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64、宫闱内争

明末好国舅 64、宫闱内争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曹化淳!

他是曹化淳?

张璟目光一凛,心里面并未怀疑会遇到同名同姓之人。

毕竟,观曹化淳的服饰,此时他的职位应该不会低,即使有入宫的太监与他同名同姓,但入宫后,就算没有在其他太监名下认师傅改名,也得因为同名同姓,尊重大太监的原因,而主动改名。

因此这人只能是崇祯的那位心腹,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

细细打量这位真实历史上,在明末有着浓墨重彩一笔的太监。

当然,说他浓墨重彩,并不是说张璟对他知之甚详,真正的原因却是曹化淳被他一直交好的东林党人,污蔑成甲申之变时,第一个打开北京城,投降侍贼,放流贼破城的罪魁祸首。

然而,曹化淳早在六年前,就因病乞准告假,向崇祯帝连上三疏,最后回乡养老了。

如今却被污蔑成了开城判贼,这可真是人在家中,祸从天降的典型!

甚至后来即使曹化淳出面证实这些造谣之言,可是甲申之后,关于他“启门之说”的捏诬之语,仍广为流传,留下他后辈子,甚至后世都被污蔑的莫须有的黑历史。

即使到了后世,网上还有不少意图不轨者,用那些野史记载,恶意抹黑大明这位历事三朝,为人中厚的太监。

报国愚忠罔顾身,无端造诬自何人?

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使不真。

也不知曹化淳被污蔑,却无法改变舆论,从而写下这首诗时,心里到底是怎样的想法?

是后悔他直到那时才明白东林党大多数人的无耻真面目,后悔他以前不该亲近东林党人,以至于被人无端污蔑的悔恨吧!

当然,张璟心中想着,之所以“聪明”的东林党人选择曹化淳,大概也是京师里成名的太监,基本都在甲申之变时为国尽忠了。

东林党人后来是实在找不到可以编排的太监了,只能用回乡隐居的曹化淳来,来编排故事,泼阉党太监的脏水了。

与二曹的相识插曲,确实令张璟觉得意外,而且记忆里,曹化淳是崇祯的心腹太监,怎么现在在值守乾清宫呢?

后来想想,那崇祯帝朱由检,现在还没册封信王了,恐怕曹化淳还没机会跟着他,也就释然了。

谈话间,张璟假装无意的旁敲侧击了下,也证实了他的猜测。

曹化淳他幼时因为家境寒微,兄弟又多,为了生计,便在万历年间,大约十二三岁左右,入宫谋生。

因为其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内书堂成绩很好,可以说是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如今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的赏识,倚为亲信。

他和魏朝一样,被王安安排在皇帝朱由校的寝宫乾清宫值守,可谓是前途无量。

当然,张璟没有现在就好好结识曹化淳,去抱紧未来这位崇祯帝心腹大腿的想法。

终究,首先他没有这个时间,去等待曹化淳

有了他张璟这个变数,那皇位还能不能再次落到年轻不懂事的崇祯手里,还是个未知之数呢?

结识之后,一行人又继续向宫门外走去。

期间,张璟故意和曹文诏、曹化淳二人走路时聊得火热,无形之中拉近了一些关系。

而想来也是觉得张璟是个不错的人,本就是忠厚之人的曹化淳,路上趁周围没有宫女太监时,悄悄在张璟身边透露了他一个消息。

“国舅爷,恕奴婢多嘴,这几日在宫里,皇后娘娘和皇爷的乳母客妈妈,已经被人撞见争吵过好几次了,似乎二人之间十分不合。奴婢本不想多嘴,可是看皇后娘娘是个不肯吃亏的性子,担心她初入宫受苦,还是希望国舅爷若是能有机会,还是劝劝皇后娘娘,客妈妈毕竟是皇爷的乳母,有些事情,急不得的!”曹化淳语带深意道。

曹化淳说完后,张璟脸色就不对了。

没想到,该来的,还是来了,他这妹妹还是和客氏,在宫里对立起来了。

当然,因为地点原因,张璟倒是没有多加细问曹化淳事情经过,只是轻声谢过曹化淳,便带人走了。

至于曹化淳告诉自己这消息,应该不会是心存其他意思。

张璟想来,大概是出于对于皇室的愚忠,这才提醒自己的吧!

毕竟,记忆里对曹化淳的印象,这位并无劣迹,一直都能秉公执法,甚至连崇祯那样多疑的人,都能把御马监的腾骧四卫和勇士营交给他管理,可见此人品性。

出了宫门,张璟和曹文诏等人道了别,便上了李永贞带他来的马车,让车夫带他去张国纪所住的客栈去。

进宫门前,李永贞就告诉他,出宫后坐这马车离开,倒是省了他出宫后还要自己找代步工具的麻烦。

至于曹文诏等人,则是上了自己来时的马匹,在同样乘马的曹化淳的监督下,一起回兵部专门给他们这些辽东信使在京师安排的院子里。

朝廷有命令,在皇帝大婚前,无诏不得随意出入那院子,甚至不得与外人交谈辽东之事。

原因很简单,皇帝和内阁诸阁臣,都不想在天子大婚前,把辽东兵败的事情大肆宣扬。

想想也是,帝后大婚,是一国的喜事,如果在这时候把兵败的事情宣传,确实不好。

若是把本来一件好好的国家大喜事的气氛,弄得一点儿喜庆的气氛都没有,实在有些辱没国体了。

这也是曹化淳这个乾清宫的值守太监,亲自送张璟和曹文诏等人的原因,不止是张璟的身份尊贵,还有曹文诏等人的行踪需要监视。

在张璟看来,这实在是有些自欺欺人,不过,却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否则,帝后大婚怎么进行?

可以想到,日后京师百姓刚从帝后大婚的喜悦中出来,听到辽东败局的消息,会是个什么样的心情!

车轮滚滚,压在青石板铺的路上,不断作响。

张璟独自一人在马车内,仔细思考着曹化淳的话。

要说真实历史里,天启年间阉党和东林党的斗争,其实并不仅仅是朝堂的斗争这么简单,甚至于延伸到了后宫。

记忆里,张嫣后来怀孕,最终却流产导致死胎,并且终生不孕。

就是因为当时客氏安排了人,在张嫣腰痛需要按摩时,故意下重手,用力捶张嫣后背,致使流产的。

至于为何如此,还不是因为张嫣和客氏在宫中不合夺权吗?

六宫无二主,一个是正统皇后,另一个是深得皇帝宠爱,甚至可以日夜呆在宫中,野心极大的乳母。

为了争后宫权利,客氏自然什么是都干得出来。

张嫣若是平安诞下皇太子,那就是坐稳了皇后位置,管理后宫就更稳妥了。

而刚刚因为皇帝宠爱,在后宫得了不少权利的客氏,自是不想失去这份权利,这才安排了人对张嫣使坏。

后世总有人说朱由校和客巴巴的事情,纯属子虚乌有,螨清恶意抹黑的。

这一点张璟是不信的!

毕竟,后来群臣风闻密奏谈及客氏和朱由校的事情,直接在上书中提道“出幼”、“防闲”等词,言语之中,直指二人关系不伦,求“请出客氏”,可都没让天启动摇留客氏在宫中的决心,这本身就十分值得玩味。

按理来说,在封建时代舆论大防的时代,即使明朝语言再自由,但身为皇帝,遇到这种涉及伦理纲常的舆论奏疏,都应该不管事情真假,立即做出避嫌的应对才是。

换而言之,就是让客氏出宫,哪怕你再孝顺,那也不能让客氏待在宫里。

正常的皇帝,即使标榜自己孝顺,要荣养乳母,也只要在宫外另赐宅邸庄园,奴仆杂役,再封其族人爵位官职便行。

可是,朱由校最终却依旧让客氏自由出入宫中,甚至还允许其留宿,专门安排宫殿给她,这里面没猫腻谁信?

而正是朱由校的宠爱容忍,助长了从宫内底层爬到金字塔顶端的客氏的野心,使得她对张嫣敌对,因为张嫣会夺走她在宫中的地位。

现在,听到张嫣和客氏不合的事情,张璟明白,能让素不相识的二人吵起来,恐怕只能是权利的问题了。

故而,张璟觉得他必须要去找张国纪,商量下,如何帮助张嫣了。

毕竟,张嫣才入宫,经验太浅,根本就不可能是客氏的对手,而且有着天启对客氏的宠爱,那更加难了。

至于为何选张国纪,却是因为张璟记得,他那族伯可是一直和东林诸党人交好,经常入宫让那自己那乖巧族妹,给朱由校吹枕头风对付阉党的,甚至于还弄了本《赵高传》,故意放天启面前看书。

也正是这些原因,直接就让阉党恨上张嫣了,他们认为皇后和东林党一条心,不利于他们执政抢权。

所以后来,客氏、魏忠贤才命令阉党,搞出一系列政治斗争,逼迫朱由校废后。

好在朱由校平时一直装糊涂,遇大事从不糊涂,直接把客氏和魏忠贤训斥一顿镇压了,否则什么“皇后是罪犯子,失德不能为后”的理由,群臣逼宫,直接就能废了后位了。

不过,现在提这些有些远了,“奉圣夫人”因为朱由校没彻底掌权,还没被加封,客氏还没那么大能量组织势力废后。

有时候,张璟觉得,东林党人修史也真会改时间,只需要在史书寥寥几笔,提前客氏封为“奉圣夫人”的时间,就可以说天启一朝都是阉党执政了。

然而,移宫案后,天启登基的前几年,执政党不正是他们东林吗?

真是讽刺!

当然,客氏实力不足,那便意味着张璟现在办了这个张嫣在宫中掌权的最大障碍,极其有戏!

所以,张璟知道他必须去找张国纪,因为这几日里,他可是听到不少张国纪和东林党人结交,言谈甚欢的消息。

要是现在不利用张国纪,利用东林党去弹劾客氏,那以后再弄,可就难了!

至于弄了客氏,阉党会不会就此消失?

张璟觉得不会的,因为天启年间,阉党这个帝党群体出现,那是必然结果,除非皇帝不想揽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