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83、方府之宴

明末好国舅 83、方府之宴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帝后大婚后第四天,张璟在云儿、月儿的提醒下,熬过了起床气,早早洗漱,穿上朝廷送来的官服。

然后入宫去奉天殿见驾,随着文武官员一起,上贺表,行庆贺大礼。

庆贺大礼完毕,这也预示着帝后婚礼已成,与此同时,辽东战败的消息,也随着朝廷不再限制,在有心人的传播下,传得京师尽知。

原本刚刚沉浸在帝后大婚的欢庆中的京师百姓,顿时如从梦中惊醒一般,纷纷怀疑这消息真假。

不过,于大部分人而言,这消息也只是让他们震惊而已,却还没有到让他们闻建奴之名而后怕的地步。

真实历史上只有到了建奴骑兵入关如无进无人之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时,他们才会有切肤之痛。

到了帝后大婚婚后第五天,朱由校和张嫣要行盥馈礼。

所谓“盥馈礼”,自古有之,即新婚夫妇侍奉尊长者盥洗及进膳食。

这次朱由校安排的尊长者乃是刘昭妃,毕竟,他父亲朱常洛在位太短,根本没有先帝妃子接班掌控皇宫,只能选择事实上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管理宫廷事物的他祖父朱翊钧的妃子刘昭妃了。

古婚礼时,新进门的新娘拜见公婆时有盥馈之礼,以示妇道既成,孝养于公婆。

一般而言,盥馈礼中,新娘要用一只豚,寓意“合升侧载”,进献于公婆席前,然后公婆以室之事授予新娘,礼毕便预示公婆交接家庭诸事给夫妻,新娘从此也承担起为妇的义务,执掌管理宫廷诸事。

帝后大婚虽不同于民间,但盥馈之礼,同样也有。

盥馈礼结束,至此,帝后的婚礼也算是彻底结束,朝廷百官公卿再休息九日,寓意长长久久,大明朝廷便要开始继续正常运转了。

当然,盥馈礼的话,张璟自然是不用入宫去观礼的,而他今天出门,却是为了赴方从哲的宴会之约的。

按照京师早就流传的消息,这位曾经的大明首辅,浙党领袖,过两日便要启程回乡了。

内阁如今已无他的容身之处了,方从哲也要如他的浙党前辈沈一贯一样,从首辅之位,灰溜溜的下台回乡了。

方府之外,车水马龙,人流不断,毕竟是曾经的首辅,就算是现在下台,但也远没有到人走茶凉的地步。

朝中不少没有被东林党人政治斗争迫害的以浙党为首的非东林党人,还是纷纷前来方府赴宴,备了礼物送一送这位曾经团结各党的大明首辅!

因为方从哲那日是在帝后大婚上口头邀约自己,并未送自己请柬,张璟想了想,便直接向方府的门仆报明了身份,交了礼物,让其入府代为通传。

至于堂堂的卸任首辅,请客吃饭不送请柬,这么失礼的行为按理不该出现在方从哲这老人精的身上,张璟想来方相公也是怕丢面子吧!

毕竟,任何人一旦失势下台,肯定有不少人会冷漠处理与下台的人的关系,当然,这还是好的,若是遇到落井下石的人,那真是倒霉透了。

方从哲显然是早有考虑,故意放出消息宴请宾客,却只给一些心腹宴会请柬。

其他原本熟悉的人若是有良心,肯定会不请自来,主动赴宴;若是他们心里生了其他心思,那这样做也是无形之中,给双方台阶下了。

从方府现在的宾客人流来看,这位万历后期整合诸党的首辅方相公,现在在朝堂里,还是有些人脉的。

不过,很显然,有东林内阁在,除了少数人以外,这些人现在多数都不可能继续待在朝堂中枢的实权位置上了。

方家门仆作为原本的首辅家仆,自然是有一定眼力见儿的,即使现在方从哲已经下台,但他早就从张璟下马车时候,就判别出张璟的身份不低。

当那门仆听到张璟这么年轻,就已经当上朝廷从五品的官员时,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为什么他就没这么好运?

等了没多久,便见方从哲笑吟吟的带着五个张璟不认识的中年文士,走到府门口迎接张璟了。

“国舅爷终于是来了,在下可是盼风盼雨的等国舅爷了!”方从哲见到张璟,笑着说道。

张璟连忙不好意思的回道:“在下令方相公费心了,前来贵府,本来就十分叨扰了,现在方相公又亲自出迎,实在是令我受宠若惊了!”

“国舅爷客气了!”方从哲回了一句,而后又对张璟道:“在下为国舅爷引见几人,他们都是我大明栋梁之辈。”

说罢,方从哲一一指着身边五人,为张璟介绍道:“这是兵部左侍郎魏应嘉、右侍郎郭巩,户科给事中姚宗文,御史冯三元、张修德。”

介绍完后,方从哲连忙对那五人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见过国舅爷,这可是张皇后的族兄,如今颇得圣眷,已被陛下任命为工部员外郎了!”

那五人闻言,都看了一眼方从哲,见他话里并非是客套话,连忙一起行礼道:“下官见过国舅爷。”

“见过诸位,见过诸位!”张璟应和了两声,心思却在另一边。

初听五人名字,张璟只觉得耳熟,后来细细一想,这五人不是朝廷弹劾熊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的主力吗?

而后,张璟有意无意的深深看了一眼方从哲,暗道莫非这就是面前这个老狐狸今日喊自己赴宴的目的?

为了熊廷弼起复之事吗?

否则,方府里人那么多,这老狐狸怎么会带这五个在其他事情上毫不相干的人,来迎接自己呢?

只有在熊廷弼被弹劾罢职一事上,这五人才能联系在一起,而且他们都是其中的主力。

没有他们五人作为弹劾主力,仅仅是一个和熊廷弼有怨的姚宗文,显然没有那么大的政治能量,把熊廷弼从一个辽东的封疆大吏,给一撸到底,回家家里蹲反省的!

只是,这老狐狸,又是从哪里知道皇帝下诏起复熊廷弼,和自己有关呢?

望着方从哲,张璟一肚子疑问想问。

然而方从哲这老狐狸明显十分会把握人性,闭口不提一下子介绍张璟真的多人的原因,只是带着众人入府,安排好众人席位,然后以“安排其他贵客”为由,告罪一声离去。

留下张璟和姚宗文等人,面面相觑。

说实话,不止是张璟看不懂方从哲这一手,就是姚宗文等人,也摸不清方从哲的意思。

本来,他们来赴宴,除了是真心要送这位老首辅以外,就是想和方从哲讨论如何应对熊廷弼起复一事。

毕竟,一旦熊廷弼起复,这便意味着熊廷弼可能被皇帝无罪赦免,倘若皇帝追查当初他们弹劾熊廷弼,致使熊廷弼下台,辽东失守,那么他们这五个弹劾熊廷弼的主力,必然受到牵连,想不到辙的他们,这次也是有着找方从哲商量的意思。

结果,到了方府,方从哲只让他们安心。

而后,就让他们陪他迎接张璟了。

其实,方从哲喊了他们五人陪他出府,他们就觉得不寻常,特别是方从哲明显要他们认识张璟这个外戚,更让他们觉得其中有事情,这也是适才见礼时,他们确定方从哲没说假话,才会行礼的原因。

几人各怀心思,偏偏又不能明说,只能在等待开席前,避开心中话题,按如今文人的习惯,谈着些风花雪月或者关于时事政治的事情。

张璟也不敢只问他们关于熊廷弼的事情,只能陪他们有的没的说着这些。

不过,这一番交谈,张璟也倒是和姚宗文几人熟悉了。

话语里,张璟知道,除了姚宗文这个货真价实浙江慈溪人是浙党人外,其他几人并非浙江人,也并非浙党,更不是东林党,只能说他们和本土乡党还有浙党走得近些,和方从哲关系好而已。

这也是明末官场的常态,有的人可能什么党都不是,却偏偏和各个党都有勾结,在哪里都吃得开。

甚至有的人,本来已经加入自己乡党,可是一不如意,立马背离,转投其他党派,除了那些一开始就党派印记明显的家伙外,其他人几乎都是如此。

换句话说,朋党乡党,一旦涉及自身利益,不如意了,那就说散就散!

最明显的就是熊廷弼的死,本来身为楚党的他,和东林党是死敌,却和杨涟等东林党人走得近。

等到东林党上台,楚党分崩,其他各党也失势,立马就靠着杨涟的关系,由东林党人出面,救了他,并且再次起复。

可惜,和老牌东林党王化贞比起来,熊廷弼这个出身不对的人,明显制衡太多,权利基本被架空。

等到广宁大败,关外沦陷,二人下狱,东林党和崛起的阉党利便用这事斗法,他们二人都玩起了政客的老把戏,在东林党和阉党之间左右逢源。

本来的话,若是没有阉党发难,东林党即使在“保熊杀熊”上面自相内讧,可也完全有办法把这两人,如同萨尔浒战败的杨镐一样,护住他们这两个和东林走得近人的的性命。

可惜,阉党要夺权,自然不干,结果,二人形势险峻,性命堪忧。

那时,厚皮脸王化贞首先看出形势,为保命,毫不犹豫豁出去背叛东林,投靠阉党,接着把责任全部推给熊廷弼,并且给了魏忠贤击败东林党,弹劾其贪污的“实据”。

而熊廷弼本身就有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毛病,即使阉党明显压过东林党,可还在二者之间不清不楚,没有彻底做出抉择。

魏忠贤本来就是要借广宁大败发难东林党的,见熊廷弼还这么不识抬举,自然不会留他,否则,若是熊廷弼政治嗅觉更纯粹些,也不会把自己给活活闹死了!

反观王化贞,若非是崇祯这少年上台,少年心性,一直不按规矩办事,初期对什么事情都一刀切,否则,还指不定会不会被处死。

所以,政治这东西,脸皮越厚,越无耻,才能玩得越转,活得长越!

张璟心里如此想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