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107、水路很快

明末好国舅 107、水路很快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你是说你故意拨了十个没用的工匠,给张璟听用,让他没办法顺利研发火器吗?”高攀龙听后,再确认一遍道。

“是的,学生就是这么做的。”高进应道。

“嗯,做得很好。如此,我看那张璟还能有什么办法,完成火器研发之事。这任务完不成,陛下又如何有理由再让此等废物,担任这员外郎一职呢?”高攀龙点头道。

“谢先生夸奖。”高进行礼回道。

见弟子乖巧的低头样子,高攀龙不由得意道:“既然明明已经做了外戚,那就该好好的做他那纨绔子弟去,偏偏要来朝廷做官,若是都让这等媚上之人担此重任,那还要我们这些忠心朝廷的士林贤达干什么?”

“若非是我东林,当初不想过分得罪张国纪,否则叶相公他们又怎么会同意陛下这等恩旨,外戚做官,违背祖制,就算不是嫡亲又如何,都没入我东林,怎么能让张璟当官?”

语气里,对于朱由校竟然执意加官张璟,高攀龙真是不满到极点。

对面低头听命的高进,自然知道自家老师的脾气,不说话,一直听着。

至于高攀龙的话,在他耳朵里,也只听进最后一句,张璟不是东林党人,这工部员外郎一职,他就做不得。

要做的话,那也得是选择他们东林党内部体系出身的人,来做这官。

如果那样的话,高进想来,以他对这位老师的了解,就算高攀龙再不愿意这工部员外郎的位置给别人,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下手去抢的。

“这事情暂时就这样吧,你回去后,派人细细盯着张璟,绝不可出乱子。”讲完了那些话后,高攀龙又细细叮嘱道。

“是,学生谨记。”高进行礼应了一句,而后又试探问道:“不知那弹劾张璟的奏疏,需要学生什么时候写?”

“这事情,暂且不急。”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高进诧异道。

按照计划,一旦张璟那边过些日子,还没有任何进展的话,那他这个军器局的主管,就该上书弹劾张璟任内不作为了。

到时候,再加上清流科道内的自己人响应,这张璟如何能在朝堂汹流里,安然退身呢?

“刚接到消息,熊廷弼最快过五日,就该入京了。”高攀龙没有瞒着高进,缓缓说道。

“什么?这么快?”高进惊道。

朝廷下旨才不足一月,按道理,从湖北到京师也有数千里路,熊廷弼就是插了翅膀,也不该这么快就到吧?

“是的,倒是小瞧了那熊蛮子。自从他接到旨意,为了赶时间,一路都是走水路,先沿着长江从湖北到京陵,然后再沿着大运河,一路北上,这不马上就要离开淮安府了。”

“怪不得。”高进恍然大悟,而后想到什么,连忙问道:“不知内阁那里怎么说的?”

内阁,自然就是指以叶向高为首东林内阁,这话潜台词就是东林党的高层,打算怎么应对熊廷弼入京,以及之后怎么为他们用袁应泰替代熊廷弼的决策洗白,保证东林的名声。

“拖!”高攀龙道。

“拖?”高进诧异道。

“是的,一旦熊廷弼入京,陛下要起复他,经略辽东,我们就重提他被罢免的诸般罪名。只要他熊廷弼的罪名一日未被洗清,那他就一直是戴罪之身,辽东经略这样的封疆大吏,国之重职业,如何能让一个罪臣担当呢?”

闻言,高进眼前一亮道:“妙计!妙计!”

“嗯,我也觉得此计不错,你回去后,就先写弹劾熊廷弼的奏疏吧。这次,为了东林名誉,凡党内同僚,都要把着一身正气,不让熊廷弼这罪臣掌我大明重权,明白吗?”高攀龙命令道。

“学生明白。”

“那便回去准备吧!”

“是!学生告退!

高进行了一礼,便告罪离开。

书房里,很快便剩下高攀龙一人。

不过,事情谈话,高攀龙也没有继续看书的打算了。

想到刚才所说党内集体弹劾熊廷弼一事,高攀龙便有些坐不住了。

取来桌案上的笔纸,高攀龙就打起了弹劾熊廷弼奏疏的腹稿了。

这场事关东林名声的朝堂斗争,是他自从重新被朝廷起复后,所面临的第一次大战斗,由不得高攀龙不重视。

高攀龙准备花时间好好把底稿润色一遍,等到上疏时候,让同僚们知道他的实力犹存,好好的在这次斗争里,露一次脸。

远处的南方,淮安,大运河里,一支运粮船队沿着大运河前进。

自朝廷下令江南调粮赈灾以来,负责运送的漕军各地卫所军将不敢怠慢,随着江南的第一批粮食囤积好后,便日夜不停地往北边运粮了。

粮队之中的一艘大船上,其中一个隔间里,有一个正看着邸报的中年人。

那中年男子穿着宽松的儒服,完全就是一身儒士的打扮。

然而,他的身材和面相,却完全和儒士,没有半点关联。

只见,这中年男子身高七尺,长得满脸横肉,臂大腰圆,浑身上下根本看不出半点读书人的儒雅气质,倒像是个市井屠户之流。

若在后世,旁边跟着十几二十个面目凶狠的小弟,说这中年男子是道上的大哥,那绝对是可信的。

这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一路走水路,除了偶尔下岸买点日用生活品,日夜不停进京的熊廷弼。

说实话,熊廷弼这身板模样,叫一声“熊蛮子”,那是绝对可以的。

而且他禀性刚直,通晓军事,又擅长左右开弓放箭,在辽东压制老奴努尔哈赤多时,“熊蛮子”听着像是贬低他,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褒扬?

文官同僚恨他,这么称呼他,还不是他面对朝廷**不轻易服软?

建奴鞑子这么称呼他,还不是怕他吗?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两点,再配上熊廷弼在经略辽东时所取得的大好形势,这才让一帮红眼病的东林党人,急红眼的要想方设法的赶他下台,让袁应泰来接班了。

可惜,事实证明,这换帅之选是个大错误。

大明在辽东的大好形势,也因此毁得一干二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