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348、用诚意打动

明末好国舅 348、用诚意打动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两位公公,西南夷人因在土司管辖,多听当地土司之令,这也是当初杨应龙之乱,会有那么大声势的缘故。”

张继续解释道:“杨家当初在西南势力盘根错节,庞大无比,传位二十九代的杨家,在唐初时候,便已在西南扎根,数百年下来,西南不少土司都与杨家有往来,而杨家拉拢了这些土司,等杨应龙造反,自然有不少土司跟随,而跟随的土司所管理的西南夷人,多数人自然也不会听朝廷诏令剿灭杨应龙,反而会跟着自己土司,随杨应龙造反,叛我大明。”

“而杨应龙拉拢那些西南土司随其造反,原因自然是因为杨应龙舍得给那些西南土司金银财货,对他们百般好,给的远比我大明给得多,这才愿意随杨应龙造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非是我大明给他们的利益少了,他们就算和杨家有多少代的交情,那也不会义无反顾的随杨应龙造反的。”

“至于那些为杨应龙效死的夷人,也是如此,毕竟,那些西南土司也有担负照顾族人的责任,杨应龙给的东西多,自然这些西南土司花在自己族人身上的东西也多,而夷人向来恩怨分明,杨应龙明显比我大明对他们好,自然,这些夷人纵然归化我大明了,那也会要跟着杨应龙造反。”

听了这话,李进忠有些诧异道:“没想到,那杨应龙看来挺有钱的啊,给西南夷人的东西,比我大明给的还多。”

话语里,李进忠透着一股文盲的傻气,让得张和王体乾心里都有些暗笑,不过却是不敢笑出来。

当然,两人自然也不敢给李进忠解释杨应龙给西南土司夷人钱财多的原因,毕竟,这话从他们口里说出来,那也有些犯忌讳了。

终究,谁都知道万历皇帝抠门,甚至说穷疯了,三大征早把国库打空了,就是万历皇帝的内帑,也没多少钱,自然的,赏赐臣子或者给其他朝贡,归附夷人的赏赐就少得很。

这一点,怎么能和从唐初就在西南生根,并且发展到今天的土司杨家比?就是杨家这几百年积攒的财富,就不是万历皇帝的国库能比的?

也正是因此,杨应龙在叛乱前后,有好几次用大量银子,向万历皇帝赎罪,而万历皇帝明知道对方叛乱,也都同意杨应龙的赎罪请求。

一方面,杨应龙叛乱前后,大明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援朝抗倭上,不能同时支持东北、西南两线作战,所以万历皇帝同意了;至于另一方面,自然就是万历皇帝“贪财”了,反正大明那时候不能立即平了杨应龙,那还不如多沾点杨应龙的便宜,精明的万历皇帝,是很少会在钱上面吃一点儿亏的。

过了一会儿,张见刚才李进忠的傻帽玩笑时间过了后,这才又继续道:“秦、马两家便是和西南诸夷人一样,敢爱敢恨,谁对他们更好,他们就更愿意和谁结交。”

“这一点,两家却是和我大明社会风气不同。在我大明,假如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的名声坏了,那在很多人眼里,哪怕你给他们很多的好处,他们也都不愿意和你结交,跟你躲得远远的,甚至于把你们的好心,当成那驴肝肺。”

“相反,假如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有好的名声,哪怕他们干出了确凿无误的坏事,可依然会有人,愿意和他们结交。”

“西南夷人的风气,和我大明不同的地方,便是在此。虽然马家乃我汉人,但其族早与西南夷人混居多年,纵然还习我儒学,知晓君臣大义,但脾气上却是与西南夷人无异,至于秦家,更不用提了,本身便是敢爱敢恨的苗家人出身,即使归化以来,仰慕我王化,学了不少儒学典籍,知晓忠君报国,但性格脾气上却依旧是夷人脾气。”

“正是因此,我才劝两位公公,用你们的诚意去打动秦、马两家人。内廷虽然在我大明民间名声特别不好,就算两位公公用内廷名义干出了再好的好事情,但那些百姓也不会相信两位公公会干好事的,甚至经过有心人的宣传,说不得会被百姓认为两位公公别有所图了。”

“相反,秦、马两家人不同,只要两位公公展现出足够的诚意,让两家人知道马千乘之事不怪内廷,全因邱乘云之故,再加上当初万历爷对于内廷税监的袒护,这才会让事情到了今天的地步,想来秦、马两家人,会理解内廷,理解两位公公的。”

闻张所言,李进忠和王体乾消化了好一会儿后,脸色皆有所期待,显然,他们也是认同了张这猜测的理由。

当下,作为内廷真正大佬的李进忠,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道:“本来,在邱扒皮手下做事的那些苦,咱家也不打算计较了,毕竟没他的话,咱家说不得也没有今天。不过,今日为了内廷能拉拢秦良玉和其麾下的川兵傲援,这邱扒皮的命,咱家还就要收了……”

听了这话,张连忙说道:“李公公英明,此举可是做得对的不能再对了!”

心里面,张虽然不知道李进忠和邱乘云之间的恩恩怨怨,但仅从李进忠能在短短时间里,因为对他有利,就把想放过邱乘云的念头彻底改变,足可见这位未来的九千岁,确实有一股与生俱来的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的枭雄之姿了。

情义又如何,在权利面前,只会被舍弃!

不由得,张突然觉得,李进忠这种平日里重情重义,遇到大事会做最有利选择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当然,好在,这位九千岁确实是忠心大明的。

不然的话,真实历史上,明知道崇祯要对付他,李进忠为何还乖乖束手就擒,根本也不反抗呢?

这一切,还不是因为李进忠忠心天启,忠心大明,不想做出对不起天启和大明的事情。

否则,但凡九千岁心狠一点,这大明还会不会在崇祯手里败坏,还不一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