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赘者为王 > 第十三章 归心似箭

赘者为王 第十三章 归心似箭

作者:提篮水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5:42:10 来源:笔趣阁

在金陵与徐明达商议后,萧岩就与他用户部侍郎与行军大总管的名义向江南一带没有遭受战火的州府发送命令。

徐明达这个行军大总管可以说是整个江淮、江南一带权威最大的官职,再加上萧岩这个户部侍郎的名头,他们的命令一下,各个州府无不顺从。

随着命令下达,江淮等遭受战火荼毒的地方也由此就拉开了浩浩荡荡栽种番薯的序幕!

攫欝攫欝。接到大总管与户部联名下达的命令,为了很好地完成任务,那些州府的官员就带着手下挨家挨户地动员,让属地的百姓将家里多余的番薯献出来。

而且这个番薯也不是免费贡献的,为了不让那些老百姓吃亏,徐明达个萧岩制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番薯与稻米同价。

每当这种时候,自然少不了那些趁机发国难财和为了中饱私囊而欺压老百姓的贪官污吏,从而将一个良好的政策弄得面目全非、民怨沸腾。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萧岩还与徐明达联名致信锦衣卫指挥使牟斌,让他带领属下的锦衣卫提骑帮忙控制住江南的局势。

要说萧岩是让白莲教造反的间接人物,那牟斌则可以说是直接让白莲教举兵祸害天下百姓的直接人物。

要不是他对手下的监督不够、又或者说他清理门户时没有做好万全之策,也不会导致白莲教悍然起兵,直接让大明无数百姓陷入战争的泥沼。

是以在接到徐明达和萧岩的来信后,牟斌并没有拖沓,大手一挥,手下的提骑四处出动,将江南的一切动向都掌握在手里。

牟斌此举颇有些投桃报李之嫌,毕竟要不是徐明达率领的大军及时将白莲教剿灭,他即使能够全身而退,回到长安也免不得落个黯然退场的结局。

特别是萧岩这个皇帝眼前的红人,牟斌本就有意结交,此番收到他的来信,自然要全力以赴,顺便也算是完成他自己的本职差事。

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坐镇,万千锦衣卫提骑闻风而动,一时间,江南的吏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清明程度,让人忍不住拍手称赞!

至于那些妄图囤积居奇的无良商人,在被锦衣卫杀鸡儆猴将囤积番薯最多的粮商拿下入狱、其囤积的番薯也被尽数充公之后,再无人敢冒这个险。

如此,江南的番薯收购进行得异常顺利,官道上每天都能看到无数辆满载着番薯的车马向金陵进发,延绵不绝!

这些番薯在达到金陵后,由徐明达下令组建的番薯推广衙门进行分配,然后向各地进行派发。

#21434#21437#32#20070#20179#32593#32#115#104#117#99#97#110#103#46#99#99#32#21434#21437#12290与萧岩将事情议定好番薯的推广与栽种事宜后,徐明达私下里找人询问了番薯的产量,再看到源源不断向这边送过来的番薯,他才真正地相信萧岩所言非虚。

而且这些番薯和各地源源不断调过来的粮草足够那些受难的百姓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在官府的推广下,加上萧岩给出的几条远瞻性政策,让江淮大地虽然遭受战火、却处在一种欣欣向荣的状态中。

萧岩提出的几条建议,经过查漏补缺,然后已经发布,就获得广大百姓的好评。

政策好,执行的官员也没有任何的私心,只想着早日将那些受难的百姓救离苦海,上行下效,番薯的推广以及农作物的栽种很快完成。

巘戅书仓网巘戅。几条政策下去,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民众因为断粮而饿死的恶劣情况。

如此一来,不仅没有难民因为生活无以为继而向外面逃往,那些流浪在外的老百姓在听说了这些情况后纷纷返回原籍地。

因为他们知道乞讨无法度过余生,最后同样要回去,既然如此,不如趁早赶回去,还能搭上好政策的东风。

这些流亡在外面的难民返回原籍,让那些因为流民而带来的压力瞬间减小,也算是间接地为其他州府做贡献了。

时光荏苒,两个月时间匆匆而过。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徐明达麾下的数十万人马除一部分留守金陵外,其余人马兵分二路向白莲教残余势力发起总攻。

一路从扬州南下,过镇江、常州二府,将进攻江南的叛军统统清除。

另一路从扬州北上,以雷霆之势拿下淮安府之后直扑徐州城。

因为白莲教的一众高层皆被官军一网打尽,即使那些叛军占据了易守难攻的徐州城,也因为没有多少斗志而被官军轻松拿下。

光复徐州府后,大军再度分兵,多路并进向山东境内发起进攻。

白莲教的叛军知道他们大势已去,那些大小头领只想着在最后的时间里疯狂一把,为自己捞取更多的好处。

故而整个大军的进度势如破竹,一路所过,叛军无不望风而逃,留给大军一座座空城。

大军进入山东后,一鼓作气拿下济南府,将白莲教的老巢攻下来之后,第一时间向天下宣告白莲教这个反叛组织的覆灭!

“踢踏踢踏……”

这一日,萧岩正带着人马在城北巡视,突然听到一阵极速的马蹄声传来。

听到马蹄声,萧岩抬起头向城门洞看去,就看到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骑着一匹马骏马向城里疾驰而来。

“相公,是捷报!”

站在萧岩的身边,秦可卿看着来人对他说到。

“嗯……我看到了!”

萧岩的眼神好,自然看到了来人与一般的传令兵不同,特别是他身后插着的那面鲜红的旗子更显与众不同。

这是传递捷报才能用到的旗子,起到告诉其他见到的人前方战事得利的作用。

“相公不妨猜猜,这又是哪个地方的捷报?”

来人还没进城,秦可卿扭头看向萧岩。

攫欝攫欝。别的不说,大军自从分兵后,从城北入城的基本上是报捷的骑兵,多到萧岩他们都已经麻木,故而秦可卿才会有此一问。

“自从大军进入山东一带,各个州府相继被大军光复,捷报频传!”

看着那名已经踏进城门洞的骑兵,萧岩不由向众人分析,“从以往传来的捷报中,我们可以得知其他州府皆已光复、回到了朝廷的掌控之中!”

“不过这些州府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围绕着济南府,济南府作为白莲教的老巢,也可以称之为此次战乱的起始点!”

“既然之前的攻势都是围绕着济南府进行,那么我想这次的捷报,就是济南府被官军光复,白莲教已不复存在!”

伤好之后,萧岩多次往返金陵,自然知道前方战事的进程。

结合以往的战报,萧岩十分肯定这次的捷报就是由济南发出来的。

“捷报……大军已将白莲教老巢攻下,白莲教已经覆灭……捷报……”

果然,没让萧岩失望,他的话音刚落,那名骑兵便一边骑着马在大街上疾驰,一边向沿途的百姓通报自己所传递的捷报的内容。

骏马所过,沿途百姓无不驻足侧耳倾听!

#21434#21437#32#31508#36259#38401#32#103#111#97#102#111#116#111#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那名士兵从济南府行来,凡是行到人多的地方都要大声地向众人传递捷报的内容,导致其声音都有些嘶哑。

即使他的声音嘶哑不堪,可在这些老百姓的心里,这个声音无疑是最为最为动听的福音!

在听到那个让他们这些人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的白莲教终于覆灭之后,在街上的的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更有甚者,一想到害人的白莲教覆灭,便忍不住喜极而泣。

白莲教起兵造反声势浩大,除了他们的老巢济南府之外,一路所过,无不弄得当地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更是有家里人加入白莲教的,没有造反也被裹挟着造反。

是以,白莲教罪大恶极、人人都巴不得它早点覆灭,还天下人一个朗朗乾坤!

此刻得知白莲教覆灭,很多人在高兴之余不忘了与亲朋好友分享这个好消息,还有的人则前往被白莲教叛军害死的亲人的坟前,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们,以告慰他们在天之灵。

“看样子,咱们很快便可以班师回朝了!”

等那名骑兵远去,看着大街上那些不断欢呼雀跃着的老百姓,萧岩回头看了看身边的几人,“咱们回衙门吧!”

白莲教覆灭的消息不胫而走,等萧岩他们赶到知府衙门,衙门里的人早已收到了消息。

“侍郎大人回来了!”

见到萧岩一行人回来,早已被任命为扬州知府的李修贤连忙向他走过来。

“看来你已经知道白莲教覆灭的消息了?”

见李修贤脸上那掩饰不住的喜意,萧岩就知道他已经知道了白莲教覆灭的消息。

“回大人,刚才属下确实听到其他人在讨论这个事,不过具体的还要等金陵的邸报传来才知道!”

见萧岩问起,李修贤据实向他回到,“不过不管怎么样,白莲教总算是被剿灭了!”

一想到除之不尽的白莲教终于被官军剿灭,李修贤忍不住一阵感慨。

虽然他不是济南府的人,对于白莲教的事迹却有耳闻,知道他们就像山野里的荒草,一把火下去,春风吹又生,而且实力越来越强,到了最后居然能和官军分庭抗礼。

“是啊,白莲教覆灭,本官也要回长安了!”

两个月的共事,萧岩发现这个李修贤还真是一个实干之人,最为主要的是他有一颗赤胆忠肝,面对白莲教的威逼利诱却不为所动。

所以在徐明达向萧岩征询扬州知府的最佳人选时萧岩举荐了他,也算是让忠臣之人得到了应有的福报。

“大人……”

突然听闻萧岩要离开,李修贤一度哽咽到无法言语。

说真的,萧岩虽然是户部侍郎,却一点官架子都没有。

在扬州的这段时间,萧岩经常带着他们微服私访,深入去了解老百姓的疾苦、知道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一个难得的好官。

虽然李修贤的年纪比萧岩大,可架不住他对萧岩的崇拜。

别人或许他不知道,可是萧岩这个户部侍郎不同,他乃是诗仙,其诗作与事迹在文人之间传送不止。

正因为如此,在得知萧岩这个上级乃是名满天下的诗仙后,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年长于萧岩而对其有所怠慢。

相反,对于萧岩这个年轻有想法的上级,李修贤言听计从,忠实地履行着属下的义务,给萧岩留下了一个忠实能干的形象,才有了后来萧岩举荐他的一事。

现在萧岩不仅仅是他的上级,更是他的伯乐,知遇之恩没齿难忘,所以在听闻萧岩要回长安时他才会心生不舍。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暂时的分别只为了更好的相遇!”

李修贤的真情流露让萧岩同样心有戚戚焉,不由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皇上乃是明君,只要你一心为民,便会入皇上的眼,本官在长安等着你!”

李修贤有能力,又对大明忠心耿耿,只要他保持本心不变,早晚有一天会进入庙之高堂,为天下百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这也算是萧岩对李修贤的叮嘱,让他时刻牢记自己为国为民的初心。

“大人请放心,就算您离开扬州,大人定下的那些政策也不会有所改变!”

看着萧岩,李修贤赶忙向他承诺,“属下一定会随着大人指出的光明之路不断向前,为扬州的百姓谋福祉!”

巘戅巘戅。“属下一定不负大人厚望,等属下到了长安,再感谢大人的知遇之恩!”

李修贤已然在心里决定,就算萧岩不在扬州,他现在定下的那些政策也不会轻易改变。

相反,他还会将那些政策贯彻执行,,让萧岩定下的政策四处开花,结出果实!

虽然这种行为有点萧规曹随、拍萧岩马屁的成分在里面,可是萧岩提出的这些政策实在是没有可以更改的余地。

再说萧岩现在就已经是户部侍郎,又是皇帝面前的红人,想拍他马屁的人不知凡几!

“现在扬州百废待兴,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山高水远,本官在长安等着你!”

知道自己已经实施的那些政策不会因为主官变换而朝令夕改,萧岩也就放心了。

故而再度再李修贤的肩膀上拍了拍,然后便带着林静他们折返回萧家大宅。

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到长安,萧岩心里突然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感谢冰棍教主大佬的两张推荐票,感谢WAYALWAYS大佬的两张推荐票,感谢李逍遥侠大佬的一张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