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行祸天下 > 第383章 归去(三)

行祸天下 第383章 归去(三)

作者:码个铲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1:39:58 来源:笔趣阁

姬锋是个实干派,打定了主意便迫不及待地去做,但他能不管不顾,姜云却要考虑得更多一些。

太孙姬启运对吴王的堤防从未减少过,绝不会坐视姬锋离开京城,手中少了这么个人质,他只怕会寝食难安。故而消息一旦泄露,姬启运一定会想尽办法从中作梗,在权利移交的关键时期,姬重绝不会坳孙子的意思,如此一来这事也就彻底黄了。唯一的法子就是绕过姬启运,让老皇帝先行应下,自古便有“君无戏言”的说法,届时自然难以反悔。

有鉴于此,姜云一面让姬锋稍安勿躁,一面设法联系老太监王礼。他即将离开京城,与老太监的合作关系即将结束,出于善始善终的想法,他一次给王礼送去了五万两银票,是往日礼尚往来的一百倍。

老太监收到银票后心中自然大喜过望。姬重的身子状况他比谁都清楚,老皇帝一旦归天,他这伺候了几十年的近臣唯一的结果便是被新君赶出皇宫,生死有命。当然“赶”的手段会相对温和一些,一般情况下会赐个百十两银子作为养老之资。可王礼毕竟在皇宫生活了几十年,吃的用的虽比不上皇室,可也算是锦衣玉食。区区百两,眨眼间就能花个精光,由奢入俭难,他的那些太监先辈门,出宫之后的结局大多都是饿死街头。

太监职业局限性极大,除了伺候人外他们什么都不会。大周律法又明文规定,除皇宫之外,任何人雇佣太监都以谋反罪论处。故而一旦被皇帝抛弃,离开皇宫之后太监都是坐吃山空,不会再有分文收入。

王礼在姜云那前后已捞了上万两,加上手头的五万两银票,足够他潇潇洒洒活到百岁,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解决了后顾之忧,王礼即刻着手为姜云的事奔走忙碌,宫内的消息则源源不断传出。

想要单独见姬重一面,很难!老皇帝平日里几乎都待在柳如烟那,加之新一批的秀女已经入宫,就等待皇帝宠信册封,他着实很忙。即便难得空闲下来,身旁皆有姬启运相伴,唯一落单的机会便是在御书房难得一见的复阅奏折。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即便王礼也只能在当日得知,难以预料。

见皇帝的机会得慢慢等待,但陆熏归期已至,等不下去了。这一日众人起了个大早,一路陪她出城,送出十里之外才依依不舍地原路返回。陆熏自然是直接赶赴天津卫出海返回夷州,而随行的邪风则先行一步,快马赶赴金陵城。江南并非铁桶一块,未免意外发生,他得尽快通知吴王早做准备。

三日之后,王礼消息传来,用过午膳后老皇帝要独自在御书房查阅太孙批示的奏章。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容错过,姜云立刻开始为姬锋打通入宫的关系,一番操作之下,姬锋果然如愿见到了姬重。

回来时他未曾多说,但满脸的兴奋劲却已告诉了姜云,事成了!

一切都在姜云预料之内。

老皇帝与太孙这爷孙两对于江南的问题表现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若说忌惮,太孙忌惮吴王,而姬重反而对徐继业不甚放心,至于自己的亲儿子,他从来不曾怀疑过。

前者的想法很简单,徐继业是外臣,在祖教存在的前提下,他是没有任何可能造反成功的,谁当皇帝对徐继业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区别,只要他能继续保证五军都督府的超然地位,不怕徐继业会生任何异心。而后者的心思则更为简单,亲儿子总比外人可靠,吴王坐镇金陵,在某种程上能对徐继业产生一定的钳制。

听闻吴王重病,他如何能不操心?更何况姬重时日不多,除了姬启运这个孙子之外,所有亲子都在藩地不可擅理,以己度之,他如何忍心吴王和自己一样至死都是孤零零的一人。

姬重答应了,答应地很是干脆。有了君王承诺,众人立刻做起离京准备。只是姬锋毕竟有官职在身,京卫指挥使司涉及方方面面,卸任交接无法立刻完成,至少也需一两日时间。

就在姜云一众人松了口气时,姬锋卸任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姬启运耳中,他二话不说立刻丢下了手中公务马不停蹄地赶去了后宫。柳如烟是自己人,没有太多避讳的必要,两人的见面就在千柳殿。

“皇爷爷,听说你已答应姬锋返回金陵了?”见面之后,姬启运立刻切入正题,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

“不错。”姬重拨了颗葡萄丢入嘴中。“特地跑来就为了这事?”

“皇爷爷,您。。。”硬生生将几欲出口的“糊涂”两字吞了回去,姬启运不满道:“这事您太缺考虑了。”

“怎么?”

“您先前说孙儿在半年内就要登基,如此关键时期,如何能让姬锋回去?他若不在京城,三叔还会有何顾忌?万一。。。”

姬重淡淡看了他一眼:“你对你三叔如此不放心么?莫非当初要朕将小锋留在京城,就是为了手上多个人质?”

“是。”姬启运很明显地看到老皇帝目光中的一抹不满,但他毫不退让地说道:“没错,三叔这么多年来是最本分,最低调的一个藩王,麾下兵马始终保持三万之数,相比其他王叔,他本该最让孙儿放心。但是皇爷爷,五军都督府中军就驻扎在金陵城,其余四军分布江南各地,加上三叔兵马,总计大军二十四万,孙儿如何能安心?”

“启运。”姬重闪过一抹心痛之色。“信任,是团结的根本。防人之心不可无,固然没错,但若猜忌过甚,则更会适得其反。你的猜忌会让王叔感到不安,为求安心,他们则势必要自保,以各种方式增强自身的力量。你算过没有,大周的藩王手**有多少军队?”

比了个手势,姬重继续说道:“七个!除了你爹之外,朕还有七个孩子驻守藩地,加上如平南王等第二代,镇国将军等第三代,天下藩王手中的兵力不下于百万,而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的京城指挥使司,所能抽调的兵马绝不可能超过五十万,这才一半而已。猜忌藩王,你能猜忌几个?一旦让他们产生不满,逼迫过甚,启运,你会难以收场。”

“孙儿当然知道。”姬启运连忙回道:“正因如此,孙儿才想将各藩王世子控制在京城,随后逐一置换,世子赶赴藩地接替王爵,王叔则赴京颐养天年。”

“你的想法没错,但还是那句话,不可逼迫过甚!”姬重淡淡说道:“明诚病重,急书召小锋回去,朕能不放人么?”

“只恐有诈。”

“是否有诈暂且不谈,天下人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启运,朕要你当明君,是为了让你能名垂青史。但同时,朕还希望你能成为一个仁君,不是做给朕看,而是给天下人看!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与拥护。天下人的目光都在京城,故而无论明诚是否当真得病,小锋也必须回去,否则天下人会如何看朕,会如何看你?”

“皇爷爷宁可信其诈言?”

“有诈又如何?充其量不过是思子心切,情有可原。”姬重淡淡一笑,昏聩的双目散出一道精光,傲然说道:“朕一日没死,你就没什么可担心的。等哪天朕不在了,这个天下应该也已牢牢控制在你手中了。启运,千万记住,善待王叔!唯有如此才能天下靖平,即便有一两个被朕看走眼的狼心狗肺之徒,终究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孙儿谨记。”

离开千柳殿的姬启运早已没了先前的信服之色,面色极为阴沉,他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目光尽是一片冰冷杀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