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132、水磨腔

明末好国舅 132、水磨腔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夜幕沉沉,张国纪府内,后院里,一单一声腔的昆曲声,婉婉从院子中传了出来。

大明国丈张国纪,身着一身华贵衣服,坐在主位,和次座上一位同样衣着不菲的中年男人,正一起聚精会神的看着面前的昆剧戏班唱着昆戏。

那中年男人便是这次张国纪会客的江南豪商,名为黄汴,和张国纪相识不久,便因为黄汴为人豪爽,善于与人结交,就成为张国纪的好友了。

黄汴成名于苏州,于苏州城内主营绸缎布匹生意,并且还同时经营其他杂货生意,说他是苏州城内数一数二的大商人,那绝对不会有错的。

也许黄汴的财富,不如大明开国初,和黄汴一样,选择扎根苏州,依周庄,凭三江之利,广集货资,财富连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都嫉妒羡慕的“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沈万三。

但是,黄汴的财力,放在如今,却绝对是不低的,绝对可以称得上“江南豪商”的称呼。

这不,今日这在张国纪府邸唱戏的昆曲戏班,就是黄汴在苏州豢养的,他们唱的昆曲,在苏州城内,绝对属于一流。

苏州城内的不少达官贵人,都经常主动去黄汴府内拜访,就为了听他府上的戏班唱曲。

可以说,这黄汴砸了重金养的昆曲班子,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全成了他和不少官商结交的利器。

此番黄汴北上进京,除了按照商人习性,带了些南方的货物来北边贩卖外,还有就是想要找到人,能解决南方商业市场越来越败坏的事情。

为了能够找到合适的人,黄汴此番也是不惜血本,把这个他花了重金打造的戏班,也给带来了。

今日黄汴拜访张国纪,也是准备用这个戏班,来继续拉近这些日子和张国纪保持的关系,好来达到他的目的的。

若是可能,张国纪能帮他的忙,把这他砸了重金建立的戏班,送给张国纪,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今日这昆曲戏班唱的乃是昆曲中的著名曲目——《浣纱记》。

这是大明已故的昆山人梁辰鱼所作的著名昆曲剧目,原名《吴越春秋》,唱的是先秦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故事,共四十五出。

此刻,这昆曲戏班,已经唱到了《采莲》一出。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棹船歌,花房莲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歌绿波,恨逢长茎不得藕,断处丝多刺伤手,何时寻伴归去来,水远山长莫回首。”

戏台上,水磨腔调,从装扮漂亮的女戏子口中,缓缓唱出,令得很少听昆曲的张国纪十分入迷。

只见,张国纪的眼眶里现在都有几许湿润,显然已被曲中西施的深情打动,恨不能进入曲中,成为那范蠡,抛弃那越王,带西施归隐山林,隐姓埋名的过日子。

这《采莲》一出,唱的是西施为吴王唱歌,借采莲歌词,隐隐传出思忆范蠡的愁情。

若是唱得好,一般人闻之,都无不被打动。

很显然,作为黄汴的结交利器,他豢养的昆曲戏班,绝对是唱的极佳的,把张国纪听得感动连连。

一曲终了,戏子们慢慢退下消失,张国纪听得依旧有些怅然若失,眼神涣散的看着空无一人的戏台。

见此,黄汴心里有了计较,觉得是时候提一下他的请求了,让张国纪帮忙了,即使他知道张国纪听后会不喜的。

“国丈爷,这出《采莲》如何?”黄汴问道。

这一问,声音不是很大,黄汴不是那些没礼貌的粗人,到了别人府邸大喊大叫,失礼得很。

当然,虽然这声音不是很大,但对一般人来说,足够了,在乐器声音消失后,他们听了话,都会醒悟的。

只是,很显然,听昆曲很少的张国纪,显然沉迷很深,竟然没被黄汴喊醒,眼神依旧看着戏台,不知在看些什么。

见此,黄汴心里得意,被他的戏班迷住的身份显贵的曲迷太多了,特别是第一次听的。

而往往那些人承了他的人情,听曲后,在听到他的要求,只要不难的话,都会答应的。

一下子,黄汴对于这个忙,张国纪会答应,更有几分把握了。

“国丈爷,这曲如何?”黄汴又喊道,这一次他的声音更大了些。

“额……什么?哦!哦!不错!不错!”张国纪被惊醒,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语无伦次的回应了几句,终是说到了正题。

“看来国丈爷还是喜欢这江南的水磨腔的!”黄汴又道。

“尝闻吴侬软语,昆山、苏州,自古便是吴越之地,这水磨腔调果然有些吴语特色,听得我的是入迷不已,倒是让你看笑话了。”张国纪赞叹道。

说到后面,张国纪语气不自然的低了些,显然也是为他刚才的失神,有些害羞。

他们口中的水磨腔,又称昆山腔,乃是昆曲的主流唱腔。

因曲调幽雅婉转,唱词典雅华丽,唱法细腻舒徐委婉,就好像江南人的水磨漆器、水磨糯米粉、水磨年糕一样细腻软糯,柔情万种,故被称为“水磨腔”。

“当然不会,这《采莲》,平日里我也经常听,也是入迷不已,更何况国丈爷呢?”黄汴为了照拂张国纪面子,安慰道。

“哎……可惜了,西施如此痴情,却被那范蠡这般利用,真是绝情得很!”张国纪显然还没走出来,骂着范蠡绝情道。

“这也没办法,范蠡身为人臣,自当要为人主效力。”黄汴道。

“话是说得没错,身为人臣,自当为人主效力。勾践若非有文种、范蠡、计然三人,屡施奇谋,如何能击败强大的夫差呢?”张国纪道。

闻言,黄汴适时引深道:“不知在国丈爷心里,这文种、范蠡、计然三人,所施的谋略中,哪样最重要?”

“这……应该是军事吧,毕竟没有强兵,勾践如何能打败夫差?”张国纪思考了一番道。

“可我觉得,三人做得最重要的不是军事。”黄汴摇头道。

“那是什么?”张国纪皱眉问道。

“工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