮。

福建郡那边,也有好几个县城需要建设。说到底,就是——钱不够用!

就朱信的功劳,钱就不能少,看给多了,官方库存的钱粮就不足。

官营粮行刚刚起步,销路还没有扩充到扬州全境,没办法为府库提供现金。

“那就打个欠条?”朱信想了想,“以后有钱了,再发呗!”

“开了你这口,其他人那边怎么办?”孙策表示无语,说不得有人会以朱信这次为例,在发不了钱的时候,也给别的士卒将官打欠条呢?

“既然如此……”朱信想了想,“盐,按照比来给我足量的盐,怎么样?”

盐铁专营制度已经废掉,几乎靠海的,不少家族都有煮盐出售。

和粮食不同,这盐的生产周期真的不长,而且只要还有柴火,就不缺盐。

就说曹操,最苦的时候要吃都要吃米肉了,可腌肉的盐却还是不缺的。

“盐啊……”孙策有些疑惑,“你要这玩意干什么?”

就觉得朱信有些败家,放着钱货不要,要这盐有什么用?盐价也不贵,再加上战乱,运输成问题,要么大家凑一起运输到中原出售,要么只能降低产量。

就算运输到中原,这价格也上不去多少。毕竟成本要算进去,再加上各地的私设关卡收税,最后卖低了自己亏本,卖高了几个月都卖不完!

“总得要点什么对吧?我要铁,你给我?”朱信反问。

“铁就那么点产出,供应军用民用都不够,再说给你能做什么,你会打铁?”孙策疑惑的看向朱信。她那把古锭刀,都拿去给匠人重铸了。

勉强也就打个枪头,枪身还要另外想办法。孙策也犯难,上哪找坚固的木材。

想过桃源村那的桃树,绝对坚固,奈何带不回来也没辙。

“所以还不如给我盐算了!”朱信耸了耸肩,煤炭也不错,奈何这江南最不缺的就是树木,柴火的价格,比中原要低许多。

不过江南很少会把柴火出售到中原,最多是木材,那才是大头。

木匠用完的边角料,收集起来,那可不就是柴火么?

“行吧……下午我和子布说说。”孙策有些纠结,不过也不好干涉。

于是到傍晚的时候,一块取货凭证,就叫到朱信手中。

凭着这个,可以去万事屋的仓库里面取盐。量大,总不能都送到这边。

少不得,有几个盐商慕名过来,询问要不要帮忙代售,朱信也只是笑而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