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60、大明败于奸细

明末好国舅 60、大明败于奸细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草民张璟见过陛下!”

张璟入了乾清宫内,向面前有过一面之缘的皇帝行礼道。

只可惜,现在朝廷正式册封还没下来,张璟现在也只能自称“草民”了,否则明显称“臣”会更让他觉得自己不一样了。

“免礼!”

朱由校说是这么说,不过还是等张璟行礼完后,这才右手轻扶,让张璟起身。

心里面,张璟不由暗骂道,你就不能快点说吗?老子也不想动不动给人行礼啊!即使你是皇帝。

几日不见,朱由校的面色,明显比上次见面时,更加瘦弱憔悴了。

在张璟想来,大概是因为忧思辽东局势,才让朱由校有这种变化吧。

记忆里这位天启帝对于国事,可没有螨清黑得那样不闻不问的,即使后来他用魏忠贤掌控朝政,但在某些大事上,都会直接站出来阻止魏忠贤的,令的魏忠贤在那些事情上直接失败,也算是一个把锅给别人背,自己躲在暗中坐收渔翁之利的手段高明的皇帝。

行礼过后,朱由校简单的介绍了辽东的形势,赞叹了一句他能力不俗,便开门见山道:“张璟,朕今日找你来,不为别的,只是想问你,朕如今如何安稳辽东?以备朕再战建奴逆贼!”

有了上次张璟能从京师往来客商的消息里,猜出辽东战局的事情,在朱由校心里,便本能的认定,张璟心中有沟壑谋略,肯定对此早有应对的,于朱由校来说,他此刻心里最想的自然还是最快程度上夺回失地,打败建奴才是。

“回禀陛下,此事小民暂时也没有全然的应对之策。”张璟行礼道。

“怎么可能?你上次能从有限的关外信息,就猜出辽东战局走势,怎么现在就不能想出安稳辽东的对策呢?”朱由校诧异道。

“这与上次不同?上次朝廷与建奴逆贼在辽东的军事实力对比,小民可从关外客商和朝廷邸报中,知道实际情形,来判断局势走向。”

张璟语音一转道:“可是现在,小民至今也只知道建奴逆贼攻克了我大明多少城塞,占了我大明多少土地,可对于建奴此战之后,如今剩下多少兵力?各地安排了多少守军?贼兵战力如何?建奴军械、粮草有多少?此战我大明有多少叛臣叛将,投于建奴,他们告知了多少消息给建奴,小民都一无所知?这如何让小民去考虑应对之法?”

“《孙子》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如今,我大明尚不知建奴如今实力还有多少,小民自是不敢出言建策?更何况,此番辽东兵败的原因,与萨尔浒之战有共同之处,那就是我大明文武之中的建奴奸细。若非是这些人将我大明政治军事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入建奴逆贼手中,他们又怎么能以弱兵,轻易破了我大明军队?”

“有这些人在,就算小民现在能想出什么良策,献于陛下应对辽东局势,可终归是治标不治本,可能稳定得了一时,却非长久之计。不除掉他们,我大明在辽东纵然再有优势,也很难与建奴逆贼获得全功!”

“毕竟,这相当于我大明军队在明,而建奴逆贼在暗,我大明军队虚实全暴露在建奴逆贼眼中,而对于建奴逆贼,我大明军队,却全然不知。若是这样,就算陛下从各地再抽点精兵良将,粮草物资,源源不断的送于辽东,不断加强我大明在辽东的实力,那又有什么用?最终的结果还不是我大明军队虽众,却不清楚建奴逆贼弱点,疲于应对其军,而建奴逆贼,只要猛攻我大明军队的弱点,即使一时奈何不了我大明军队,但时间一长,纵然我大明军队人马再众,兵卒再坚,粮草物资再多,也根本不是建奴的对手!”

张璟低着头,顶着面前的熊熊压力,将心中的话说了出来。

他这话在说的时候,其实就感觉不对了,当然,不对的不是张璟的话,而是张璟面前的皇帝朱由校。

随着张璟的言语,朱由校的脸色便是越来越不善,越来越愤怒,到了后来直接都气得红了,都涨成了猪肝色了!

若不是朱由校明白张璟此人有大才,他都想把这个“轻言大明不如建奴”的“狗贼”,拉出去杖毙了。

但是,很显然,随着张璟说完,朱由校即使再愤怒,也不得不承认,张璟说得对,辽东的情报不足,除非是神,否则朝廷根本不可能立即想出法子应对。

甚至于就算朝廷想法办法应对,有那些关外那些隐藏在大明文武中的建奴奸细在,这些办法的效果明显都会大打折扣。

“张璟,你这么说,难道就真的没办法了?”朱由校有些失魂落魄道。

“回禀陛下,小民只说暂时想不到针对性的办法,去应对如今的局势,可没说过没办法去应对辽东局势,只要消息足够清楚,自然会有办法。毕竟,有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但问题不明确,当然不好解决。”张璟行礼道。

“这样吗?”朱由校仿佛明白了什么,连忙对随张璟来的李进忠道:“进忠,赶快派人去把辽东来的信使,全部带进宫来,他们从辽东来了,必然都知道战报上没讲明白的辽东形势,让他们给张璟讲讲。”

说完之后,朱由校又转头对张璟道:“有他们在,你起码应该知道更多的东西了,至于情报不足的,也只能等关外后续的战报了。”

“小民明白。”张璟回道,心里面,他也是松了一口气,有这些情报在,他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了。

他明白,他有着后世的历史进展脉络不错,甚至有一些史书资料可以帮他,但这些东西,对于这时代人来说,说是外挂没错,但放在如今辽东局势里,就算他是穿越者,也没有多少效果。

原因很简单,辽东的事情不是张璟按着历史推演,就能果断安排策略的,这其中,除了他对于辽东战局里,大明和建奴的军事实力对比的情报获得较少,最主要的依旧是建奴藏在大明文武中的奸细。

没错,就是这些奸细,别以为他们微不足道,但是大明无论是在萨尔浒的大败,还是这次辽河以东全境失陷的大败,就是败在这些奸细手中。

因为他们把大明的军事情报,明军的兵力部署,战术安排,事无巨细,源源不断的送到建奴手里,让建奴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安排对明军的攻势。

而反观明军,却是两眼一抹黑,等到建奴偷袭,打到面前时,才知道敌人动向,就这样,明军即使实力再强,但又怎么可能不败?

想想看,萨尔浒之战时,努尔哈赤若非是提前知道明军所有部署,又怎么敢说出“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这样的大话来呢?

他就是吃定了明军有战车和步卒的拖累,根本不可能有他所有的马匹的速度优势,他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慢慢分食每一路,才敢这么玩得。

再加上努尔哈赤本就是原本大明辽东名将李成梁的家奴出身,可谓是深悉明军的战法,在指挥战斗时,把明军领先于世界的车阵结合的火器战术弱点无限放大了,也不会让明军败得那么惨。

这次辽河以东,大明全境失陷,同样也是这样,建奴对于辽东渗透到位,再放大明军的战术弱势,自然大胜,中间也就是出了浑河之战的意外,但这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建奴第一次遇上川兵和浙兵,不熟悉他们的战术而已。

总的来说,并非明军不善战,实在是建奴的情报工作做得太到位了,庞然大物的明军,纵然身为大象,但早晚也会被完全知道其弱点的建奴蚂蚁,给慢慢熬爬下的。

后世的抗日战争就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日军军事实力高于中**队太多,但中**队在前期也不应该败得那么惨,初期两军大战役的战损比,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让人绝望。

这其中,除了日军武器装备、兵员素养、战术策略更高一筹外,日本人对于中国从下到下,无孔不入的渗透,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没有那些汉奸卖国贼的情报输送,中国在那几次大战役,也不会败得这么惨烈。

当然,后来的天朝和国府内战,也更能说明奸细的重要性。

抛却民心因素,在军事上,天朝初期其实就像建奴,对于庞然大物的国府,天朝的情报人员早就把国府上下都渗透了,国府和明军一样,就算再怎么集合军队,武器装备、粮草物资再怎么比天朝厉害,最终几大战役,都是无一败北,情报早被人摸透了,能赢才有鬼呢?

张璟就是知道这些,才不敢说什么三年平辽,我有对付建奴的良策,这些吹牛皮的话。

不把建奴的奸细问题解决,哪怕张璟再有策略,即使张璟心里最看好的熊廷弼再有本事,估计也很难对付得了努尔哈赤,实在是敌我信息根本不对等,张璟确信,就是现在建奴还没有出兵的辽河以西,肯定还有不少努尔哈赤早就安排的奸细潜伏着的。

这也是张璟,刚才没有立即向朱由校推荐熊廷弼的原因,当然,张璟不知道的是,朱由校因为他的言语,比历史上提前起复熊廷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