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103、赈灾不力

明末好国舅 103、赈灾不力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一番闲谈,三人聊得愉快,看差不多到了时候,万炜便对麦仁示意了下。

“国舅爷,这是此番的礼品清单,请您过目。”麦仁起身,从袖口里拿了一张比较薄的红本子,递到张璟面前道。

“嗯?”张璟愣了一下,而后疑惑的看向万炜,虽然他府里还没管家,但这礼品清单交给府里下人清点便好,何必交给他呢?这有些不合规矩,失礼了。

谁知,万炜却对张璟的疑惑神情,抱之一笑,只是,这笑容看着怎么有些猥琐呢?

张璟见了一怔,暗道那礼单必有猫腻,便顺手接过麦仁送来的礼单,打开细看。

却见,礼单上第一列的礼品,便是婢女四女。

一下子,张璟便明白了万炜刚才的笑容,为何有些猥琐了。

抬头望向正站在万炜、麦仁身后的四名婢女,张璟心里不由赞道,果然是能被挑选出来,当礼物的女人,长得都很不错。

虽然那四女个个都不算是绝色佳丽,但也是上等之姿,放青楼里,就算被人买下当姬妾,那一个个价格也不菲。

再看下去,只见礼单上各式礼品价值也不低,什么金银玉器,几百年上千年的人参鹿茸,总之不少都是张璟前后两世只听过,而没见过的贵重东西。

看来,这万炜和麦仁,此番前来真是下了血本了,想来吴富贵他们被定了通虏罪,真是把二人吓破胆了。

就算万炜是老牌皇亲国戚,一旦证实通虏,也难逃一死。

毕竟,通虏就相当于谋反,老朱家可以容忍皇室成员干任何事,唯独谋反不行,只要坐实了,便是不留情面,严惩不贷。

万炜虽然知道他没通虏,但心里还是怕出意外,故而带了这些重礼来谢罪。

张璟很快便想明白这些,心中也是立马决定收下这样东西,有这捡来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当然,吃相还是该有的,东西送来,也得客气婉拒一下。

“万驸马好大的手笔,这让我如何能受?快拿走!快拿走!”张璟手拿着请柬,不断推到麦仁面前,看似要还给麦仁,可是拿着请柬的手,却始终没松开过,真是有些贼喊捉贼的意思。

“世上哪有送出去的东西,还收回的道理?张国舅若是推辞退礼,那可真就不给我万某面子,不把万某当自家人了。”万炜嘴上如此说道,心里面,万炜也是骂张璟得了便宜还卖乖,真当他们眼瞎吗?

明明手拿着礼单不松手,还嘴上说不要,简直无耻之极!

不过,碍于情势,万炜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继续劝着张璟,站在张璟面前的麦仁也看得明白,随着万炜劝张璟。

如此这般,随着万炜和麦仁苦求他收下,张璟这才能勉为其难的将这些礼品收下来。

握着礼单,张璟看着麦仁,心里也是对着逼良为娼的人,没多少好感!

麦仁,麦仁!

不就是卖人吗?

做着皮肉生意,果然人如其名。

“国舅爷放心,这四女都是我年初山东受灾,我去难民里精挑细选出来的良人,最大的才十六,水灵着了。虽然才让醉花楼里的妈妈们训练了几个月,但琴棋书画和那方面的事情可都调教的有模有样了,就等国舅爷一一开鲍了。”麦仁露出一种男人都懂的笑容,猥琐的对张璟道。

那样子,直让张璟觉得就像前世那些会所的职业经理,要掏空你的钱袋大保健一样。

不过想想,麦仁可不就是做这个的吗?

即使是万炜的青楼代理人,可依旧是个大经理,只不过能让他拉皮条的,身份都不简单。

听到四女年龄,张璟转头又看向那四女,心里暗骂麦仁心黑,就喜欢趁人之危发财,这么小的年纪就把小女孩往火坑里推,简直不可原谅。

当然,张璟也无法指责,麦仁不买,其他青楼老板也一样会买,他们可比那些大户人家买奴隶更勤快的多,深知好货提前入手的道理,在朝廷赈灾没有完全准备好前,直接深入灾区,让灾民用他们儿女的价值,来换取生存的粮食。

“山东的灾情如何?”想到了什么,张璟又问道。

麦仁看了眼张璟,见他神色清明,不像是一般这种年纪的青年,见了这些美貌少女的急色模样,暗暗赞了一声。

听到张璟问话,摸不准张璟的脉,只能慢慢说道:“虽然朝廷从江南派来的赈灾漕粮到了,但依旧严重。”

“粮食到了还严重,这是为何?”张璟疑惑道。

“不够。”

“恩?怎么可能不够?江南那么多……”话语脱口,张璟意识到什么道:“河南?”

“正是!”麦仁应道:“贵州红苗未定,河南就近的四川、湖北等地,应用兵日久尚未罢兵。并无多少余粮,所以河南到山东的赈灾粮食,也只能靠江南供给,而河南、山东二地人口繁多,朝廷的运粮来得晚,自然不够分。”

闻言,张璟点了点头,同时又皱起眉头。

麦仁的话说得确实是对的,抛却张璟最痛恨的官商勾结,吞没赈灾钱粮外,山东、河南这两个人口大省同时出现旱情,仅仅凭江南支撑,加上明代行政效率低下,短时间内,江南的粮食肯定不能足够赈济灾民。

这并不是说江南的粮食不够,而是说运输力不行,江南到山东,走内河还可以应对,可去河南的话,就不行了。

而且赈灾又不能只赈一地,所以加上被贪墨,和中途消耗的,山东和河南短时间里,分到粮食肯定不够。

一下子,张璟就恨死了西南那些叛乱者了,若非他们,恐怕这场赈灾不会效果这么差了。

张璟可记得那场把孔庙差点毁得,波及大明数省的闻香教徐鸿儒叛乱,可就是以山东、河南二地为首的。

这里面,除了闻香教这白莲教的分支会蛊惑愚民以外,自然也有大明今年赈灾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毕竟,百姓有饭吃,谁愿意跟着造反?吃多了撑得慌吗?

而赈灾不力,西南这些野心勃勃的土司,就有很大原因。

虽然自从万历帝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后,西南安定不少,但背地里,还是时常有小的叛乱出现,而且如杨应龙这样的野心勃勃的土司依旧存在。

大明朝廷当然看得出来西南局势,所以在四川一直安排重兵,都多加防范,为的就是能在出乱子后,尽快安排剿乱事宜,这也是川兵战斗力在明末一直很高的重要原因。

而川兵主力,秦良玉的白杆兵,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不然,没有战事,没有朝廷钱粮兵械的主要供应,川兵早就和内地卫所一个德行了。

也正是大明这些年在西南的军事行动,导致西南可以抽调河南赈灾的粮食不多。

至于从河南以北的省份调粮,那也难,因为北方的多余粮食,早被抽调运到辽东,用于建奴战事了。

这样的话,自然就有一个后果,朝廷有粮食,却不能救援及时,最终闹出民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