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390、崇祯二百六十五年

明末好国舅 390、崇祯二百六十五年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敢问上使,前辽东经略杨镐,现今如何?”和王化贞聊了一会儿,李珲想到了什么,突然问了一句道。

对于杨镐,虽然他害得朝鲜万余精锐惨败,但是抛出其他因素,在私人感情上,李珲也和其他朝鲜臣民一样,十分关心杨镐的。

毕竟,若是没有杨镐,当初李珲也就不能在壬辰倭乱中,积累声望,赢得不少臣民支持,这才能让他以次子的身份,在朝鲜王位的争夺战中,脱颖而出的。

因此,在知道杨镐因萨尔浒战败下狱后,李珲也和其他朝鲜臣民一样,十分关心杨镐的处境的。

闻言,王化贞明显带着不满,终究现在正是他享受被朝鲜国崇拜的时候,自然不想被人打扰,更何况,对方还是用其他的大明儒将的名字打扰他,这怎么能让小肚鸡肠的王化贞满意呢?

只是,念及对方的身份,王化贞还是如实回道:“萨尔浒战败,杨镐身为主将,难辞其咎,如今为我大明皇帝陛下问罪,收押在诏狱之中,至今未放出。”

“可惜了!可惜了!杨公如此英雄,却因为萨尔浒一战,而英明扫地,甚至连他自己也下了诏狱,真是可惜啊!”李珲闻言,连忙摇头道。

这一番言语动作,明显让王化贞见了有些羡慕嫉妒恨,可却因为李珲的身份,又不好说些什么。

当然,李珲似乎没看到王化贞脸上的表情,一直在聊着自从杨镐被人陷害罢免后,朝鲜上下感念杨镐恩得的事情,这一点,足可见杨镐在朝鲜的威望有多高。

“自闻杨公下狱,我朝鲜上下,每日都有人去宣武祠,拜杨公,为杨公祈福,希望杨公脱险。”李珲又故意如此叹息道,说话的同时,他却是在暗暗观察着王化贞。

“宣武祠?拜杨公?”听到李珲言语,王化贞惊讶道,第一次听到这些东西,王化贞明显吃惊更甚。

而后,王化贞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问道:“敢问国主,难道你们是主动给杨镐建了生祠吗?”

“差不多吧!”李珲回道。

“嗯?差不多?这是何意?”王化贞疑惑道。

“虽然我朝鲜暂时还没有为杨公专门建生祠,但是在大明万历二十七年七月时,我朝宣祖,为了纪念壬辰倭乱时,为了驱除倭人而牺牲的大明和朝鲜的功臣,特建宣武祠于汉城南,让朝鲜臣民拜祭,配享大明和朝鲜的功臣。”

李珲慢慢说道:“当时,我朝宣祖首先提出应以杨公配享,我朝鲜臣子并不反对,于是杨公虽未死,但入了我朝宣武祠,宣祖更是亲书‘再造藩邦’的匾额,揭于宜武祠,令朝鲜臣民拜祭。”

“原来如此!”王化贞闻言,有些羡慕的点了点头道:“杨京甫这一辈子倒是值了,就算萨尔浒败了,如今生死难料,但配享了这宣武祠,就要让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了。”

语气里,王化贞的酸意很浓,明显羡慕嫉妒恨极了。

这一幕,可是被一直注意他的李珲看了,尽收他的眼底,而他的嘴角,也是跟着露出一抹笑意。

至于王化贞口中的“杨京甫”,其实就是杨镐,其字京甫,号风筠,河南商丘人。

而刚才李珲口中,直接以大明皇帝年号称呼时间,也是有原因的。

毕竟,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一直受明朝统治,按理自然应该是要用大明的年号纪年。

而且,自从壬辰倭乱驱逐倭人以来,因为大明对朝鲜有再造之恩,整个朝鲜又一直都保持着亲明的风气,自然的,完全用大明皇帝的年号,之后渐渐深入人心了。

这一点,真实历史上,哪怕明朝日后灭亡,朝鲜被迫臣事螨清,但是朝鲜君臣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感恩,坚守着心底里对故明的怀念。

说来,朝鲜如此作为,也是因为螨清对朝鲜所执行完全不同的政策。

先前,螨清不但两度大规模入侵朝鲜,朝鲜史书上称为“丁卯胡

乱”和“丙子胡乱”,之后,螨清还强迫朝鲜世子入北京扣为人质。

后来,螨清得了天下,直接就把朝鲜当成天经地义的蕃属,二等国和滥施淫威、索拿卡要的对象,并且多次直接干预朝鲜内政,所以自然激起朝鲜对螨清的不满。

他们视螨清为“犬羊”、“夷狄”,私下称螨清皇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

朝鲜孝宗帝甚至以光复大明为己任,倡议北伐,他曾对大臣们

说:“故欲养精兵十万,爱恤如子,皆为敢死之卒,然后待其有衅,出其不意,直抵关外,则中原义士豪杰,岂无响应者!”

只是,由于朝鲜财政困难,军备薄弱,北伐计划一直没有实施。

按说,受螨清统治,使用什么年号纪年,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现实的问题。

对此,不忘故主的朝鲜王室表现的有些阳奉阴违,除了对螨清的公文贺表使用螨清皇帝年号外,其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崇祯年号,地方官上的疏章、笺文也如此。

除了继续使用崇祯年号外,李朝国王对明朝皇帝年号的尊崇也达到了极点。

无论是文书、古印,还是马牌、御画,只要有明朝年号,一律收集整理,予以珍藏。

同时,朝鲜李氏王室对于明朝的各种追思活动也与日俱增。

仁祖时,每逢重要节日,宫中都要行“焚香望阙之礼”;肃宗时,自宜春门诣“禁苑坛”,以太牢祭祀崇祯皇帝,之后又在后苑春塘台设“大报坛”,祭祀神宗皇帝。

螨清乾隆十四年时,李朝王室又以明朝太祖、神宗、毅宗并享“大报坛”,并于三帝即位、忌辰日行望拜礼,而这种祭祀活动,之后每年都会进行,一直延续到李朝末年。

而朝鲜王室如此,朝鲜民间更是思明,在朝鲜的私人著述,其刻书所用年号则标以“崇祯后年”,甚至直到清末,仍有人书写崇祯年号,以至于竟然有“崇祯二百六十五年”的纪年。

后来,朝鲜方面不再使用“崇祯”年号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朝鲜反清派期望的汉民族武装反抗、满清统治土崩瓦解局面一直没有实现,直到甲午战争的爆发,朝鲜一方面走向亡国,另一方面君臣百姓也对中国的局势彻底失望。

当然,那些如今是遥不可及的,但有一点,即使有李珲这个立场不明的君主在,但在大事上,李珲也丝毫改变不了朝鲜上下对大明的忠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