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351、忠诚孰表?

明末好国舅 351、忠诚孰表?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张并没有立刻去求见秦良玉,因为在她带兵入京的这两天,明显不是与和她见面的好时机。

况且,这两天去见面,秦良玉会不会见面,那可都是问题。

毕竟,这皇帝召见的外臣入京,见的第一个人不是皇帝,明显会让皇帝不满的,虽然没人明说入京第一个见的人必须是皇帝,但除非是有大事,否则作为臣子,见的第一个人,基本都是皇帝。

总之,接下来的几日,张并没有主动上门求见秦良玉,而是坐等良机,再做上门拜访的打算。

本来,张以为朱由校见了秦良玉后,就会立即派秦良玉支援辽东前线,不过,朱由校却并没有这么做,在询问了秦良玉所带部队的具体情况后,只是让秦良玉带兵暂时留守京师,另等命令出兵。

对此,入京前一直想要为她的两个兄长秦邦屏、秦邦翰报仇的秦良玉,显然不会答应,一力向朱由校请战,要自己带兵去辽东,为朝廷剿灭建奴逆贼,给她的两个兄长报仇。

然而,朱由校如今另有考虑,对于秦良玉的请战虽然理解和动容,但并不同意,而且严令秦良玉带兵,听令行事。

君命难为,况且秦良玉还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纵然心里依旧不甘心,但也只能同意。

好在,朱由校也念及秦家人川兵对朝廷的贡献,先是命各司好好照应秦良玉所部,让他们吃好喝好,并且补缺他们需要的军械,之后又命有司加大些对浑河血战里,川兵、浙兵中,阵亡的兵卒家属的抚恤。

同时,为了安抚秦良玉和她背后的秦家人,朱由校又以秦良玉领兵入京,所经之地秋毫无犯为由,特别下诏给秦良玉加二品官员服饰,并封秦良玉为诰命夫人,同时加封秦良玉年幼的儿子马祥麟为指挥使,以示殊荣嘉奖。

自古以来,何曾有多少女子能得皇帝下诏封官的,朱由校这一纸诏书,可是让满朝上下,都看出来他对秦良玉的看重。

因秦邦屏在浑河血战里,率军苦战,斩敌二三千人,让后金军胆寒,使得川兵白杆兵闻名天下,而秦邦屏也在力竭而死,所以秦良玉受了朝廷的赏赐诏书后,念及兄长秦邦翰死状,以及他所立的战功,非一般人可比,所以她向朝廷请求从优抚恤秦邦屏亲属。

当然,为了避免因为秦邦屏是她兄长的原因,她这般求赏,会遭人言语嘲讽,秦良玉还特别进言“臣自征播以来,所建之功,不满谗妒口,贝锦高张,忠诚孰表?”以示她并非胡乱因为近亲之故,胡乱邀功的。

这一点,明眼人也都清楚,但是朝廷上下,总有人心中嫉妒,私下议论秦良玉受了朝廷这么好的赏赐,还不知足,还想着给她哥哥捞她秦家一份好处。

张听说这事时,也是暗笑有嫉妒的人乱传这事,竟然还有人相信这事传播,倘若秦良玉和秦家真心想给秦家捞好处的话,为何仅仅就为一个秦邦屏邀功,怎么不为同样战死的秦邦翰再邀一份功呢?

难道秦邦屏是秦良玉兄长,秦邦翰就不是的吗?

之所以秦良玉要这么为秦邦屏邀功,那就是因为秦邦屏率领所剩川兵,真真切切的自建奴谋反以来,第一次打怕他们,把他们打得胆寒,彻底打出了大明的威风,这份功绩,使得其他同样战死殉国的人,都远远不能与秦邦屏相比。

朱由校不是糊涂人,自然清楚秦良玉并无私心,而他本就打算厚赏秦家,如今又有秦良玉请求,自然优诏报之,又在原先赏赐秦家的基础上,下旨追封秦邦屏为都督佥事,锡世,子孙世袭此职,并且与陈策等人一同立祠祭祀。

这一番赏赐,可谓是国恩浩荡,重赏无疑。

不过,这些对现在秦良玉而言,却不是最重要,对她来说,现下最重要的便是朱由校跟着下令招入京师的秦民屏了。

两个兄长都战死了,秦良玉如今只剩一个弟弟,而这弟弟也是从死人堆里突围出来的,秦良玉这段时间,连失两个兄长,自然再也不想失去这弟弟,所以当然十分想知道些写弟弟的现状。

可巧,不知道朱由校出于什么原因,下旨将辽东如今在浑河血战里,突围而出的少部分川兵、浙兵召入京师,秦良玉闻得这消息,自然兴奋,整日就待在军营里,想着到底什么时候能姐弟聚首。

也就是在秦良玉等秦民屏的日子里,张等秦邦屏的流言在朝廷里消停一点后,便去京师城北的川兵的军营登门拜访了。

这些川兵的军营,是五军都督府特地从京营兵空余的兵营空出来的,毕竟是皇帝朱由校特别关注的,五军都督府那些一向瞧不起客军的勋臣贵戚们,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什么?国舅爷来了?”正在屋内看邸报的秦良玉,听到苗兵禀报张前来后,有些诧异的问道。

“正是!”那装束怪异的苗兵正声回道。

“听说这国舅爷管理着朝廷的军器局,今日前来登门,想来是来我这讨论本部兵马军械补充的。”秦良玉喃喃自语,很快便给张来的目的找到借口,而后便对报信的苗兵道:“带路!随我去迎接国舅爷。”

“是!”

随着那报信兵卒领命带路,秦良玉很快便跟着他出了自己的屋子,直接去迎接张了。

此时等待军营通禀放行的张,却是因为等的无聊,便和兵营外和值守的苗兵随便聊着,他们从石宣抚司的风土人情,一直聊到他们入京后受到的朝廷照顾如何等等。

虽然秦良玉的这些川兵,多为苗人出身,但石宣抚司早入大明多年,而且一直由马家管理,而马家又是汉人出身,所以石宣抚司管辖的地方说汉话也多,说的都是比较标准的,这也让张和他们交流起来还很容易。

聊得差不多的时候,军营内便传来一阵脚步声,刚刚还在和张聊天的苗兵,见了来人,顿时安静,而张,也又见到了秦良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