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9、辽沈必失

明末好国舅 9、辽沈必失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张璟也是没想到,他后世上学老师必让他们背诵的这朗朗上口的八字成语,会让面前这无名公子,有这么大的反应。

不过,仔细想想,张璟也明白了原因。

毕竟,这由顾炎武提出中心思想,梁启超随后整理成的“八字”,还没到出世的时候,朱由校第一次听来,自然有所不同。

而且这话听着浅显易懂,却又动人心魄,简简单单八个字,每听一次,都有股令人振奋的激动感觉,激荡人心之极。

“没想到你这人看着疯癫,却也有这般才学,说出如此妙言!”朱由校摇头,又一次对张璟赞道。

目光里,朱由校不由开始认真打量今天遇到的这个时而看着像疯子,时而又流露出非同常人的才学的家伙。

“谢公子称赞!在下只不过借着酒意畅所欲言而已,哪有什么大学问!”张璟谦逊道。

“此言差矣!能说出常人想不到的话,做出常人做不到的人,都不是一般可以比的。”朱由校看着张璟道“观你今日所言,在我看来,就说明你并非一般人,日后必是成大事者!”

这番话,却是令张璟有些哭笑不得,就剽窃了两句名言,竟然被一个无名公子说自己会成大事,这是哪来得道理?

当然,张璟听这话觉得很无奈,可是刚刚反应过来张璟针对自己的李进忠,却是恨得牙痒痒的。

皇帝都夸张璟不一般了,他这个皇帝的忠仆,哪还有胆子去找张璟麻烦?心里面,李进忠对于张璟,又一次恨的牙痒痒的。

“张公子,你既然有这般不俗之言,认为家事国事都是大明臣子百姓可以探讨的,那么,对于如今大明关外辽东的好局势,不知道你有什么见解呢?”夸奖完张璟后,朱由校思维跳脱的转移话题道。

当然,朱由校也没指望张璟真能提出什么宝贵性意见,只是刚才听了张璟所言,想看看百姓和朝臣之间,对于关外辽东局势的看法。

谁知,这一问,却是让喝多的张璟,说出了他根本不会相信的话来。

“辽东局势?这关外现在哪有什么好局势可言,依我看,不用多久,伪金攻来,辽河以东,必尽为伪金所有,辽阳、沈阳,此关外二城,辽东要地,亦为贼有,而关外局势,必败坏之!”

无论是前世、后世,张璟都不是一个酒量大的人,今天和面前这无名公子喝酒,也是不知怎么的喝多了,一下子就把他一直在人前刻意隐瞒的关于大明走向的事情,直接说了出来。

“大胆贼子,口出狂言!我大明精兵十三万余,镇守辽东,如何会被伪金逆贼所败?”

朱由校指着张璟怒道:“你这无理取闹的家伙,到底如何才能正常?总是一时疯言疯语,一时又正常无比,听说不少疯病时好时坏,莫非你就是这种人?”

很显然,对于张璟的“辽东败局”的言论,朱由校是根本不会信的。

毕竟,现在明军可还没有如后来崇祯时那样,朝廷没钱没粮,逼得兵卒要让妻女做倒插门,才能维持生计的那种烂到军队根子的地步。

大明虽然有两年前萨尔浒的惨败,但实力犹存,关外从各地调来的镇守军队,虽然可能不如万历三大征时那般精锐,但实力也不可小觑。

再配上这两年,大明又倾尽全力在关外囤积的粮草军械物资,只要是个正常人,他可以相信关外明军可能会有小败,但绝对不会相信明军会大败,败到把辽河以东都丢得干干净净的地步。

这也是张璟穿越的这一个多月来,一直不敢过分暴露他未来目光的原因。

终究,张璟真要是大肆宣扬辽、沈必败的言论,恐怕不是被人当做疯子,就是要被侦查消息的锦衣卫,当成辽东奸细抓起来了。

不过,今日喝得多了,倒是让他吐了预料未来的“真言”了!

朱由校的话,张璟并不在意,别的什么科举八股文问题,他可能会两眼一抹黑,但是明末的关键战役,前世平时看过不少明史书籍的他,肚子里却是有货的。

只听得,张璟借着酒意,向他的饭票金主反驳道:“这位公子,当面辱人可是极为失礼的事情,还是请收敛你的态度,而且,我既然敢说这话,自然是有原因的。”

“哼哼!那我就听听你这小小监生,能有何高见?”朱由校冷哼道。

张璟押了口茶水,徐徐道:“自萨尔浒之战,杨镐兵败以来,朝廷改命熊廷弼经略辽东,本是良策。毕竟纵观本朝,于关外局势了解透彻者,唯熊飞白莫属!”

飞白即熊廷弼表字,这开头话说出,朱由校听了,却是不以为意,反而更添一抹恼怒,若非张璟话没说完,他都想将命人好好收拾教训张璟这狂妄之徒。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熊廷弼已经被他听东林党人的谏言罢免了,改由东林党人袁应泰经略辽东。

现在,张璟说辽东局势,整个朝廷了解透彻的只有熊廷弼一人,这不是**裸打他的脸吗?毕竟,一个识人不明,就逃不过他这个皇帝的评价,看来,下面该是贬低袁应泰了。

果不其然,熊廷弼刚赞过,如朱由校预料的贬低袁应泰的话,就从张璟口中说出来了。

“如今,朝廷替换熊廷弼,以不知兵事的袁应泰替换,依我看来,此乃朝廷自取丢失辽东之道。”

“因为观袁应泰其人,其虽长于内政,却于兵事一道,志大才疏,太过想当然,朝廷以其人经略辽东,必致有大败之危!”张璟正声说道。

“住口!朝廷命官,岂容尔这小小监生妄言?也不看看你什么身份,以后注意你的说话方式,再有这般,我必去官府喊你诽谤朝廷命官之罪!”朱由校拍桌怒道,张璟这话太不敬朝廷官员了,若是天下士子都如他这般议论朝廷官员,那么朝廷威信何存?

“公子勿急,且先听我把话说完,你再说我是不是妄议诽谤朝廷命官,也不迟!”张璟微微笑道。

“好!我就看看你这胡言乱语之辈,能说出什么惊世之言!”朱由校冷冷鄙夷道,显然不信这个狂妄之徒,能说出什么值得人信服的言论来。

毕竟,再怎么说,袁应泰也是能考中进士,是朝廷通过科举,从天下读书人选拔出来的人才,能是张璟如今这还未出头的小小监生,可比的吗?

对此,张璟毫不在意的回道:“观袁应泰其人,虽历官精敏强毅,屡有修城浚河之斐然政绩,然观其人用兵,却非其所长,规画颇疏,并不周密,常有遗漏之疏忽。”

“在下于京师曾闻塞外客商传言,袁应泰经略辽东以来,一改熊廷弼诸般谋划。熊廷弼在经略辽东,戍守边防时,执法严格,部队军纪整肃,而袁应泰继任经略辽东后,却失之以宽,并且更动了熊廷弼所立的往日的规章制度,使得如今辽东军纪,不似昔日熊廷弼经略辽东时严明,依我看来,此袁应泰一败也!”张璟继续道。

“春秋战国时,魏武侯问名将吴起,军队如何才能打胜仗?”

“吴起回答说,只要治理好军队,就能打胜仗。”

“后魏武侯疑之,又问吴起,军队能打胜仗,不是在于己方兵力多少吗?不过,吴起表示否定,回答说,如果法令不严明,赏罚无信用,鸣金不停止,擂鼓不前进,即使自己兵马有百万之众,但也没有太多的用处。”

“这些都是说明了治理军队的重要性,古之名将,皆治军极严,如此方可有强军。熊廷弼经略辽东时,便依照古法,方可使老奴努尔哈赤,忌惮其军,未敢妄动,进而保辽东安稳!”

“而如今,朝廷选用袁应泰经略辽东,其人本就没有战阵经验,却如此宽待兵卒,久而久之,必使辽东军士,军纪涣散,人心思动,若如此,一旦建奴来犯,辽东明军恐难有十足战力应对!”

“敢问公子,倘若老奴努尔哈赤知晓,还会继续忌惮关外明军吗?而明军军纪涣散,与建奴对战,有几分战胜把握?故,此为袁应泰之一败也!”

此言一出,朱由校闻之色变,就是一旁一直恨张璟牙痒的李进忠,也不由得收起了对张璟的敌视之心,心里面对这家伙也有些佩服!

这看似疯癫,屡有疯话的少年,倒是个人物!

在这个时代,受限于多数人没钱上学,不能识文断字的时代影响,那高达九成的文盲率,使得没文化的人,天生就对于有文化的人,有着不小的尊敬。

并且,倘若对方文化不低,能折服其他人,那就更加令人尊敬了,不识字没文化的太监李进忠,此时就是如此心情了。

“你既然说袁应泰治军不严,这是第一败,那应该还有其他的战败原因,那就一并说出来吧!”

过了一会儿,朱由校平复了心情,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目光,看着张璟,语气沉重道。

很显然,张璟的话,已经让得原本虽然在乎辽东形势,但自信满满的朱由校,有了一丝不敢置信的恐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