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行祸天下 > 第479章 漠北行,大周乱!(六)

行祸天下 第479章 漠北行,大周乱!(六)

作者:码个铲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1:39:58 来源:笔趣阁

谁都不认为贵州这些土司临时组成的杂牌军能取得多少辉煌战果。毕竟不曾涉及自身的生死,本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态度,真正的主力军他们是不会随意掏出来的。

姬启运也如此认为,要贵州方面出兵,主要是配合二王,给他们增加底气。他却万万没想到,身为姬家人的荆王和湘王迟迟不动,向来不服管的土司杂牌军就已拔寨启程了。

这多少让姬启运感觉有点难以相信,而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奋发向上的泥腿子们竟然成功了!他们势如破竹。。。不,应该说是几乎没有遇见什么抵抗就顺利地攻下了叙州府,朝重庆府迈进了一大步。

怎么会这样?接到飞鸽战报的姬启运一时有些闷逼,而不止是他,就连二王都有些难以接受。莫非蜀王所有兵力都已经派出去了?不会啊!再傻的人也知道后院不能起火的道理。可事实又明明白白地放在了眼前,容不得他们不信。所有人脑海中都浮起一个念头,或许是蜀王压根没想到土司会出兵攻打蜀地,毫无防备之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对,一定是这样的!接下来的泸州就不会这么轻松了,姬明宣一定会重兵防守,严阵以待!

然而不久之后传来的战报,让他们险些一头栽倒,泥腿子们竟然又成功了!经过了一场“艰辛”的苦战,他们成功夺下了泸州,重庆已近在眼前了。

最先接到战报的是二王,这下他们坐不住了!开什么玩笑,感情蜀王老哥的牛逼全是装出来的?要不他就真的犯傻,没在老家留多少兵力,这才让杂牌军如此轻易地获取胜利果实。既然兵没在。。。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不得不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姬锋给全天下的藩王起了一个非常恶劣的表率。战争原来不光是得死人,赔家底,若是时机得当,或许还是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先前是对蜀王过于忌惮,但此刻,二王不由开始动起了脑筋。

要不。。。学上一学?两地来往书信频繁,暗自商讨了几日,终于,二王动手了!荆王起兵八万,攻打菱州府。湘王兵发十万,攻打施州卫。十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前线,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去。

在焦虑忐忑的等待中,传回来的果真是捷报!短短几日,蜀王连丢四府,对重庆府的合围包夹之势已然形成,三军会师之时,就是重庆府陷落之日。

姬启运非常高兴,陈仓固若金汤,暂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连失四府,重庆危及,蜀王定难以坐视,或许会抽调前线军力回防,这么以来,关中就更不会有问题了。朝廷有足够的时间组建京畿营前往平叛,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愁了这么久,他总算能安心一阵了。

他放松了,但皇后项蓉却愁了起来。不对劲!计策是她想出来的不假,可就是她自己都没想过会如此顺利。四府之地绝不会这么好拿,这说不通,若蜀王只有这点实力,他凭什么造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项蓉心事重重,就连在自己胸前不断揉弄的那只不安分的手都不曾注意,直倒下体一凉,裤裙被褪去之后,她才愕然望向求欢的姬启运。项蓉柔柔地将对方的手拨开,重新将衣衫穿好,看着姬启运的满脸失望,她忽然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陛下,此事蹊跷。”

“恩?”姬启运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怎么了?”

“四府不会这么好拿。”项蓉沉声道:“若是臣妾所料不差,那姬明宣是打算以重庆为饵,引来对手一锅端!”

“你是说?”事关国事,姬启运不敢大意,忙坐起身,他细细一想,不由倒抽一口凉气。“三处开战,处理起来太过麻烦?干脆将贵州和二王的兵马凑到一起,来个一锅端?不!不会的。即便朕不太了解蜀地,但皇爷爷在时,二叔定不敢有太大动作,他的准备最多也就是这几年的事,蜀地兵马绝不会超过二十万,这点朕可以确定。”

姬启运琢磨道:“出兵十万,又增援五万,换言之,此时蜀地各处守军总数绝不可能超过五万。以这等兵力想要一战吃掉二十四万大军?简直是痴人说梦。二叔倘若真想这么干,朕的京畿营都不用组建了,他那是自取灭亡。”

项蓉闻言不由沉默了,片刻之后,她忽然开口问道:“陈仓外的蜀军已多久没有发起过进攻了?”

“这些日子一直在打。”姬启运想了想道:“不过进攻力度比先前要小上不少。”

“主力可是蜀地天军?”项蓉目光微微一闪。

姬启运瞧着她的模样,顿时就回过味来。“你是说?”

项蓉颔首。“不错,这些日子在进攻陈仓的,或许已经换成了汉中及各地降卒。”

想通了其中关键的姬启运哪敢停留在此,享受鱼水之欢的念头瞬间便被他抛去了九霄云外。他立刻叫上随行太监,前往御书房拟旨,接着火速发往宫外。

二王先后接到圣旨,看了之后同时一愣。

姬启运要求他们立即退兵,坚守菱州和施州,坚持一月不丢,便是大功一件!

开什么玩笑!眼瞅着重庆府唾手可得,让他们退兵?这不是拿人寻开心么。

不退!兄弟两同时下了个同样的决定,他们认为这是皇帝侄子小心眼,怕他们有样学样,拿下重庆,甚至进一步取下成都之后把蜀地的财富全给搬自己家去。当他们傻子么?这个时候还在跟自己人耍心眼?

二王对手头的圣旨非但不予理会,并且异常果断地下令,命联军加速前进,尽快拿下重庆府。

半月之后,战报传入京城。

姬启运面色苍白地跌坐在龙椅之上,皇后所言。。。应验了!曹华早就带了蜀地精锐在重庆等着他们了,十五万蜀地天军对二十三万联军,在损失了二万多人的情况下,以少胜多,大破联军。

整整二十三万人,死的死,降的降,逃回去的甚至不足一成。三日内,四府之地得之复失。贵州土司们怂了,二王元气大伤已无再战之力,蜀地以西再无任何威胁。

经此一战,曹华之名响彻大周,人人谈之色变。

还是那句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姬启运彷徨失措的同时,另一个消息如惊天霹雳般炸响在朝殿之内。固若金汤的陈仓。。。丢了!具体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也不再重要了,汉中降卒在孙霖的率领下,攻破陈仓,兵临长安城外。

孙霖暂时还未对长安发起进攻,但谁都能看出来,他在等曹华,一旦蜀地天军重返,关中的沦陷将成为必然。

关中能丢么?不能啊!有什么法子?没了!这是很无奈,也很矛盾的两个问题。

一旦蜀军踏足关中,则会变成出闸猛虎,可偏偏朝廷对此却无可奈何,姬启运很想火速救援长安,问题是手上没兵啊!天塌地陷,对他来说此时就是这种感觉。这一刻,他才发现什么叫孤家寡人,身为帝王究竟有多么孤单。满朝文武,除了唉声叹气之外,竟无一人能为他分忧。

原来,皇帝也不是这么好当的。如果是皇爷爷遇见这等危局,他会如何化解?姬启运将自己关在御书房,回想着与姬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胸中却实无一策,他毕竟不是那个雄才大略,无人无事可以难倒的老皇帝。

怎么办?时至今日还有谁可以帮他,给他出主意?愁容满面的姬启运忽然想起了项蓉,或许除了皇后之外,他已无人可以依靠了。

得知了事情经过,皇后项蓉几乎没有任何考虑,直接开口道:“绝不能让叛军再度合兵!关中藩军虽然数量不多,但长安城墙高厚,物资丰富,防守汉中降卒应该不是问题。朝廷的京畿营还有几日便可组建完毕,只要姬心臣能再为朝廷争取一月时间,关中可保。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必须设法拖住曹华的蜀地天军。”

“拖住曹华?”姬启运无奈苦笑道:“靠谁?皇后啊!你是不知这曹华究竟有多强悍。重庆一战,天下都在传,曹华已是我大周第一战神,依朕看,便是武修明率京畿营都未必能斗得过他。”

“宋国公不行?那魏国公呢?”项蓉微微一笑。

“你是说?”

“陛下,时至今日别无他策,请立即下旨,命五军都督府西进,攻打蜀地。”

“徐继业,他行么?我记得你爷爷曾经说过,论带兵,他和武修明几乎是不相上下的。”姬启运有些犹豫。“他两毕竟年岁都大了,那曹华正当壮年。。。所谓一代新人换旧人,他两恐都不是曹华对手。”

项蓉闻言,笑的更轻松了。“陛下所言不差,但五军都督府可不止一个老的,臣妾要的,就是那个小的出马!那颗大周历代最耀眼的将星一旦出战,或许就能与曹华一较高下,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大周战神。”

“你是说。。。徐娉婷?”

“除她之外,还有何人?”

姬启运闻言,激动地一拍额头,大呼道:“朕糊涂啊,怎把她给忘了。好,朕立刻拟旨。。。”忽然,姬启运神色一变,激动渐渐褪去,又再次踌躇起来。“可她和那姜云的关系。。。皇后,你是不知道。。。”

“臣妾不用知道。”项蓉淡淡道:“目前而言,能救大周的只有徐娉婷,陛下,您别无选择。”

咬了咬牙,姬启运头也不回地向外走去。皇后说的没错,既然已别无选择,试试也无妨。

八百里加急,一卷圣旨飞速传往金陵。

项蓉算的不错,徐娉婷或许有能力与曹华一较高下,但问题是她此时根本不在金陵。圣旨中语气颇为急切,其实不用姬启运多说,西面战场发生的事,徐继业一直就很上心,一切都很清楚,他根本没时间去把徐娉婷给叫回来。走海路不比陆路,还能日夜兼程什么的,海路上的船本就是日夜不停行驶,一来一回个把月就没了,到了那会关中只怕也丢了。

关中能丢么?不能!对姬启运来说如此,对姬锋来说同样如此。

接到圣旨后,一老一少迅速碰了个头,一番商议后最终决定,无论付出什么代价,绝不能让蜀王占据关中,一旦涉足其中,再想赶他出去了就难了。当然,关中也不能让朝廷攥在手里,最好就是保持原样,由关中王姬心臣继续执掌。这货性子稍显懦弱,没什么主见,只要战火不在关中地区燃起,无论朝廷出了什么事他都不会插手。

奉天子,以剿不臣。这是两人先前就定下的路线,既然蜀王跳了出来,那没什么好说的,该收拾就收拾。在姬锋的操持下,金陵城立即动员起来,短短两三日便将一应粮草物资全部准备妥当。

第三日,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徐继业,率大军十八万,兵分五路,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向西开拔。

就在徐继业出征的同一日,蜀王昭告天下的檄文终于出炉了。

自古以来,但凡出兵打仗,无不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若是借口寻的好,便能大大提升己方的道德高度,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民心问题可大可小,谁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掉以轻心。即便那些明目张胆造反的,长着眼睛都能看出来的乱臣贼子,也都会这么做,即便没有实际用处,好歹也是一块遮羞布。

同时,檄文也有另一种意义,那就是作乱与否的分割线。

在没有发布檄文之前,蜀王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谋反,毕竟他出兵攻打的地方并非由朝廷直接管辖的。藩王之间也有矛盾,看不惯就打,你可以说他目无法纪,可以说他太过冲动不计后果,也可以说他藐视朝廷,但谋逆大罪这顶帽子却不能给他扣下去。

故而蜀王不宣而战,未曾昭告天下,这种行为不难理解,朝廷也不觉得奇怪。认为这是他心里没什么底气,想给自己留条后路。若是战事不顺,自知无力与朝廷抗衡时,大可认怂投降。只要按不上谋逆的罪名,远的不说,至少性命是无碍的。

但可惜,二王不依姬启运的圣旨行事,一时大意,不断断送了手中的主力军队,更让曹华一战扬名,彻底打出了蜀军的威势。大胜的结果是让蜀王姬明宣底气十足,豪气万丈。加之陈仓到手,关中唾手可得。

做了这么久的铺垫,姬明宣认为,与朝廷撕破脸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