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狠暴君 > 第七章 一天子一朝臣

明末最狠暴君 第七章 一天子一朝臣

作者:钦宸一粟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4:41:36 来源:笔趣阁

“众位爱卿,可还有什么事情?”唐钦宸还想着去御膳房,试试带来有佐料的宫廷御膳是什么味道呢,所以急忙问了一句。

这时兵部尚书兼太子太保的袁可立站了出来,微微弯腰说道:

“启禀皇上,自陛下登基以来,朝中职位久久未定,很多朝臣还是天启年间的编制,不知陛下是否有意重组内阁,以安百官万民之心。”

袁可立,那可是明朝大忠臣,四朝元老之臣诰五世恩荣,中国十大清官之一。

唐钦宸看见他站出来,顶着百官压力说出了重组内阁的话十分高兴,这件事情他何尝不想,就是因为担心动荡太大导致朝政不稳才迟迟没下决定,刚好袁可立提了出来。

“爱卿所言甚是,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唐钦宸将这个棘手的活直接丢给了百官,看看他们的反应。

“臣附议!”

“臣也附议!”

陆陆续续有很多官员表示同意,但是也有一批官员心中对此极力反对,

比如杨鹤,朝中元老级的人物,随后便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自古以来凡事讲究承上启下,虽然天启皇帝龙御归天,但是朝臣都是万分忠心,恪尽职守,老臣认为,此举不妥!”

唐钦宸脸色开始黑了起来,他知道作为皇帝不能轻易展示自己的情绪,但是这杨鹤分明就是找茬啊。

站在杨鹤后面他的儿子杨嗣昌此刻也紧张万分,皇上安排了这么多人入宫觐见,目的不就是为了重整朝政,自己也是前来的官员,老爹这个举动得多么遭人恨啊。

杨嗣昌立刻站出来解围:“皇上,我认为朝政之事在于议,既然新皇初立必然伴随着重用臣工和内阁的调整,从古至今如此,我的父亲杨鹤的意思应该是需要慎重,而非不可,皇上明察!”

唐钦宸此刻的脸色微微好看了一些,还是杨嗣昌会做人啊,这杨鹤确实老了,怎么一点不知道提拔后生。

“杨嗣昌,你说的很有道理,朕现在要重用你,命你为礼部任职,暂时就做一个郎中吧。”唐钦宸看了看众臣的样子,又开始议论起来了,就因为站在了皇帝这一边就轻而易举进入了六部?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历史上的杨嗣昌可是做到了尚书的位置,而唐钦宸仅仅给了一个郎中,连左右侍郎都不是,只是因为这个杨嗣昌庸碌无为。

“杨鹤,你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看来是不再适合如此繁杂的朝廷政务了,既然如此免去你的御史职位,封太子少保,好好教导太子,国家的未来靠你了。”唐钦宸就这么轻易摘下了杨鹤的官帽,让一些不服的臣子心中开始害怕了。

杨鹤叹了一口气,说道:“谢主隆恩!”然后和杨嗣昌两人双双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袁可立,公正廉洁,现免去兵部尚书一职,调任内阁,任内阁次辅!”

“谢陛下隆恩!”

一众官员看见今日只要说得好就升官,说不好就免职,立刻就有人站了出来准备碰碰运气。

朝中最老的一批也是最精明的一批,礼部右侍郎温体仁走出队列:

“启禀陛下,老臣认为新朝新气象,陛下初登大宝需要优秀的人才辅助,我们这些老臣应当顺从陛下的新衣,所以老臣愿意服从陛下的旨意。”

温体仁虽然为人阴险,城府极深,但表面上非常谨慎,历史中他是朝阁臣中居位最久的,极其擅长党争和斗争。

唐钦宸一看,自己的手法出效果了,这些人果然都是一帮为了利益迎风倒得家伙,只要骗得他们的信任,自己想要办的事情就好办了。

“温爱卿所言甚是,新朝当然需要万象更新,不过温爱卿不必自谦了,朝政之事还需要多多依靠你们的付出,拟旨,任命温体仁为礼部尚书!”

唐钦宸刚刚说完,朝野之中人人心中震撼到了,相互张望起来,这可是升任礼部尚书了,这可是实权岗位啊,虽然是六部里面最普通的,但也是尚书职位啊!

温体仁整理了一下衣袖,十分得意的高呼:“谢陛下!”然后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徐霞客,历史上的徐霞客游记大家耳熟能详,此刻充满疑惑的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草民徐霞客,得皇上盛恩才能进入这大殿之中,诚惶诚恐,草民在家守孝刚刚结束,本来准备继续游历万水千山,就听到了朝廷安排入京的消息,草民惶恐,不知陛下此次召来所谓何事?”徐霞客说完便看上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

“徐霞客,真的是你?我读过你的书,不是……,额我听说过你的经历,非常的丰富多彩。”唐钦宸从龙椅上忽然站了起来,走了下去,站到徐霞客身边。

“爱卿,我此次召你前来当然有重要的事情!王承恩拟旨!”皇帝激动地说道,王承恩急忙准备圣旨。

“徐霞客正直英勇、见识宽广,实属罕见人才,任命徐霞客为吏部尚书一职,望勤勉有佳,为国效力!”

徐霞客一听被任命为了吏部尚书,那可是主管文职官员的部门,一想到皇上如此信任竟然将这么重要的位置给了自己,感激涕零,声泪俱下的就跪在了地上:“谢主隆恩!草民实在受宠若惊,万分感激陛下的信任!”

唐钦宸连忙扶着徐霞客说道:“爱卿不必如此,接下来的任务比较重,就看你的了,来的这么多官员都要在京城待一段日子,你看看目前的官员机构,能够调整的都重新调整一下吧,我是相信你的眼光的,毕竟你去过很多地方,见识丰富!”

虽然唐钦宸继续返回了自己的龙椅,对着下方说道:

“徐光启可在?”

“草民在!”

“命徐光启为工部尚书,全面主管农作物和火炮的研究!”

“宋应星可在?”

“草民在!”

“命宋应星为工部左侍郎,成立新器械司,主管科学研究和武器研制!”

“李标,正直清流的榜样,任命为内阁首辅大臣!”

随后一道道政令如天降雨水一般密集而下:

袁崇焕任内阁大学士,内阁次辅,黄道周任内内阁大学士,内阁次辅,韩爌任内内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钱谦益任内翰林院学士,孙承宗任太子太师,户部尚书,孙传庭任兵部尚书,曹化淳任刑部尚书,

周延儒任鸿胪寺卿,洪承畴任户部郎中,熊文灿任刑部郎中,

卢象任升兵部左侍郎,史可法任兵部右侍郎,吴三桂任太子太傅,曹文诏任京营总兵,

毛文龙任辽东总督,祖大寿任辽东总兵,满桂任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任山东总督,秦良玉任山西总督,耿仲明任陕西总兵,左良玉任河南总兵,尚可喜任北直隶水师,钱龙锡任南直隶总督,

王承恩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任掌印太监,许显纯任锦衣指挥使,崔呈秀、田尔耕任锦衣卫将军,高起潜、王德化任东厂千户。

……

整整任命了一个白天,有些官员也对此无可奈何,毕竟这是大势所趋,大小官员调整非常之多,

唐钦宸倾尽全力,将所有可以调任能升的升,该降得降。

随后朝中议论了一些重要的政事,唐钦宸感觉有些疲乏,草草结束了早朝,并且将四方石中的2000万斤大米交给了户部管理,将30万农具交给了工部下发给开渠的工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