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269、毕懋康登门

明末好国舅 269、毕懋康登门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正当张做好准备,想要好好的搅一搅京师里,自客巴巴死后的浑水时,张的府外,却是来了一名因他的缘故而来的一名不速之客。

“先生便是‘东郊先生’?”看着面前两鬓斑白的老者,张听到对方自成后,惊讶问道。

“若是国舅爷问的是自号东郊的毕懋康的话,那我想必就是国舅爷口中的‘东郊先生’。”老者皱着眉头思索一下道,话里,却是有些绕口。

张听后,哑然失笑道:“没想到东郊先生竟如此幽默!”

说完后,张又起身,恭敬向毕懋康行了一礼道:“见过东郊先生。”

这是张对毕懋康以礼相待,同时也是张不希望他做出错误举动,让得这位后世有名的军械大牛,不愿意给自己做事。

伟人说的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毕懋康这种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人才,自然得好好尊敬了。

对面,见张对自己如此礼遇,毕懋康也是有些受宠若惊,他还以为张和那些因为家中女性成为皇帝后妃,从而无法无天的皇亲国戚一样了,却没想到张如此没架子,实在让毕懋康惊讶不已。

故而,毕懋康连忙还礼道:“国舅爷身份尊贵,不必如此客气!”

说完后,毕懋康也跟着道:“歙县毕懋康,见过国舅爷。”

“我盼先生久矣,不想今日先生亲自来了,真是令我欣喜!来人,给毕先生上茶!”张一脸激动的说道。

闻言,毕懋康有些疑惑道:“国舅爷怎么如此说呢?难道我此番入京,不是国舅爷的原因吗?”

“我的原因?”张诧异道。

“是的!”毕懋康点头道。

“还请东郊先生明言。”

……

之后,毕懋康便把他从朋友那里,听到的这次他怎么从山东调到京师的过程说了出来。

张听后,这才恍然道:“这事确实是因我从陛下那里点了东郊先生的名字的缘故,希望先生千万不要见怪!”

闻言,毕懋康摇了摇头道:“国舅爷千万不要这么说,若非是你的缘故,我想要从山东那污秽之处离开,到我想要去的地方任职,也很难!”

张听后点了点头,但没说什么,从刚才毕懋康的话里,张也知道他这么说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毕懋康这种科学大才,和后世的科学学者一样,不喜欢政治,即使做官,闲暇之余,他也都只想搞研究。

毕懋康乃是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后累迁广西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按。

在其担任陕西巡按时,当时陕西旱灾,毕懋康便下令广设粥厂,大放仓廪,流民因此渐复其业,救活了万余人,而毕懋康爷因此,升任山东巡盐御史。

而巡盐御史一职,一直都是都察院外派御史的肥差。

明制,巡盐御史,天下只有四人。

一为两淮、一为两浙、一为长芦、一为河东。

毕懋康所巡便是位于勃海湾的长芦盐场,与地方的都转运盐使司、盐课提举司代表的地方利益不同,毕懋康所任巡盐御史乃是直接代表朝廷巡视地方盐务,其职自是权重。

自古以来,盐业就是暴利,但凡国家机器强大的王朝,都是将盐铁收归国有,打击私盐私铁,以此谋取王朝强大的财富基础。

故而,巡盐御史自然也是肥的冒油,其和吏部的文选司、兵部的库部并列,是谓官员最喜欢的职务所在。

只是,毕懋康归根到底是个学者脾气,为人不喜做官,做官这么多年,当的封疆大吏的职位也不少,但是在士林之间,都很少传出他有贪财之名,而且也不爱对违法分子网开一面,而他对火器奇玩,颇为所好,却是广为友人知道。

当然,这些都是张后来打听到的,至于这些信息到底是真的,还是毕懋康和很多官场伪君子一样,故意让外界传播的,那也只有毕懋康自己清楚了。

不过在张想来,外面所传毕懋康的事情,应该都是真的。

而此番毕懋康之所以会入京,并且入京后,主动来张府邸拜访,这自然和张前些日子,和朱由校点了毕懋康的名字,和他要人研究火器的功劳。

不过,这其中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毕懋康在山东得罪了那些盐业的利益集团了。

毕竟,作为学者官员,家族又是富裕之家,毕懋康是真的对于钱财没什么兴趣,所以在任职山东巡盐御史时,虽然闲暇时光,他都把心思放在火器研究上面,但也抽出相当的精力做官的。

而毕懋康做官也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查起私盐,以及正规盐的渠道上面的违法乱纪的事情,也是力度相当大的,损坏了不少人的利益,这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不少人为此都在想办法整到毕懋康,然而,毕懋康实在是太清廉了,他们想找证据,都没把柄让他们弹劾毕懋康,故而,这些人从上到下,都只能忍着,盼望毕懋康早日任职期满,换一个贪财的好说话的新的巡盐御史来。

正好,张的这一次向皇帝朱由校点名,要毕懋康帮他研究火器,给了他们机会。

当他们在吏部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的便直接把毕懋康的身份告诉了朱由校,而后又和朱由校说了很多毕懋康的好话,说他在任如何勤勉,能力不错云云,并且故意说他马上就要期满,朱由校听到这里,明白毕懋康也该调动了,再加上火器之事非同小可,所以也就毫不犹豫的调了毕懋康去工部帮张去了。

吏部那些人知道朱由校脾气,所以故意这么说,没想到直接就成了,所以毫不耽搁,发挥了他们最大的效率,短时间里就把毕懋康从山东调回京师了,并且他们安排的同利益者,也是立马走马上任,去山东和同党一起赚钱发财去了。

不过,虽然如此,但于毕懋康而言,这个结局不错,毕竟他可以一边做官,一边又不用花费精力,在他不想做的事情上面浪费了,所以,在明白是张推荐他去军器局后,特别来登门拜访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