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149、这皇帝是有多缺钱啊?

明末好国舅 149、这皇帝是有多缺钱啊?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受了恩旨,方从哲最后拜谢众人,便邀请那张璟不知名姓的“行人”,上了他的马车,而后方家归乡的车队,便一起南下回乡了。

方从哲作为历事三朝的前首辅,家底当然不少,就这批归乡的车队,大小车辆都有数十辆,家人仆从,还有最重要的护卫,一起就有数百人。

若是放在一般人家里,这数百人马可真是太招摇了,可放在方从哲身上,就不一样了。

前来送行的一些人,都说方从哲不做作,这样远行太简朴了,受累了之类的话语,这可真是有些人比人,气死人的意思。

不过想想也是,做到首辅之位,还能保持清廉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他方从哲又不是圣人,这些年就算不怎么捞,但致仕归乡的话,怎么可能就剩下这点家底带回家乡呢?

若真是和张居正那样,在万历面前和私底下,完全以两副面孔为臣,恐怕就是天启脾气再怎么好,再怎么念旧情,也不会这般保护方从哲了。

“不知道方相公带这么多车马,到通州可该怎么办?这时候运河上的船应该都被朝廷征用运粮了吧?通州那里恐怕也没什么船能运这些人马可,难道方相公他还准备去山东那里找船吗?不嫌远吗?”

张璟突然想到了什么,自言自语道:“而且,就不算不嫌远,可山东的运粮船会给他乘坐吗?虽说为了赈灾,江南的运粮船到了山东就空了,方相公从山东坐运粮船去江南也可以,但如今正值赈灾要紧之时,哪怕是方相公,还有代表天子的行人,这时候征用漕军运粮船,恐怕也不合适吧?”

“好像这次方相公归乡,不打算走水路,而是一路经山东,下南直隶,再回浙江,全程走陆路。”一旁的陈明遇突然插话道。

“嗯?走陆路吗?”闻言,张璟诧异反问道。

“正是!”陈明遇确认道。

“这话怎么说?”

“据浙地的同乡说,好像是方相公心念山东受灾百姓,打算顺路去山东看看,若是可以,捐钱出力,以济灾民。”

“是吗?”张璟反问道。

陈明遇的话,说得有些迟疑,显然是对于方从哲这种官方应对的说辞,连他本人都不信的。

张璟自己听了,也是不信,都是特权人物,就是陈明遇这种比普通人社会地位高的监生,都不可能真的主动去做这种大善事,何况是方从哲?

只是,如果方从哲是首辅时,这么做确实可以积累大声望,有利于他执政的稳固,就像万历四十三年,发生的那场全国性的水旱灾以及蝗虫灾一样,那时候刚刚入阁的方从哲,便是靠着他在处置各地灾情的有理有条,稳固了朝廷社稷,所积累的威望,才有了足够威望,顺利成为首辅的。

然而,现在方从哲都致仕了,根本完全不需要做这些积攒威望,相反,若是做得多了,引起旁人猜疑针对的话,那可就不好了。

“我听说熊廷弼从水路走,好像快到通州了,想来方相公不走水路是这个原因吧?”茅元仪突然说道。

闻言,张璟等人皆是恍然之色,他们都明白方从哲不打算走水路的原因了,原来是怕见到熊廷弼尴尬啊。

毕竟,熊廷弼当初被弹劾,最终导致他被罢官,其中也有一些方从哲的原因。

现在熊廷弼被诏还京师了,方从哲现在害怕见到熊廷弼也是可能的,据说熊廷弼也是个暴脾气,吵架动不动就爱动手,不然也不会把他在边地得到的“熊蛮子”的称呼,传到京师了。

真要是见面,熊廷弼暴脾气上来,说不得方从哲要吃亏,甚至丢脸,所以他才这么避着吧!

明白了这些,张璟也是心里暗笑,这些文人确实个个心高气傲,要面子到极点了。

可惜,到了汉族存亡,还能恪守如一,该要名声,要面子,彰显气节的时候,还能有几个人坚持本心呢?

眼见得方从哲的车队,渐行渐远,张璟便和其他送方从哲的熟人打了招呼,准备带着茅元仪等人离开。

不料,到了和李进忠告辞的时候,这位李公公却是叫住了张璟。

“国舅爷,可否借一步说话。”李进忠语带深意道,应该是有要事商谈。

“额……当然可以,李公公,这边请。”张璟反应过来,指了一处没什么人的地方,摆手道。

“好,国舅爷请!”李进忠看了地方,点了点头,满意道。

二人到了地方,张璟打量了下,他们的距离应该没什么人能听到,这才问道:“不知李公公叫住我,所为何事?”

“我叫住国舅爷,自然是有事情的,不过这事情可不是我的,而是皇爷的事情。”李进忠回道。

“陛下?”张璟反问了一句,而后反应过来什么,试探道:“是为薛家的十万两银子吗?”

“是极,国舅爷果然聪慧,一点就透。”李进忠点了点头道:“皇爷可是一直念叨着这笔银子的,今日奴婢出宫,除了给方相公宣旨,剩下的就是给国舅爷带话了。就算今天没在这里撞见国舅爷,待会我也得去国舅爷府上走一遭。”

“不知陛下托李公公带的什么话?还请李公公示下。”闻言,张璟疑惑道。

“皇爷口谕,工部员外郎张璟接旨。”李进忠正了正身形,严肃道。

闻言,张璟连忙拱手拜道:“臣在!”

这是皇帝的口谕,不算正式圣旨,就是个口头传话而已,也不需要张璟和刚才听李永贞读朱由校给方从哲的中旨那样下跪了。

“那阳武侯薛家还这么不识趣,朕都把你安排在他家附近了,他们还不肯给银子吗?要不要朕出面,用你的事情,单独把那薛钲招进宫里,训斥一番呢?”李进忠模仿着朱由校的语气,一字不落的说道。

而听了这话的张璟,顿时脑海里便浮现出了一副朱由校当债主,知道自己这个小弟收账不行,要自己出面收账的样子。

这皇帝是有多缺钱啊?

至于为了这十万两银子,这么无耻吗?

给别人知道,稍微打听下,还能不知道那薛钲赔张璟的二十万两银子里,有他的钱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